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艺课程设计-年产7万吨碳酸二甲酯工艺设计_第1页
化学工艺课程设计-年产7万吨碳酸二甲酯工艺设计_第2页
化学工艺课程设计-年产7万吨碳酸二甲酯工艺设计_第3页
化学工艺课程设计-年产7万吨碳酸二甲酯工艺设计_第4页
化学工艺课程设计-年产7万吨碳酸二甲酯工艺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工工艺课程设计化学工艺课程设计题 目: 年产7万吨碳酸二甲酯工艺设计 学 院: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 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 级: 14化工 组 长: 组 员: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引言11总论21.1设计项目21.2碳酸二甲酯的性质和用途21.2.1碳酸二甲酯的性质21.2.2碳酸二甲酯的用途22碳酸二甲酯的制备方法42.1酯交换法42.1.1碳酸乙烯酯法43.大工艺路线的比较73.1本设计所选工艺方案83.2甲醇氧化羰基化法流程94主要设备计算和选型134.1精馏塔的设计134.2精馏塔设计计算144.2.1换热器的设计14(A)反应釜的计算与选型14(a)确定反应釜体积14(b)反应釜选型15(d)确定反应釜夹套材料和壁厚16(e)确定反应釜内筒的壁厚和材料17(B)泵的选型17(a)泵的选型说明174.3.1车间布置设计18(A)车间布置的基本原则184.3.2安全与环保19(A)安全19(B)环保19参考文献21附录A设备一览表24致谢30III化工工艺课程设计引言碳酸二甲酯(Dimethylcarbonate,简称为DMC)是无毒无公害的主要工原料和产品之一,一种新型的绿色有机合成中间体,被称为/21世纪有机合成领域的新基块0。它在农药、医药、高分子合成、燃料添加剂及溶剂中均有广泛用途。由于生产和使用DMC的过程中,极少产生对环境的污染,因此,DMC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DMC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结构中含有甲基、甲氧基、羰基、甲氧基羰基,因而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能与酚、醇、胺、肼、酯类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许多重要的化工产品。DMC可代替有毒的硫酸二甲酯作甲基化剂,制备苯甲醚(苯甲醚是重要的农药、医药中间体),还可用作油脂工业抗氧化剂、食用香料等,以及生产主要用于照相印刷中作显影液的四甲基醇(TMAH)。可代替有剧毒的光气作羰基化剂,合成如聚碳酸酯等工程材料,也可用于制造磁带、磁盘等光电子产品。另外,由于DVD等高档视听产品的普及,光盘需求量大幅提高,对以DMC为原料生产的聚碳酸酯的需求将不断增大,因而用在此方面的DMC用量会大幅上升。DMC还可用于生产烯丙基二甘醇碳酸酯(ADC)。ADC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热固性树脂,可替代玻璃用于眼镜片和光电材料等新的领域,代替各种有毒溶剂(苯、甲苯)作涂料、油漆的溶剂,也可代替甲基叔丁基醚作汽油添加剂。DMC的分子量含氧高达53%,且辛烷值高,可用作汽油添加剂,以增加汽油含氧量,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毒性尾气排放,这些方面都要优于MTBE。DMC还是与环境友好的绿色化合物,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污染的日益重视,利用DMC的特性及将其作为合成中间体开发绿色化工产品,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市场潜力。设计7万吨/年碳酸二甲酯的工厂设计,本次设计我选用甲醇氧化羰基法。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习到了工厂设计一套生产碳酸二甲酯的工艺流程的整个过程。11 总论1.1设计项目本课题以某石油化工厂尿素和甲醇为原料,进行年产70000吨工业碳酸二甲酯装置的工业设计,并提交设计说明书及相关工程图纸。配管设计采用PDSOFT三维管道设计与管理系统辅助设计,年工作时间大于8700小时。1.2碳酸二甲酯的性质和用途1.2.1碳酸二甲酯的性质(CH3O)2C=O,无色液体,有香味。相对密度1.065(17),熔点-0.5,沸点90.6。不溶于水,溶于许多有机溶剂,可混合于酸类和碱类。又称碳酸甲酯,简称DMC。无色透明液体。相对分子质量90.08。相对密度1.0694。熔点24。沸点9091、42(1.60104Pa)。闪点21.7、16.7(闭式)。折射率1.3687。溶于水(20时13.9)、丙酮、氯仿、甲苯,易溶于乙醇、无机酸和碱溶液。化学反应性强,可以提供甲基化基、羰基化基及酰基化基,以取代对环境有污染的光气、硫酸二甲酯等,受到广泛注意。