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发明.doc_第1页
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发明.doc_第2页
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发明.doc_第3页
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发明.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发明美国专栏作家Dan Gillmor,最近就本世纪最伟大的发明这个专题查阅了大量的有关书籍和资料,并征询了众多读者的意见,概括出以下10种在过去100年中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发明: 一、内燃机:由于内燃机的出现,促成了交通工具的发展以及城郊化。同时也导致了污染。 二、喷气式飞机:乘坐喷气式飞机使人们出门旅行的时间大为缩短。整个世界的经济也因此获得迅速的增长. 三、通讯卫星:1945年,一位伟大的作家Arthur C. Clarke第一次在他的小说中提出了通讯卫星的构想。半个世纪后的今天,通讯卫星的使用已将全球通讯变为现实。 四、无线电广播技术:从19世纪收音机发明开始,无线电广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并配以动画和影像科技,已大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尽管我们还不知道无线电广播带给我们的究竟是什么,但我们无疑已成为了它的忠实听(观)众。 五、雷达:雷达对电视的发明有着巨大的贡献,因为,早期的雷达使用就是阴极射线管。而且,雷达还帮助宇宙学家们搜寻遥远的星系。 六、激光:没有激光,现代通讯就将不复存在。 七、青霉素:青霉素的功效和它对社会的影响是无法比拟的。在影响力与实际功效方面唯一能与它相匹敌的也只有后来出现的避孕药了。 八、绿色革命:所谓的绿色革命就是指人类为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而采用的种种措施。人类的将来是否还将依靠这种方式已成为我们在这今后几十年必然会面对的问题。但至少没有绿色革命,人类仍陷在饥饿的不幸之中。 绿色革命是60年代中期在发展中国家兴起的,以采用物高产良种为中心的一场新技术革命。其主要内容是大规模推广矮秆、半矮秆、抗倒伏、产量高、适应性广的小麦和水稻等作物优良品种,并配合灌溉、施肥等技术的改进。这一农业技术革新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因而被誉为绿色革命。大家知道,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吸收太阳的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光合作用是地球上利用光能制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质的规模最大过程。农业是当今世界利用光合作用生产人类所需食物与有机原料的唯一基础产业。由于绿色植物具有上述独特的作用,所以植物生产称为第一性生产;而动物生产是依靠转化植物的能量和物质为基础的,因此称为第二性生产。在绿色革命中,有两个国际研究机构做出了突出贡献:一个是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以诺贝尔和平奖金获得者N.E勃劳格为首的小麦育种家,利用具有日本“农林10号”矮化基因的品系,与抗锈病的墨西哥小麦进行杂交,育成了“皮蒂克”、“盘加莫”、“索诺拉64”等30多个矮秆、半矮杆品种,其中有些品种的株高只有4050厘米,同时具有抗倒伏、抗锈病、高产的突出优点。另一个是国际水稻研究所成功地将我国台湾省“低脚乌尖”品种所具有的矮杆基因导人高产的鳊尼西亚品种“皮泰”中,培育出第一个半矮秆、高产、耐肥、抗倒伏、穗大、粒多的奇迹稻“IR8”(国际稻8号)品种,亩产可达400500多公斤。此后,又相继育成IR5,IR26,IR34,IR36,IR50等系列良种,并在抗病害、适应性等方面有了改进。上述品种在发展中国家迅速推广开来,并产生了巨大效益。墨西哥从1960年推广矮秆小麦,短短三年间达到了总产接近200万吨,比1944年提高5倍,并部分出口。印度实施绿色革命发展战略,1966年从墨西哥引进高产小麦品种,至1989年促使粮食总产量35万吨增至15237万吨,翻了一番,由粮食进口变为出口。绿色革命的成就是史无前例的。在推广绿色革命的11个国家中,水稻每亩产量由70年代初的135公斤提高到80年代末的221公斤,增长63。目前,发展中国家种植小麦15亿亩,其中60的面积采用绿色革命的育种成果。绿色革命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得以培育矮秆和半矮秆早熟高产作物品种为主要标志,并以有效地使用化肥为基础的全面地农业技术革命运动。主要内容是大规模推广矮秆、半矮秆、抗倒伏、产量高、适应性广的小麦和水稻等作物优良品种,并配合灌溉、施肥等技术的改进。绿色革命由发展中国家兴起后推进到发达国家,成为一场世界性的革命。