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教学内容生活中的快乐课次第一课备课日期2月21日授课日期教材分析较为安逸的物质生活,不仅没有满足小学生的需要,甚至感到欲求不满,总是不断地希望用外在事物让自己快乐与兴奋。另一方面,学生升入高年级后,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对他人和外在事物都有着较强的敏感性。但是面对自己与外界在互动中所发生的困扰和冲突,不少学生不知道怎样面对。为此,针对出现在学生生活中诸如此类的问题,本单元培养学生学会用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面对生活中的事情。教学目标1.通过呈现快乐的场景,带动学生去细心观察、发现快乐;知道快乐并不难寻找,让学生在发现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2.知道快乐有很多种,而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的快乐更持久。教学重难点理解什么是快乐,感受生活中的快乐,指导学生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教学准备挂图,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设疑自探1、导课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快乐。当我们听到好消息、取得好成绩时,当我们尽情地玩耍、唱歌时,快乐都伴随着我们。快乐是好心情,快乐是一种感受。(板书:生活中的快乐)2、看到这个课题,请同学们阅读书中内容,读完后你们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3、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对其整理成如下自探问题:(1)一周之内自己的心情变化吗?(2)什么事使自己感到快乐,当时的心情怎样?(开心)什么事使自己不高兴,当时自己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很烦恼,做作业都没有心思)(3)你自己是快乐多一点?还是不高兴多一点?(多一些同学讲自己一周内情绪的变化)(4)快乐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5)汗水可以换来快乐吗?4、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书上内容,解决以上问题。二、解疑合探1、同学们解决了哪些问题?(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中、优等生评价)小结:快乐有很多,有单纯的快乐,也有掺杂着痛苦和汗水的快乐;有短暂的快乐,也有能持续长久的快乐有些快乐轻而易举就能得到,有些快乐则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2、组内交流,解决一下重难点:(1)快乐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 (2)让我们读读高尔基写给他儿子的信,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3)出示教材,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人感到快乐?3、汇报合探情况4、总结:看来,付出努力、汗水后得来的快乐,会使我们感到更兴奋,更回味无穷!三、质疑再探学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请说一说(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四、运用拓展1、我当小老师。学生自编自练、交流展示。2、教师补充练习。(1)游戏:快乐驿站,让学生通过讲笑话、唱一首快乐的歌、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表演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快乐的事情,表达快乐的心情,并感染其他同学,让学生在“快乐驿站”,共同感受快乐。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快乐的情绪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好处;在愉悦、快乐的心境下学习、做事有什么感受。(2)中国女排为什么夺冠后激动地拥抱在一起热泪盈眶?(她们经过了刻苦的训练,胜利得来不易)(3)这道题终于做出来了!(是经过了认真思考得出来的)(4)农民丰收的喜悦是如何得来的?(在田间风吹日晒,辛勤劳作换来的)3、让我们来做个学习总结:用一句话,或一个比喻说说自己对快乐的理解。什么是快乐?请说一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拥有好心情课次第二课备课日期2月28日授课日期教材分析较为安逸的物质生活,不仅没有满足小学生的需要,甚至感到欲求不满,总是不断地希望用外在事物让自己快乐与兴奋。另一方面,学生升入高年级后,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对他人和外在事物都有着较强的敏感性。但是面对自己与外界在互动中所发生的困扰和冲突,不少学生不知道怎样面对。为此,针对出现在学生生活中诸如此类的问题,本单元培养学生学会用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面对生活中的事情。教学目标1.知道烦恼人人都有,烦恼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尝试分析、思考造成烦恼的主客观原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有些烦恼是客观原因造成的,自己无法回避。面对这样的烦恼,应该在接受现的同时,面对现实,并寻求排解的方法。有些烦恼则是“自寻烦恼”,如果改变一下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心理状态就可以缓解情绪,解决困惑。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知道面对同样的事情,态度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会有不同的心情,由此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要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教学准备名人故事,名言,寓言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设疑自探1、 导课人人都有烦心事我们都向往快乐,希望快乐永远与自己相伴。然而“快乐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感受到快乐却不是那么容易。(板书:拥有好心情)2、看到这个课题,请同学们阅读书中内容,读完后你们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3、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对其整理成如下自探问题:(1)大家都有什么烦心事呢?