通过对它的毒性进行研究后发现,DMC的毒性远远小于目前常用的化工原料(光气、硫酸二甲酯),与大白鼠、小白鼠经口致死中量LD50=640012800mg/kg,与甲醇(LD50=3000mg/kg)相比,应该认为是安全的。以DMC为原料可合成食品添剂、抗氧化剂、植物保护剂、高级树脂、燃料和药物中间体、表面活性剂等,是有机合成的“新基块”。1.2.2碳酸二甲酯的用途它可作为溶剂;由于本品毒性极低,广泛用作医药原料,生产呋喃唑酮;农药的中间体,制备杀虫剂“西维因”(又称“胺甲萘”,Carbanyl)、杀螨剂“呋喃丹”,用于蔬菜、果树、棉花的病虫害防治;制备磷酸二苯酯,用作聚碳酸酯的原料,聚碳酸酯广泛用作工程塑料及光学材料;用作异氰酸酯的原料,由异氰酸酯可生产聚氨酯;用作生产热固性树脂烯丙基二甘醇碳酸酯,用作光学材料;用作生产对二氨基脲的原料,对二氨基脲是一种锅炉清洗剂;用作长链烷基碳酸酯及四甲基氢氧化铵的原料;制备苯甲醚、香料、N-甲基咔唑和均二氨基脲的原料;本身可用作汽油添加剂,以提高辛烷值;也用作其他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及甲基化剂和羰基化剂。1.2.3碳酸二甲酯的应用(A)羰基化试剂目前,羰基化试剂一般都采用光气。光气(COCl2)的反应活性较高,但有剧毒,参加反应时易生成腐蚀反应设备的副产物,同时严重污染环境。因此,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光气将逐渐被淘汰。DMC具有和光气类似的亲核反应能力,当其羰基受到亲核基团攻击时,酰基-氧键即发生断裂,形成羰基化合物。因此DMC可以代替光气作高分子合成材料等的中间体,如氨基甲酸酯、聚碳酸酯、异氰酸酯等。(B)甲基化试剂常用的甲基化试剂硫酸二甲酯(DMS)和CH3Cl不仅具有毒性和腐蚀性,且碱用量大,又存在产物分离难题。用DMC作甲基化试剂可避免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危险、设备腐蚀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如用DMC代替DMS与苯酚反应生产农药、医药中间体的苯甲醚,产品收率高,副产物为甲醇和CO2。(C)汽油添加剂目前已应用的汽油添加剂主要是甲基叔丁基醚(MTBE)。DMC可以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和氧含量,使汽油达到同等氧含量时使用的DMC的量比MTBE少4.5倍,从而降低了汽车尾气中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甲醛的排放总量;使用DMC还克服了MTBE易溶于水、污染地下水源等缺点。此外,生产DMC工艺过程中DMC和CH3OH是共沸物,不需要进行分离,可直接掺入汽油中使用,这样既简化了DMC的生产工艺过程又降低生产成本。(D)电解液碳材料阳极电池的电解液所用溶剂一般含50%90%的DMC。将添加DMC的电解液用于锂离子电池中,电池具有高电流密度和良好的抗氧化还原性能,而且导电性能高、电池寿命长。(E)溶剂DMC是性能优良的溶剂,其熔、沸点范围窄,表面张力大,粘度低,介电常数小,蒸发温度高,蒸发速度快。因此,它作为集清洁性和安全性于一体的绿色溶剂,可用作特种干油漆的溶剂及医药品的溶媒介质。此外,DMC还可用于柴油添加剂,合成高级润滑油的基本材料长链烷基碳酸酯,生产香料、清洗剂、农药等新型化学产品。2碳酸二甲酯的制备方法2.1酯交换法2.1.1碳酸乙烯酯法1918年,HoodMurdock成功地用光气与甲醇制得DMC。反应分两步完成,首先由光气与甲醇反应得氯甲酸甲酯,氯甲酸甲酯进而与甲醇反应得DMC产品。以后DMC的合成方法不断发展,出现了酯交换法、甲醇氧化羰基化法以及以甲醇和二氧化碳为原料的合成方法。C3H4O3+2CH3OHCH3OC(O)OCH3+HO(CH2)2OH该酯化反应催化剂通常为碱金属氢氧化物、醇盐或碳酸盐,如氧化钠、氢氧化钾、甲醇钠和碳酸钾等。20世纪90年代美国Texaco公司采用二步法成功地由环氧乙烷、二氧化碳和甲醇高选择性地联产DMC和乙二醇,活性最佳的催化剂是由叔胺和季胺官能团作用的树脂,但是CH3OH与DMC形成的共沸物较难分离。德国Bayer公司提出以双功能催化剂如ZnCl2+Bu4NI由环氧乙烷、二氧化碳和甲醇连续合成了DMC。我国原化工部上海化工研究院和浙江工业大学采用碳酸乙烯酯与甲醇进行酯交换联产DMC和乙二醇,且已有中试成果。2.1.2碳酸丙烯酯法浙江大学化学系和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都是利用碳酸丙烯酯与甲醇为原料酯交换联产DMC和1,2-丙二醇,且在国内已经工业化,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都很高,产品收率可达到95%以上,而且DMC的纯度达到99%以上。自从1974年,美国专利US3803201提出采用甲醇钠作为环状碳酸酯和甲醇的酯交换反应的催化剂,到目前为止,甲醇钠仍然是DMC合成工艺上最常采用的催化剂。此法反应条件温和,产品收率高,但是原料不易得到,单位体积设备生产能力低,投资较大,产品成本高。2.2甲醇氧化羰基化法由甲醇、一氧化碳和氧为原料直接氧化羰基合成DMC,按反应相态可分为液相法、气相法和常压非均相法。