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阅读】过秦论相关备课资料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六国为主线的多年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史上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秦末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而写的,借说秦之过劝汉文帝安民.西汉文帝时代,是汉代所谓的“太平盛世”。贾谊以他敏锐的洞察力,透过现象,看到了西汉王朝潜伏的危机。当时,国内封建割据与中央集权的矛盾、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矛盾以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都日益加剧,统治者的宝座有动摇的危险。为了调和各种矛盾,使西汉王朝长治久安,贾谊在陈政事疏、论积贮疏以及过秦论等著名的政论文中向汉室提出了不少改革时弊的政治主张。本文就是以劝诫的口气,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秦王朝政治的成败得失,为汉文帝提供借鉴。在谈到写作目的时,贾谊说过他之所以要“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主张“去就有序,变化因时”,其目的是求得“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一、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又称贾生,洛阳人,西汉政论家、文学家。少时即以博学能文闻于郡中。河南郡守吴公爱其才,招置门下,后吴为廷尉,乃荐之于汉文帝,年二十余,召为博士(学术顾问)。因得文帝赏识,一年之中即迁太中大夫。又建议文帝改革政治制度、法令,文帝欲任之为公卿,因遭大臣周勃、灌婴等谗毁,贬为长沙王太傅,甚为失意,渡湘水时写吊屈原赋,以屈原自比。在长沙三年,召回长安拜为梁怀王太傅,多次上疏,批评时政。后梁怀王堕马而死,贾谊哭泣余年也死,时年三十三岁。贾谊的思想基本上属于儒家,他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的主张,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其作品有赋七篇(存五篇),新书五十八篇,明人辑有贾长沙集,过秦论是其代表作。其赋在形式上趋于散文化,句法整齐;其政论文言辞激切,观察敏锐,分析透彻。 二、关于写作背景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年,此前历春秋战国、七雄争霸而秦统一天下,到楚汉相争,汉朝建立,五百年战乱破坏,因而西汉初期,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为此,贾谊极力主张施行“仁政”以“安民”,民安方得维持汉王朝统治。三、对贾谊(史称贾生)的评价 1苏轼论贾谊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成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节自贾谊论有删节) 2毛泽东论贾谊 毛泽东七绝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须哀伤付一生。” 又写了七律咏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汩罗步尘埃。” 3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四、过秦论语言的“美人痣” 过秦论的美,我认为更多的是在语言运用上那种“无伤大雅,却偏达于大雅”的“美人痣”似的美。 首先是重复美。从来的文章家都提倡简练,视重复为作文之病忌。而贾谊却偏偏在一些地方重复用笔,从而收到了简练所无法达到的超常效果。例如: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而鞭笞天下。 以上“宇内”“四海”“八荒”“山河”“二周”“六合”均为“天下”之意;“席卷”“包举”“囊括”均为“吞并”之意。表示“暴虐统治”的意思,作者不惜笔墨,无丝毫累赘之感,反而造成了语势上的强烈奔放,音节上的错落有致;意境上也顿显博大幽深,撩人思绪。 其次是繁密美。通常我们欣赏的是洗练美,但本文足以证明“繁”也是一种美。例如文章第2段九国之师“合纵攻秦”的历史,作者竭尽“繁笔”之能事,既增强了史实的可信度,同时又渲染了天下诸侯协力抗秦的强大阵容。 语言是一个神奇的东西,优美的语言不仅可以激发人的思维,而且还能升华人的情感,使人透过其文字表象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主要内容】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写作特色】1.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本文叙史的特点是在观点统率下对史实作出高度概括。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计骗魏将公子卯而袭破其军的结果,文中以“拱手”二字作了概括。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在叙史时所看重的是历史过程的本质,而不讲细节的准确。2.对比论证方法。本文通篇采用对比论证手法,集中表现在第5段。秦国的过去和现在比,陈涉与九国之师比,秦强盛之久与秦灭亡之速比,这样通过对比论证突出文章的中心论点。3.语言有辞赋特色,讲究铺排渲染。如开头写秦孝公的雄心,连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等四语;中间写九国之师攻秦,四君、九国、谋臣、策士、武将,一一列名,显得有声势;写秦始皇,则极力塑造出他那“威加海内”的形。行文多用骈偶,读起来铿锵有力,且句式变化多端,不显得单调。写作特点之一叙事铺陈对比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所在。这就帮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事实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因此我感到,要想写好说理文,必须在善于叙事的基础上来说理才行。所谓在说理文中的善于叙事,还同一般叙事文不一样,要善于概括事实,善于描写事物的大的、总的、突出的方面,善于勾勒整个历史发展的轮廊等等。只有这样,只有通过这种叙事的特定手法,以此为说理的基础,才可能有把握说服读者。我们说,写好说理文,主要是靠“论”和“断”。“论”不能是空论,必须要根据事实立论,即所谓“摆事实,讲道理”,道理是根据事实来讲清的。“断”也不能是武断,必须从大量事实中抽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来,才是精确的判断。过秦论就恰好有这个特点。他把大量事实摆出来,结果道理可以不讲而自明,或少讲而大明。本篇所具有的另一特点:贾谊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下面第二、第四、第五等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所谓“铺张扬厉”,主要就是指的这一类句子。