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专题一 季氏将伐颛臾课件 苏教版必修_第1页
高中语文 专题一 季氏将伐颛臾课件 苏教版必修_第2页
高中语文 专题一 季氏将伐颛臾课件 苏教版必修_第3页
高中语文 专题一 季氏将伐颛臾课件 苏教版必修_第4页
高中语文 专题一 季氏将伐颛臾课件 苏教版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王国维在 宋元戏曲考序 中所说的一段话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楚之骚 汉之赋 六代之骈语 唐之诗 宋之词 元之曲 皆所谓一代之文学 而后世莫能继焉者 王国维在 宋元戏曲考序 中所说的一段话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楚之骚 汉之赋 六代之骈语 唐之诗 宋之词 元之曲 皆所谓一代之文学 而后世莫能继焉者 作者介绍孔子 前551 前479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人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前497年 55岁的孔子离开鲁国 开始了他的 周游列国 之行 历时14年而终不见用 于前484年68岁回到鲁国 回乡后孔子专修 春秋 之外还整理了 诗 书 礼 易 乐 即通常所说的 六经 此外 孔子大规模开展教育事业 在我国历史上 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 他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 以诗 书 礼 乐教 弟子盖三千 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其中有名的有曾点 颜回 子贡 子路 冉有 补充 他曾经做过季氏家的史官 了解季氏的本性 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 百家争鸣 墨家 道家 法家 儒家 论语 左传 烛 国语 勾 战国策 邹 触 先秦散文 文学常识 论语 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而成的语录体文集 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 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成书于战国初期 因秦始皇焚书坑儒 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 计有 鲁人口头传授的 鲁论语 20篇 齐人口头传授的 齐论语 22篇 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 古论语 21篇 现存 论语 共20篇 492章 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 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论语 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 论语 以记言为主 论 是论纂的意思 语 是话语 经典语句 箴言 论语 即是论纂 先师孔子的 语言 论语 成于众手 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 有孔子的再传弟子 也有孔门以外的人 但以孔门弟子为主 南宋朱熹从 礼记 中抽出 大学 和 中庸 合 论语 孟子 为 四书 五经为 诗 书 礼 易 春秋 文学常识 孔子的时代 不但周王室不再有统率诸候的力量 而且诸候的权力也落到卿大夫手中 鲁国的季孙 孟孙 叔孙就把握国政 季孙氏更集中 冉有 季路在孔子门弟子中是以 政事 著名的 他俩都在季孙手下做事 季孙想扩大地盘 借口消灭一些附庸 先想攻颛臾 怕孔子反对 所以让冉有 子路去探探口气 于是一场师生问的辩论展开了 且看记录者怎样用短短的篇幅写出孔子的义正辞严使冉有等理屈词穷 使百世之下读了还可想见当日的情况 背景介绍 季氏 本文当指季康子 姓季孙 名肥 康 是谥号 子 是尊称 前492年继其父季桓子之后 任鲁国正卿 宰相 政治上最有势力 冉有 姓冉 名求 字子有 也称冉有 鲁国人 孔子弟子 比孔子小29岁 前552年生 卒年不祥 季康子任正卿时 孔子师徒正在外周游 冉有中途被季氏招为家臣 后成为季康子主要谋臣 参与季氏的事 季路 前542 前480 姓仲 名由 字子路 孔子早年弟子 比孔子小9岁 长期跟随孔子 是忠实的警卫 曾做季康子的家臣 后死于卫国内乱 因任于季氏 又称季路 文中人物 字词正音 颛臾 zhu ny 冉 r n 有社稷 sh j 彼相 xi ng 矣虎兕 s 出于柙 xi 椟 d 近于费 b 相 xi ng 夫子 析题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 季康子 名肥 鲁国执政大夫 颛臾 附属于鲁的小国 将 说明尚未实现 可以劝阻 如果可以劝阻而不加努力 于理不通 于情不合 伐 攻打 明目张胆 在本文中有以大欺小 以强凌弱的意思 所以 季氏伐颛臾 是非正义的事 关键词语是 将伐 阅读 思考 讨论 文章一共写了孔子与冉有三次对话 试概括三次对话的主要内容 第一次对话 第二次对话 第三次对话 阐述反对讨伐的理由 批评两学生没有尽责 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季氏将伐颛臾 课文解读 第1段1 指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无乃尔是过与2 指出红色字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无乃尔是过与3 指出红色字的古今异义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4 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季氏将伐颛臾无乃尔是过与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是社稷之臣也是社稷之臣也5 指出红色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何以伐为6 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无乃尔是过与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问1 请概括这部分的内容 交代谈话的背景 问2 孔子为何先责备冉有 既显师生之情 又现政见不合 问3 孔子认为不可攻打颛臾的理由是什么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不可伐 且在邦域之中矣 不必伐 是社稷之臣也 不当伐 第2段1 指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无乃尔是过与2 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陈力就列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是谁之过与3 