(2)被同学误解,你会是什么感受?你会怎么做?(3)同学在背后议论你,你会是什么感受?你会怎么做?(4)假如是你出了意外,你会怎样接受无可改变的现实呢?(5)遇到烦恼的事,改变一下我们的思考方式,换个思路想想,看看结果会有什么不同?4、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书上内容,解决以上问题。二、解疑合探1、同学们解决了哪些问题?(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中、优等生评价)小结:走出烦恼过渡:面对烦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2、 组内交流,解决一下重难点:情境一:(1)被同学误解,受到委屈而感到心里不高兴,有些生气,甚至有时伤心地哭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因此而长时间闷闷不乐,发脾气或对误解自己的同学总是耿耿于怀,就是不正常的情绪。(2)让学生设想如果李萌向同学解释后,很快化解误会,原谅同学,对自己及自己与同学的关系会怎样?如果为此而总是闷闷不乐,不理同学,又会怎样?(3)假如你是李萌,听到同学议论后,你会是什么感受?你会怎么做? 情境二:(1)假如你是李萌,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2)交流,评议(分析哪些情绪表现是正常的、合理的;哪些情绪表现是不合理的。)(3)思考:不良的心理表现会给自己、给自己与同学的关系带来什么后果?为什么李萌总会遇到烦恼?原因是什么?给李萌开个药方。3、汇报合探情况4、总结:多对生活笑一笑生活就像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朝你笑;你对它哭,它也朝你哭。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法不同,感受就不同。三、质疑再探学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请说一说(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四、运用拓展1、我当小老师。学生自编自练、交流展示。2、教师补充练习。(1)师讲述故事:有两个年轻人在一场车祸中丧失了一条腿。面对灾难,甲青年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时常摔东西来发泄,认为世界那么不公,要和他过不去;而乙青年则很高兴,他说:“还好,我还留住一条腿,我可以用它快乐地走完下半辈子。”(2)同学们,面对同一种情况,他们的态度截然不同,你喜欢谁呢?谈谈你的看法。(3)假如是你,你会怎样接受无可改变的现实呢?(4)遇到烦恼的事,改变一下我们的思考方式,换个思路想想,看看结果会有什么不同?(5)说说你怎样做到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3、课堂小结: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请说一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尝尝苦滋味课次第三课备课日期3月7日授课日期教材分析较为安逸的物质生活,不仅没有满足小学生的需要,甚至感到欲求不满,总是不断地希望用外在事物让自己快乐与兴奋。另一方面,学生升入高年级后,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对他人和外在事物都有着较强的敏感性。但是面对自己与外界在互动中所发生的困扰和冲突,不少学生不知道怎样面对。为此,针对出现在学生生活中诸如此类的问题,本单元培养学生学会用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面对生活中的事情。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是由酸甜苦辣等多种滋味组成的,挫折和逆境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同时它们也是人生的一笔重要财富。2.培养学生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的正确态度,学会以平和的心态和坚强的毅力面对挫折和失败。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的正确态度,学会以平和的心态和坚强的毅力面对挫折和失败。教学准备小故事,名人名言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设疑自探1、 导课同学们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邻居、老师或周边的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困苦和挫折,对他们的成长有什么影响。(板书:尝尝苦滋味)2、看到这个课题,请同学们阅读书中内容,读完后你们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3、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对其整理成如下自探问题:(1)听了大人们成长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2)爱迪生曾经说过“失败也是我们所需要的,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失败带给我们什么?(4)你从失败中收获了什么?(5)面对逆境,我们有关选者哪种态度?(6)不同的生活对我们的成长各有利弊,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4、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书上内容,解决以上问题。二、解疑合探1、同学们解决了哪些问题?(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中、优等生评价)小结:舒适美满、事事如意的生活自然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是,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也会有困难、挫折和失败,身处逆境的时候,人生就像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当面对挫折和逆境,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挫折和逆境也是一笔财富 2、小组内交流,解决一下重难点:看故事,思考。(1)胡萝卜,鸡蛋,咖啡粉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面对逆境,我们有关选者哪种态度?(2)故事所表达的寓意是什么?(3)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一说,面对困难和挫折,哪种行为表现像胡萝卜?(悲观、退缩、自暴自弃等)哪种行为表现像鸡蛋?(坚韧、顽强、不屈服等)哪种行为表现像咖啡粉?(积极进取、努力改变不利的境遇等)。