培育的优良品种主要有“墨西哥小麦”、“菲律宾水稻”、“杂交水稻”等。世界绿色革命。20世纪初意大利用日本赤小麦为矮源与当地品种杂交育成半矮秆小麦品种矮粒多等;日本岩手农场以达磨为矮源干1953年育成综合性状较好的农林10号,为达磨基因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提供了较好的基因载体。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小麦研究部主任勃劳格利用具有日本“农林10号”矮化基因的品系,与抗锈病的墨西哥小麦进行杂交,育成了“皮蒂克”、“盘加莫”、“索诺拉64”等30多个矮秆、半矮杆品种,其中有些品种的株高只有4050厘米,同时具有抗倒伏、抗锈病、高产的突出优点。在墨西哥、印度、巴基斯坦等地推广,使小麦单产大幅度提高。随后又育成了能够适应多种气候,日照、地形及其它生长条件的小麦新品种。因为改良中心设在墨西哥而称为墨西哥小麦。1967年后,阿根廷、孟加拉、巴西、智利、埃及、危地马拉、伊拉克、意大利、西班牙等中美、西亚、中东、北非、南美的许多国家相继引入墨西哥小麦及其栽培技术,使小麦大幅度增产。发展中国家种植小麦15亿亩,其中60%的面积采用绿色革命的育种成果。墨西哥从1960年推广矮秆小麦,三年间总产接近200万吨,比1944年提高5倍,并部分出口。印度实施绿色革命发展战略,1966年从墨西哥引进高产小麦品种, 1989年粮食总产量增至15237万吨,由粮食进口变为出口。美国引进墨西哥小麦,亩产高达900多千克,创造了世界小麦史上的奇迹。勃劳格也被誉为“绿色革命之父”,并于1970年荣获诺贝尔和平奖。与此同时,国际水稻研究所用原产中国台湾省的“低脚乌尖”品种所具有的矮杆基因导人高产的印度尼西亚品种“皮泰”中,培育出第一个半矮秆、高产、耐肥、抗倒伏、穗大、粒多的奇迹稻“IR8” 品种即国际稻8号,亩产可达400500多公斤。此后,相继育成IR5、IR26、IR34、IR36、IR50等系列良种,并在抗病害、适应性等方面有了改进,在东南亚广为种植。在推广绿色革命的11个国家中,水稻亩产量由20世纪70年代初的135公斤提高到80年代末的221公斤,增长63%。中国的绿色革命。“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他所研究的“杂交水稻”是中国为绿色革命所作的一大创举。“杂交水稻”最大的优点是产量高,一般可以比父母本增产2040%,一般亩产都可以达到500650千克,小面积亩产达到850千克。优良的“杂交水稻”具有根系发达、分蘖力强、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米质优良、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优点。中国从197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现每年种植面积超过1500万公顷,产量占全国水稻总产的2/3左右。从19761994年19年间,累计种植1.6亿ha,累计增产1200多亿千克。相当于199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在“杂交水稻”的发源地湖南,由于种植“杂交水稻”增产稻谷301亿千克,亩产由推广前的平均241千克提高到400千克。“杂交水稻”也引种到其他国家,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90年全世界水稻种植面积为1.5亿ha,其中“杂交水稻”0.146亿ha,面积只占10%左右,产量占世界水稻总产量的20%左右。绿色革命对环境的影响。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和产量的提高,对满足世界对粮食的需求及克服饥荒和贫困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以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机器为特征的石油农业,在绿色革命中相应发生重大变革,相继出现了生态农业、自然农业和有机农业等。这些农业基本原理是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主要技术措施是改进耕作制度包括不用和少用化肥、农药,用豆种作物和谷类作物轮作的方法,增强土壤肥力;实行病虫害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促进生态系统平衡;实行秸杆覆盖免少耕耕作体系,促进水土保持,开发生物能源和无污染能源,促进能源合理利用和节约等。这些措施的实行,有利于改善环境和食品质量。发达国家的化肥、农药使用量已呈下降趋势。西欧一些发达国家20世纪6070年代,每公顷年化肥用量超过200公斤(标肥);20世纪90年代末,每公顷年化肥用量约153公斤左右,下降了30%以上,减轻了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的危害。绿色革命还调整农业结构,实现了资源优化和生产要素的结合。传统种植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