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识图与设计1.doc_第1页
仪表识图与设计1.doc_第2页
仪表识图与设计1.doc_第3页
仪表识图与设计1.doc_第4页
仪表识图与设计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仪表识图与设计一、 仪表识图(审图):我们拿到一份仪表的施工图纸后,怎样进行仪表识图,要从图纸上了解哪些东西。1、首先要从图纸上知道我们所要进行仪表施工的项目名称。(如:技术改造)2、详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要施工的具体内容。3、详细查阅阅仪表规格表,了解施工中要安装的仪表设备的位号、安装位置(用途)、规格型号、材质、量程、过程连结方式、电气接口(电气连接规格)、P&I图号(仪表流程图)、管道规格及图号等。4、详细查阅材料表、电缆明细表,统计材料和电缆的各种规格和数量。如有缺口要做表到分工司材料员进行审报。5、认真查看仪表安装图,在施工中照图安装施工。6、认真查看仪表索引表和仪表流程图。搞清哪些是现场的非发送电气信号的现场指示仪表(如弹簧管压力表),哪些是发送电气信号(mv、mA、Hz、ON/OFF)的仪表。6.1、仪表流程图上仪表位号的标识:PG,表示现场压力表(如弹簧管压力表);TG表示现场温度计(如双金属温度计)。这些位号标识在仪表规格书上都可查到。FE表示测流量的测量元件(如孔板);TE表示温度测量元件(如热电偶);FT表示流量变送器;这些位号标识在仪表规格书上都可查到。7、认真查阅仪表接线表,如有错误要作记录并报请设计单位修改(下修改单)。8、仪表安装部位(点)的确定:通过查找仪表规格书查找到对应的仪表流程图图号和管道规格及图号,再在设备安装平面图上找到相应的管道规格及图号,然后根据仪表设备的安装要求(如节流孔板前后要有直管段)选取安装位置。设备安装平面图上有标高,并有相对标高和绝对标高的说明。9、各种仪表设备在图纸中的表示符号:有的图纸上有设备说明表,可对图纸进行查对。10、仪表设备安装图:在施工时要按照设计上的安装图进行施工安装,安装图上详细地列出了安装所要的材料。所用材料要完全按安装图上所列材料的规格型号取材。二、 设计:1、某个项目的设计,一定有其设计的原因、要求及达到的目的。设计项目来自什么地方(生产装置)。原因一般就是为什么要上这个项目。要求包括很多,如使用什么材料,什么厂家的设备,什么时间完成,具备哪些功能。目的,就是按设计施工后,装置设备运行后,要能达到所要求具备的各种功能。比如说,某装置因操作需要,增加一个流量控制回路委托给我们设计,那么我们需要甲方提供给我们一些什么东西呢?在这里,原因就是因生产需要增加流量控制回路一个。同时甲方要提出使用设备、材料的要求。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要求,那就要根据甲方提供的生产工艺的工况,我们来选取设备材料。2、在了解了设计项目的要求和目的后,就可开始着手进行设计了。2.1、项目说明书的设计:每一种图纸名称都有其对应的文件格式。说明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概述(设计原因、项目范围)、设计依据(委托资料、技术协议、工艺流程图等)、设计采用标准及规范、控制方案介绍、仪表选型原则、施工及遗留问题说明。DCS-I/O点数统计。2.2、仪表索引表的设计2.3、仪表规格书的设计2.4材料表2.5电缆明细表2.6仪表设备安装图2.7接线表2.8管道及仪表流程图2.9仪表平面布置图2.10资料图纸 目录 常用仪表、控制图形符号 根据国家行业标准HG20505-92过程检测和控制系统用文字代号和图形符号,参照GB2625-81国家标准、化工自控常用图形及文字代号如下。