3、汇报合探情况4、总结:沸水就象我们生活中的挫折,面对挫折,我们有不同的态度,也会有不同的结果,只有不怕挫折的人,挫折才会变成我们前进的阶梯。三、质疑再探学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请说一说(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四、运用拓展1、我当小老师。学生自编自练、交流展示。2、教师补充练习。(1)小小故事会大家把收集来的名人的故事进行交流。(2)测测我的意志力结合教材第22页的问题,参考“资料库”中的意志品质小测试,让学生测试自己的意志力。当遇到下面的情况,我通常怎么对待?锻炼身体,炼了一半,感到很累,我会自己想做成一件事,可是总是做不好,我会每次定了计划或作出承诺,我会学习中遇到难题,我会(3)从坚持做一件小事开始结合对苏格拉底故事的讨论,让学生思考自己怎样从坚持做一件小事开始培养自己的毅力。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个小计划。(4)我的座右铭。找一句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3、课堂小结: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请说一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吃穿住话古今(一)课次第四课备课日期3月21日授课日期教材分析吃穿住话古今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第十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中的第一课,其目的是通过我们现在的衣食住行,透过历史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积淀,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探究我们生活中许多事物的来龙去脉,同时体验和感悟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教学目标1.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以及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2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3了解和欣赏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感受饮食文化中闪烁着的祖先的智慧和创造。4.尝试运用传说,文物资料等拖册和再现历史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以及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2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教学准备挂图,课件,资料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设疑自探1、导课走进远古时代吃穿住行是生活最基本的需要,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考察吧。(板书:吃穿住话古今(一)2、看到这个课题,请同学们阅读书中内容,读完后你们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3、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对其整理成如下自探问题:(1)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吃什么/穿什么?住在哪里?(2)他们生活中会有哪些苦难和危险?(3)“饮血茹毛“是什么意思?(4)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在谋取食物和社会方面与最初给人类有哪些变化?(5)古代与现代食文化有哪些联系呢?4、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书上内容,解决以上问题。二、解疑合探1、同学们解决了哪些问题?(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中、优等生评价)小结:人类从诞生之初,就一直处在严酷的自然条件的考验中,严寒酷暑,暴雨雷鸣,毒蛇猛兽。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的祖先在艰苦的条件下,运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不断地摸索,开拓,经过漫长的岁月,一步补从野蛮走向文明。2、组内交流,解决一下重难点:天气的农谚 节气的农谚 自然的农谚 (1)学生说说这些农谚,告诉了我们什么(自然现象和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中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2)农历有二十四节气,我们在日历中找一找它们的名称。再设想一下,这些节气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3、汇报合探情况4、总结:这是中华民族为人类的生存与文明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三、质疑再探学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请说一说(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四、运用拓展1、我当小老师。学生自编自练、交流展示。2、教师补充练习。中国的食文化介绍P31P32。(1)你们了解了什么?(出土的石器、面团变面条、饺子的做法、屈原的故事、筷子的使用)除了书上的介绍,你还知道什么?(从习惯、讲究、礼仪等方面引导)(2)全班齐读奇妙的筷子,读后最大的体会是什么?你们还能举出反映出祖先聪明的例子吗?(3)古代与现代食文化有哪些联系呢?(以饺子为例教学P85)(4)刚才有的同学说喜欢肯得基、牛排,那它们属于西餐。对,每个民族和国家,由于生活的环境和历史文化存在着差异,所以在食文化上也不相同,我们比较一下,中、西两餐各有什么特点?P33除书上的以外,你们还知道哪些?3、课堂小结: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请说一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吃穿住话古今(二)课次第五课备课日期3月28日授课日期教材分析吃穿住话古今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第十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中的第一课,其目的是通过我们现在的衣食住行,透过历史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积淀,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探究我们生活中许多事物的来龙去脉,同时体验和感悟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服饰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关系,由此体会人类的文明进步与社会的发展。