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法工艺先进,操作连续且简便,对环境污染较小,被认为是相当有前途的DMC合成工艺,目前国内外竞相开发此合成艺。2.2.1液相法意大利的Romano等对液相工艺研究做了很多工作,当以铜的化合物作为催化剂进研究时发现,CuCl2活性最好,DMC的收率最高,反应中可避免二甲醚和氯甲烷副产物的生成,从而使甲醇对DMC的选择性接近100%。1992年Daniele等又提出以二乙酰丙酮钴作为新的催化剂用于甲醇的氧化羰基化合成DMC。由意大利EnichemSyethetic公司1983年首次将液相工艺实现工业化,目前规模已达到1.2万t/a该方法中将CuCl2催化剂置于淤浆反应器中,反应温度120130,压力23MPa,以CH3OH计DMC选择性大于98%,反应过程中氧浓度始终控制在爆炸极限以下10。日本三菱公司采用甲醇溶液液相法建有1.5万t/a装置,我国湖北兴发化工集团采用国内开发的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化法技术,建有4000t/aDMC生产装置Taxaco公司开发的DMC生产工艺是采用甲氧基氯化铜为催化剂。当以丙酰胺为助溶剂时,在90,1.0MPa条件下反应,可以提高产率,同时使产品易于分离,从而降低了成本。如添加磷酰胺为助溶剂时,可进一步提高DMC的产量。国内原化工部西化工研究院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行了液相氧化羰基化合成DMC的研究,并进行工业大实验。华中理工大学开发的液相法合成工艺也达到了中试水平。该工艺成熟可靠,安全性高,无剧毒化学品的使用和产生,但是由于采用了液相催化剂,存在设备腐蚀严重,产品及催化剂分离、催化剂循环利用及失活等问题。2.2.2气相法1986年美国DOW化学公司开发了甲醇气相氧化羰基化法技术,该技术采用浸渍过氧化铜和吡啶络合物的活性炭作催化剂,并加入氯化钾、氯化镁和氯化镧等助催化剂,含甲醇、CO和O2的气态物流在通过装填该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在100150,3MPa条件下合成DMC。气相法避免了催化剂对设备的腐蚀,工艺简单,是极有发展前途的方法。该合成工艺的关键是高效催化剂的开发,尤其是提高DMC对CO的选择性。2.2.3宇部常压气相法日本宇部兴产公司在长期研究羰基合成草酸及草酸二甲酯的基础上,从改进催化剂着手成功开发了低压气相羰基合成DMC技术。该公司1992年建成一套生产能力3000t/a的工业化装置,并将扩建到年产35万t的大型工业化装置。该法以钯为催化剂,以亚硝酸甲酯为反应中间体,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温度110130,压力0.20.5MPa。化学反应式如下:2CH3OH+2NO+1/2O2CH3ONO+H2OCO+2CH3ONOCH3OC(O)OCH3+2NO该法优点是两步反应分别在两个反应器中进行,这样避免了由于甲醇及水的作用而导致催化剂失活,同时避免了甲醇和碳酸二甲酯以及水和碳酸二甲酯两种共沸物生成从而减小了分离的困难,该工艺的一个缺点是生成亚硝酸甲酯的反应是快速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3个组分易发生爆炸,且引入了有毒的NO,但总体来说,该技术还是有希望成为合成DMC的主要工业方法。浙江大学和中科院福州物质结构所首先开发用亚硝酸甲酯作循环剂,采用Pd/C催化剂(添加助催化剂),由CO、O2和甲醇在常压、70120条件下合成DMC。华东理工大学与齐鲁石化公司研究院合作,开展了气相合成DMC的研究,目前该校正准备进行中试。近年来,天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和复旦大学都进行了CO气相合成DMC的研究开发工作,在负载型催化剂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2.3其它合成方法2.3.1甲醇与CO2合成法该方法原料便宜易得,CO2是工业中的主要排放物,也是引起全球温室效应的气体,更是一种潜在的碳源。因此,从经济和环保角度看,开发前景较好。但该反应属于平衡反应,平衡偏向左侧,因此如提高转化率是其研究的关键。2.3.2尿素醇解法由尿素和甲醇合成DMC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研究开发的工艺路线,其反应原理如下:2CH3OH+(NH2)2COCH3OC(O)OCH3+2NH3尿素与甲醇催化合成DMC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是尿素与甲醇反应生成氨基甲酸甲酯,然后氨基甲酸甲酯再与甲醇催化反应生成DMC。对于该工艺而言,产物DMC的收率受到化学平衡的严重限制,目前从事此工艺的研究者主要以开发高效催化剂为突破口,已开发出多种不同类型的催化剂。3.大工艺路线的比较表1几种合成碳酸二甲酯技术路线优缺点的比较Table1ComparisonofroutesforsynthesisofDMC合成方法优点缺点现状光气法流程短,收率较高,已工业化生产原料剧毒,污染环境,安全性差,副产物腐蚀设备等。