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养殖.ppt_第1页
大黄鱼养殖.ppt_第2页
大黄鱼养殖.ppt_第3页
大黄鱼养殖.ppt_第4页
大黄鱼养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黄鱼的养殖 大黄鱼养殖现状 大黄鱼 PseudosciaenacroceaRichardson 俗称黄鱼 黄瓜鱼 黄花鱼等 在分类上隶属于鲈形目 石首鱼科 黄鱼属 大黄鱼是我国传统的四大海水经济鱼类之一 其肉质细腻 营养丰富 倍受人们的喜爱 80年代后由于资源衰退 其产量一度大减 经过多年研究 大黄鱼的人工繁殖已获得成功 1990年开始批量育苗 商品鱼养殖从1992年开始不断扩大规模 产量逐年增加 养殖省份从福建开始 并向浙江 广东 海南等省辐射 近年来浙江的宁波 舟山 温州和台州等沿海地区以及福建的闽东地区 大黄鱼的养殖正蓬勃发展 尤其是福建的宁德地区 大黄鱼的人工育苗和养殖的产量很高 年育苗产量都在5000万尾以上 成为当地的主要水产业支柱 养殖方式也从网箱养殖向池塘养殖拓展 2012年10月15日大黄鱼批发价格2012年10月15日中国水产养殖网出处 中国水产养殖网综合浏览量 1796次我要评论单位 元 公斤品种批发市场最高价最低价大宗价大黄鱼山东威海水产市场363435大黄鱼青岛城阳水产市场441624大黄鱼北京八里桥水产市场605055大黄鱼石家庄桥西水产市场26917 5大黄鱼合肥周谷堆水产市场302025 一位工作人员也说 现在野生大黄鱼大一点的都要上千元一斤 昨天我就亲眼看见成交的一条野生大黄鱼 2斤多 卖了近5000元 很多渔商都没有料到 今年中高档海鲜价格会涨得这么猛 一位黄姓渔商对记者感慨 我做水产15年了 从来没遇到今年这么高的价钱 他向记者介绍 以野生大黄鱼为例 条重1斤 1 5斤 2斤的 每斤批发价分别涨到了1000元 1500元和2400元 浙江在线 钱江晚报2011 1 1711 13 44 一 生物学习性 一 形态特征大黄鱼体型延长 侧扁 背缘和腹缘广弧形 尾柄细长 头侧扁 大而尖钝 具发达的黏液腔 眼中大 上侧位 鼻孔每侧2个 前鼻孔小而圆 后鼻孔大而长圆形 口大 前位 下颌稍突出 牙细小 鳃盖条7条 具假鳃 鳃耙细长 全身被鳞 鳞小 体侧下部各鳞常具一金黄色腺体 侧线完全 前部稍弯曲 后部平直 背鳍连续 鳍棘部与鳍条部之间具一深凹 臀鳍第二鳍棘长等于或大于眼径 胸鳍尖长 腹鳍较小 尾鳍尖长 稍呈楔形 鱼体背面和上侧面黄褐色 下侧和腹面金黄色 背鳍及尾鳍灰黄色 胸鳍和腹鳍黄色 唇橘黄色 二 生活习性1 栖息环境大黄鱼是暖温性集群洄游鱼类 自然分布于南黄海 朝鲜西南岸 东海和琼洲海峡以东的南海北部沿岸 大黄鱼为浅海近底层鱼类 通常栖息在60米以内的近海中下层 厌强光 喜浊流 具生殖洄游 2 温度大黄鱼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是10 32 最适生长温度为18 25 当水温降至17 时摄食量开始减少 降至15 时摄食量降至正常量的50 55 降至11 5 时摄食减缓 降至正常量的10 12 水温升到28 摄食减少到正常量的60 70 水温升到30 摄食减少到正常量的20 30 3 盐度大黄鱼适宜生存的盐度范围是10 35 最适盐度范围在30 5 32 5之间 盐度低于16 3和高于32 5时 均不利于胚胎发育 3 食性大黄鱼为肉食性鱼类 其摄食对象主要有小鱼 虾类 虾蛄类和蟹类等 