2、学习用联系、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教学重难点理解什么是快乐,感受生活中的快乐,指导学生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教学准备挂图,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设疑自探1、导课走进远古时代吃穿住行是生活最基本的需要,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考察吧。(板书:吃穿住话古今(二)2、看到这个课题,请同学们阅读书中内容,读完后你们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3、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对其整理成如下自探问题:(1)这两张像片各是什么季节照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2)服饰与什么有关?(板书:季节气候)(3)服饰还与什么有关?(板书:职业)(4)服饰与季节气候、职业有关,那么服饰还和什么有关呢?(5)这几套唐朝服饰分别是什么人穿的?(板书:身份)4、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书上内容,解决以上问题。二、解疑合探1、同学们解决了哪些问题?(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中、优等生评价)小结: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了服饰与季节气候、职业身份、经济水平、制作技术等有关。接下来,我们用服饰与相关事物的联系,来了解当时社会的情况。2、组内交流,解决一下重难点:(1)远古时期的人们从赤身裸体到懂得用树叶遮身,从这一过程中,你可以猜测出什么?(2)从用树叶遮身发展到用兽皮做衣服,你还能猜测到什么呢?(3)古人在做什么?用什么来缝衣服?为什么是用的骨针?那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缝制衣服?(4)黄道婆做出了什么贡献?3、汇报合探情况4、总结:据考古发现,早在几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用骨针来缝合兽皮做衣服了,这可是人类服装史上的一大进步。当然,和我们现在相比,当时社会制作水平还是相当低下。三、质疑再探学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请说一说(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四、运用拓展1、我当小老师。学生自编自练、交流展示。2、教师补充练习。(1)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祖先们走出了用树叶兽皮为面料制作服饰的远古时代,后来,他们的服饰和面料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2)6000多年前,人们已经能把野生麻的杆撕开捻成线,织成麻布。那这件衣服是什么面料呢?(3)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会做丝衣了,这件丝衣是多少年前做的?(4)这件丝衣2000多年前的,丝衣的重量只有49克,不到一两,真是薄如蝉翼,轻若烟雾(5)同学们知道这套服饰的名称吗?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3、同学们,一提到丝绸,中国人是相当的自豪!因为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种桑树,养蚕子,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你们知不知道古代有一条与丝绸有关的路?板书设计职业身份 人类进步 服饰经济水平 经济发展 生产技术教学反思教学内容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课次第六课备课日期4月4日授课日期教材分析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是本单元的第三课,从感知我国古代陶瓷文化的卓越成就和对世界文化产生的影响学习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尝试运用传说、文物资料等推测和再现历史的方法初步了解陶瓷及青铜器的基本情况,及其与人类生活需要的密切关系。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陶瓷及青铜器等冶炼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人类生产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密切关系。2.感知我国古代陶瓷文化的卓越成就和对世界文化产生的影响教学重难点1初步了解陶瓷及青铜器等冶炼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人类生产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密切关系。2感知我国古代陶瓷文化的卓越成就和对世界文化产生的影响。教学准备名人故事,名言,寓言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 设疑自探1、导课出示一陶器:陶器在今天看来,既简单又普通,可是在七千多年前,我们祖先就创造出自然界中没有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猜一猜,他们怎样创造出陶器的?这些说法有道理吗?说明了什么?(是在人们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在不断地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板书: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2、看到这个课题,请同学们阅读书中内容,读完后你们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3、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对其整理成如下自探问题:(1)比较一下瓷器与陶器有什么不同?(制作材料的不同、款式的不同、光泽的不同等)。各个时期的瓷器又有哪些不同?(2)享有“ 瓷都”之称的就是我们江西省景德镇,你们对景德镇有哪些了解呢?(3)各个时期的瓷器又有哪些不同?(4)猜猜这些陶器是做什么用的(盛水、盛物、装饰品)?4、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书上内容,解决以上问题。二、解疑合探1、同学们解决了哪些问题?