现已淘汰二氧化碳直接氧化法利用二氧化碳,流程短受热力学限制收率很低。处于基础研究阶段甲醇氧化羰基化气相法引进了亚硝酸甲酯,避免一氧化碳和氧气直接接触,减少了混合物爆炸的危险。催化剂价格比较贵,反应过程中产生少量有强腐蚀性的硝酸,选择性差。已工业化甲醇氧化羰基化液相法原料易得,技术成熟,投资较低,成本较低,利用煤炭等非石油资源。在处理产物时需要克服碳酸二甲酯和水,甲醇形成共沸体系,产物提纯比较麻烦。已工业化酯交换法技术成熟,投资较低,成本较低,安全性高,避免了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易燃易爆气体。原料碳酸丙烯酯受石化行业制约,单位体积设备生产能力较低、费用较高。已工业化尿素醇解直接法原料价廉易得,流程短,氨气回收使用,无腐蚀,无污染。甲醇大量过量、选择性差,产物中DMC的浓度很低,分离能耗高,尿素和中间产物易分解堵塞管道。中试阶段尿素醇解间接法原料价廉易得,氨气回收使用,丙二醇循环使用,无腐蚀,无污染,收率高,成本较低。先合成碳酸丙烯酯,流程较长,消耗少量丙二醇。中试阶段3.1本设计所选工艺方案1983年意大利EniChem公司首先报道了液相氧化羰基化法合成DMC,并于1988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式如下:2CH3OH+1/2O2+2CuCl2Cu(OCH3)Cl+H2OCO+2Cu(OCH3)Cl(CH3O)2CO+2CuCl该工艺以CuCl为催化剂,甲醇既为反应物又是溶剂。反应条件:120-13,2-3MPa。3.2甲醇氧化羰基化法流程反应是在一组(3个)装有甲醇液体的连续搅拌的罐式反应器中进行的,操作温度约100、压力25MPa。氧和一氧化碳被压缩到反应压力后鼓泡进入第一级反应器的液体中。从下游产物分离回收的催化剂(以新鲜和循环甲醇的泥浆形式)又送到该反应器。氧只是部分送入该反应器,而一氧化碳则是以整个反应所需的量全部送入。未转化的一氧化碳与蒸发出的液体和少量氧一起从反应器的上部被释放后送到第二级反应器,反应液靠重力流入反应器。补充的氧以反应所需的量添加到第二反应器中,这一程序一直延续到送入第一反应器的甲醇又30%转化成碳酸二甲酯。由于氧以这种方式送入,各级反应器的上部排出气均保持在爆炸极限以下,反应速率完全用添加氧的速率来控制,其他所有的参数均是恒定的。另外,在该反应体系中,所有反应器的副反应大都减到最少,一氧化碳氧化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也降低了(这和水浓度有关)。按一氧化碳计,碳酸二甲酯总选择性为90%,一氧化碳的单程转化率约67%。整个液体的停留时间是4h。反应器中只有少量液体气化到一氧化碳气流中。通过反应器外部换热器的循环液流动移出反应热。由于采用CuCl作催化剂,反应过程中有HCl生成,整个反应器和催化剂处理系统需要用抗腐蚀结构材料。最后一级反应器上的部分气体被送到冷却器和分离罐,冷夜和夹带来的液体在分离罐分离后返回反应器。气体被送到一个小的洗涤器与碱性溶液接触后去副产物二氧化碳,然后将来自该洗涤器的全部气体通过循环压缩机返回到第一反应器。第三反应器的流出液进入闪蒸罐被闪蒸到0.1MPa并释放出溶解的气体,将是释放气升压返回到另一台压缩机的气体循环回路中。而液体则进入两个平衡过滤器中的一个以分离出催化剂,截留在过滤器中的催化剂用甲醇冲洗出去(用该工序洁净的甲醇原料),收集到罐中,返回第一反应器。无催化剂的液体送去萃取蒸馏回收系统。萃取塔常压操作。冷凝后将塔顶流出物碳酸二甲酯产物抽送到碳酸二甲酯塔。送到萃取蒸馏塔顶部的水量大约是碳酸二甲酯的10倍,塔底产物基本上是含15%甲醇的水,来自萃取塔上部的碳酸二甲酯送到碳酸二甲酯塔。冷凝的塔底产物注入有机相,然后分馏,而含有少量有机物的水相送去废水处理。在接近塔底的侧边抽出碳酸二甲酯产物并贮存。少量重馏分从塔底抽出作残渣处理。来自萃取蒸馏塔底的甲醇溶液送到甲醇回收塔,塔顶甲醇返回反应部分,而塔底水则去废水处理。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化工艺,避免了使用剧毒的光气,而采用甲醇、一氧化碳和氧气一步法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该工艺的成功开发极大地促进了DMC的工业化进程,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该反应以氯化亚铜或氯化铜为主催化剂,在反应生成的水条件下,游离氯不仅影响催化剂的寿命和活性同时对设备的腐蚀严重,产品中氯离子难于去除,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反应需在高压条件下进行,设备投资较大,而且甲醇的单程转化率相对较低。美国DOW化学公司CurnutGL等人提出以甲醇、O2和CO为原料,通过活性炭负载金属Cu和Pd等氯化物催化剂的直接气相氧化羰基化法合成DMC的工艺。反应条件为:温度110125,压力1.52.5MPa。将体积比为65:25:10的CO,CH3OH和O2混合气体通过反应器,碳酸二甲酯的生成速率为0.1L/(hL),选择性为65。