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6 课 探访古代文明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古代中国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明白古代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2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教学难点:明白古代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趣引入1.全班学生歌唱大中国2.师:放眼世界,人类拥有的很多文明成就,都可以溯本求源。世界多个地区古代遗迹的发现,告诉我们人类的文明史是由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早期文明区域的出现,表明人类开始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区域文明的兴衰、交融和变迁,构成了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画卷。而我们的大中国也是文明古国之一,让我们一起去探访人类早期文明。3.揭示课题:探访古代文明二、新知探究(一)看图发现规律1.出示: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2.说一说:人类早期文明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3.汇报发现:(1)我发现这些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2)我发现这些早期文明多数都在中国。4.小结: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勤劳智慧的人民。黄河和长江是我国最主要的两条河流,被称为“母亲河”,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二)做小小考古学家1.师:在中国历史上,位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距今约七千年)和位于黄河流城的半坡人(距今约六千年),早就开始了定居生活。他们的房屋是如何建造的。他们使用什么样的工具,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1)半地穴式房屋示意图(2)河姆渡房屋示意图(3)半坡出土的小口尖底瓶(4)河姆渡出土的骨耜(5)半坡出土的碳化粟(小米)(6)河姆渡出土的碳化稻种2. 考古发现:收集更多的资料,从住、食、用等方面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尝试去做个小小“考古学家”吧。3.师小结:远古先民在采集生活中逐渐学会栽培农作物,在狩猎生活中学会了饲养动物,经过长期努力,最终实现了从采集到农耕、从渔猎到畜养的伟大变革,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者的智慧,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三)查资料,比一比1. 收集资料:为了更好的了解早期文明,同学们还查找到不同的资料。(1)古埃及文明发源于非洲北部。尼罗河自南向北从这里流过,留下一条狭长的河谷,并在出海口形成一片广阔的三角洲,这是古埃及人的家乡。古代埃及人利用尼罗河河水灌溉沿岸和三角洲平原的农田。他们栽种大麦、小麦和亚麻等作物,把尼罗河流城建成了“粮仓”。(2)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之间的地方被称为“两河流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和洪水的斗争中,学会了修堤坝、引渠灌溉、发展农业。(3)古印度人在印度河、恒河流域驯养动物、种植谷物和棉花。2. 比一比:你还有哪些发现?我发现这些早期文明区域都有文字的出现,它们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如:中国的甲骨文、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等。3.师小结:文明古国创造的灿烂文化还有医学、数学、建筑、文学、艺术它们都对人类文明发展史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三、拓展延伸从医学、数学、建筑、文学、艺术等方面中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其中一个方面的古代文明。板书设计:第 6 课 探访古代文明早期文明发祥地: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当堂检测:一、填空。1.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勤劳智慧的人民。( )和( )是我国最主要的两条河流,被称为( ),( )流域和( )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2. 文明古国创造的灿烂文化还有( )、( )、建筑、文学、( )它们都对人类文明发展史作出了( ),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二、判断。1.黄河和长江是我国最主要的两条河流,被称为“母亲河”。( )2.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3.古埃及文明发源于欧洲北部。( )4.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之间的地方被称为“两河流城”。( )5. 古印度人在印度河种植大豆。( )当堂检测答案:一、填空。1.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勤劳智慧的人民。( 黄河 )和( 长江 )是我国最主要的两条河流,被称为( “母亲河” ),( 黄河 )流域和( 长江 )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2. 文明古国创造的灿烂文化还有( 医学 )、( 数学 )、建筑、文学、( 艺术 )它们都对人类文明发展史作出了( 重要贡献 ),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二、判断。1.黄河和长江是我国最主要的两条河流,被称为“母亲河”。( )2.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3.古埃及文明发源于欧洲北部。( X )4.