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上高二地理中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下图是太阳系某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轨道示意图,该行星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为R。依据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 该行星的自转方向是 ( )A. 自东向西 B. 逆时针C. 自西向东 D. 顺时针2. 该行星绕太阳公转一周,太阳可直射的纬度范围是A. 南北纬2326之间B. 大于南北纬6634C. 南北纬90-R之间D. 南北纬R之间【答案】1. C 2. C【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以看出图中该行星右侧为北极,从北极上空看该行星的自转方向呈逆时针,和地球的自转方向一致,所以该行星的自转方向是白西向东,故答案选C。【2题详解】本题可利用黄赤交角的方法进行类比。由于行星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为R,故公转轨道面与自转形成的平面的夹角为90-R。“地球上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地球直射的范围”,同理,公转轨道面与其自转轨道面的夹角决定了其太阳直射的范围在南北纬90-R之间,故答案选C,其余选项可排除。3.2014年的第一场流星雨出现在1月4日,下图为某观测者在我国某地通过长时间曝光(捕捉流星)拍摄的一张照片;下图为示意图,图中能显示流星和照片曝光的时间分别为A. 、30分钟 B. 、2小时 C. 、6小时 D. 、一整夜【答案】B【解析】【分析】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如星云、恒星、行星、彗星、卫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都是天体由于地球的自转,日月星辰看起来东升西落,即绕北极星作逆时针运转【详解】左图是通过长时间曝光得出的图片。由于长时间曝光,加上地球自转,天上所有的恒星都会在照片中留下痕迹,这些弧的共同圆心就是地轴的空间指向极点,但流星不会像恒星形成固定的轨迹,所以右图中轨迹显示的应为流星;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转的,速度大约是一天转一圈,即15/时。所以根据弧的度数可以知道曝光了多长时间,右图中弧度数约为30,那么其曝光时间约为2小时。读我国南极考察站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4. 我国南极中山站(69S,76E)和南极最高点的昆仑站(80S,77E)直线距离约为()A. 1420千米 B. 1220千米C. 1020千米 D. 820千米5. 在中山站10千米高空看69S纬线的形状近似呈()A. 正圆 B. 椭圆 C. 曲线段 D. 直线段6. 我国泰山站(7351S,7658E)位于中国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据图可知长城站应位于泰山站的( )A. 东南方 B. 东北方 C. 西北方 D. 西南方【答案】4. B 5. C 6. C【解析】考点:光照图的判读,地图上的方向判断,时间计算。【4题详解】读图,结合材料可知,昆仑站与中山站所在经度接近,所以它们的直线距离可以不考虑经度差异,只根据纬度差计算即可。纬度差1,距离相差111千米,两站纬度相差约11度,所以可以算出约1220千米。B对,A、C、D错。【5题详解】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站在中山站10千米高空,看不到全貌,也就是说只能看到一部分纬线,不会是圆,而是曲线,所以A、B错,C对。地理表面是个球面,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从南侧、北侧都不可能看到一条直线。C错。【6题详解】对于不在同一条经线上的两地。方法是先定南北,后定东西。从图中可以看出,长城站比泰山站离南极点远,故长城站在泰山站的北方;根据南极点俯视是顺时针,长城站在南极点的西方;综上所述,长城站在泰山站的西北方。7.从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甲沿南纬60时针方向飞行;从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乙沿北纬60顺时针方向飞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自西向东飞行 B. 都是自东向西飞行C. 都是向低纬飞行 D. 都是向高玮飞行【答案】A【解析】17.试题分析: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的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故从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为自东向西运动;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故从北极上空看到的顺时针方向为自东向西运动,两飞机均为自东向西飞行,故选A。【考点定位】地球自转方向下列右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完成下列各题。8. 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察到上图所示昼夜状况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9. 从a到b的方向( )A. 向东 B. 先东南后东北 C. 向西 D. 先西南后西北【答案】8. D 9. D【解析】通过看偏向可以判断是节气。图中北半球偏离太阳,南半球偏向太阳,可判定是冬至日。也可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判断。【8题详解】根据右图可知,这是一幅从极点上空观察的俯视图,可能是从丙或丁处观察到的;再根据此时极圈内发生了极昼现象,结合图示的公转位置判读,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则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为丁点的俯视图。【9题详解】从南极点俯视地球自转呈顺时针。从图中可以看出从a到b要经过南极圈上某点。故从a到南极圈上的某点是往西南方,从南极圈上某点到b是往西北方。故从a到b是先西南后西北,答案选D。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 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A. 020N B. 020SC. 20S2326S D. 20N2326N11. 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A. 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 B. 北温带范围变小C. 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 福州冬季均温升高12. 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A. 5月23日8时 B. 6月22日18时C. 11月23日6时 D. 12月22日18时【答案】10. D 11. D 12. D【解析】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等于直射的纬度。90-黄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黄赤交角。