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言词语看永济地区的婚嫁习俗.doc_第1页
从方言词语看永济地区的婚嫁习俗.doc_第2页
从方言词语看永济地区的婚嫁习俗.doc_第3页
从方言词语看永济地区的婚嫁习俗.doc_第4页
从方言词语看永济地区的婚嫁习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春实践路 共筑中国梦从方言词语看永济地区的婚嫁习俗郭佳明陕西科技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51班摘要民俗与方言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方言是一种特殊的民俗现象,同时也是民俗的载体,与民俗文化相交相融,密不可分。本文依据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通过永济地区的方言词语,具体研究本地区的独特的婚嫁习俗以及这些习俗所反映的独特的地域文化。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lk-custom and dialect is quite close, because dialect is not only a kind of special phenomenon of folklore but also the carrier of folk-custom. They are inseparable. According to the first-hand information investigated by TianYe and the analysis on dialect words of YongJi, this paper had a specific research on the particular marriage customs of YongJi city and also studied the unique regional culture behind those customs.关键词:永济方言 民俗 婚俗词 婚俗文化Key words: YongJi dialect; folk-custom; marriage customs; marriage culture; taboo 目录摘要1关键词2引言3一、永济方言与婚嫁习俗3(一)永济方言与提亲相亲习俗3(二)永济方言与订婚习俗5(三)永济方言与结婚习俗61、永济方言与迎亲习俗82、永济方言与婚宴习俗133、永济方言与婚后文化习俗14二、永济方言与其他婚姻习俗15三、永济婚俗中的禁忌17四、结语18五、参考文献19引言民俗是第一性的,先有某种婚嫁习俗,然后才产生了与这种习俗相联系的方言词语。比如,在订婚程序中,女方的主要亲戚要去男方家进行实地考察男方家的经济状况,住宅人口等情况,在永济当地叫做“看屋里”。婚嫁习俗具有地方性,和这种习俗相联系的独特的词语也具有地方性。如在新娘出嫁的前两天,街坊邻居要去“看新娘”(表示祝福和问候),看的时候必须带“馄饨馍”(形状似馄饨的大馍馍),寓意新娘婚后生活浑浑全全,圆圆满满。旧的婚嫁习俗消失了,反映这种习俗的方言词语也将消失,但并未随习俗的消失而完全立即消失。比如旧时结婚要骑马,随之会有一系列与之有关的方言词语,如“上马”(新郎接新娘启程时叫做上马)、“押马”(即新娘哥哥走在最前面,护送新娘,叫做押马)、“马伴”(指伴郎或者伴娘)等等。现在都改乘轿车,所以很多传统的与骑马有关的婚嫁习俗在人们的生活中也就慢慢消失了,但是反映这种习俗的方言词语并未立即消失,它们还不时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一、永济方言与婚嫁习俗(一)永济方言与提亲相亲习俗在永济地区,结婚可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它不仅程序复杂,而且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不容马虎,也不能简化。在正式嫁娶之前,还需要经过几个过程,比如说,择婚、提亲和议婚等,基本上的原则是门当户对。婚姻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直接关系着一个人的命运和幸福。