一、 图形符号1、 测量点测量点(包括检出元件)是由过程设备或管道符号引到仪表圆圈的连接引线的起点,一般无特定的图形符号,如图1-2-1(a)所示。测量点测量点测量点 (a) (b) 图1-2-1 测量点若测量点位于设备中,当有必要标出测量点在过程设备中的位置时,可在引线的起点加一个直径为2mm的小圆符号或加虚线,如图1-2-1(b)所示。必要时,检出元件或检出仪表可以用表1-2-2所列的图形符号表示。2、 连接线图形符号仪表圆圈与过程测量点的连接引线,通用的仪表信号线和能源线的符号是细实线。当有必要标注能源类别时,可采用相应的缩写标注在能源线符号之上。例如AS-014为0.14MPA的空气源,ES-24DC为24B的直流电源。当通用的仪表信号线为细实线可能造成混淆时,通用信号线符号可在细实线上加斜短划线(斜短划线与细实线成45度角)。仪表连接图形符号见表1-2-1。表1-2-1 仪表连线符号表 序 号类 别图 形 符 号备 注1仪表与工艺设备、管道上测量点的连接线或机械连动线 (细实线:下同)2通用的仪表信号线3连接线交叉4连接线相接5表示信号的方向6气压信号线断划线与细实线成45度角,下同7电信号线或8导压毛细管9液压信号线10电磁、辐射、热、光、声波等信号线(有导向)11电磁、辐射、热、光、声波等信号线(无导向)12内部系统链(软件或数据链)13机械链14二进制电信号或15二进制气信号3、 仪表图形符号仪表图形符号是直径为12mm(或10mm)的细实线圆圈。仪表位号的字母或阿拉伯数字较多,圆圈内不能容纳时,可以断开。如图1-2-2(a)。处理两个或多个变量,或处理一个变量但有多个功能的复式仪表,可用相切的仪表圆圈表示,如图1-2-2(b)所示。当两个测量点引到一台复式仪表上而两个测量点在图纸上距离较远或不在同一图纸上,则分别用两个相切的实线圆圈和虚线圆圈表示,见图1-2-2(c)所示。测量点B测量点A (a) (b) (c) 图1-2-2 仪表图形符号 分散控制系统(双称集散控制系统)仪表图形符号是直径为12mm(或10mm)的细实线圆圈,外加与圆圈相切细实线方框,如图1-2-3(a)所示。作为分散控制系统的计算机功能图形符号,是对角线长为12mm(或10mm)的细实线六边形,如图1-2-3(b)所示。分散控制系统内部连接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功能图形符号如图1-2-3(c)所示,外四边形边长为12mm(或10mm)。其他仪表或功能图形符号见表1-2-2。 (a) (b) (c) 图1-2-3 分散控制系统仪表图形符号 4、 表示仪表安装位置图形符号表示仪表安装位置的图形符号见表1-2-3所示。 表1-2-2 仪表功能图形符号 (1)PE4流量检测元件的通用符号(2)PI5差压式指示流量计法兰或角接取压孔板(3)FP6法兰或角接取压测试接头,不孔板(4)FE7VC 理论取压孔板(5)FT8理论取压、经距取压或管道取压孔板,差压式流量变送器(6)FP9RFP9ARAD径距取压测量接头不带孔板(7)FE10 快速更换装置中的孔板(8)FE11皮托管或文丘里披托管(9)FE12 文丘里管(10)FE13均速管(11)FE14 峡槽(12)FE15 堰(13)FE16 涡轮或旋翼式(14)FE17 转子流量计(15)FE18位移式、流量积算指示器(16)FEFC19流量控制器FE20(17) 超声流量计(18)FE21 旋涡传感器(19)FE22 靶式传感器(20)FE23 流量喷嘴FE24(21)FE24M 电磁流量计(22)MF质量流量EMF电磁流量计IFO内藏孔板VOT旋涡传感器FT25 流量元件和变送器为一体(23)KI26 时钟(24)KIS27-7多点开关,第七点时间顺序(25)TIC29KC28(26)指示灯(27)C12盘装的矩阵接线板第12点(28)P吹气或冲洗装置(29)R 复位装置(30) 隔膜隔离(31) 一般的连锁逻辑注:图形符号的尺寸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可以改变,推荐应用表中的实际尺寸。 