也食同种小鱼 因而易同类相残 大黄鱼多在晚间及小潮时摄食 4 生长大黄鱼一般在3龄以前生长较快 而后趋于缓慢 体长生长高峰在1龄 绝对量在15厘米以上 2龄开始迅速下降 体重生长最快是在2龄 6龄 而且 大黄鱼的雌鱼生长明显比雄鱼快 5 繁殖习性大黄鱼的性成熟年龄 雌性为3龄 4龄 雄性2龄 3龄 南方比北方成熟早 初次性成熟时体长为18 5cm 30 5cm 体重150g 350g 大黄鱼的产卵多在傍晚至午夜进行 发情时亲鱼会发出 咯咯 的声音 其受精卵为浮性卵 在水温18 时 约50h孵出仔鱼 大黄鱼为分批产卵鱼类 产卵可延续数天 二 大黄鱼的人工繁殖 1 亲鱼的选择大黄鱼的亲鱼 应选择雌性体重在800g以上 雄性体重在400g以上年龄在2龄以上的体质健壮外形完整的个体 为了提高催产率 一般提前几个月对亲鱼进行强化培育 入池前的亲鱼性腺尚未发育 在外表上雌雄性征不明显 一般来说 雌性体形较宽短 吻部较圆钝 而雄鱼体形较瘦长 吻部相对较尖锐 选择亲鱼雌雄比以2 1为好 2 亲鱼培育网箱中培育 亲鱼培育的网箱 应设置在缓流海区 网箱的深度应在4m或4m以上 并应尽量避免惊动与提箱 3月份以前的低水温期间 视天气情况 每1d 2d投喂一次 连续阴雨 每2d 3d天投饵一次 投喂体重的1 左右 3月份以后 水温开始回升 应增加投喂次数 每天投喂1次 投喂体重的2 4 室内水泥池中培育 培育池应设在安静 保温性能好和光线较弱的育苗室内 池子大小可在30m2 40m2左右 以圆形或长圆形为好 水深应在1 5m以上 同时要配备控温和冲气设备 在催产前40d左右 将亲鱼移入室内进行强化培育 放养密度 1 5kg m3左右 放养量 如果计划生产100万尾左右的鱼苗 需培养雌性亲鱼 1kg重 约30尾 培育池要遮光 使光照强度在500Lx左右 培育水温控制在15 25 之间 每天投饵1次 2次 投喂体重的3 4 在早晚进行 每天排污1次 排污时进行换水 每天换去1 3或1 2的水 以保持水质良好 饲养管理期间 应尽量避免对亲鱼的损伤和惊动 3 人工繁殖对适用的亲鱼进行人工催产 催产剂一般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或结合使用鲤脑垂体 催产剂量应视亲鱼性腺发育情况而定 推荐剂量为LRH A10 g kg鱼体重 雄鱼减半注射 注射后亲鱼即入产卵池待产 大黄鱼的效应时间 在水温20 时 大约在40h左右 发情时亲鱼互相追逐 并发出 咯咯 的连续响声 接着就开始产卵 产卵可持续3d时间 及时收集受精卵 进行孵化 4 人工孵化大黄鱼受精卵的孵化 可采用流水式孵化或静水式孵化两种 流水式孵化 将受精卵按20万粒 m3 30万粒 m3水体的密度放入3m3 10m3的水泥池中微流水冲气孵化 或以50万粒 m3的密度放入孵化桶中孵化 孵化后移池进行鱼苗培育 静水式孵化 以8 m3 12万粒 m3的密度放入20m3 30m3水体的水泥池中冲气孵化 孵化期间 不断充气 并适时换水 孵化后仔鱼就池培育 5 仔 稚鱼的培育大黄鱼仔稚鱼培育有室内水泥池和室外土池培育两种 1 室内水泥池培育育苗池可选用圆形 长方形或长圆形等 大小在10m3 60m3 一般仔鱼阶段用20m3以下的 稚鱼阶段用20m3以上的水泥池 池底应向排水口方向倾斜 便于清污和集苗 大池水深在1 5m左右 小池1 2m左右 培育水温在20 28 盐度为20 32 应保持温度和盐度的恒定 室内应有充足的光照条件 光照强度应控制在1000Lx 2000Lx 但要避免直射培苗密度在仔鱼期为2万尾 m3 5万尾 m3 