所以,在永济当地,父母在儿女选择结婚对象这件终身大事上都非常地重视。在永济,“提亲”也称“相亲”、“说媳妇”,即相当于六礼中的纳亲,一般都是由媒人发起,但是双方家长也会参与。当男女双方到了适婚年龄之后,家长就会主动请媒人给自己家的儿女找对象,有的媒人会主动上门说亲。但是,不论是哪一方主动提出结亲的要求,都必须是男方先请媒人向女方正式提亲,女方要是同意的话,男方再备礼到女方家去求婚。俗话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整个婚姻过程中,媒人是不可或缺的,即便是在现代这个社会男女青年都是通过自由恋爱最后决定结婚的,在当事人和双方父母同意后,依然要请媒人来处理婚礼的相关事情。在永济,基本上都是男方邀请双方都比较熟悉而且在当地有威望的人做媒人,俗称“介绍人”或“月老”。男女双方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打听对方的情况,有时会借口串门或者其他一些事情到对方家里去,查看其父母及其子女的长相、气质等。永济人在择亲的时候会从三个方面去进行考察。第一,这个家族的门风,也就是这家人的人品、社会声望,特别是当事人的母亲,她是否和邻里邻居和睦相处,是否孝顺公婆等,都要进行认真的考察,因为双方都比较害怕对方的母亲有不好的名声,女方怕女儿嫁到婆家后会受到婆婆的虐待,男方则担心新媳妇过门后会搅得整个家里不和谐、不安宁。第二,会从家境方面进行考察,也就是对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进行重点考察,确切的说,这是女方家最最看重的,因为女方家希望男方家的家境比自己好,至少也是和自己家的家境差不多的,要是低于自己家的家境,难免会被人笑话的。第三,会从其家庭的人口构成来进行考察,比如说公婆是否还健在,兄弟姐妹的比例等都是考察对象,女方家基本上都会选择公婆健在而且兄弟较少的,因为公婆健在的话以后还可以帮助自己看孩子、分担家务等,兄弟较少的则可以尽量避免一些家庭矛盾、财产分割、继承问题等。(二)永济方言与订婚习俗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考察之后,要是男女双方都有结亲或结婚的意向,就需要交换生辰八字看属相是否相配(即“合婚”)。如果呈现的是吉兆,双方就会请媒人确定聘礼,择日订婚;反之,如果不适宜婚配,那么婚姻程序就会立即终止。订婚,永济人称为“定亲”或“见面”,在六礼中相当于纳吉或纳征,是确定婚姻关系的礼仪形式。纳吉、纳征就是将合婚的结果告诉女方的仪式,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订婚。订婚的时候也得选个良辰吉日,一般先是男方携带礼物到女方家,礼物包括一吊猪肉、香烟、白酒、水果等,当然必不可少的自然是聘礼,当地称作“彩礼”或“财礼”,聘礼的交接是订婚程序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金银首饰当然也是“彩礼”的必备之物,包括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等,即人们所说的“三金”。除了“三金”之外,男方还需向女方支付一定数额的现金,具体数额不定,这要依据当时的行情,当然,也得视对方的社会地位和家庭状况而定。目前,永济大部分地区的彩礼是八万八千八百八,也有少数地方是“前四后八”,即订婚时四万,结婚时八万,总共十二万。在有些地方还会要求买车买房,如果有房有车的话,彩礼就不会那么多了,只需象征性的给点就行。由于彩礼如此之多,所以有的农民为了给儿子娶媳妇常常会欠下一大笔债,就像人们所说的“嫁个女儿满堂红,娶个媳妇全家穷。”由于人们本身的攀比心理作用,所以导致了现在的彩礼是越来越厚重。同时在他们的心目中,彩礼是自己的女儿的身份在男方家庭中位置的体现和象征,是为了防止日后女儿在在婆家受到他人的轻视和欺负。订婚虽无法律效用,但使双方都多了社会舆论的约束。订婚仪式举行之后,男女双方便确立了夫妻关系,双方都要改口称呼对方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双方正式成为一家人。