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之间的地方被称为“两河流城”。( )5. 古印度人在印度河种植大豆。( X )第 6 课 探访古代文明教学目标 1懂得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2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要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教学难点:如何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一、图片激趣引入1.课件播放图片:青铜器,陶罐,万里长城,金字塔,空中花园,奉姬陵2.师:无数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了这些光辉璀璨的文明,为人类的文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各地区历史文明的产生有早有晚,发展速度有快有慢。人们把最先产生科学文化的国家称为文明古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人类文明的发样地。3.揭示课题:探访古代文明二、新知探究(一)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1.殷墟(1)出示殷墟图片及配文鼓墟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安阳市的西北部,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距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安阳殷墟以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于200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了解殷墟股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2.金字塔(1)了解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在尼罗河沿岸有大大小小的金字塔遗存近百处。金字塔的建造充分证明古埃及人在建筑学、数学、物理学等方面的水平所达到的高度。(2)尝试探究:在没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古代,古埃及人是怎么建成如此巨大而精美的金字塔的?这些不同形状的巨石是怎样堆砌成形的?金字塔是用来做什么用的?木乃伊又是如何制作的?请你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尝试着自己去探究。(3)探究分享:据史料记载,至少有10万人参加了胡夫金字塔的建造,仅墓室和拖拉石料道路的修建就用了10年,其建造过程采用了最简单的工具坡道、滚筒和杠杆。 金字塔本身的修建则花费了20年的时间。金字塔是安葬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法老死后会被制成木乃伊。木乃伊放在密不透风的基室中,经久不坏。3.汉谟拉比法典(1)PPT播放刻有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2)了解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为了维持统治,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共有282条。法典被刻在一块石柱上。 石柱竖立在巴比伦的一 座神殿里。石柱上部是一幅精致的浮雕,宝座上的太阳神正把象征国王权力的权标授予汉谟拉比。石柱中部刻着法典的具体条文,使用的文字是楔形文字。现在,这块石柱被珍藏在巴黎的卢浮宫。(3)感叹古代人民的聪明民智慧。4.查一查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历史遗址。你还知道哪些震惊世界的中国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又该怎祥保护它们?5.师小结在我国,一共有53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比如:我们熟悉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苏州古典园林、故宫、颐和园、峨眉山等。我们要保护它们,不要随意去破坏,也不允许别人去破坏。(二)搜集古代文明资料1.了解“古代波斯帝国的宫殿遗址”“古代波斯帝国的宫殿遗址”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波斯首都波斯波利斯官殿,其建筑者中有希腊的石匠、巴比伦的砖匠、黎巴嫩的木匠、埃及的金匠、中亚的宝石匠等。2.选择调查的“奥林匹亚遗址”和“古罗马斗兽场”中任选其一进行资料收集,和同学讲讲它们的故事。(课后作业)3.思考:你从这众多国家创造的灿烂文明中感受到了什么?三、总结:人类古代文明成就辉煌,不同文明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学习和借鉴的。古代文明的遗迹是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需要我们去珍惜、领悟和传承。在交相辉映的早期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一直延续至今,未曾中断,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板书设计:6探访古代文明金字塔古代埃及的象征埃及尼罗河的赠与古代巴比伦丰富而灿烂的文化遗产古代希腊丰富多彩的古希腊历史当堂检测:一、填空。1. 世界上还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世界人民的( ),更是人类文明的( )。它们见证着( )的聪明才智,展现着早期人类文明的( )。2. 人类古代文明成就( ),不同文明之间不是( )存在的,而是( )和( )的。3.我知道的历史文化遗产有( )、( )、( )等。(答案不唯一)二、判断。1.许多历史文化遗产都见证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2.小明到峨眉山浏览,临走时,他在金顶留下了“小明到此一游”的字样。( )3.在公共场合,我们不能乱扔垃圾,但在僻静处,可以随处乱扔。( )4.中国的古代文明对外国没有影响。( )5.不同文明之间是孤立存在的。( )6.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历史遗址。( )当堂检测答案:一、填空。1. 