(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中、优等生评价)小结:我们站在古人的角度,推测陶器的来历,陶与瓷的区别来了解陶瓷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人类生产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密切关系。3、 组内交流,解决一下重难点:小组汇报(1)把自己找到的陶瓷列出来,说说它的材料、用途。(2)没带实物的可用调查、文字、照片的形式讲述。(3)不管以什么方式展示,必须说明其方法、途径、以及阐明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归类。(4)从其他青铜上你们还发现了什么?你们从这些青铜上找出历史故事吗?学生小组交流。3、汇报合探情况4、总结:通过同学们的展示,我们能切身感受到陶瓷器现在依然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三、质疑再探学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请说一说(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四、运用拓展1、我当小老师。学生自编自练、交流展示。2、教师补充练习。(1)我们的祖先不仅用自己的智慧制成了精美的陶瓷器,同时,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还创造了青铜,什么是青铜?(铜和铅,锡的合金,其优点硬度高,熔点低)到底是怎样的呢?(2)你们在哪儿看到青铜器?老师简介青铜的制作情况,教参P623.看书上的“利益”你发现了什么?(3)假如是你,你会怎样接受无可改变的现实呢?(4)了解了青铜器中的历史故事,知道人们生产与生活的方式,了解历史事实的历史研究方法(5)瓷器也以神奇的风采,独特的技法,浓郁的民族韵味,享誉世界。3、课堂小结: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请说一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汉字和书的故事课次第七课备课日期4月11日授课日期教材分析汉字和书的故事是本单元的第四课,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及与现实事物的联系,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了解书的产生及演变历程,并通过学习,体会到我们今天的一切事物都有它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这其中我们的祖先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及与现实事物的联系,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2.了解书的产生及演变历程,并通过学习,体会到我们今天的一切事物都有它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这其中我们的祖先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教学重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汉字与生俱来的历史的温度和生命的气息,并升华凝聚对汉字的一种真诚的爱。教学准备小故事,名人名言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设疑自探2、 导课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聪明智慧创造了汉字,那这些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又是怎么知道的呢?(记载)我们学习的大多都是从书上获得的,那“书”又是怎么来的?这节课我们将探讨这个问题。(板书:汉字和书的故事)2、看到这个课题,请同学们阅读书中内容,读完后你们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3、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对其整理成如下自探问题:(1)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有汉字,你会碰到哪些困难?(2)汉字到底是谁创造的呢?说起“造字”,我们就会想到“仓颉造字”的传说,谁知道这个传说?(3)你们认为传说中哪些是可信的?哪些方面可以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4)那人们为什么要造字呢?表达、交换、记忆?(5)你认为结绳记事的方法有什么不足?(6)从“牛”字的演变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4、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书上内容,解决以上问题。二、解疑合探1、同学们解决了哪些问题?(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中、优等生评价)小结:“仓颉造字”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不是史实。其实,汉字不可能是由一个人创造的,也不可能是在一个时期创造的。如果仓颉确有其人,他也只是寻找到了文字的“根”,并且发挥聪明才智使“文字根”长出了强壮的树干。只有在后人的浇灌下“树”才会渐渐“分枝”,长出“绿叶”造字的祖先不是一个人,我们的祖先人人都在创造文字,都在参与这个活动。直到今天,汉字都还没有“结果”,也永远不会“结果”,因为汉字还在不断创造,不断发展。 2、小组内交流,解决一下重难点:每一个汉字都是智慧的结晶。通过一个个汉字,我们能够看到祖先是怎样生活的,这种生活又是怎样变化的,甚至能够“看”到他们是怎样思考的。昨天,我请大家去了解古人造字方法,并收集了相关的资料,请大家分小组研究一下,下面这几组字有什么特点?古人是怎样造出这些字的?人、木、牛、册、眉本、上、从、刃、中 从、休、暮、歪、掰噪、澡、躁、燥、操3、汇报合探情况4、总结:就这样文字越造越多。据统计,形声字占汉字的90左右。除了这主要的三种造字方法之外,还有假借、转注两种造字法。我们的祖先就是运用这六种造字法造出了90000多个汉字。这些神奇的汉字,都是我们聪明的祖先从劳动中从大自然中、从社会生活中体味、创造出来的。三、质疑再探学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请说一说(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四、运用拓展1、我当小老师。学生自编自练、交流展示。2、教师补充练习。(1)造字游戏(2)组字游戏(3)欣赏书法实物,感受汉字的独特艺术魅力。3、课堂小结: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请说一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内容伟大的先人课次第八课备课日期4月25日授课日期教材分析伟大的先人是开篇一课,我们在教学时,要避免就人物说人物,在展示人物的同时,注意挖掘其身上和思想中表现出的、支撑我国数千年的民族精神。第一课中选取了孔子和司马迁两位代表人物,安排了一个活动天地。