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filer虚拟存储搭建并配置服务端.doc_第1页
openfiler虚拟存储搭建并配置服务端.doc_第2页
openfiler虚拟存储搭建并配置服务端.doc_第3页
openfiler虚拟存储搭建并配置服务端.doc_第4页
openfiler虚拟存储搭建并配置服务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Openfiler 虚拟存储搭建并配置服务端一、概述Openfiler 由rPath Linux驱动,它是一个基于浏览器的免费网络存储管理实用程序,可以在单一框架中提供基于文件的网络连接存储 (NAS) 和基于块的存储区域网 (SAN)。整个软件包与开放源代码应用程序(例如 Apache、Samba、LVM2、ext3、Linux NFS 和 iSCSI Enterprise Target)连接。Openfiler 将这些随处可见的技术组合到一个易于使用的小型管理解决方案中,该解决方案通过一个基于 Web 且功能强大的管理界面实现。二、配置使用启动openfiler后,在这里有提示我们通过web进行访问。并且提示了访问的地址如:Https:/00:446/.默认账户是openfiler密码为password.我们登陆之后可以修改用户的密码。一) 存储端(target)配置【iscsi裸设备】1.1 启动服务在Service里面启动iscsi target。启动之后,下次重启会自动启该服务。1.2 配置iscsi initiator访问IP只有配置了IP才有权限访问openfiler存储。在system选项的最下面有配置选项,把IP写上即可。注意这里的子网掩码,写的55。1.3 创建卷设备现在我们来配置共享设备。先对我们没有格式的分区格式化成扩展分区,一定要扩展分区:rootsan # fdisk /dev/sdaThe number of cylinders for this disk is set to 5221.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that, but this is larger than 1024,and could in certain setups cause problems with:1) software that runs at boot time (e.g., old versions of LILO)2) booting and partitioning software from other OSs(e.g., DOS FDISK, OS/2 FDISK)Command (m for help): n Command actioneextendedpprimary partition (1-4) ePartition number (1-4): 3First cylinder (383-5221, default 383):Using default value 383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383-5221, default 5221):Using default value 5221Command (m for help): w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Calling ioctl() to re-read partition table.WARNING: Re-reading the partition table failed with error 16: Device or resource busy.The kernel still uses the old table.The new table will be used at the next reboot.Syncing disks.rootsan # fdisk -lDisk /dev/sda: 42.9 GB, 42949672960 bytes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5221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Device BootStartEndBlocksIdSystem/dev/sda1*1255204825683Linux/dev/sda22563821020127+82Linux swap / Solaris/dev/sda33835221 38869267+5Extended格式化之后,我们在openfiler的网页中就能看到这个磁盘信息,如果不格式化,或者格式化错误,是无法编辑的。页面网下拉,我们能看到创建分区:把所有空间全部创建成一个分区,这个就是一个卷。之后窗口会显示:创建完成后,选择volume Groups。然后输入vg名称和对应的设备,确定即可。至此,我们已经创建完成了一个叫san的卷组。但是我们在环境中使用的是卷。所以我们还需要在这个卷组里创建它的卷。在这个页面往下拉,我们可以看到创建卷的选项:这里我把所有的空间都创建到一个逻辑卷里。逻辑卷创建完成以后,我们需要创建一个iscsi target,然后把逻辑卷和这个target映射起来,这样就可以通过这个target与服务器进行连接。点机iSCSI Target,创建Target IQN:选择LUN Mapping,将ISCSI和逻辑卷对应起来配置能够访问逻辑卷的Network ACL权限,这个ip是在system的选项里设置的。这个之前已经配置过。这里可以设置多个IP,可以控制哪个IP允许访问哪个逻辑卷。从而可以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存储而互不影响。至此,存储的服务端已经配置完成。在这一步,我们创建了一个逻辑卷然后与ISCSI target进行了对应。客户端的服务器就通过这个ISCSI target进行连接。Openfiler target的配置文件是: /etc/ietd.conf。1.4 重启iscsi-target服务#service iscsi-target restart二) 服务器端(initiator)配置122.1 安装iSCSI(启动器)服务这个安装包在系统的安装包里。找到iscsi-initiator-utils-*.rpm包。安装上。rootcentos # rpm -ivh iscsi-initiator-utils-71-0.10.el5.x86_64.rpmrootcentos #rpm -qa | grep iscsi-initiator-utilsiscsi-initiator-utils-71-0.10.el52.2 配置iSCSI(启动器)服务rootcentos # service iscsid startOKoff network shutdown. Starting iSCSI daemon: OKOKrootcentos # chkconfig iscsid onrootcentos # chkconfig iscsi on1) 用iscsiadm命令检查网络存储服务器上的所有可用目标:rootcentos # iscsiadm -m discovery -t sendtargets -p 00:3260,1 .san2) 手动登iSCSI目标rootcentos # iscsiadm -m node -T .san -p -lLogging in to iface: default, target: , portal: ,3260Login to iface: default, target: , portal: ,3260: successful3) 配置自动登录在计算机引导(或iSCSI启动器服务启动/重新启动)时,客户端将自动登录上面列出的每个目标。和上面描述的手动登录过程一样,不过在这里加了2个参数。rootcentos # iscsiadm -m node -T .san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