世界上还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世界人民的( 骄傲 ),更是人类文明的( 瑰宝 )。它们见证着( 劳动人民 )的聪明才智,展现着早期人类文明的( 辉煌历史 )。2. 人类古代文明成就( 辉煌 ),不同文明之间不是( 孤立 )存在的,而是( 相互学习 )和( 借鉴 )的。3.我知道的历史文化遗产有( 北京故宫 )、(金字塔 )、( 汉谟拉比法典)等。(答案不唯一)二、判断。1.许多历史文化遗产都见证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2.小明到峨眉山浏览,临走时,他在金顶留下了“小明到此一游”的字样。( X )3.在公共场合,我们不能乱扔垃圾,但在僻静处,可以随处乱扔。( X )4.中国的古代文明对外国没有影响。( X )5.不同文明之间是孤立存在的。( X )6.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历史遗址。( )第 7 课 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海陆分布。2.在了解不同的生活环境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海陆分布。教学难点:在了解不同的生活环境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情感。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搜集关于亚马孙雨林火灾方面的资料。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趣引入1.播放地球的演变过程。2.思考:观看视频以后,你有什么发现?3.师:人类居住的地球,约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陆地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但却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是否感觉到地球的神奇之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的文化。4.揭示课题: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二、新知探究。活动一:各不相同的生活环境(一)看“世界的海陆分布”图1.出示“世界的海陆分布”图。2.找一找:在图中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并说出它们的名称。(1)学生与同桌边找边交流。(2)全班交流汇报。(3)师小结:七大洲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四大洋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3.说一说:地球表面的陆地是什么样子的?(1)学生观察交流。(2)老师小结:陆地表面高低起伏,形态多样。有连绵起伏的高山,有低洼的盆地;有宽广的高原,有低平的平原(二)看“世界地形图”1.出示“世界地形图”2. 试着在教材附录中的世界地形图上找一找:(1)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2)青藏高原、巴西高原、东非高原(3)亚马孙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三)自然景观大搜查1. 出示东非高原, 撒哈拉沙漠、亚马孙平原和北极地区自然景观图。(1)东非高原树木稀少,成群的野生动物在草原上游荡。(2)撒哈拉沙漠非常干燥,几乎没有植被,地广人稀。(3)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 那里地势低平。(4)北极地区终年白雪覆盖,气温非常低。在这里,整个冬天看不到太阳;夏天,直到午夜,太阳还在地平线上。2.在小组内交流讨论。(1)观察这几处图片中的信息,小组交流每种地区中的环境特征与生物特征。(2)谈谈你喜欢哪一种?3.拓展了解亚马孙平原:亚马孙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它横跨8个国家,覆盖了南美40%的面积,而且它占据了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占全球森林面积的20 %,是全球最大、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和“绿色心脏”,它贡献了地球大气中20%的氧气,对全球变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亚马孙森林着火并不是新鲜事,因为天然的潮湿环境和充足的雨水,亚马孙并不像其他森林一样容易发生自然火灾,多数林火的发生来源于人类活动。当地农民一般会选择在较为干燥的八月到十一月通过火烧清理田地,这就引起了森林火灾。(1)了解亚马孙雨林情况。(2)思考:亚马孙的大火会对地球产生什么影响?(3)议一议:通过亚马孙雨林之失以及对环境巨大的影响, 你有什么感触?(4)师小结:保护环境是刻不容缓的大事,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从做好垃圾分类做起。保护身边的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四)介绍自然景观1. 请选择你游览过或是了解到的一处世界自然景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一下,让大家一起感受这一自然景观的奇特之处。地理位置: 特点: 2.在小组内将自己浏览过的一处自然景观向同学介绍。3.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介绍。4.歌唱大中国三、师总结我们大中国有许多风景名胜、壮美山河,全世界也有许多名胜古迹、自然景观。这些景观都需要我们去保护,让我们为保护环境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板书设计:第 7 课 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四大洋: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东非高原、撒哈拉沙漠、亚马孙平原、北极当堂检测:一、填空。1. 人类居住的地球,约( )%的面积被海洋覆盖。陆地仅占地球表面积的( )%,但却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2. 四大洋分别是( ) ( ) ( ) ( )。3. 七大洲分别是( ) ( ) ( ) ( ) ( ) ( ) ( )。4. 陆地表面高低起伏,形态多样。有( )的高山,有( )的盆地;有( )的高原,有( )的平原。5. 