从正式订婚到结婚的这段时期,每逢节日,例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男方家都要给女方家送节日食品、礼金等,食品各地基本一样,送粽子、月饼、元宵之类的,就是当地人所谓的“送节”。(三)永济方言与结婚习俗结婚是整个婚姻程序的中心环节,在永济这个地方,显得更为重要和隆重,与古代六礼中的亲迎这一环节相当。现在永济民间,新郎要跟随迎亲队伍一起去女方家迎娶新媳妇,然后到男方家里经过一系列的仪式,最后送入洞房。在男方家大致确定婚期后,要主动到女方家里去打听并且征求女方家父母的意见,如果女方家同意,就择定具体的结婚日期,俗称“定日子”或“择日子”,一般要选择双日而不选择单日。因为在他们心中,偶数是大吉大利之数,而且还寓意新婚夫妻成双成对,好事成双。永济人大多数都把结婚日期定在腊月或者正月的农闲季节,因为在腊月里,不仅宴请客人的食材一应俱全,而且,在这个季节,事主前来帮忙的亲戚朋友都有时间准备宴请宾客的各种食材,也才有空前来参加为期数日的婚礼。现在除了定在正月或腊月,大多数年轻人也会选择在五一或十一等节假日来举行婚礼。当结婚日期定好之后,女方家就要开始准备做嫁妆了,主要是女子将来要全身穿戴的物品。以前主要是自己给做的棉衣、鞋等,现在都是买衣服、租婚纱。还要准备新房里的日常用品、床上用品和一些其他的东西,如家电、柜子等。在当地,做嫁妆也是很讲究的,家里面早早就会请好村里几位有福的“太太”(指的是家中父母公婆健在,夫妇子女双全的妇女)来为自己的儿女“纳被子”,也就是缝制喜被,被里和被面要用整幅的,一定不能缝破了。而且,缝被子所使用的针线要一根线缝到头。“一根线缝到头”是预祝新婚夫妇琴瑟和谐,白头到老。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们在缝制喜被时同时也在编织着憧憬和希望,同时也表现出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迷信思想。1.永济方言与迎亲习俗在结婚的前一天,男方家要布置家里和新房,家里的大小门边都要贴上婚联,家里窗户上都要贴上大红色双喜的剪纸,新房的门上要“搭红”,就是在门脑上搭一条带有花的红绸子,房间里的床单、被罩等都必须是新的、大红色的,象征着红红火火。而且在当晚,新郎不能一个人独自睡在新房,得找一个大生肖者或者一个本家的男孩陪睡,意为“压床”,这就意味着新郎结婚以后不会空房。在这天晚上,主人会设宴款待邻里街坊和朋友,当地人称作“坐席”或“吃摊子”。不过,开席之前主家会请一个人带着乐队敲锣打鼓地去“请媒人”,表示对媒人的尊重和感谢。“坐席”一般分为两拨,第一拨基本上都是邻里街坊,即“相忙的”或者“帮忙的”;第二拨稍晚一点,一般都是跟主人关系较好的来自各地的朋友来“送情”,也就是“随份子”、“上礼”、“封礼”等。坐完席之后,还有娱乐节目,一般包括唱歌、跳舞、说相声、唱双簧、二人转等形式,女方家亦是如此。在结婚当天,男方的迎亲队伍一般都是大清早就开始放鞭炮出发,因为当地人讲究要在十二点之前把新媳妇接进婆家。另外,迎亲的队伍在每过一个村的时候都必须要放炮竹。新郎当天必须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穿新的衣服,现在一般都穿西装、打领带和穿皮鞋等,象征着一切重新开始。同样的,新娘也是,在婚礼当天,要早起梳洗打扮,现在一般都是去影楼,并且要由“姐妹团”陪去化妆,这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不过,也有的会请化妆师到家里来化妆,这叫做“跟妆”。中国传统的婚俗就是新娘必须穿红鞋,能讨个吉利。此外,在永济有藏新娘鞋的习俗,一般由新娘的姐妹好友来藏,新郎和伴郎来找,找不到的情况下就需要新郎用“封子”(红包)来赎了,并且鞋子要由新郎亲自给新娘穿上。穿鞋时要在右脚那只鞋里放上几根鸡毛,鸡毛是从男方“担鸡”那只鸡身上拔下来的,“踩鸡毛”寓意吉祥如意。因为鞋子是成双成对的,而且鞋子的“鞋”和白头偕老的“偕”是同音,从而有了白头偕老的意思,有的人还将鞋子作为订婚礼物送给新娘。还有人说,鞋本身在婚礼中表达了女子要顺从丈夫的意思,而且,鞋在传统生殖符号中象征着女性的子宫,新郎给新娘穿鞋的这个举动就好比是一个生殖的隐喻,有祈求多子多福的意思。同时,在结婚那一天的早上,要给新娘“开脸”,“开脸线”一般是由男方在结婚的前一天送过来的,它由三条彩色的丝线组成。