表1-2-3 表示仪表安装位置的图形符号主要位置 操作员监视用 现场安装正常情况下,操作员不监视 辅助位置操作员监视用离散仪表(1) (2)(3)共用显示共用控制(4)(5)(6)计算机功能(7)(8)(9) 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功能(10)(11)(12)*正常情况下操作员不监视,或盘后安装的仪表设备或功能,仪表图形符号列可表示为:*在需要的时仪表盘号或操作员号。5控制阀体图形符号,风门图形符号控制阀体图形符号、风门图形符号见下表1-2-4所示。表1-2-4 控制阀体图形符号、风门图形符号(1)截止阀(2)角阀(3)三通阀(4)四通阀(5)球阀(6)蝶阀(7)旋塞阀(8)其他形式的阀(注明代表什么型的阀)(9)隔膜阀(10)闸阀(11)(12)(13)6执行机构图形符号执行机构图形符号见表1-2-5所示。表1-2-5执行机构图形符号(1)带弹簧的薄膜执行机构(2)不带弹簧的薄膜执行机构(3)电动执行机构(4)数字执行机构(5)活塞执行机构单作用(6)活塞执行机构双作用(7)电磁执行机构(8)带手轮的电动薄膜执行机构(9)带电动阀门定位器的电动薄膜执行机构(10)带电动阀门定位器的气动薄膜执行机构(11)带人工复位装置的执行机构(12)带远程复位装置的执行机构(以电磁执行机构为例)7执行机构能源中断是控制位置的图形符号执行机构能源中断时控制阀位置的图形符号,以带弹簧的薄膜执行机构控制阀为例,见表1-2-6所示。8配管管线图例符号。配管管线图例符号见表1-2-7所示。表1-2-6执行机构能源中断是控制位置的图形符号(1)能源中断时,直通阀开启(2)能源中断时,直通阀关闭(3)能源中断时,三通阀流体通向AC(3)能源中断时,四通阀流体流动方向AC和DB(4)能源中断时,阀保持原位(5)能源中断时,不定位注:上述图形符号中,若不用箭头、横线表示,也可以在控制阀体下部标注下列缩写:FO能源中断时,开启;FC能源中断时,关闭;FL能源中断时,保持原位;FI能源中断时,任意位置。表1-2-7配管管线图例符号序号内容图形符号序号内容图形符号1单管向下4管束向上2单管向上5管束向下分叉平走3管束向下6管束向上分叉平走二、字母代号1被测变量和仪表功能表示被测量变量和仪表功能的字母代号见表1-2-8。表1-2-8被测量变量和仪表功能的字母代号第一位字母第二位字母被测变量或引发变量修饰词读出功能输出功能修饰词A分析报警B烧嘴、火焰供选用供选用供选用C电导率控制D密度差E电压(电动势)检测元件F流量比(分数)第一位字母第二位字母被测变量或引发变量修饰词读出功能输出功能修饰词G供选用视镜、观察现场指示H手动高I电流指示J功率扫描K时间、时间程序变化频率操作器L物位灯低M水分或湿度瞬动中、中间N供选用供选用供选用供选用O供选用节流孔P压力、真空连接点、测试点Q数量积算、累计R核辐射记录S速度、频率安全开关联锁T温度传送U多变量多功能多功能多功能V振动、机械监视阀、风门、百叶窗W重量、力套管X未分类X轴未分类未分类未分类Y事件、状态Y轴继动器、计算器、转换器Z位置Z轴驱动器、执行机构未分类的最终执行元件说明:1“供选用”指的是在个别设计中多次使用,而表中没有规定其含义。2字母“X”未分类,即表中未规定其含义。适用于在设计中一次或有限几次使用。3后续字母确切含义,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有不同的解释。4被测变量的任何第一位字母若与修饰字母D(差)、F(比)、M(瞬间)、K(变化频率)、Q(积算、累计)中任何一个组合在一起,则表示另外一种含义的被测变量。