在地球上,我们可以欣赏到( )的原始森林、( )的山脉峰蓝、寂寥的沙漠戈壁、( )的冲积平原、幽深的峡谷海湾、( )的海洋瀑布、( )的河流泉水等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这些景观是不同自然环境的显著标记。二、判断。1.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2.陆地表面高低起伏,形态多样。( )3.人类居住的地球约79%的面积被海洋覆盖。( )4.世界上有七大洲四大洋。( )当堂检测答案:一、填空。1. 人类居住的地球,约( 71 )%的面积被海洋覆盖。陆地仅占地球表面积的( 29 )%,但却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2. 四大洋分别是( 大西洋 )( 太平洋 )( 北冰洋 )( 印度洋 )。3. 七大洲分别是( 亚洲 )( 欧洲 )( 非洲 )( 大洋洲 )( 北美洲)( 南美洲 )( 南极洲 )。4. 陆地表面高低起伏,形态多样。有( 连绵起伏 )的高山,有( 低洼 )的盆地;有( 宽广 )的高原,有( 低平 )的平原。5. 在地球上,我们可以欣赏到( 神秘 )的原始森林、( 壮美 )的山脉峰蓝、寂寥的沙漠戈壁、( 坦荡 )的冲积平原、幽深的峡谷海湾、( 汹涌 )的海洋瀑布、( 柔美 )的河流泉水等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这些景观是不同自然环境的显著标记。二、判断。1.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2.陆地表面高低起伏,形态多样。( )3.人类居住的地球约79%的面积被海洋覆盖。( X )4.世界上有七大洲四大洋。( )第 7 课 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不同的世界文化、不同的礼仪习惯,提升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识。2.知道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认识到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成果。3.在活动中体验世界各地文化不同的意义,学习文化多样性的差异。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不同的世界文化、不同的礼仪习惯,提升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识。教学难点:在活动中体验世界各地文化不同的意义,学习文化多样性的差异。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学生课前查找关于文化的多样性的资料。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一、激趣引入。1.播放各种舞蹈视频。2.看到这些舞蹈,你感受到了什么?3.师:“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万里不同情。”在各具特色的自然环境中,人类创造出了绚丽多姿的文化,舞蹈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些多元文化。4.揭示课题: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二、新知探究活动一:多彩的世界文化(一)不同的舞蹈1.欣赏不同的舞蹈服装2.欣赏不同的地方舞蹈。3. 师生讨论:为什么各个地方的舞蹈各不相同?他们各有什么特点?4.小结:(1)豪放的苏格兰凯利舞是苏格兰高地的象征。宽松的裙子是为了适应高地的气候和地形,方便人们跋山涉水。(2)草裙舞和花环被称为夏威夷的两大特征。远古时代,生活在孤岛上的波利尼西亚人惧怕黑暗,企盼光明的人们身穿草裙、戴着花环起舞。(3)拉丁美洲令人着迷的舞蹈,探戈、桑巴、恰恰、伦巴等,除了受印第安文化影响外,还深受非洲、欧洲文化影响,是一种混合艺术。(4)中国西南地区自然环境优美,生物种类丰富,有些少数民族舞蹈以模仿花、鸟、虫、鱼为主,再现了“原生态”的民族文化特色。5.想一想:你还知道世界各地哪些不同风格的舞蹈?你最喜欢哪种风格的舞蹈?说说它的特点。(二)不同的见面礼1. 交流分享:你有没有出国旅游的经历?你在旅行过程中了解到他们的什么礼仪?2. 学习了解各个国家不同的见面礼。(1)握手是许多国家人们见面时最常见的礼节。(2)在泰国,人们双手合十做祈祷的姿势,头向前倾(但不要鞠躬)。(3)关系比较亲近的欧洲人打招呼的方式是走向前行贴面礼。(4)欧洲、美国在迎送宾客和朋友时流行拥抱礼,其他地区和国家也有行此礼的。3. 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见面礼仪呢?4. 思考:不同的见面礼的背后所蕴含着什么?5. 师小结:不同见面礼也是因为各地的文化不同,文化不同,见面礼也不同。(三)不同的建筑1. 交流:你家乡的建筑风格是怎么样的?2.展示各种风格的建筑图片。3. 思考:为什么各地的建筑风格都是不一样的?4.小结:不同的建筑风格是因为各个地方的气候不同,文化不同,不同的气候和文化造就到不同的建筑风格。5.小小设计师:请结合某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设计适合当地的建筑。温馨提示:(1)当地降水量如何(2)当地的气温怎样(3)当地有哪些适合建造房屋的材料(4)有哪些地方文化元素可以用在房屋的装饰上6.师小结:建筑作为一种文化,适应于各地自然环境的要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也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的反映。(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1.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事例?2.展示图片:(1)外国人学习中国书法(2)外国人学习中国针灸(3)外国人学习中国京剧(4)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艺术博物馆, 孩子们参加迎新春“中国文化展”活动。(5)春节盛装巡游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中心举行,为当地市民与游客带去浓浓的中国年味。(6)装扮成“美猴王”的孩子们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表演“百猴快闪间新春”(7)在肯尼亚内罗毕,一名小学生在肯雅塔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的中秋节庆祝活动上摆弄京剧脸谱挂件。3. 议一议:为什么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你认为外国人会喜欢这些中国文化元素吗?4.