近年来对气相法的研究较多,王飞燕等进行了气相连续工艺实验,当铜基催化剂浓度为0.32g/mL,原料气CO与氧气摩尔比为2:1,CO流量为400mL/min,O2流量为200mL/min,温度为368K,反应压力2.8MPa时,甲醇转化率达54.7,DMC选择性达93.1。与液相法相比直接气相法工艺简单,环境污染小,避免了催化剂等介质对反应器的腐蚀,产品易于分离。但是由于该法在反应过程中仍有水和CO2生成,导致DMC产率低且催化剂容易失活。此外,由于在反应过程中同时引入CO和O2,所以在操作过程中有潜在的爆炸危险。针对液相法游离氯对设备的腐蚀和气相法产物CO2影响催化剂活性和产品质量的问题,日本Ube公司于1992年开发了气相间接法DMC的新工艺。该工艺以亚硝酸酯作为循环介质,其反应分两步进行:2NO+2CH3OH+1/2O22CH3ONO+H2OCO+2CH3ONOCO(OCH3)2+2NO反应在接近常压下进行,降低了设备投资,原料气中水的含量可降低到1000ppm以下,减少了副反应发生,避免了甲醇-水-DMC之间形成共沸物而难以分离。该工艺的缺陷则在于引入了剧毒的NO并且第一步反应强烈放热,若不及时移走热量容易发生爆炸,因此Ube法的工业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3.3生产工艺流程简图尿素与催化剂和丙二醇在溶解釜中混合后从分段加热式活塞流反应器上部进料,在反应区发生反应,生成的氨气通过独立的气体通道上升到塔顶,去氨气吸收塔,外来水作吸收剂吸收气体中夹带的醇,经吸收后的氨气去氨气回收利用系统。含醇的吸收液进入精馏塔分离,塔底丙二醇不经冷却作为循环剂回到尿素工段参与反应。分离塔顶为氨水出装置作他用。分段加热式活塞流反应器生成的塔底混合物补充进一部分催化剂后从反应段上部进入酯交换塔,甲醇从酯交换塔反应段下部进料,反应段发生反应生成DMC后,甲醇与DMC以共沸物形式上升到塔顶,经冷凝后不凝气去吸收塔,部分回流,另一部分经加热后以气相从萃取塔底部进入萃取精馏塔进行精制。本设计使用的萃取剂为碳酸丙烯酯,与再生塔底的碳酸丙烯酯混合后从萃取塔上段进料,与塔底部上升的蒸汽逆向接触,共沸物中的DMC被萃取剂萃取。塔顶为纯甲醇气体,冷凝后与新鲜甲醇混合后去酯交换塔继续反应。塔底为DMC与碳酸丙烯酯的混合物,经换热后从萃取剂再生塔中段进料进行分离,塔顶得到DMC高纯度产品输出装置,塔底为碳酸丙烯酯,返回萃取塔进行循环。3.4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见附录)4主要设备计算和选型4.1精馏塔的设计精馏塔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其优缺点各不相同,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板式塔属于逐级接触式,在每一块塔板上两相呈均匀错流接触。填料塔是微分接触式,填料塔应用也很广泛的,但是它操作范围小,对液体负荷变化敏感,不适宜处理易聚合或者含有固体悬浮物的物料,填料塔涉及液体均布问题在气液接触需冷却时会使结构复杂。通常板式塔的设计资料更易得到,而且更可靠。填料塔更适合塔径不是很大,腐蚀性物系,而且适合真空操作。由于该操作中有微量尿素,在停车操作中易结晶,所以我们选用板式塔。板式精馏塔设计型计算就是在给定生产任务的情况下确定塔板数。先由全塔物料横算确定操作回流比,再将再沸器看做一块理论板,确定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由相平衡关系求出再沸器液体组成,最后进行逐板法或图解法计算该塔理论板数。4.2精馏塔设计计算理论塔板数16实际塔板数30塔效率51%塔径2.4m实际塔高17.8m液流型单流行堰长0.84m板间距0.4m降液管形状弓形堰高0.025m边缘区0.04m截面积0.1m2开孔区面积0.780m2安定区宽度0.07m降液管宽度0.15m筛孔直径5mm板厚3mm底隙高度0.1m孔中心距17.5mm筛孔数2949开孔率7.4%开孔面积0.0577m塔顶空间1.5m塔底空间3.0m4.2.1换热器的设计本设计主要采取间壁式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的冷、热流体被固体间壁隔开,并通过间壁进行热量交换的换热器,因此又称表面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应用最广,其分类见下表。间壁式换热器根据传热面的结构不同可分为管式、板面式和其他型式。管式换热器以管子表面作为传热面,包括蛇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等;板面式换热器以板面作为传热面,包括板式换热器、螺旋板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板壳式换热器和伞板换热器等;其他型式换热器是为满足某些特殊要求而设计的换热器,如刮面式换热器、转盘式换热器和空气冷却器等。(A)反应釜的计算与选型(a)确定反应釜体积根据DMC设计产量70000t/a,选定原料总进料体积流量为:估算得到反应器的总体积为每一个反应器体积为设反应器的直径为D,反应器高度为H,则长径比一般=13,综合考虑单位体积内传热面积,反应停留时间,加工难度以及设备费用等因素,选定=2,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可以获得相当较大的比传热面积,减少返混现象,而且停留时间可以保证,设备费用在允许范围之内。