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为善》教案2.doc_第1页
《与人为善》教案2.doc_第2页
《与人为善》教案2.doc_第3页
《与人为善》教案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人为善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善良是美好道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2、认识助人为乐为快乐之本,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需要付诸于助人和奉献的实际行动。3、培养学生形成对善良、仁爱、理解、宽容等高尚品质的共鸣和认同。4、使学生懂得与人为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提高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教学重点将心比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难点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教学过程活动一:课程导入1、招聘善良大使,需要哪些条件呢?(学生回答:无私、是非分明、宽容等等)2、比尔盖茨能不能做为善良大使呢?(学生可能会有争议:是否有钱就能当善良大使呢?)3、教师总结并不是说有钱或者有地位就可以称之为善良大使,但是,有钱如果能够多参与公益事业,并且这项事业是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那他就可以成为善良大使的后选人之一了,当然不论是谁只要他一颗乐于帮助别人的心能够持之以恒都可以成为善良大使。活动二:东郭先生能不能被评为善良大使呢?回答问题:一位大夫说东郭先生是视力正常却是色盲,并授予他有眼无珠奖项,为什么?你如何看待东郭先生的行为?我们把不明是非,看不清社会的阴暗面的人,称之为不分青红皂白。我们平常所说的善良绝对不是要同学们对待所有的人都要好心肠,对待坏人,我们一定要坚决地打击。而且,现在社会上,就像刚才FLASH里看到的一样,坏人很多,但是很难辨别,披着羊皮的狼同学们平时可千万要学会多长个心眼,才会不吃亏。活动三:一只手套的故事:学生阅读书本故事,小组讨论:1、作为生意人,女老板不肯卖一只手套,可以理解吗?2、你怎样看待女老板转变的原因?3、你怎么评价女老板这个人,你认为她可以推选为“善良大使”吗?(学生回答)女老板不肯卖给一只手套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如果只卖掉一只的话,那剩下那一只就无法再卖了,但当女老板发现那男孩只有一只手,而他们母子俩又很拮据的时候,放弃了商业原则,情愿亏本也卖给他们一只手套,说明老板也是一位热心肠的人,当然可以成“善良大使”的后选人。我们通常所说的善良并没有时间的限定,而主要是看你能不能从现在开始做起,持之以恒。善良就是为别人付出,在为别人付出的同时,也是一种收获,助人是快乐的。课中总结:1、善良是多种美德的基础和体现只有一个善良的人,才能够真诚地尊重他人,才能够理解和宽容他人;一个克已为人,真诚尊重,理解宽容,无私奉献的人他首先一定是一个善良的人。2、善良是无私的如果一个人做好事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回报,那就是伪善。一旦他得不到回报,就会露出自私的本质。3、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在法律上有一条罪叫包庇罪,如果你的朋友犯了法,你帮助他躲藏,那么一旦抓获,你就是包庇罪,同学们平时考试的时候,有没有给别人偷看,如果你的同学因为你的“帮助”取得了好成绩,你觉得是做了件好事还是做了件坏事呢?(学生回答)如果同样的情况,你帮助了一个同学在高考的时候取得了好成绩,做了件好事还是坏事呢?(学生回答)如果同学们都以为做了一件好事,你们有没有意识到大学的录取人数是相当有限的,你帮助他考上了大学,是不是就意味着,另外有一位能够凭自已的真本事进入大学的同学落榜了呢,可见,你绝对不是做了件好事,平时要是非分明。4、善良之心是博大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不仅要善待亲人、朋友,而且应该同样地对待每一个人,博爱能够使亲的更亲,远的变近,人与人消除隔膜,世界变得温暖。5、善良要见诸行动对于一个乞丐来说,他现在最需要的是一碗饱饭,而不是什么祈祷。同学们觉得给予跟接受哪一个更快乐呢?(学生回答)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给那个乞丐一块钱,和你作为一个乞丐接受别人一块钱,你觉得哪一个更快乐?(活动,如果学生说接受更快乐,不妨拿出一块硬币给某位同学)所以说,接受其实比给予更令人快乐。活动四:心理测验你到一个从未去过的原始森林探险,带着5种动物,它们分别是老虎,猴子,孔雀,大象和狗。四周环境危险重重,你不可能都将它们带到最后,不得不一一地放弃。那么,现在请你列出放弃它们的先后顺序。注意:想想你做出这样选择的理由。游戏的答案:孔雀代表伴侣和爱人;老虎代表金钱和权利的欲望;大象代表父母;狗代表朋友;猴子代表子女。不过,这不是游戏的真正结果哦。这个游戏的真正意义在于:你考虑事情的过程中,是过多地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用处,还是想到别人需要我们有什么样的付出。想想看你的答案表明,你老是想着自己,还是会想到别人呢?活动五:生活大课堂1、“宾馆、酒店的电梯里常会有一面大镜子,这镜子是干什么用的呢?”2、一般三四岁的小孩子总是不喜欢呆在商场里这常常让大人们感到不能理解。为什么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丰富的食品都不能吸引小孩子呢?第一题:很多人可能会回答“检查仪表”,有没有别的答案?镜子的特点是什么?它能够照到人背后的东西,那么,会有什么作用呢?乘电梯的人当中,除了像大家一样正常健康的人以外,还会有什么特殊的人会进来嘛?其实道理非常简单:肢残人摇着轮椅进电梯时,不必费神转身,就可以从镜子里看见楼层显示灯。”你怎么就会想不到呢?第二题:可能会回答“因为这些琳琅满目的东西只是在大人眼里,而不是在小孩子眼里”。是这样嘛?可是你有没有发现,那些连起路还不会的小孩坐在推车上他们可是逛得兴致高得很呢,这些东西对小孩子来说都是新鲜事物。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却轻而易举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他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你蹲下来,处在和小孩子同样的高度环视四周的景象,结果看到的都是大人们的腿。这两个故事所包含的共同的道理是什么啊?凡事不可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活动六:阅读与感悟:假如你是那位实习老师,你会怎么想?有朝一日皮皮也成为一位老师,当他遇到这样类似的事情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你还别说,这个世界上有时候老天爷就爱跟你们开玩笑一样,现在哪个在班里最吵的或者最会捣老师蛋的家伙,说不定有朝一日还真的会成为一位老师。想当年,我们对老师那个绝啊,有个新来的英语老师就是被我们整的,课上不好,就在他的课上大家故意吵得厉害,下课了,有些同学故意拿一些高考的题目给他做,难为他,因为刚毕业对于高考真的是不行的,所以做不出来我们就会笑他:还老师呢!现在想想,要是你们也同样的方法故意地难为我的话,哎,老师是人不是神,也有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所以说,我现在似乎最大的愿望下面坐的都是一堆冬瓜,特安静,当然不可能,所以,既然无法改变这个世界,只好为这个世界来改变自已,永远要相信,学生都是可爱的!总结:其实这几个事例,讲述的是同样一个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出示:四字真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体谅,在把自己当成别人同时也要把别人当成自己。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换位思考。对于别人的苦衷要能够体谅,对自己的行为也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考虑。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所以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立场自然有所不同,因此也常常会发生矛盾。越是有矛盾,越是难以互相理解。如果能够跳出这种思维模式,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自己,就会发现一个颠倒的世界,也会发现一个公平的世界。本课总结将心比心是与人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凡事都要学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体谅他人,增进人际关系。急人之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