很多地方都还保留有这一传统习俗,以前是在结婚的前几天由“全福人”(即父母、丈夫和儿女双全的妇女)给新娘开脸,就是用两条丝线反复地绞和,从而把脸上和两鬓的汗毛都拔掉,新娘子就会变得更加的聪明漂亮了,同时也代表新娘的处女生活已经结束了,新的生活即将开始。永济地区保留了这个习俗,但是现在只在迎娶当天由伴娘,当地叫做“马伴”(一般是新娘的嫂子,不能是没结过婚的新娘的好友)象征性地在新娘的脸上拨两下,就算是开过脸了。在结婚当天早上,女方会先把准备好的嫁妆先送到男方家里去,而送嫁妆的人一般是新娘的外甥、侄子、侄女等人送的,在当地叫做“押嫁妆的”。到了男方家,每个人都会收到男方家的红包。男方的迎亲队伍从古至今,由以前的坐花轿、骑马等发展到了今天的坐花车。一般车队的数量都是九辆,象征着新婚夫妇能够长长久久,第一辆车和最后一辆车必须是白色的,寓意两位新人能够白头到老。第一辆车里坐的是新娘的哥哥,叫做“押马”。第二辆车里是新郎、新娘和伴郎、伴娘。后面是新娘的姐妹、朋友等。在迎亲队伍中有男童“担鸡”的习俗,扁担的一头放有“公鸡”,“公鸡”是阳性的象征,它预示着新媳妇将来能够生男孩;而扁担的另一头则放有大葱(要保留葱须)、大蒜,藕和酒等东西,都是预示着新媳妇能够为婆家延续香火,多子多福。此外,“鸡”与“吉”是同音,寓意着吉祥如意,大吉大利。“酒”与“久”取谐音,象征长长久久。新郎到了女方家之后,首先要拜祭一下女方的祖先,然后会有新娘的婶婶故意端上包有盐、糖、辣椒、芥末等食物的馄饨或者饺子让新郎吃,以测试新郎的肚量,所以叫做“测肚量”。也有的地方会打两个荷包蛋让新郎吃,寓意好事成双,吉祥如意。吃完后就可以去接新娘了,但是,门口一般会有新娘的姐妹团在门口阻止,意为“挡门”或者“拦门”,是要讨红包的意思,给了红包才能进去。新郎接上新娘准备返程(即当地人所谓的“上马”)时,两人要拜祭祖先,以此表示她将要离开这个家族,请求祖先的允许,并且获得本家族神灵的庇佑。在永济有的地方,新人要步行到女方家村口的寺庙那,进去磕个头,上个香,庙里的主事人会给新人一对“红裤带”,图个吉利。等到了男方家的村口,两人要下车牵着红线从村中的主道路上走回新郎家,意为月老牵线,幸福美满。在牵红线的同时,男女双方都得拿个小镜子,意为辟邪,同时也是图个吉利、喜庆。旧时,男方派轿子接回女方,到家门口时,由男方出两人,身披红,在轿子前后各转三圈,意在避邪,现在已经没有这种习俗。现在到了男方家门口后,由新郎的舅舅,叔叔等分别给新人“披红”,“红”在这里并不仅仅是颜色词,它指的是红色的被面。“披红”是指新郎到新娘家迎亲的时候,女方家的家长要在男方来的车辆上绑上红色的被面,最主要的是要给新郎身上披上红被面,现在一般都用红绸子代替红被面。“披红”一般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让人们方便认出新郎,二是为了喜庆、红火和避邪。夫妻二人要向舅舅、叔叔们鞠躬、敬礼,以表示尊重和感谢,之后,便可进家门了。进了家里面才真正开始典礼,一般会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来主持,首先进行的是自古有之的“拜堂”:一拜天地,感谢天地为新人提供了生存的环境,同时也是向天、地、神和仙等祈福;二拜高堂,是为了让双方的父母接受新人,同时也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希望得到他们的祝福;三是夫妻对拜,是让双方不仅接受对方的优点,同时也能接受对方的缺点,从此以后夫妻恩爱、相敬如宾。其次,新人要跪拜男方的祖先,以此来告知祖先娶妻之事,同样也希望得到祖先的保护,确保本家族生命的延续。再次,主持人会请新人谈谈恋爱经历,然后互换爱情信物戒指(两个戒指两个环,环环相扣心相连),接着是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到这里,结婚仪式基本也就结束了,夫妻二人就要进入洞房了。然而洞房可不是轻易就能进去的,新郎那边的门人会挡住门不让新娘进去,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新郎的朋友会趁机脱掉新娘的鞋子,新郎要把新娘抱进洞房,不过在此之前新娘要给门人发红包,这在当地叫做“挤门”或“进门”。进门之后,新娘要“撒帐”,即往床上撒一些花生、红枣、桂圆、莲子或者栗子、石榴等食物,寓意着新人早生贵子,圆圆满满。接着,新郎和新娘要一起“踩四角”,就是两人在床上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听说是谁先踩完谁当家的意思。