ANSYSworkbench网格划分初学者整理by-syy.docx_第1页
ANSYSworkbench网格划分初学者整理by-syy.docx_第2页
ANSYSworkbench网格划分初学者整理by-syy.docx_第3页
ANSYSworkbench网格划分初学者整理by-syy.docx_第4页
ANSYSworkbench网格划分初学者整理by-syy.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workbench网格划分主要是这一栏mesh control的功能。有的教材书列举了一些例子,按照它的步骤来可以得出它得出的答案,但是有时候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笔者作为初学者,把自己犯的错,以及做得例子进行了详细解说。明白了软件每个选项的意思和作用,然后再去看书上一些例子,就会发现可以信手拈来了。1.1 映射面网格划分通过局部网格控制【mesh control】,设置参数得到如下划分。不符合预期要求,而且,正反两平面网格划分不同! 如果不进行局部控制,结果是这样的:且正反面网格相同。要使正反面都相同必须两面都设置局部控制:其中sides、corners、ends的设置将决定该面上网格的划分。如下设置三点side:其余四点为end 得到:正反一样。另一种设置方式:一个side,内陷的那个是corner,其余五个是end得到结果:这些点的设置是什么意思?1.2 Sizing通过选择“体”(注意直接选容易选成了面),然后开始body sizing中的sphere of influence上图根据实际实体大小设置sphere radius(半径)和element size很重要。Element size如果大了,则body sizing设置与否都无作用。这个的意思是,将包括在球体内的实体以element size大小来细分。结果:1.3 建立局部坐标这个累死了。到处找资料也没有说得清楚的!首先,教程是这样说的:Apply那里怎么选中这个局部坐标系的原点?一定要记得先选geometry selection!然后取点!局部坐标系有什么用呢?在网格细分里这么用:虽然结果奇奇怪怪的,但至少也说明了,在这两个地方,网格确实分的很细!其实不用建立局部坐标也可以。在geometry那一栏不要选中整个体,选择某个点,得到vertax sizing就可以设置了!1.4 网格偏置Bias type的功能从以下两张对比图就可以看出来!上图用了参数2的偏置,下图没用,特别注意behivor: hard的作用。1.5 Contact size没有relevance的结果:Relevance之后:相关性设置为最大:网格尺寸近似但是不共节点。不知道对受力分析有何影响?1.6 Inflation只选了geometry体,和boundary面:Mesh control选择method的multizone(多区的、多层的):修改子detail inflation的选型total thickness,没有变化。不知道下图这个选项是干嘛的。没有图形变化。上图,最大层maximum layers可输入1-1000值,决定了网格划分过程中膨胀进行的最大层次数目。生长率growth rate 值0.1-5.0,决定了网格划分过程中相邻膨胀层的相对厚度比。为什么要膨胀?膨胀对网格划分有什么作用?baidu解答:inflation是用于对流体分析中网格的划分,主要是用于CFD分析中处理边界层处理网格的方法,这是因为一些物理参数在边界层处的梯度变化很大,为了精确描述这些参数,通常将边界层处的网格密度较之其他地方划分的密一点。另:细化应力变化较大处的网格,使求解更精确1.7 扫掠sweep凡是几何建模时单纯拉伸形成的几何体一定能够扫掠进入mechanical界面。发现网格划分有不协调的地方。网格调密一点:依然有弯曲的不规则线条划分。运用method中的multizone可以划分规则的网格:空心后:自由meshing:瓶口有问题。不整齐。有资料显示【1】sweep该方法只能针对规则的形体(只有单一的源面和目标面)进行网格划分。下面用multizone来划分,可以看到得到了整齐划分的端口。那么如果想把薄壁零件划分为几层呢?可以用sweep-division试试。【难点】如何将瓶口层次划分多一点?1.7.1 薄板零件划分为三层进行分析:注意源面source的选择!想要将薄板切成更薄的几层,则选择薄板面就ok1.7.2 关于源面和目标面选择,然后选择z向两个面分别为源面和目标面。在选择number of divisions为201.8 Refinement细化网格以点、边、面位细化都可以。1.9 Suppress同1.8,选择了suppress后的效果:1.10 Mapped face meshing选择两端面的效果:2 参考资料【1】http:/blog.sin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