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统编版(五四学制)备考2019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姓名:_ 班级:_ 成绩: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1. (5分)阅读理解。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给加点字注音。涉_ 坠_契_ 矣_(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涉:_之所从坠:_此:_(3)翻译下面的句子。遽契其舟。求剑若此,不亦惑乎?(4)读完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 (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愚人食盐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1)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停顿处用“/”画开,(限断两处) 天 下 之 事 皆 然 过 则 非 惟 无 益 反 害 之 。(2)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 昔有愚人:_食之,甚美:_(3)翻译下面的句子。 主人既闻,乃益盐。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4)这则短文有何寓意? 3. (15分)阅读两小儿辩日后,回答下面的问题。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找出文中的三对反义词,写下来。_ _(2)抄写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这个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4. (26分)根据原文,并完成练习。 (1)按原文填空。孔子东游,见两小儿_,问_。一儿曰:“_,而_。”一儿以_,而_。一儿曰:“_,及日中_,此不为_?”一儿曰:“_,及其日中_,此不为_?”孔子不能_。两小儿笑曰:“_?”(2)两个小孩各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太阳离人的远近的? (3)从两小儿的辩论中可以看出什么? (4)“孔子不能决”说明了_。 (5)你感觉下列哪幅图中的太阳大一些?请动手量一量,看哪一幅大,并说说这是怎么回事。5. (8分)课外阅读。 曹冲称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 欲知其轻重。1使水及原痕。2(2)“欲知其轻重”中的“其”指的是1。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置 象 于 船 上 刻 其 水 痕 所 至。(4)曹冲想出了什么好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6. (12分)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 , 百花零落 , 惟菊独盛。【注】溢(y):原义是水漫出来,这里是流出、散发的意思。赭(zh):红褐色。耐:受得住,禁得起。既降:已经降临。既:已经。降:降临。零落:凋零、凋谢。惟:只有。(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其:_ A它的 B他们 C那个如:_ A依照、顺从 B像,相似 C比得上,及或:_ A有的 B或许 C稍微(2)作者从_、_、_、_四个方面描写了菊。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_和_之情。 (3)为了写菊耐寒的特性,作者用了_的修辞手法,“百花”指的是_。 (4)最后一句的意思是:菊花生性很耐严寒,当严霜降临的时候,其他的花都凋谢了,只有菊花依然盛开。赞美了菊花_的精神。 7. (13分)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匡(kunq)衡凿(zo)壁借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 ,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 , 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逮:达到,及。映:照。偿:报酬,回报。怪:对感到奇怪。资给:资助,供给。遂:最终,终于。(1)“凿壁”的“凿”,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挖槽或穿孔用的工具,称“凿子”B . 打孔,穿通C . 明确,真实(2)下面对本文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邻居家有蜡烛,但烛光照不到匡衡家。B . 匡衡自己家也有蜡烛。C . 匡衡帮一个叫“文不识”的人干活是有工钱的。D . 匡衡最后成不了大学问家。(3)你从匡衡身上学到了什么? 8.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杨氏之子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y)?”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1)给短文中的划线字注音。 _孺譬瞳(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孺子:_尝:_戏:_人语之曰:_9. (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有王告大臣:“汝牵一象来示众盲者。”时彼众各以手触,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象类何物?”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萝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 , 其触尾者言象“如绳”。【注】萝菔:萝卜。箕:簸箕,扬米去糠的器具。杵(ch):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用于舂(chn)米等。臼(ji):用石或木制成的舂(chn)米的器具。脊:这里指背部。瓮(wn):一种盛东西的陶器,腹部较大。(1)用“/”标出后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汝牵一象来示众盲者。(2)解释划线词的意思。象类何物?_时彼众盲各以手触。_(3)解释后面句子。其触耳者言象“如箕”。(4)给本故事拟一个标题,应当是:_。 (5)本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 10. (6分)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路遇先生余儿行路中,遏先生,鞠躬行礼,正立路旁。先生有命 , 儿敬听之;先生有问,又敬答之。俟先生去,然后行。人皆称为知礼。【注】余儿:我的孩子。命:命令,吩咐。俟:等到。人皆称为知礼:人们都说(我的儿子)懂得礼数。皆,都。礼,礼节、礼数。(1)说说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鞠躬行礼 鞠躬:_人皆称为知礼 知礼:_(2)在路上遇到老师时,该怎么做?请把文中相应的句子画上横线。 (3)读了这则小古文,你懂得了什么? 11. (19分)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 , 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注】凛然:稳重的样子。京、洛:指北宋时的开封和洛阳。甫冠:指刚满20岁。闻喜宴:朝廷赐宴新科进士及诸科及第的人。同列:这里指同年考中进士的人。(1)写出下列划线词的意思。退为家人讲_众皆弃去_光持石击瓮破之_同列语之曰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自是手不释卷,至不如饥渴寒暑。(3)从文中看,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12. (14分)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这句话的意思是:1(2)你认为是怎么回事呢?请写出你的想法。13.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_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 ,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1)将课文内容补充完整。(2)伯牙鼓琴( )A . 乐器B . 弹奏C . 发动(3)洋洋乎若江河( )A . 如果B . 好像C . 你(4)志在流水( )A . 志向B . 记住C . 记号(5)伯牙绝弦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原句写下来。14. (8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入木三分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日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j)月,书便大进。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 , 工人削之,入木三分。【注】旷:王旷,王羲之的父亲。笔说:论书法的书。幼令:幼年时美好的才华。卫夫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少时,曾经跟她学习书法。祝版:祭神的木板。(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七岁善书_恐不能秘之_语太常王策曰_(2)结合语境,写出下列划线的“之”指代的对象。 窃而读之_今日用之_工人削之_(3)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一处) 十二见前代笔说其父枕中窃而读之(4)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5)“入木三分”已成为一个成语,请你说出它现在的含义。 15. (15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11分)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 问其故。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日:“ , ,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 , ,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1)按原文内容填空。(2分) (2)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2分) 辩斗:_日中:_决:_孰:_(3)文中两小儿是因为_问题而辩日。 两小儿各自的观点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话来回答。(2分)_(4)“孔子不能决也这句话反映了孔子对待知识持有_的态度,同时也能从中悟出_的道理,由此还可使我们联想到孔子的一句话:_。(3分) (5)你能判断两个孩子谁对准错吗?用你掌握的科学知识说说其中的道理。(2分) _16. (2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铁杵磨成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媪(o):年老的妇人。杵(ch):棒槌。卒业:完成学业。(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去:_ 方:_欲:_ 还:_(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磨 _ _ _ _还 _ _ _ _(3)下面句子的划线字意思相同。(判断)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4)翻译下面的句子。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太白感其意,还卒业。(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1-1、1-2、1-3、1-4、2-1、2-2、2-3、2-4、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防排烟自考试题及答案
- 矿长任职考试题及答案
- 库仑力考试题及答案
- 松脂工技能巩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球团原料工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中国轻型裁割机数据监测报告
- 飞机桨叶型面仿形工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蒸馏炉工综合考核试卷及答案
- 摊商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炼钢浇铸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TSG 07-2019 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 许可规则
- 电梯维保服务评价与改进措施
- 施工质量标准化手册之桥涵工程
- 医院培训课件:《环境卫生学监测的方法》
- 中队辅导员培训材料
- 2025年巷道掘砌工(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五爱教育
- 开学第一课消防安全知识课件
- 香港劳务派遣合同范本年
- 2025年威海桃威铁路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观察及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