接着由小姑子,即新郎的妹妹为新嫂子端洗脸水,接风洗尘,必须由女孩来做,反映出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之后,所有的亲朋好友都开始坐席,新娘则要在房间换上“下马装”,然后和新郎、伴郎以及伴娘等在房间里吃席。宴席的中间,新郎新娘在父母敬完酒后也要逐桌地敬酒,这主要是让新人认亲,让对方彼此熟悉各自的亲戚,同时也是为了表示对前来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的衷心的感谢。吃完席后,所有的亲朋好友基本都会离开,让新人收拾收拾嫁妆。到了晚上,新郎的朋友会到新房里来做客玩耍,即所谓的“淘媳妇”或“闹洞房”。“淘媳妇”顾名思义就是要戏弄新媳妇的意思,所以,古时候有的女子在出嫁时会将自己的衣服鞋袜等都用针线缝住,防止被人拽开了出丑。闹洞房分为文闹和武闹,文闹,即用言语挑逗、唱歌、猜灯谜等;武闹,就相当于旧时的打女婿的行为,现在永济当地还保留有此习俗,但是多为武闹,即新郎的朋友用皮带、棍子等抽打新郎。所谓“新婚三天无大小”,闹洞房体现出一种异常心理,对于朋友而言,似乎从中得到了一些心理上的补偿,对于主人而言,更喜欢人多嘈杂,人越多闹得越欢,主人就越高兴,因为民间有“人不闹鬼闹”的说法。2永济方言与婚宴习俗婚宴,通俗地说就是“喝喜酒”或“吃摊子”,由于永济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所以产生了独特的饮食文化,与之相对应的,反映这种婚嫁习俗的方言词语,也随着历史的发展,代代传承下来,当然也会有所变化,有所不同,但是这种方言词语还是很丰富的。在永济民间,“上马”是女儿出嫁时最隆重的仪式,这就意味着女儿要离开父母了,所以在这一天女方家会准备各种食材大摆筵席,宴请宾客,在永济蒲州等地方,当男方的迎亲队伍到达女方家后,可以吃一顿酒席,有的地方则没有,或者男方家客人较多,或者新娘家距离较远,等不到把新娘子接回来就会先开始“坐席”,这就是所谓的“上马筵席”,把新娘子接回男方家行完礼后才开始真正的婚宴。在永济地区,各个地方的饮食规格也不太一样,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过也都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六盘凉菜,十碗热菜,最后还有一道“吃馍菜”。先来了解一下六盘凉菜吧,也有人称“开胃菜”或者“押桌碟”,一般都有花生豆(可油炸或是水煮的)、凉拌猪头肉或猪耳朵、木耳拌洋葱、鸡蛋糕(当地人称“囤哈鸡蛋”也就是把鸡蛋打到盘子中加点水搅匀蒸上几分钟)、凉拌猪肝、凉拌豆角腐竹、“一面情深”(用红萝卜丝和面粉相拌,再用锅蒸制而成)等,一般是本着荤素搭配的原则。接下来便是十碗热菜了,五个咸的五个甜的,五个咸的一般有红烧鱼(清蒸鱼、烤鱼)、红烧肘子、烤鸭、炸鸡、鱿鱼汤、麻肉汤、粉皮鸡汤、炖羊肉、肚丝汤等等,这些通常称为“硬菜”或者“大菜”。五个甜的一般有“架撒”(红薯片和肥肉片相间蒸很久,出锅时撒上白糖)、“晋糕”(相当于粽子,用红枣和粳米蒸制而成的,出锅时也要撒上白糖)、“拔丝红薯”(把刚炸好的红薯条放入糖昔中翻炒即可)、“封葫芦”(用白面加鸡蛋炸制而成,甜而不腻),除了这些还有一些甜汤,比如红枣莲子汤(寓意新人早生贵子)、鸡蛋醪糟汤(这是当地比较常见的一种汤,是用米酒、鸡蛋、红枣、还有“红绿蛋蛋”等烧制而成)。接下来便是最后一道“吃馍菜”了,一般为豆芽炒肉丝、蒜苔炒肉丝、醋溜白菜等,当然还有馍馍,这与当地盛产小麦等农作物有很大的关系,也与它独特的地理、气候等条件是分不开的。现在最后一道菜多为一盘肉酱(里面有肉末、葱、姜、蒜等,非常美味)。婚宴上的饮料一般为可口可乐,意为大喜的日子里是值得庆祝和开心的,希望新人的新婚生活幸福美满,还有酒,寓意着长长久久,茶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3.永济方言与婚后文化习俗嫁娶是婚礼的高潮阶段,同时也是最重要最繁杂的一个环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此结束,结婚后还有一些习俗必须要注意并且实践的,人们一般认为在此时谨慎小心,遵守世代流传下来的习俗,以后的日子才能过得美满幸福,结婚后的第二天(有的地方为第三天),新郎要带着新娘回娘家,即人们常说的“回门”,回去的时候不能空着手,要带一些烟酒、水果等礼物,岳父岳母会给新女婿适当的红包,叫做改口费。