师小结:我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该为我们民族的文化而感到骄傲与自豪。活动二:尊重文化多样性(一)尊重文化差异1.欣赏“文化差异”情境剧情境剧一:索菲是一位来华不久的法国学生。有一次,她看到自己的中国同学陈美穿得很漂亮,便当面称赞。可陈美却说:“没有啦,我只是随便穿穿。”这让索菲很是不解:衣服明明很漂亮,为什么不承认呢?陈美是不是有些“虚伪”?情境剧二:暑假里,大鹏和爸爸妈妈去美国旅游,晚上他们在一家富有当地特色的餐厅用餐。服务员非常热情,提供了周到的服务。没想到结账时,服务员却暗示他们付小费。对此,大鹏很是不解。2.讨论:在第一个情境剧里,陈美真的“虚伪”吗?在情境剧二里美国餐厅的服务员为什么暗示大鹏他们付小费?3.交流:你还知道哪些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尴尬、矛盾或者冲突?4.师小结:各种文化都是平等的。我们在认同自已文化的同时,应以包容、开放的态度对待不同于我们的文化,求同存异。在文化交流中,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要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二)用餐礼仪1.师:用餐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 不同国家的用餐礼仪不尽相同, 甚至大相径庭。2.你理解的用餐礼仪是怎样的?3.你了解哪些与我们的印象不同的用餐礼仪?4.以吃面条为例,了解不同的用餐礼仪:(1)用西餐时,如果你吃面条,决不可端起碗来吃,而应先将面条切成短条,然后用叉子将面条卷起来吃。在吃的时候, 不可以发出 “呼噜噜”的吸吮声和叉盘碰撞的声音。(2)在有些国家,人们却认为吃面条发出声音是对厨师成主人厨艺的赞赏。5.议一议:除了见面礼仪和用餐礼仪外,你还知道各国礼仪的表达方式在哪些方面有不同?请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和同学们交流一下。6.师小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善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文化之美,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三、拓展延伸:请选择衣、食、行中的某个方面,查阅资料,和同学一起“发现”世界上不同于我们的文化表现,探寻它们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板书设计:第 7 课 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 不同的舞蹈多彩的世界文化 不同的见面礼 不同的建筑尊重文化差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当堂检测:一、填空。1.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 ),万里不同( )。”在各具特色的自然环境中,人类创造出了( )的文化,( )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2.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适应于各地自然环境的要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也是( )、不同民族、( )的反映。3. 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世界各地的人们有了更多的( )和文化的( ),增进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 )。4. 各种文化都是( )的。我们在认同自已文化的同时,应以( )、开放的态度对待不同于我们的文化,( )。5.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善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文化之美,是一种( ),更是一种( )。二、判断。1.有些国家认为,吃面时发出声响,是对厨师或主人厨艺的赞美。( )2.各种文化都是不平等的。( )3.当我国文化与其它国家的文化不同时,我们尽量要求别国的文化与我国文化相同。( )4.我们应该尊重文化差异。( )5.中国文化走向了世界。( )6. 在非洲草原上,人们用牛粪、泥土建造“牛粪屋”。( )7.在泰国,人们的见面礼是握手。( )8.关系比较亲近的欧洲人打招呼的方式是走向前行贴面礼。( )9.欧洲、美国在迎送宾客和朋友时流行亲吻礼。( )当堂检测答案:一、填空。1.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 俗 ),万里不同( 情 )。”在各具特色的自然环境中,人类创造出了( 绚丽多姿 )的文化,( 舞蹈 )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2.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适应于各地自然环境的要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也是( 不同国家 )、不同民族、( 不同生活方式 )的反映。3. 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世界各地的人们有了更多的( 交流 )和文化的( 交融 ),增进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 理解 )。4. 各种文化都是( 平等 )的。我们在认同自已文化的同时,应以( 包容 )、开放的态度对待不同于我们的文化,( 求同存异 )。5.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善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文化之美,是一种( 美德 ),更是一种( 智慧 )。二、判断。1.有些国家认为,吃面时发出声响,是对厨师或主人厨艺的赞美。( )2.各种文化都是不平等的。( X )3.当我国文化与其它国家的文化不同时,我们尽量要求别国的文化与我国文化相同。( X )4.我们应该尊重文化差异。( )5.中国文化走向了世界。( )6. 在非洲草原上,人们用牛粪、泥土建造“牛粪屋”。( )7.在泰国,人们的见面礼是握手。( X )8.关系比较亲近的欧洲人打招呼的方式是走向前行贴面礼。( )9.欧洲、美国在迎送宾客和朋友时流行亲吻礼。