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历史上孔子、司马迁等其他伟人的事迹,感受伟人非凡的品质及中华文化的魅力。2、通过搜集、分析与整理孔子等名人的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3、通过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学习孔子等先人的优秀品质。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关注人物,重要的是要透过他们的事迹,关注他们的精神。在教学中要注意以情感人,以事感人。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孔子、司马迁等名人的资料。2、搜集论语的经典名言,了解我国古代名人的事迹或者成果。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设疑自探1、导课我国有一位伟大的先人,他虽然生活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但他的思想和文化至今影响着全世界。他是谁?联合国教科组织已将其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板书:伟大的先人)2、看到这个课题,请同学们阅读书中内容,读完后你们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3、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对其整理成如下自探问题:(1)你了解孔子吗?(2)了解论语?(3)让我们看看孔子都说过哪些话?这些话是什么意思?(4)你还知道哪些名言呢?(5)除了史记,还知道中国古人写了哪些历史书籍?4、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书上内容,解决以上问题。二、解疑合探1、同学们解决了哪些问题?(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中、优等生评价)小结:回顾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孔子因为其教育思想和道德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今天我们仍然要纪念他,吟诵其经典名句,体悟其中的深刻道理。2、组内交流,解决一下重难点:(1)史记中有这样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你能体会这句话的意思吗?(2)司马迁被囚禁多年,前后用了18年时间坚持写完了史记,你能想象他经历了怎样的困难吗?(3)为什么孔子离我们两千多年了,还有那么多人知道他纪念他?3、汇报合探情况4、总结:无论是孔子的论语还是司马迁的史记,这一本本书都承载着我们伟大的先人思想和智慧的光芒,透过书籍,我们能够看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因此,我们要感谢这些伟大的先人,记住他们的名字,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他们的精神。三、质疑再探学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请说一说(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四、运用拓展1、我当小老师。学生自编自练、交流展示。2、教师补充练习。在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像司马迁一样,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坚忍不拔地努力着、奋斗着。(1)李时珍花了27年时间完成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司马光花了19年时间编写了资治通鉴;贾思勰花了10年时间写了齐民要术这部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农书。思考:一本书为什么会需要这么长的时间?(2)课件播放范仲淹、李时珍、文天祥、李世民、赵匡胤、祖冲之、张衡、等的资料。(3)课后活动要求:希望大家课后查阅更多的历史人物,像老师提示的这样分类(伟大的诗人、著名的皇帝、科学家),或撰写人物小传。3、课堂小结: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请说一说。板书设计孔子 论语 让 伟大的先人 司马迁 史记 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 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我国的国宝课次第九课备课日期5月2日授课日期教材分析我国的国宝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中的一个主题。主要涉及的教材内容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探索古遗迹”、“哭泣的古遗迹”、“文物古迹的保护”。 本课是第二课时的教学,本课时了解古遗迹背后的故事,探索古遗迹的价值,体会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精深。这个课时在本课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教学目标1、对我国的古遗迹有一些基本的了解,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精深。 2、搜集有关古遗迹的资料,透过历史遗迹探究背后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对古遗迹的热爱。3、通过课前调查、课上交流、分析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一古遗迹保护的现状。教学重难点知道古遗迹的价值、我国古遗迹保护现状。如何激发学生保护占遗迹的责任意识。教学准备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相关资料和图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设疑自探1、 导课文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板书(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2、学生针对课题提出自己的疑问:(1)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2)从哪产看到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3、出示自探提示:(1)结合课本68、69页图文内容认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文中的文化遗产各有什么价值?(历史、艺术、科学价值)(3)课件播放完,谁能跟大家说一说你的感受?(4)这么多的文化遗产,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4、播放古遗迹课件,解决自觉问题。