则单台反应器体积为由,带入、可得,经圆整后,查阅相关国家标准HG21607-96,取,反应器高度。查阅相关行业标准HG21607-96异形筒体和封头,查得封头的公称直径为2400mm,选用浅蝶形封头TH,厚度30mm,参数与TH一致,封头上方安装有安全阀。则单台反应器的实际体积为实际运行时反应器的总体积为(b)反应釜选型操作温度120,操作压力0.7MPa,可见反应中物料体积变化不大,可取釜内液体V=8.17m3,取其占塔釜体积的0.7,即装填系数为0.7则V=8.17/0.7=11.67m3H=2.193m根据国标150-1998材料选用低合金钢16MnR,由于所用催化剂为固体,所以选用固液相搅拌釜式反应器。选用封头内径d=2400mm,即槽径T为2400mm,则高度=2.58m,圆整取为2600mm,液层高度则高径比为2580/2400=1.075,在1-6之间,满足搅拌釜的要求。(c)确定反应釜夹套的直径和高度D=d+100=2500mm(符合压力容器公称直径要求圆整取为2200mm则400mm,这样便于筒体法兰螺栓的装拆验算夹套传热面积149.8到140.435.8kw160r/min即夹套传热面积符合要求所需换热面积的算法:热负荷为35.8kw,另一流股的温度变化为149.8到140.4,取传热系数K=200W/(m2),则(d)确定反应釜夹套材料和壁厚夹套选取Q235-A的材质,可以知道板厚在4.5-16mm,设计温度在150时Q235-A的许用应力=113MPa,因为有夹套有安全阀,所以P=1.1P那么P=0.77MPa,因为内部夹套无法探伤,故取=0.60,根据夹套的单板厚度负偏差C=0.6mm,单面腐蚀取腐蚀余量C=1.0mm。夹套的壁厚计算如下:t=15.90mm标准椭圆形夹套封头的壁厚为:t=15.84mm圆整至钢板规定尺寸,并查阅封头标准,选取夹套的筒体和封头壁厚均为16mm。(e)确定反应釜内筒的壁厚和材料依题意可初步选取筒体厚度16mm,并取C=0.8mm,C=2.0mm筒体有效壁厚为t=16-2.8=13.2mmD=2500+216=2532mmL=2200+25+350/32342mmL/D=2342/2532=0.925,由D/t和L/D查表B=92MPa则p=0.8MPa0.77MPa因为计算的PP且比较接近,所以筒体厚度可选为16mm(B)泵的选型(a)泵的选型说明1满足流量、扬程、压力、温度、汽蚀余量的工艺参数要求。2满足输送介质特性:(1)对输送易燃、易爆、有毒或贵重介质的泵,要求轴封可靠或采用无泄漏泵,如屏蔽泵、磁力驱动泵、隔膜泵等。(2)对输送腐蚀性介质的泵,要求过流部件采用耐腐蚀材料。(3)对输送含固体颗粒介质的泵,要求过流部件采用耐磨材料,必要时轴封应采用清洁液体冲洗。3必须满足现场安装的要求(1)对安装在有腐蚀性气体存在的场合的泵,要求采取防大气腐蚀的措施。(2)对安装在室外环境温度低于-20以下的泵,要求考虑泵的冷脆现象,采用耐低温材料。(3)对安装在爆炸区域的泵,应根据爆炸区域等级,采用防暴电动机。4确定泵的型号和制造厂时,应综合考虑泵的性能、能耗、可靠性、价格和制造规范等因素。(b)离心泵的设计计算及选型以甲醇醇溶液进料泵P101为例,下面进行离心泵的设计计算及选型。磁力泵是化工流程中杜绝跑、冒、滴、漏现象,消除环境污染,创造“无泄漏车间”、“无泄漏工厂”,实现安全、文明生产的理想用泵。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印染、电镀、食品、环保等企业的生产流程中输送不含铁屑杂质的腐蚀性液体,尤其适用于易燃、易爆、易挥发、有毒和贵重液体的输送。1.泵的类型选取结合甲醇醇性质,选用磁力泵。2.压头的设计计算经过物料恒算,得到离心泵的相关数据:液体为纯(或浓度较高)的甲醇醇溶液,流量Q=105m3/h;离心泵将溶液输送到11.0m高的反应器顶部,出口压力0.1Mpa。3.泵型号选取结合流量以及扬程选择型号为MPH-401CV5-D的磁力泵,标准输出流量为120m3/h,扬程为18m。4.3其他设计说明4.3.1车间布置设计车间布置设计是完成设备工艺设计和初步设计工艺流程之后的设计内容。车间布置设计是对车间建筑物等设施配置的安排做出合理的布局。车间布置设计开始,设计进入各专业间共同协作阶段,工艺专业在此阶段除工艺设计本身外,还需要了解和考虑总图、土建、设备、仪表、电气、供排水等专业及机械、安装、操作等各方面的要求(A)车间布置的基本原则合理的生产车间布置应做到:经济合理,节约投资,操作维修方便安全,设备排列简洁、紧凑、整齐、美观。要做到上述各点必须充分与正确地利用有关的国家标准与设计规范,特别是人们已积累的经验。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有以下几点:(1)最大限度地满足工艺生产包括设备维修的要求;(2)有效地利用车间建筑面积(包括空间)和土地;(3)要为车间的技术经济指标、先进合理以及节能等要求创造条件;(4)考虑其他专业对本车间布置的要求;(5)要考虑车间的发展和厂房的扩建;(6)车间中所采取的劳动保护、防腐防火、防毒、防爆及安全卫生等措施是否符合要求;(7)本车间与其他车间在总平面图上的位置合理,力求使它们之间输送管路最短,联系最方便;(8)考虑建厂地区的气象、地质、水文等条件;(9)人流、物流不能交错。