( X )第 10 课 我们爱和平教学目标 1知道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2懂得今天的和平环境来之不易,要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3对帝国主义发动战争、残杀无辜的罪行感到愤怒,同情在战火中受煎熬的小朋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教学难点: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知道热爱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激发学生向往和平生活的情感。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搜集世界上发生的战争。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趣引入。1.出示一张中国人和外国人一起友好相处的照片,说说看到这张照片,你想到了什么?2. 教师引导:是啊,正如歌词所唱: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刚才我们一起沉浸在这平和安详的幸福中,然而,这样的幸福,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世界上,还有他们出示一组战争中的儿童照片。3.师:透过这些小朋友的一双双眼睛,你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如此痛苦忧伤吗?4.师:绵绵战火,硝烟弥漫,顷刻间,便是断壁残垣,血流成河!这一幅幅惨烈的画面,就是战争带来的伤害。5.揭示课题:10.我们爱和平二、新知探究。活动一:战争带来的伤害(一)战争带来的伤害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关于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2.学生汇报战争所带来的伤害有哪些:(1)生命伤亡,痛失亲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约1000多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约7000多万人。凡尔登绞战役: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战事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兵力,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伤亡人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超过30万。师:战争,带给人类的是死亡,是生命的瞬间消失!(2)财产损失,能源浪费伊拉克战争:美国耗费了5000亿美元的军费开支,相当于一个普通非洲国家十年的全部工业生产总值。第一次世界大战:耗掉金属500万余吨。第二次世界大战:耗掉金属高达一亿吨。20世纪50年代:人类用于战争的费用就高达47万亿美元,这一惊人的数字可供全球人口生活50年,或者让5亿家庭拥有一座豪华的庭院。师小结:战争,对人类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让我们深感痛心!(3)破坏环境,失去家园第二次大战:前苏联为抵御法西斯的侵略,敌对双方曾毁掉森林2000万公顷,花圃果园65公顷,炸死各种大型动物一亿只以上。大面积的海洋污染: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投放了近100万枚贫铀弹,使得战后伊拉克儿童的癌症患病率高了数倍。同时,伊拉克大批炼油厂和化工厂被炸毁,上百万桶原油泄漏,形成了长80千米、宽19千米的油带,诸多海洋生物遭遇灭顶之灾。(出示日本广岛、长崎的原子弹轰炸情境)师:十几万平民一瞬间遭受了灭顶之灾,广大的土地寸草不生,许多人得上了不治之症,至今战争的后遗症还没有消失。(4)文化遗产大量破坏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相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时节会来这里理政,故圆明园也称“夏宫”。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在圆明园里烧杀抢掠,最后一把火把圆明园烧为灰烬。战时中国图书馆的命运:位于上海的东方图书馆于1926年建成开放。至1932年,该馆藏书46万余册,另有图表、照片、地图、古画若干,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图书馆。1932年1月28日,日军突犯上海闸北,翌日凌展对该地区进行狂轰滥炸,商务印书馆被毁。2月1日,东方图书馆突然起火。烈火持续数日,纸灰飞扬数十里,东方图书馆五层馆舍焚毁一空,除部分宋元珍本存入银行保险库而幸免于难外,其他馆藏全部化为灰烬。师小结:战争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文化遗产等也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二)战争中的同龄人1. “战争中的同龄人” 照片(1)战争让儿童无家可归。(2)战争摧毁了学校,儿童在帐篷里学习。(3)战争让儿童失去了亲人,让他们成为了孤儿。2. “战争中的同龄人” 自述(1)我叫阿里,来自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在我12岁那年的一个晚上,我和家人正在家中睡觉,一枚导弹不偏不倚击中了我家的房子。我们家有十几口人在这次爆炸中丧生,包括已经怀有5个月身孕的妈妈。我是我们家唯一的幸存者,但我永远失去了双臂。(2)叙利亚战争使当地生灵涂炭,孩子们被战争的阴影笼罩,一位小男孩艾哈迈德说:“我不喜欢飞机和炮弹或者是埋在地下的地雷,因为你在走路时都可能会被炸死。也可能会有人投掷炸弹,而你将会在炸弹的攻击下死亡。我害怕流血、害怕见到尸体,更害怕见到人被砍头。” 艾哈迈德的父亲就是在叙利亚战争中死亡。那时他才7岁,却被迫和家人逃离硝烟弥漫的家园。现在他已经9岁了,在土耳其过着安定的生活。但那些暴徒的暴行历历在目,使他无法入睡。3. “战争中的同龄人” 数字说话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一份报告,2016年全球大约有2800万儿童因战争、暴力被迫逃亡。其中,1000万儿童成为难民,100万名寻求庇护的儿童未获得难民身份,另有1700万儿童在本国寻求保护。4.思考:随着现代武器不断升级,战争还会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对于战争,你有什么要说的?三、拓展延伸:1.看一本关于战争的书籍。2.看一部关于战争的电影。3.谈谈你对战争的深切体会。四、师总结。我们热爱和平,但战争从未远离。