稚鱼期0 8万尾 m3 1 5万尾 m3 幼鱼期0 3万尾 m3 0 6万尾 m3 鱼苗入池后 每天用虹吸管吸去池底的残饵 死苗 粪渣和其它杂物 静水培育时 结合吸污 每天换水1次 换水量为20 30 稚鱼期换水率为50 60 幼鱼期为100 鱼苗入池后第二天开始投饵 2日龄 5日龄时投放轮虫的密度是3个 ml 5个 ml 5日龄 10日龄时为10个 ml 15个 ml 10日龄 15日龄时为20个 ml 25个 ml 20日龄后保持在10个 ml左右 轮虫投喂前最好用单细胞藻类强化培养 增加其营养 在12日龄 20日龄时又增加投喂卤虫的无节幼体2个 ml 20日龄 30日龄3个 ml 4个 ml 30日龄以后5个 ml 在仔鱼后期和稚鱼阶段 投喂桡足类 投喂密度为0 2个 ml 1个 ml 在稚幼鱼阶段 可适量投喂鱼 虾 贝的肉糜 室外土池培育池塘面积500m2 2000m2 在放鱼苗一周前 在清塘消毒过的池塘里施有机肥 培养好基础饵料生物 在轮虫高峰期时将鱼苗下塘 鱼苗放养密度300尾 m2左右 要经常观察池塘水质变化 当饵料生物不够时要投喂部分粉状配合饲料 培育过程中要适时加注新水 使池塘水深从开始时的50cm增加到1 5m左右 三 大黄鱼的养殖 一 网箱养殖1 海区和网箱的选择成鱼养殖的网箱 应设置在风浪较小的港湾 要求流速在1m s以内 流向平直而稳定 水深5m以上的海区 海区的表层水温在8 29 盐度在13 32之间 一般用2cm 5cm的网目的网箱 网箱大小一般为3 2m 3 2m 3 5m 4m 为了固定网箱 将其固定于9个或12个3 5m 3 5m的木制框架上 2 大黄鱼网箱养殖技术放养鱼种规格 选择75g 尾 100g 尾 这样当年可养成商品规格 放养密度在25尾 m3左右 网箱养殖的日常管理 主要包括投饵 换洗网箱和清除网箱附着物 网箱检查和防病防逃等 大黄鱼的饵料 主要以冰冻的鲐鯵鱼为主 辅以粉状饲料经加工后投喂 鱼肉可切成块 也可用绞肉机绞成鱼糜 添加维生素或其它添加剂 作成团状饲料 用手挤压成不同的块状投喂 投喂量高温季节为鱼体重的5 8 越冬期为1 以内 二 池塘养殖养殖大黄鱼的池塘 水深应在2m以上 大小1ha左右 要求池塘进排水条件好 便于水质的控制和调节 也可利用对虾养殖塘进行大黄鱼的养殖 池塘消毒与苗种放养在鱼苗下塘之前 需对池塘进行清塘 清塘按常规方法进行 待清塘药物的药性消失后 即可放苗 选择个体重50g以上体表完整 健壮活泼 规格大小整齐的当年鱼种 根据养殖条件和管理水平 放养密度为7500尾 ha 12000尾 ha 鱼种进池前应先用20mg L的痢特灵药浴消毒 2 水质调节在鱼苗入池后的最初阶段 采取逐步渐加水的办法 达到预定水位后 再进行换水 其换水量随鱼体的长大而逐渐增加 平均每天水体的交换量由早期的1 3增加到后期的2 3 特别是夏季高温期 最好能够采用边排水边进水的方式换水 保持养殖水体水质的良好状态 3 饵料投喂饵料以新鲜或冷冻的鱼肉为好 投喂时切成块状 若绞成肉糜 必须要用粉状鳗鱼配合饲料调和成团状后投喂 以免饵料的散失 投饵量按鱼苗体重计算 一般控制在鱼体重的4 6 并根据鱼体的实际摄食情况 水质情况及天气情况调节日饵率 饵料每天投喂两次 以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后投饵为宜 4 鱼病防治在大黄鱼养殖过程中 最常见的是胃肠病和细菌性疾病 可采用定期往养殖池注入淡水和在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