【10题详解】若EF是赤道,则H、P中间与EF垂直的线段为地轴,从图中可以看出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是20。若P为北纬70度,即70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这种现象应该发生在太阳直射点在20N及其以北地区,也就是太阳直射范围20N一2326N。【11题详解】黄道平面EF与地轴PQ段夹角POF为70度,则黄赤交角为20度,黄赤交角变小,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范围缩小,即热带变小;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缩小,即寒带缩小;故北温带范围变大。因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的晨昏圈的回归运动范围也变小,这会导致悉尼夏季的昼长变小。【12题详解】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交点,则可知晨昏线与经线交点的极北点也就是劣弧HP的中点(图上未标名称,设为M点)所在地的地方时为0时或者正午12时。从O点(即北极点)俯视,地球呈逆时针转动,自M点向东90度到E点,即加上6小时,可能为6时或者18时,排除A。假设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即选项B中6月22日情况),在北半球昼长夜短,劣弧HP表示黑夜,M点为0时,确定出E为早晨6时,排除B。假设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即选项C或D日期的情况),北半球昼短夜长,劣弧HP为昼弧,M点为12时,此刻E应为18时,故排除C。D正确。读四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方位与正午太阳高度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13. 下列关于图中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角速度最大的是地 B.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地C. 线速度最大的是地 D. 日出方位角年内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地14. 若黄赤交角变大,年内昼长变化幅度和最大正午太阳高度均变大的是( )A. 地 B. 地 C. 地 D. 地【答案】13. D 14. C【解析】【分析】地春秋二分的正午太阳高度均为90,由此可判断其位于赤道;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可判断其位于北回归线;地春、秋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50,且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冬至日,由此判断其位于40N;地春、秋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则其位于南极圈。【13题详解】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都相同,故A错;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春秋二分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为赤道。在夏至日达到90,为北回归线。故两地的均可直射,故B错;为赤道线速度最大,故C错;地的日出方位角由夏至日的正北移动到冬至日的正南,年内变化幅度为180,为四地中最大,故D项正确。【14题详解】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地位于赤道,地位于北回归线,地位于40N,地位于南极圈。当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缩小,除了极昼区和赤道昼长不变其他地区年内昼长(或夜长)变化幅度增大,可排除;地昼长变化幅度增大,但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不可能再变大,所以排除故C正确【点睛】易忽略极昼极夜区的年内昼长变化幅度始终为24小时而错选黄赤交角变大后,虽然极昼极夜区的范围变大,但原来的极圈以内的地区还是属于极昼极夜区,年内昼长变化幅度不变另外,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只能达90,许多学生没有注意这一点也容易出错。下图为某城市的太阳历广场平面图,该广场参考古代的某种天文观测方式,在图示位置竖立标杆,至处分别放置石柱。一年中,杆顶影子的移动范围介于曲线、和、之间。完成下列各题。15. 该地地理位置可能是( )A. 20N,126E B. 20S,126E C. 30N,114E D. 30S,114E16. 站在广场中心进行观测,处的石柱反映( )A. 春分的日出方位 B. 夏至的日落方位C. 秋分的日出方位 D. 冬至的日落方位【答案】15. C 16. D【解析】试题分析:【15题详解】从材料可知,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晚24分钟,则该地经度为114E。该地一年中正午日影始终朝向正北方向,说明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16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处所对应的时刻为15点30分,可能为该地冬至日的日落时间,因此此处石柱代表冬至日的日落方位。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某年3月9日,在挪威新奥尔松的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中国大学生北极科考团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如图示意科考团拍摄的日出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7. 科考团拍摄日出照片时,当地地方时和拍摄方向约是( )A. 18时 正西 B. 12时 正南C. 6时 正东 D. 0时 正北18. 推测该年北极黄河站极昼开始的时间是( )A. 9月12日前后 B. 7月3日前后C. 6月11日前后 D. 3月31日前后19. 夏至日,北极黄河站的观测者观测到的最小太阳高度约为( )A. 0 B. 12.5C. 22 D. 34.5【答案】17. B 18. D 19. B【解析】【17题详解】因为极夜后昼长时间是逐天加长的(也就是昼长从0开始).极夜后首次日出的那天昼长最短,正午十二时日出,也是正午十二时日落(太阳就在地平线那里显露一下又沉到地平线下去了),时间短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昼长为0.以后昼长会逐渐加长,日出时间也会慢慢变早,直到变成极昼.由材料可知这次是极夜后首次日出,昼长最短,因此应12点左右日出,日出方位正南,B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18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该地3月9日极夜结束,到春分日3月21日有12天;因此春分后12天,也就是4月1日就可以出现极昼,3月31日最接近,D正确。【19题详解】夏至日,黄河站出现极昼,最小太阳高度为子夜时的太阳高度;夏至太阳直射23.5N,黄河站纬度为79N,子夜太阳高度=90-(90-23.5)-(90-79),可算出子夜太阳高度为12.5,B正确。【点睛】子夜太阳高度可利用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的原理来计算,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点的太阳高度是23.5,黄河站距北极点11,因此黄河站子夜太阳高度比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小11,是12.5。