指出红色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夫子欲之危而不持 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4 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问1 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孔子责备冉有 季路 问2 孔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阐述他们的错误做法 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 问3 虎兕出于柙 龟玉毁于椟中 中的比喻本体及意义有哪些 又告诉人们怎样的道理 虎兕龟玉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这个比喻告诉我们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 龟甲和玉器在木匣子里被毁掉 这是看护人的责任 季氏 颛臾 季氏要攻打颛臾 颛臾本来是附庸国 却要被季氏攻打 第3段1 指出红色字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 则安之 2 指出红色字实词的意义 今夫颛臾 固而近于费后世必为子孙忧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不患寡而患不均和无寡 安无倾则修文德以来之今由与求也 相夫子3 指出红色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固而近于费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不患寡而患不均盖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夫如是 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 则安之而在萧墙之内也4 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固而近于费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问1 概括这一段的内容 孔子阐述治国思想 问2 孔子的治国思想是什么 对内 对外 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 仁 德 修文德 礼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无乃尔是过与 批评冉有 先王封国 不可伐 邦域之中 不必伐 社稷之臣 不当伐 抨击季氏 夫子欲之 为自己辩解 引名言焉用彼相用比喻谁之过 阐明为人立世的准则追究二人过错 必为子孙忧 为季氏开脱 君子品质政治主张揭穿阴谋 批评冉有提出主张 师德 人德 政德 善良正直爱国爱民 冉有季路 孔子 板书 判断句 是社稷之臣也 这是国家的臣属疑问句 无乃尔是过与 恐怕该责备你吧 何以伐为 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则将焉用彼相矣 那么还要辅助者干什么呢 是谁之过与 这是谁的过错呢 特殊句式 否定句 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危而不持 颠而不扶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 远人不服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特殊句式 倒装句 1 介词结构后置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谋动干戈于邦内 2 宾语前置无乃尔是过与 是 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何以伐为 何以 以何 被动句龟玉毁于椟中 特殊句式 固定句式 无乃尔是过与 无乃 与 表推测语气 意为 恐怕 吧 何以伐为 何以 为 表反问语气 可译为 为什么要 呢 特殊句式 重点实词 1 则将焉用彼相矣2 危而不持 颠而不扶3 无乃尔是过与4 而在萧墙之内也5 陈力就列 不能者止6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辅助者 责备 国家内部 摆出来 施展 摇晃 站不稳 跌倒 职位 诸侯的封地 卿大夫的封地 1 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 而不能来 之 2 既来之 则安之 3 后世必为子孙忧 吾恐季孙之忧 三处均动词的使用动法 使 来 归顺 词类活用 忧 指忧患的事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安 形容词使动用法 使 安定 有国有家者古义 奴隶社会中诸侯统治的地方叫 国 大夫统治的地方叫 家 国 也指 国都 京城 如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钥匙 若潜师以来 国可得也 今义 国 指国家 家 指家庭 古今异义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以 介词 用 以 后省略了代词 之 颛臾 为 做 今义以为 认为 古今异义 既来之 则安之 已经使他们来了 那么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今义 既然已经来了 那么就要安心下来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于 1 介词 1 引进动作的时间 处所 范围 对象 方面 原因等 可译为 在 在 方面 在 当中 向 到 自 从 跟 同 对于 给 由于 等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虎兕出于柙 龟玉毁于椟中 介词 表处所 在 从 到 介词 表对象 向 对 对于 鲁肃闻刘表卒 言于孙权曰 赤壁之战 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介词 表处所 在 从 到 介词 向 对 对于 介词 与 跟 同 2 放在形容词之后 表示比较 一般可译为 比 良曰 长于臣 冰 水为之 而寒于水 孔子曰 苛政猛于虎也 3 放在动词之后 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译为 被 有时动词前面有 见 受 等字和它相应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 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故内惑于郑袖 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引进动词宾语 无实义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他日 孟子 见于王 1 无乃尔是过与 与 通 欤 语气词 用在句末表推测 可译为 吧 吗 2 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