新娘有一个大红色的手提箱,娘家人要回礼,会在箱子里放一些煮下的鸡蛋、红枣、花生核桃、桂圆等东西,但都必须是双份的,因为中国人喜欢成双成对的,好事成双。新娘从结婚的当天开始,就必须穿红色的衣服,主要是为了避邪,图个吉利。十天之后回娘家时即可换别的颜色的衣服,叫做“换清”。从婚后的第二天开始到第十天为止,是当地人所谓的“小叫”日,即新娘家的主要亲戚逐个邀请新人来家里做客,也叫做“认门”,让新郎熟悉认识新娘的各个亲戚。十天结束为“出十”,新娘要在娘家和婆家轮流居住,但是两头都不能超过五天,据说超过五天会不吉利的。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观念正在逐步地淡化甚至消亡,但是在永济目前还保留有这种习俗或讲究。以后每年的正月初二都是女子回娘家的日子,女子和女婿都要带着老人喜欢的礼品,要为双数,一般为四件,取成双成对之意。每年的正月十二,女子的娘家要给婆家送灯笼,一般送三年即可。至此,一段完整的婚礼就算是正式落下帷幕了,两位新人带着亲朋好友的祝福,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也正式开始了他们全新的生活。二、永济方言与其他婚姻习俗永济方言除了记载一些有关婚礼各个程序的方言词语,还有一些独特的有关婚姻习俗的方言词语。例如“转房婚”,即结婚以后丈夫因各种原因不幸死亡,而妻子又没有改嫁,丈夫的弟弟又因家里经济困难,出不起彩礼等原因娶不下媳妇,经过商量以后,嫂子和小叔子可以相配结婚,基本都是出于两厢情愿的。但是后来人们发现这种婚姻违背了理学上三纲五常的原则,同时,它又是一种乱伦的行为。此外,官府用树碑立传等方式向妇女渗透一些这方面的思想观念,并且强调人类心灵文化的重要性,加强道德调控功能,于是妇女守寡、从一而终等就慢慢形成了社会风气,“转房婚”也就逐渐消失,现在已经彻底没有了。在永济民间,目前还保留有一种较为常见的婚姻形式,就是“冥婚”,在当地又叫做“鬼婚”。它是一种典型的封建迷信婚姻,是专门给死人办婚事的,而且它只限于活着的时候没有结婚的男子和女子。未婚男子死之后,他的父母会为他寻找一个近期死亡的而且活着时没结婚的女子,将她与自家的儿子合葬,结为鬼亲。因为民间有习俗,女子是不能埋到娘家的墓地的,因而只有通过冥婚的这种形式才能下葬,以后也可以享受后代的祭祀和供奉,就不再是孤魂野鬼了。“招赘婚”在永济民间目前仍比较流行和普遍,同时它是受法律的保护和社会的认可的。“招赘”又称“入赘”、“上门”、“招人”或“倒插门”等。“招赘婚”的出现,大多是因为男方家的经济条件不好,拿不出彩礼娶妻结婚,于是就入赘到女方家,成为女方家庭的一员,而女方家里一般都是有女儿没有儿子,这样做都是为了继承家产和传宗接代。那时候的上门女婿经常会受到极大的歧视和鄙视,不仅在家里地位低下,而且可能会因为财产继承等问题从而使矛盾进一步加剧。但是现在,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入赘婚已经成为了一种男女平等的婚姻形式,即使是招赘,男方家也要拿一部分彩礼。永济当地还有一种说法是“明娶暗招”,顾名思义,就是男方家为了面子,明着看是娶媳妇,但是婚后新郎基本都在女方家生活。三、永济婚俗中的禁忌由于思想的局限和习俗的渲染,以及在各种信仰、民俗观念的支配下,永济人在婚嫁过程中还必须遵守一系列的颇具特色的婚姻禁忌。在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一般忌讳找“犯月”的人,所谓“犯月”就是一年中的十二个月和十二生肖有相配,如果他出生在和他的生肖相配的月份里,这就是“犯月”。除了忌讳“犯月”,“八字不合”也是人们进行婚配时的大忌,“八字不合”是指男女双方的出生日期和属相不相配。在永济民间,某人若是出生在初一或十五那天,那么此人则被认为是“八字硬”,女子“八字硬”据说会命不好,而且会克夫。还有一种忌讳,就是“女忌属羊”,据说,女孩子属羊,命里也会克夫,一辈子都不吉利,所以,男方家在选择儿媳妇时会尽量避免选择属羊的女子,避免因此给家里带来灾难跟不幸。但是,也有一种说法是十只羊里面有一只是“金羊”,若娶到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