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泄露紧急处理方法.doc_第1页
氨气泄露紧急处理方法.doc_第2页
氨气泄露紧急处理方法.doc_第3页
氨气泄露紧急处理方法.doc_第4页
氨气泄露紧急处理方法.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业资料:_氨气泄露紧急处理方法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5 页氨气泄露紧急处理方法自燃温度:561C燃烧极限:16-25%无水氨气是一种刺激性,无色可燃的储存于钢瓶的液化压缩气体。氨气会严重灼伤眼睛,皮肤及呼吸道,它在空气中浓度超过15%时有立即造成火灾或爆炸的危险,因此进入这样的区域前必须排空,进入浓度超过暴露极限区域要佩戴自给式呼吸器。大规模泄露时需要全身防护服,并随时意识到潜在的火灾和爆炸危险。2.中毒症状:眼接触:暴露在氨气中,会对眼睛造成中度到重度刺激。吸入:氨气强烈刺激鼻子喉咙和肺症状可能包括灼伤感,咳嗽喘息加重气短头痛及恶心,过度暴露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并造成痉挛和失去知觉,上呼吸道易受到伤害,并导致气管炎(封闭气路)声带在高浓度下特别容易受到腐蚀,下呼吸道伤害会造成水肿和出血。暴露在5000ppm下5分钟会造成死亡。皮肤接触:接触蒸汽会造成刺激和灼伤。接触液体会造成组织冻伤并伴有碱性灼伤和脱水,皮肤长期或多次暴露会引起皮炎。3.急救措施:眼睛接触:用大量的水冲洗,立即进行医疗处理。吸入:将人员移到空气清新处,若已停止呼吸,采用人工呼吸,若呼吸困难,则输氧,并迅速进行医务处理。皮肤接触:用大量的水冲洗,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如皮肤接触液体,脱掉被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温水冲洗几分钟,并立即进行药物处理。4.个人防护设备:通风: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或强制排空,保证气体浓度低于暴露极限。呼吸系统的保护:当进入大规模泄漏区或浓度不明的区域时可用自给式呼吸器或接有正压气管的全面罩式呼吸器并随身携带紧急逃生用的钢瓶。对眼睛的保护:当搬运钢瓶时要佩戴安全眼镜。当连接、断开气路或打开钢瓶阀时需要防护眼镜和面罩。对皮肤的保护:当搬运钢瓶时要使用皮手套。当连接、断开钢瓶时需要橡胶或氯丁手套及化学防护服。当进入大规模泄漏区是需使用全身封闭防护服。紧急情况下需防火服和手套。其它防护设备:当搬运钢瓶时建议穿安全鞋,现场需设有安全淋浴及洗眼器。5.消防措施:撤离立即受影响的区域。移走所有可能燃烧的物品并进行最大限度的防爆通风。如有可能,切断气源。隔离所有泄漏的钢瓶。若从容器内及泄压阀或其他阀门泄漏,则需与供应商联系。若泄漏来自用户系统,应关掉钢瓶阀门,在修复前一定要安全地泄压并用惰性气体吹扫。氨气可以用喷淋水来控制。然而,所用的水可能会被污染。所有救护人员都应有良好的保护。第 3 页 共 5 页氨氮前处理器及分析仪操作规程1、检查试样配管、排液配管、电源及信号线是否连接好;2、检查3瓶试剂(指示、逐出和标准溶液)是否安装正确;3、检查分析仪的管线在泵和捏阀中是否安装正确;4、查看分析仪的废水管是否放入废液桶。二、开机操作1、将水样连接到分析仪,保证它通过溢流器的流速至少达到100ml/hr;2、开启氨氮前处理器;3、给氨氮分析仪供电,测量模式自动启动;4、将仪器按照如下方式初始化:a按住功能键3秒钟。b、选择“service”菜单选项。c、选择“prime”,然后选择“OK”。仪器会进行2分钟的始化进程,结束后自动切换到测量模式。5、设定合适的测量范围。三、关机操作1、将试剂瓶上的瓶帽和管线拿下来,浸没在有蒸馏水的烧杯中;2、用原来的瓶盖密闭试剂瓶;3、打开service菜单,选择Flush选项,等待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