例如TD1和T1分别表示温差指示和温度指示。5分析变量的字母“A”,当有必要表明具体的分析项目时,在圆圈外右上方写出具体的分析项目。例如:分析二氧化碳,圆圈内标A,圆圈外标注CO2。6用后续字母“Y”表示继动或计算功能时,应在仪表圆圈外(一般在右上方)标注它的具体功能。如果功能明显时,也可以不标注。7后续字母修饰词H(高)、M(中)、L(低)可分别写在仪表圆圈外的右上方。8当H(高)、L(低)用来表示阀或其他开关装置的位置时,“H”表示阀在全开式接近全开位置,“L” 表示阀在全关式接近全关位置。9后续字母“K”表示设置在控制回路内的自动-手动操作器。例如流量控制回路的自动-手动操作器为“FK”,它区别于HC手动操作器。一个仪表专业设计程序,采用常规仪表时,自控仪表专业详细设计文件应由以下文件组成: a)文表类:1) 文件目录;2) 说明书;3) 仪表索引表;4) 仪表规格书;5) 仪表盘(柜)规格书(注);6) 在线分析器室规格书(注);7) 报警和联锁一览表;8) 仪表电缆连接表;9) 综合材料表。 b)设计图类:1) 控制室平面布置图;2) 气体检测器平面布置图(注:亦可与3)项合并);3) 仪表电缆主槽板敷设图;4) 仪表配管配线平面布置图;5) 控制室仪表电缆敷设图(注:亦可与1)项合并);6) 仪表盘(柜)布置图;7) 仪表盘(柜)接线图;8) 仪表测量管路(或导压配管)连接图;9) 安全仪表系统逻辑图;10) 顺序控制系统逻辑图;11) 仪表回路图;12) 仪表供电系统图;13) 仪表接地系统图。采用分散型控制系统、安全仪表系统、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过程计算机系统时,自控仪表专业详细设计文件中还需要增加以下文件: a)文表类:1) 分散控制系统(DCS)规格书;2) 安全仪表系统(SIS)规格书;3) 可编程序控制系统(PLC)规格书;4) 过程计算机系统(PCS)规格书;当基础设计文件深度已达到详细工程设计规定深度时,1-4项文件可不另行编制。5) I/O索引表(或I/O分配表)。 b)设计图类:1) 端子(安全栅)柜布置图(若由系统制造商供货, 应由其按设计要求提供);2) 端子(安全栅)柜接线图(文件内容可并入“仪表盘(柜)接线图”)。 详细设计文件的内容深度要求如下。文件目录应列出全部设计成品文件(包括新设计和复用的图纸及文表),其内容应包括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数量、版次(修改号)及必要的注释。说明书内容应包括控制室及辅助设施、仪表选型、公用系统、施工注意事项等。 说明控制室及辅助设施的规模及具体布置情况。基础工程设计中已确定的仪表选型, 详细工程设计中原则上不再重复详述。选型变更的部分应说明变更原因和内容。说明仪表供电、供风、伴热及回水、隔离、冲洗等要求。说明特殊的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专业间的施工配合等。仪表索引表应按工艺流程并以被测变量英文字母代号的顺序或其它顺序列出每个检测和控制系统回路的仪表(从检测元件至执行器)以及必要的数据包括位号、用途、仪表名称、仪表规格书编号、安装位置、所在“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图号、管道号或设备号、仪表测量管路连接图号等数据。仪表规格书应按仪表的种类列出所有仪表的规格和数据,包括位号、名称、用途、工艺操作条件、数量、形式、防护防爆等级、类型、测量范围、精度、信号种类、电源、过程连接尺寸、电气连接尺寸和附件等,需要时还可包括仪表所在“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图号、管道号或设备号、管道等级。节流装置规格书应列出计算所需的输入条件、计算的结果、形式、选择差压、压力等级、材质及附件等。