世界上的很多国家还在经受着战争的煎熬,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巨大创伤。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们认识到和平的珍贵。我们相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和平终将取代战争。板书设计:第 10 课 我们爱和平战争带来的伤害生命伤亡,痛失亲人财产损失,能源浪费破坏环境,失去家园文化遗产,大量破坏当堂检测:一、填空。1. 我们热爱( ),但战争( )远离。世界上的很多国家还在经受着战争的煎熬,战争给人类造成了( )。2.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们认识到和平的( )。我们相信:正义终将战胜( ),和平终将取代( )。3. 战争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健康、精神和财产造成了( ),也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等造成了( )的损失。二、判断。1.战争只是造成了人员伤亡,并没有造成经济损失。( )2.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们认识到和平的珍贵。( )3.战争会在少年儿童的心里埋下恐怖的阴影。( )4.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和平终将取代战争。( )5.战争给人们的生命、健康、精神和财产都造成了巨大伤害。( )三、论述题。说一说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哪些伤害?当堂检测答案:一、填空。1. 我们热爱( 和平 ),但战争( 从未 )远离。世界上的很多国家还在经受着战争的煎熬,战争给人类造成了( 巨大创伤 )。2.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们认识到和平的( 珍贵 )。我们相信:正义终将战胜( 邪恶 ),和平终将取代( 战争 )。3. 战争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健康、精神和财产造成了( 巨大伤害 ),也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文化遗产 )等造成了( 无法弥补 )的损失。二、判断。1.战争只是造成了人员伤亡,并没有造成经济损失。( X )2.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们认识到和平的珍贵。( )3.战争会在少年儿童的心里埋下恐怖的阴影。( )4.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和平终将取代战争。( )5.战争给人们的生命、健康、精神和财产都造成了巨大伤害。( )三、论述题。说一说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哪些伤害?答:战争带来的伤害有:(1)生命伤亡,痛失亲人(2)财产损失,能源浪费(3)破坏环境,失去家园(4)文化遗产,大量破坏第 10 课 我们爱和平教学目标 1向往和平美好的生活,愿意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知道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上所作的贡献。2主动关心国内外形势。3为发展与各国人民的友谊,维护世界和平做力所能及的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上所作的贡献。教学难点:为发展与各国人民的友谊,维护世界和平做力所能及的事。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一、激趣引入1.播放歌曲:heal the world,学生聆听。2.介绍heal the world的创作背景。Heal the World是已故流行曲之王迈克尔杰克逊的专辑Dangerous中的一首歌曲,创作于 1991 年。杰克逊生前曾表示该曲是他最自豪的作品之一。Heal the world是一首呼唤世界和平的歌曲,相当优秀,歌词倡导人们保护和珍惜我们的环境,让战争远离,世界和平,我们的心中都有一个地方,那就是爱,让我们营造一个没有战争、没有荒地,生机勃勃,到处充满了温暖和关怀的世界,让孩子们可以自由的欢笑,让世界充满爱。3. 思考:heal the world被誉为“世界上最动听的歌曲”,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认可,这是为什么呢?4.揭示课题:我们爱和平二、新知探究。活动一:和平是世界潮流(一)世界爱和平1.世界对好战分子的态度(1)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犯的审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最高盟国统帅部根据同盟国授权,宣布成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审判于1946年5月3日开始进行,1948年11月12日结束,历时两年半。审判对日本帝国主义策划、准备和发动战争的罪行进行了揭露,宣判25名被告有罪,其中判处日本7名甲级战犯绞刑。木户幸一等16名甲级战犯无期徒刑,2名甲级战犯分别判处20年和7年有期徒刑。另外3名甲级战犯,一名因患精神病中止审判,另外二名因在审判期间死亡免于追究。(2)师:挑起战争者,必受人民的审判,正义的制裁。2.世界人民爱和平。(1)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2015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很多国家与组织举行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5月5日,联合国举行了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特别大会;5月8日是“欧洲胜利日”,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奥地利等十几个国家举行了纪念活动;5月9日,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举行了庆祝活动;9月3日,中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2)世界各国人民庆祝战争的胜利,从而说明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二)世界人民渴望和平。1.找一找:收集有着世界和平的雕塑、图标,说说它们的寓意。