某地位于北回归线,当地人们习惯将久不穿盖的衣被晒于阳光下除湿灭菌,俗称“晒霉”。当地房地产商为促进销售,高层商品房建有正南和正北“双阳台”,如下图所示。为防止高空坠物伤及无辜,晾晒衣被等限于阳台内,不准突出阳台之外(假设都是晴天且无其他物体遮挡)。据此完成各题。20. 当地“晒霉”效果最差的是(下列时刻为地方时)A. 南阳台春分日10:00 B. 北阳台夏至日6:00C. 南阳台秋分日14:00 D. 南阳台夏至日12:0021. 一年中正南、正北墙面阳光照射时间差值达最大值后的一周内A. 我国各地昼夜变化幅度将缩小 B. 晨昏线上地方时为12时的点将北移C. 地球上的极夜范围将变大 D. 地球的公转速度加快【答案】20. D 21. A【解析】【20题详解】“晒霉”取决于阳光照射该地地处北回归线,春秋二分太阳均可斜射进南阳台,夏至日太阳从东北升起,北阳台在6:00可以斜射。夏至日12时太阳直射楼顶,南北阳台均无阳光直射,“晒霉”效果最差,故选B项。【21题详解】夏至日北回归线上某地(日出东北,正午直射头顶,日落西北)全天太阳在偏北方向,昼长大于12小时,正北墙面日照时长大于12小时,正南墙面日照时长为0小时,差值大于12小时,为最大值。其他时段正南正北墙面日照时长差值均比夏至日小。一年中正南、正北墙面阳光照射时间差值达最大值后的一周内为6月底,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接近赤道,因此我国各地昼夜变化幅度将缩小,故选A项。6月下旬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缩小,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缩小,晨昏线上地方时为12时的点即出现极夜的最低纬度将南移,B错,C错;7月初是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故地球公转速度变慢,D错。读汕头周边地区某日太阳高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22. 若b点有一旗杆,则旗杆影子朝( )方向。A. 东北 B. 东南 C. 西南 D. 西北23. 设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c点的地方时为T,则( )A. H13时 B. H60度,T60度,T60度,T13时【答案】22. A 23. 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等太阳高度线图所反映的地理内容,熟练应用等太阳高度线的解题技巧,本组题即迎刃而解。【22题详解】本题最大圆标注45度,即为45度的等太阳高度等值线,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所以a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所在的经线,此时太阳直射北纬2326N。东北b点此时太阳高度角为60度,它现在处于午后,且在北回归线以北,所以太阳出没方位在西南,如图示:,则影子在东北。【23题详解】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若b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如图可知,b所在的这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介于60度与75度之间,即H60度,排除A、B;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则在太阳直射的纬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C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太阳直射经线a与北回归线的交点,C与中心点的太阳高度角差为15度,则其经度差大于15度,因此C的地方时T会大于13时,答案为D。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24. “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 赤道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B. 赤道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C. 赤道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D. 赤道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25. “数九”期间,我国北方( )A. 昼长夜短,且昼长变长 B. 昼短夜长,且昼长变短C. 日出时间不断提前 D. 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答案】24. A 25. C【解析】【分析】考点: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昼夜长短的变化【24题详解】从冬至日12月22日开始,经历81天,不到三个月,因此不到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南,且向北移,选A项,其余选项排除。【25题详解】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北移,我国北方昼短夜长,昼长变长, A、B错。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大,D错;日出时间不断提前,C对。【点睛】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3月21日春分,太阳直射赤道;过后,直射点北移,到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以后直射点南移,秋分(9月23日)时又直射赤道。继续南移,冬至日(12月22日)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度26分),以后又北移。二、综合题。26.读图,图中A、B、C、D、E点为晨昏线与纬线的交点,回答下列小题。(1)若BC线为昏线,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国际标准时间为_时,B点的昼夜长短状况为_,C点此刻日影朝向为_,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_(最大值或最小值),E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_度。(2)若图示节气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则AB线与经线的夹角为_,200S昼长为_,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未来3个月内,因为直射点的移动,BCD线与经线圈的夹角将_(变大或减小)。(3)若黄赤交角增大到30度,一年中晨昏线与经线圈的最大夹角将_,C点的昼长将_,B点的最小纬度值将_。(选填“变大”、“减小”或“不变)【答案】 (1). 2326S、90W (2). 18时 (3). 夜长大于昼长(极夜) (4). 东北 (5). 最大值 (6). 0度 (7). 2326 (8). 10小时47分 (9). 6634 (10). 减小 (11). 变大 (12). 不变 (13). 减小【解析】【详解】(1)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12时对应的经度。