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剂新技术3.doc_第1页
制剂新技术3.doc_第2页
制剂新技术3.doc_第3页
制剂新技术3.doc_第4页
制剂新技术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剂新技术培训讲义 生产技术部 2012年5月5日目 录一、固体分散技术21、固体分散技术的好处作用22、固体分散技术的优点2二、包合技术31、包合技术的优点3三、微乳制备技术31、微乳制备技术的特点3四、微囊化制备技术4五、脂质体制备技术41、脂质体的优势42、脂质体的应用4六、其他制备技术5七、总结6随着给药系统理论研究的深入和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发展,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从品种到剂型都再不断地增多,如靶向制剂、缓控释制剂等。目前国内外研制的靶向制剂、缓控释制剂的技术多为固体分散技术、包合技术、微乳技术、微囊化技术、纳米技术、脂质体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为剂型的开发和制剂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一、固体分散技术固体分散技术是将难溶性药物以微粒、微晶、分子、胶态或无定形等形式均匀分散在另一种水溶性或难溶性材料中使药物呈固体分散体的一项新型制剂技术。1、固体分散技术的好处作用固体分散技术可使难溶性药物以不同状态分散在载体中,大大提高药物的溶解速度和溶出速率,从而提高药物的吸收剂生物利用度。对于不同用药目的的药物,可以选用不同的载体,如胶囊剂、片剂、滴丸剂、软膏剂、栓剂以及注射剂等可根据需要使用水溶性聚合物、脂溶性材料或脂质材料等为载体制备成缓释、控释、肠溶等剂型。固体分散体技术的应用,为药物的剂型革新提供了新的途径。2、固体分散技术的优点应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固体分散体,具有工艺简单、重现性好等优点,但由于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所需用的载体量大,药物所占的百分比不高,目前只适用于小剂量的药物。此外,制备方法不当或贮存条件不适,易引发固体分散体老化现象,从而降低药物溶出速度,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解决。二、包合技术包合技术是指一种分子被包藏于另一种分子空穴结构内,形成包合物的技术。这种包合物是由主分子和客分子组成,主分子即包和材料,具有较大的空穴结构,足以将客分子(药物)容纳在其空穴结构内,形成分子囊。1、包合技术的优点包合技术具有增大药物溶解度,提高其稳定性,调节释放速率,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刺激性与毒副作用等优点。而且该技术可使液体药物粉末化,并进一步制成固体制剂。目前常用的饱和材料主要有-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尿素和淀粉三种。三、微乳制备技术微乳是一种特殊的液液分散体系,由水相、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在适当的比例下自发形成的透明或半透明、低黏度且热力学稳定的油水混合体系,包括纳米乳与亚微乳。微乳粒径均匀,一般在10100nm范围,根据结构可分为水包油型(O/W),油包水型(W/O)及双连续型。1、微乳制备技术的特点作为药物载体,微乳制备技术近年来已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具有许多特点:粒径小、透明、可采用过滤灭菌;热力学稳定,易于制备和保存;在同一体系中可以作不同疏水性药物的媒介物,进一步可制成复方制剂;低黏度,注射时不易引起疼痛;吸收迅速、靶向释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杜甫作用。四、微囊化制备技术微型包囊技术,简称微囊化,是近30年来应用于药物的新工艺、新技术。微囊化技术史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囊材)作为囊壳,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囊心物)包囊而形成的药库型微囊(MC);或使药物溶解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中形成的骨架型微球(MS)。MC与MS的粒径大多属于微米级别,当粒径在纳米级别(11000nm)就分别成为纳米囊(NC)和纳米球(NS)。药物微囊化后除可达到缓释目的外,还能使药物浓集于靶区,提高药效;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和口味,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减小对胃的刺激;方便药物固态化,便于应用和储存。因此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抗癌药物和抗菌药物的研究中。五、脂质体制备技术脂质体是由磷脂双分子定向排列而成的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微米的超细粒子。将药物包封于磷脂双分子层内外,水溶性药物载入水相,脂溶性药物溶于脂膜,两性药物可以插于脂膜上,对所载药物有广泛的适应性,是近年研究较多的一种剂型。1、脂质体的优势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有其独特的优势:如保护药物免受降解、达到靶向部位和减少毒副作用、生物利用度高,不引起免疫反应等。是人们设计的较为理想的再要模式。2、脂质体的应用脂质体应用于药学领域是涉及高分子化学、物理化学、药理学等相关科学基础理论较多的一项新技术,它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虽然具备了许多的优点和特性,但在诸如脂质体对某些器官靶向性不明显、对某些药物包封率低、其自身表面特性对药物的影响研究及体内动力学研究方面等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有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16六、其他制备技术根据不同的用药目的,可选择不同的制剂技术。如通过磁体导航,可讲磁性脂质体转移至病变部位,从而达到靶向给药的目的;在脂质体表面街上某种抗体,使其具有对靶细胞分子水平上的识别能力,这就成为免疫脂质体,用于免疫诊断;根据肿瘤附近的PH值周围争产组织低得事实,设计PH敏感脂质体,当PH值低时可导致脂肪酸羧基的质子化而引起六方晶相(非相层结构)的形成,进而导致药物迅速渗透;当脂质体随血液循环经过被加热的靶器官时,局部的高温使磷脂分子运动加强,脂质体膜的结构发生变化,其磷脂的脂酰链紊乱度及活动度增加,膜的流动性也增大,这种变化导致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包封的药物释放速率也随之增大,根据这一原理可制备温度敏感脂质体,它有效利用了脂质体和热疗的双重优势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将糖脂链的一部分用棕榈酰或具有适当间隔基的胆甾醇基取代得到糖类衍生物,再与含药脂质体混合,在适当的条件下孵育,既得到渗入糖脂的脂质体,这种脂质体可改变其在组织内德分布,且稳定性好;利用含有声振波敏感分子的脂质体药物给予患者,在其体外施声振波于所选择的靶位区域,使药物在脂质体内释放出这一原理可制备声振波敏感脂质体,它可增加组织细胞对药物的摄取,使靶位的药物浓度升高,从而降低全身毒性;为克服磷脂易被氧化来源不一的问题,可利用表面活性剂、胆固醇和十六烷基磷酸混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