4.3.2安全与环保(A)安全为保证化工生产顺利进行,同时满足生产工艺和热体生理要求,在冬季采用集中采暖方式调节生产车间及生活场所室内的温度。同时,为了使工作环境的空气达到并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计卫生要求,并能保证操作人员所需的正常环境卫生条件,因此在有余热、余温、有害气体及蒸汽、封尘车间或房间采取通风措施(B)环保(a)主要污染源的处理(1)废气本工艺中出现的主要气体为氨气,工艺中产生的氨气经过处理后直接用管道输送到总厂进行合成尿素处理。因此,要对整个工艺流程装置中最有可能发生泄露或泄压的地方(例反应器安全阀,提纯塔等等),对其进行封闭处理。提纯工段产生的少量气体也进行焚烧处理,由于是低分子有机物燃烧,最终只会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太大污染。(2)废水采用锅炉废水处理装置,是这部分的废水闭路循环不外排。采用循环冷却水装置,并在工艺中T级利用,实现清洁冷却水的闭路循环。生活排污水送入污水回用水装置处理后回用。本工程采取废水清浊分流,分级使用,并使进入终端的废水经终端处理后,可作为城镇杂用水回收。对全厂排放口实行在线监测,增强了环境保护的监测手段。本项目实施后可实现生产污水基本达到零排放,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将排放量降到最低,因此不会对当地水体环境造成大的影响。(3)噪声控制本工程对产生强噪声源的设备,设置减震装置,并置于单独的隔音间内;对个别噪声大的场所的操作人员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等。并且,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因设备运转不正常时噪声往往增大,要经常进行保养,加润滑油,减小摩擦,降低噪声。参考文献1阂恩泽,傅军绿色化工技术的进展J化工进展,1999,3:5-92张雪娇,程永清化工生产中“绿色原料”碳酸二甲酷的应用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5,26(2):40-433应卫勇,曹发海,房鼎业碳一化工主要产品生产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学与应用化学出版中心4P.Tundo,A.Perosa.Greenorganicsynthesis:organiccarbonatesasmethylatingagents,Chem.Record,2002,2:1323.5P.Tundo,M.Selva,TheChemistryofdimethylcarbonate,AccountsofChem.,Res.,2002,35(9):706716.6戴志谦,贡为明碳酸二甲酯的合成技术进展与市场J泸天化科技,19997中国化工产品大全(上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78化工产品手册(有机化工原料上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5,6.9王景春,武验,邵国斌碳酸二甲酯生产线在豫投产N中国化工报,1998-01-28(3)10周备铜陵年产1000吨碳酸二甲酯项目动工N中国化工报,1998-01-19(3)11汤志军铜陵建成碳酸二甲酯生产线N中国化工报,1998-11-14(3)12方云进,肖文德,朱开宏.碳酸二甲酯溶剂在溶剂型涂料中的应用研究,涂料工业,2000(1):2628.13陈中,杨建设,张衍.碳酸二甲酯的生产技术综述J.精细石油化工,1998(6):4549.14姚洁,高俊杰,曾毅,王越,王公应.催化剂对碳酸二甲酯与苯酚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应用化学,2003,20(9):898902.15向兴源,碳酸二甲酯生产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趋势,现代化工,1995,(4):1620.16HiglerP,TaylorR,KrishnaR.NonequilibriumModellingofReactiveDistillation:MultipleSteadyStatesinMTBESynthesisJChemEngSci,19995,4(10):1389139517WenboZhao,ZhaoNing,WeiWei,etal.SynthesisofDimethylCarbonatefromUreaandMethanoloverZnO.IndEngChemRes,2005,44:7596759918WangMouhua,WangHui,ZhaoNing,etal.SynthesisofDimethylCarbonatefromUreaandMethanoloverSolidBaseCatalystsJ.CatalCommun,20057,:61019SalehRYanni,MichaelsonRChaeles,SuciuENausicaa,etal.ProcessforManufacturingDialkylCarbona-tesfromUreaandAl2coholP.WO9517369,1995.20李光兴,许汉昌,陈兵等合成碳酸二甲酯产物气相色谱分析J湖北化工,1995,(4):56258.21张培杰化工领域经济J化工技术经济,2002,20(5):49-50,54.22游本明时代经济发展趋势J化学经济,1993(6):7923张少钢,骆有寿碳酸二甲酯合成反应的工艺条件及动力学研究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1,7(1):1024化工设备设计手册编写组金属设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5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编写组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第三册北京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26HG206521998塔器设计技术规定27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28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9GB5016019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30朱宏,江英彦.碳酸二甲酯的制备和应用,化学试剂,1994,16(6):356358,33131CurnutGL,HarleyAD,MartellAE,eta1OxygenComplexesandOxygenActivationbyTransitionmetalsMNewYork:P1enumPress,1998,21523232王飞燕,刘定华,刘晓勤甲醇羰基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气相连续性工艺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9,25(3):19820233孙党莉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工艺研究J甲醇与甲醛,2005,5:2634王洪波,祁增忠,夏代宽尿素和甲醇制备碳酸二甲酯的热力学分析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06,31(1):757827附录A 设备一览表设备位号设备名称类型规格材质操作条件重量t压力Kpa温度T101MC精馏塔板式塔1000*18000*25中低压碳钢塔顶108.5塔底122.9进料114.26885756.5T202DMC精馏塔1板式塔1000*24000*25中低压碳钢塔顶109.2塔底135.6进料120.26578708.5T203DMC精馏塔2板式塔1200*28000*25中低压碳钢塔顶106.3塔底130.0进料109.09812810910.25设备位号设备名称类型规格材质操作条件填料重量t压力Kpa温度T102脱甲醇塔填料塔1000*10000*12碳钢120.08060沸石3.5T201催化剂再生塔填料塔900*9000*10碳钢101.35020催化剂2.5反应器设备设备位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直径*高*厚度mm结构类型材质重量容积操作条件压力Mpa温度介质R101MC反应釜3000*4500*25搅拌釜碳钢1530常压145尿素甲醇R102DMC反应釜3000*4500*25搅拌釜碳钢1530常压170MC、甲醇容器设备设备位号设备名称类型材质规格重量/吨容积m3操作条件压力Mpa温度介质V101氮气储罐圆顶中压碳钢1.220氮气V102甲醇储罐尖顶低压碳钢5000*5000*44.81000.120甲醇V103混合罐平式低压碳钢1000*10000*622.29000.120氮气甲醇V104MC精馏塔出料缓冲罐立式低压碳钢3000*3000*41.3180.1140MC反应釜塔底液V105MC缓冲罐立式低压碳钢2000*2000*40.870.170MC精馏塔出料V201DMC反应釜出料缓冲罐立式中压碳钢2600*4000*42.2281.2170DMC反应釜塔顶冷凝液V203中间罐立式低压碳钢2000*2000*40.870.120糠醛DMCV204DMC成品储罐平顶低压碳钢5000*5000*44.91000.120DMC成品换热设备设备位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操作条件折流板间距重量/kg压力Mpa温度介质管程壳程管程壳程管程壳程E101MC反应产物冷凝器BEN325-1.60-11.8-3/19-40.40.53085冷却水甲醇NNH3100550E102T101进料冷却器BEN450-0.6-29.0-1.5/19-20.40.830110冷却水MC甲醇60400E103T101再沸器BEN400-4-14.5-1.5/19-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