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这篇文章所具有的第三个特点,即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希奇,而本篇精采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写作特点之二记叙与议论过秦论的体裁是议论文,但为什么记叙却多于议论?这样写法有什么好处?议论文,是摆事实、讲道理的文章。但它必须以事实为基础,从大量的事实中推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来,这才具有以理服人的逻辑力量。记叙多于议论,这是过秦论的特点。文章以五分之四的篇幅,按时间顺序叙述了秦由弱到强,再到鼎盛,直至最后灭亡的事实,以此加以论证秦亡的原因。本文的体裁既是议论文,为什么记叙却多于议论?因为本文的重点在于论秦之“过”。要论秦之“过”,就必须有大量的史实,把他作为议论的依据,说理的基础。所以本文一、二、三、四段基本上是叙事,叙述秦国逐步强盛的史实,极写六国合纵攻秦反而失败,为秦所并,显示了秦上升时期的蓬勃发展之势;然后又极写陈涉领导的义军,人少势孤却迅速推翻秦王朝,突出了秦亡之速。通过这样的叙述,用历史事实互相对照,得出了秦虽有百多年的兴盛史,败六国,吞诸侯,一统中国,威振四海,却亡于兵士疲的陈涉之手,乃是仁义不施的结果。在探讨秦亡原因的同时,其过秦讽汉之旨已意在言外。本文叙述多于议论,其史实的叙述也是为议论作准备,作张本。如缺少足够的叙事,议论就缺乏依据,议论就流于空乏。有了足够的叙事,结论从叙述自然引出,就可少发议论而道理自明。这犹如水到渠成般自然,文意顺理成章,具有以理服人的力量。 写作特点之三对比与映衬用反复的对比映衬以突出其最后的中心论点。高步瀛说:“此篇前半极力形容秦国累代之强,非诸国所能敌;及始皇益强,遂灭六国而统一天下,其势力益雄,防卫益固,真可谓若万世不亡者,而陈涉以一无势力之人一出,而遂亡秦。此段更就前文所述,两两比较,几同卵石之异,而卵竟碎石,是真奇怪不可测度。其千回百折,止为激出末句,故正意一经揭出,格外警悚出奇,可谓极谋篇之能事矣。”(文章源流)这段话说得很扼要,很精彩。这篇文章就其结构布局来说,不复杂,甚至还可以说它有些简单。但是它的好处在于两两对比得极其有力。为了突出秦国的强大,文章首先渲染了东方六国的强大,“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同时还有许多著名的政治外交家军事家,为六国出谋画策、八方联络、统兵打仗。然而这样的势力在秦国面前竟不堪一击,“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循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在忙碌与闲暇的对比中,秦国的强大已显现得凛然不可逼视。文章在写陈涉的时候,极力排抑,极写他的平庸微末,不足挂齿,“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面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庸,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但是秦王朝居然竟被这么一个小人物搞垮了。这就是说,不是因为陈涉有什么奇异的神通,而是秦王朝在攻守之势已经变化的情况下,它自己已经成为腐尸朽木了。这就非常有力地强调了“仁义”的作用,为人们提出了触目惊心的惨痛教训。 写作特点之四铺排与渲染作者还善于使用大量的铺排、大量的夸张渲染。“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气势何其壮观!“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伏,弱国入朝。”精神多么振奋!整个文章如同惊涛飞瀑,一倾而出,不可阻挡。这是战国的文风,也是西汉初期中期一些大散文家们的共同特点。写作特点之五感情与气势文章不仅以道理、以逻辑的力量服从,而且以感情、以气势的作用动人。明代何焯曾说:“自首至尾,光焰动荡,如鲸鱼暴鳞于皎日之中,烛天耀海。”孙月峰说:“中间险字奇句,亦尽杂见错出,乃却以粗卤矫健之气行之,读者但见其飞砂走石,横溢不可遏,然而精巧实理俱在内。”这些都涉及到了文章的感情气势问题。为了做到这一点,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对偶,“秦孝公据肴涵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上段里的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意思都一样,说了四遍;下段里的“御宇内”、“亡诸侯”、“制六合”、“鞭笞天下”、“威振四海”意思也差不多,说了五遍。细想起来,可能会觉得有些重复,但如果只留下一句,而删掉其他,那么读起来其感人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写作特点之六关联词与语气词的运用至于作品中一系列关联词、词气词的运用,从而使文章给人一种蝉联不绝,周回反复,一唱三叹的无穷韵味,这也是构成文章感情气势的因素之一。“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前面七个“也”字句,一气而下,势如破竹;而后用“然而”两字蓦地兜住,如横截奔马;再用一个“何也”的反问句一逗,最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千古结论喷涌而出,如“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一下铸就,永世不可动摇,不可移易。邵二云说:“一气团结,直至末段,一齐倒卷,逼出结句,何等神力!”当然是不错的。写作特点之七以述为主,先述后评,卒章显志,发人深思。过秦论是历史评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研文学资料页数限制(3篇)
- 福利中心办公室试题及答案
- 西安全运会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
- 机械安全员证题库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光刻工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肥料配方师理论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诊断性调研监测政治试题(解析版)
- 危化品安全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护理操作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食品安全测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详尽多条款)地形图保密协议模板
- 无损检测VT-PT作业指导书SOP
- 煤矿架空乘人装置安装检验报告
- 王慧文清华大学《互联网产品管理课》
- GB/T 6725-2017冷弯型钢通用技术要求
- GB/T 26006-2010船用铝合金挤压管、棒、型材
- GB/T 19867.6-2016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工艺规程
- 建筑工程防火墙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 无生上课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 植物生理学第十三章植物的逆境生理课件
- 炎症性肠病患者与营养支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