调节阀规格书应列出计算所需的输入条件(操作条件、控制要求)、计算的结果、选择调节阀的CV值、调节阀类型、公称直径、阀芯直径、连接形式、压力等级、材质、作用形式和执行机构形式、定位器以及附件等。在线分析仪表规格书应列出所采用的各类在线分析器的被测组分、背景气组分、操作条件、公用工程条件、附件、技术规格要求等。仪表盘(柜)规格书应列出所采用的仪表盘(柜)及其附件的规格和数量以及对仪表盘(柜)的技术要求。在线分析器室规格书应列出在线分析器室内安装的各类分析器和应成套供应的取样预处理系统、放空系统、样品回收系统、公用设施及电气配线等的数量和技术规格要求。报警和联锁一览表应列出仪表位号、报警联锁信号用途、工艺操作报警值及联锁值等。仪表电缆连接表应列出电缆的编号、型号、规格、长度、起点与终点、端子号等。综合材料表应列出仪表安装所需要的主要材料,包括:电缆、导线、导压管、阀门、管件、电信号配管材料、气信号配管材料、伴热隔热材料、接线箱、保护(温)箱、接管箱、仪表电缆槽板、钢材等材料的名称、规格和数量。分散控制系统(DCS)规格书应说明对系统的总体要求、对系统硬件及软件的基本要求,包括系统冗余、控制器单元、操作站、打印机、通信系统等的技术规格要求、组态软件及应用软件的说明、网络连接与数据存取要求,说明对供货方的要求,如工程技术服务、组态培训、组态输入、调试、联调与试运行、测试与验收、质量保证、备品备件、DCS系统配置图及I/O清单。安全仪表系统(SIS)规格书应说明对系统的总体要求、对系统硬件及软件的基本要求,包括系统冗余、控制器、组态及编程终端、事件记录单元、操作台等配置的要求,说明与其它系统的通讯接口等技术规格,说明对供货方的要求,如工程技术服务、组态或编程培训、联调与试运行、测试与验收、质量保证、备品备件、SIS系统配置图及I/O清单。可编程序控制系统(PLC)规格书应说明对系统的总体要求、对系统硬件及软件的基本要求,包括中央处理单元、编程终端、通信接口、系统冗余等技术规格、对编程软件的要求,说明对供货方的要求,如工程技术服务、编程、培训、调试、试运、测试与验收、质量保证、备品备件、PLC系统配置图及I/O清单。过程计算机系统(PCS)规格书应说明对系统的总体要求、对系统硬件及软件的基本要求,包括主机及外围设备的基本规格、对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的要求、过程控制软件的功能、数据通讯、工程技术服务、编程培训、调试、工程文件资料、试运、测试与验收、质量保证、备品备件等要求。DCS、SIS、PLC系统的输入、输出(I/O)索引表(I/O分配表)应表示出仪表位号、信号类型和卡件通道的地址或机柜中的坐标。也可采用仪表位号卡件分配表的方式,表示出卡件位置、通道号、信号类型和仪表位号。控制室平面布置图应表示出控制室的组成、尺寸、地面标高和室内(包括机柜室和辅助间)所有仪表设备(如仪表盘、机柜、安全栅柜、端子柜、电源柜、操作站、控制台、打印机、辅助盘等)的安装位置。气体检测器平面布置图应表示出检测器的位号、位置和安装高度等。仪表电缆主槽板敷设图应表示出控制室与装置各部分(单元)的相对位置、电缆主槽板的总体平面布置及走向、标高和尺寸、槽板及配件的名称和规格及数量,必要时绘制接点详图。仪表配管配线平面布置图应表示出现场仪表的安装位置和标高,包括测量元件、基地式仪表、变送器、控制阀、现场安装的仪表盘(箱、柜)等,表示出接线箱(供电箱)至电缆槽板、现场仪表至电缆槽板之间的配线平面布置(根据需要),并按规定的文字代号标注电缆(线)的编号、规格和型号、以及穿线保护管的规格,表示出仪表供风总管与空气分配器之间的仪表供风管道的平面布置、标高和规格,表示出仪表伴热、回水、冲洗、隔离等管线的取源点的平面位置、标高和规格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