若BC线为昏线,即与赤道的交点是18时,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B所在的经度,为90W;此时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了极夜,则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故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为(2326S、90W),国际标准时间为0时所在经线,此时为18时, B点此时出现了极夜,故此时的昼夜长短状况为夜大于昼长。C点位于赤道上,此刻是日落时分,太阳在冬至日除极昼极夜地区外都是西南落,故日影朝东北。D点位于南回归线上,D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E点此时处于晨线上,此时的太阳高度为0度。(2)若图示节气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即AB与赤道的夹角是6634,由于经线与赤道垂直,故AB与经线的夹角是2326。则AB线为昏线,BC为晨线。C点位于赤道上,夏至日的的正午太阳高度依据公式H=90-直射点与所求地的纬度差为6634。夏至日20S的昼长是10小时47分。未来3个月内,直射点由北回归线移动至赤道,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切点B由北极圈移动到极点,最终与经线圈重合,所以这段时间因为直射点的移动,BCD线与经线圈的夹角将减小。(3)若黄赤交角增大到30度,则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扩大到南北纬30度,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的纬度范围为南北纬60度到极点,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范围为0度到30度,最大为30度,比以前的2326要大。C点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不会因为黄赤交角的变大而变化,B点的最小纬度值将变成60,比以前6634要小。27.下图阴影表示夜,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直射点的纬度_,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AD的纬度是_,BC的纬度是_。(2)图中与D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另一条纬线是_;为使400N某地正午太阳能热水器获得最大能量,太阳能板与地面的夹角应为_。(3)若A点经度为600 E, 图中此刻,全球太阳高度角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4)AD纬线上地方时6:00时的太阳高度角是_ ;该纬线上看到太阳_ 方向升,_方向落;_点钟太阳高度角与下午15:00太阳高度角相同。(5)选择这一天去观察,400N屋影在一天内发生的变化情况下列最可能符合的是_A. B. C. D. 【答案】 (1). 200N (2). 700 (3). 700N (4). 800N (5). 300S (6). 200 (7). 以直射点(200N,1200W)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向晨昏圈递减 (8). 200 (9). 正北 (10). 正北 (11). 9:00 (12). C【解析】【详解】(1)本题要利用两个公式,即正午太阳高度和子夜太阳高度的公式。图中AD处于同一纬度,其中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0度,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则图中的A点为0即为子夜太阳高度。依据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直射地与所求地的纬度差,子夜太阳高度 当地地理纬度(90直射点纬度),将数据代入公式,可推出直射地是北纬20,AD纬度是北纬70度,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是70。依据子夜太阳高度公式可知,图中B子夜太阳高度是10度,故BC的纬度为80N。(2)此日太阳直射北纬20,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北纬20向南北两侧递减。图中D与北纬20相差50,则南半球与北纬20相差50的是南纬30(或者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为使40N某地正午太阳能热水器获得最大能量,即太阳能板与太阳光线垂直。如图示:,该日40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70,故太阳能板与地面的夹角应为20。(3)依据题意可知A点位于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上,若A点经度为60 E,则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即直射地的经线为120W,故直射地的经纬度为(120W,20N)。则此时的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20N,120W)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向晨昏圈递减。(4)AD纬线上出现了极昼。则该日AD纬线上子夜0时和24时太阳高度最低为0,正午12时太阳高度最大为40。AD的太阳高度如图示:,故6时对应的太阳高度是20。出现极昼的地方(除极点外)位于北半球,太阳从正北升,正北落。如上图所示15点对应的太阳高度与9点对应的太阳高度相同。(5)该日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都是东北方向升,西北方向落下。故该地日出影子朝向西南,日落朝向东南。由于40N正午太阳从正南方向照射,故影子朝向正北。综上所述,该日40N的屋影变化是从西南-北-东南,故只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汽车修补漆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5150台新生儿黄疸治疗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纪念“九一八”事变主题班会5篇
- DB11∕T 1606-2018 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
- 供应合同样式
- 企业管理咨询行业技术规范与应用
- 【语文】第14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肠道菌群协同增效-洞察及研究
- 执法场景模拟-洞察及研究
-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指南
- 2025重庆市专业应急救援总队应急救援人员招聘28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际贸易业务员招聘考试试题集及答案
- 2025年建筑涂料采购专项合同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44)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好题冲关)原卷版
- 智慧校园建设“十五五”发展规划
- 流管专员笔试题目及答案
- DBJ15 31-20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广东省标准)
- 第2课《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第2框《用科学世界观指导人生发展》-【中职专用】《哲学与人生》同步课堂课件
- 《照明线路安装与检修》一体化课件-第一章 职业感知与安全用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