(1)学生找找有着世界和平的雕塑、图标,并说说它们的寓意。(2)老师用课件讲解收集到的关于世界和平的雕塑、图标。和平女神:和平公园内的主题雕塑“和平女神”基座高18米、主体高12米,主体由母亲、孩子及和平鸽组成,高10米,本体为汉白玉制作;年轻的母亲怀抱幸福的婴儿,手托展翅欲飞的和平鸽,汉白玉的雕塑在阳光下更显得纯洁、美好;雕塑以艺术形式表达中国人民痛恨战争与屠杀、追求和平与发展、期盼人类美好未来的心愿;雕塑高30米,寓意纪念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30万同胞;正面有9级台阶拾级而上,象征人类走向持久的世界和平。和平雕塑面向东方、迎着朝阳,展示的是中国母亲的伟大风采。和平女神的艺术造型静中有动、优美和谐、端庄大气、且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充分地表达出了中国人民痛恨侵略战争、追求和平发展的伟大民族情怀。枪筒上卷:卢森堡1988年赠送给联合国的一座雕塑,名为“不要暴力”。它的构思与造型十分奇特,是一支枪管扭曲打结的左轮手枪,寓意联合国的主要职责是“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铸剑为犁:由基座和人物两部分组成,基座的左面刻着乌切吉奇的诗“那样的时刻将会到来,人们把剑铸成犁,用标枪制成镰刀,再看不到流血,再不会去打仗。”2.世界和平日(1)世界和平日的介绍2001年9月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自2002年起,每年的9月21日为“国际和平日”。决议中提到,国际和平日应成为全球停火和非暴力日,并邀请所有国家和人民在这一天停止敌对行动。每年国际和平日到来之际,联合国总部都会举行敲响和平钟仪式。 (2)近三年世界和平日的主题2017年:人人享有尊重、安全和尊严2018年:和平权利世界人权宣言70周年2019年:气候行动促进和平3.儿童和平条约我们全世界的儿童,向世界宣告: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我们要一个没有战争和武器的星球,我们要消灭破坏和疾病。我们再也不要仇恨和饥饿,我们再也不要无家可归的事情发生。我们将共享大地给予我们的足够食品,我们将保卫天空中美丽的彩虹。儿童和平条约(1)学生自由朗读儿童和平条约。(2)说一说:你读懂了这些少年儿童的什么心声?4.师小结: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在国际上都有同等的地位、权利和义务,国家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尊重别国的文化、制度和价值观。这些核心原则逐渐发展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成为国际和平的基石。国家和平了,世界也就和平了。活动二:中国为和平作贡献(一)了解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找一找:中国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是什么?2.说一说:将你找到的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全班交流。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内容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二)中国为维护和平作贡献1.讨论:你知道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的过程中,除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还做了哪些贡献呢?2.师引导学生汇报。(图文结合)(1)欣赏维和工兵之歌,讲述维和人员的相关故事。秦宗润是防暴队行动二分队教导员,主要担负分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和勤务组织等任务。作为最后一支派驻利比里亚的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队员,在这一年里,对于每一项工作,秦宗润都尽了自己百分之百的努力,让自己对得起“中国维和警察”的称呼。在利比里亚执行任务过程中,有一次行动让秦宗润印象深刻。去年7月份,联合国驻利比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造行业成本控制研究-基于中小企业视角
- 3.1 信息加工概述说课稿-2025年高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
- 202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1)说课稿 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 2025学年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说课稿
- 2024年一年级品生下册 第四单元《主题1 你留心了吗》说课稿 上海教科版
- 2025年云南省育婴员技能等级证书理论考试练习题
-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试题大全-pdf
- 临床血液学考研真题2025年备考指南
- 2025年杭州市拱墅区事业单位真题
- 2025年中国铝铸件铸造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年河北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能等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企业文档管理与归档操作规范
- 质量管理与思政
- 2025年度哈尔滨“丁香人才周”(春季)民兵教练员补充招聘20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肠道菌群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白皮书
- 足疗服务篇培训
- 2026年镇痛泵的使用及护理
- 四川成都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企业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5年秋青岛版(五四学制)(2024)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智慧广场-简单的周期问题(一)》教案
- 春江花月夜赏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