二、解疑合探1、同学们解决了哪些问题?(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中、优等生评价)小结:我们感受到了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辉煌,这都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祖先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丽,也不仅仅是壮观,可以这样说,每一处遗产都是一段辉煌的历史。2、小组内交流,解决一下重难点:(1)长城跨越了哪些省(市)、自治区? (2)长城的砖每块有十五千克重,这么高的山,这么多 的砖,当时人们是怎么运上去的? (3)长城为什么要建在高高的山上? (4)长城城墙的顶部为什么是凹凸形的?而不像别的城 墙那样是平的?3、汇报合探情况。全班就搜集的资料和问题进行交流。把自己的收获、体会或者是问题进行交以分享我们学习的快乐。4、总结:欣赏的是风情,解读的是文化。中华民族拥有让世人佩服的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提起这五千年的文化我们自豪,我们骄傲,也很值得我们用心灵去读。希望大家在今天这节课后更用心的解读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三、质疑再探学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请说一说(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四、运用拓展1、我当小老师。学生自编自练、交流展示。2、教师补充练习。(1)给大家介绍你感兴趣的一处景点。(在介绍的同时学生可以补充、讨论、提出问题)(2)上网查阅资料(同时让学生搜集历史背后的故事),交流学习的收获与体会。(3):秦始皇为什么要在地下建造如此规模庞大的兵马俑群?回答预设:秦始皇生时统一了六个国家,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死后,出于迷信的思想,他仍要做地下的帝王,继续驰骋疆场,统一地下的王国。3、课堂小结: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请说一说。板书设计我国的国宝历史 智慧艺术 价值 祖先的 勤劳科学 伟大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我们的国粹课次第十课备课日期5月9日授课日期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是小学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部分中的我们的国粹京剧。本单元以我国的文化遗产为主线,介绍了京剧、武术、书法等国粹艺术,本课则主要就京剧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认知活动。教学目标1、通过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2、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小组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京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珍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教学准备学生按照学习小组收集京剧的文化交流、京剧的基本知识等方面的资料,整理并练习向大家讲解;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设疑自探1、 导课祖国的历史文化灿若星辰。遨游在历史长河中,让我们流连忘返。 中华文化的精粹“国粹”以其博大精深、风格独特、令所有中国人为之骄傲自豪。如果我们把中华文化比做一棵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的话,那么“国粹”便是这”参天大树”结出的累累硕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分享一下这累累硕果吧。板书(我们的国粹)2、看到这个课题,请同学们阅读书中内容,读完后你们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3、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对其整理成如下自探问题:(1)你听懂了些什么?你们爱听京剧吗?(2)京剧知识知多少?(3)京剧为什么被称之为国粹?(4)脸谱其中的内涵式什么?(5)今天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京剧?(6)你都知道哪些中国的国粹?4、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书上内容,解决以上问题。二、解疑合探1、同学们解决了哪些问题?(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中、优等生评价)小结:我们的京剧不像芭蕾舞只跳不说,也不像话剧只说不唱,更不像歌剧只歌不舞。我们的京剧不仅有诗一般的语言艺术,讲究合仄压韵。同时又把歌、舞、诗、画、武术、杂技等融合到一起才形成了“以故事演歌舞”的表演特征,处处给观众以美的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不知道京剧,不知道自己的民族国粹。甚至妄自菲薄,就不对了。所以我认为作为中国人,就应该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宏扬光大京剧艺术。2、小组内交流,解决一下重难点:我们也一起来欣赏一下,京剧的精彩唱段,学唱两名句,好不好,说唱脸谱。 (1)说一说: 自己了解的生活中的中医如何看病?8687页(2)你都知道哪些中药?(枸杞、五味子、川贝、刺五加、三颗针等) (3)有关中药方面的知识。中药起源于中国 植物类 动物类贝壳类矿物类 3、汇报合探情况4、总结:就这样文字越造越多。据统计,形声字占汉字的90左右。除了这主要的三种造字方法之外,还有假借、转注两种造字法。我们的祖先就是运用这六种造字法造出了90000多个汉字。这些神奇的汉字,都是我们聪明的祖先从劳动中从大自然中、从社会生活中体味、创造出来的。三、质疑再探学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请说一说(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四、运用拓展1、我当小老师。学生自编自练、交流展示。2、教师补充练习。(1)你认为西医和中医哪一个好。(求异点)(2)选一种你感兴趣的中国文化,做一个图文并茂的宣传广告。3、课堂小结: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请说 一说。板书设计我们的国粹走向世界 京剧 国画 中医药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蔚蓝色的地球课次第十一课备课日期5月23日授课日期教材分析地球的内部从来没有人进去看过,即使是科幻小说地心旅行2万里描述的无数美妙的地下风光,然而用现代的观点来看,也只是在地壳层的探索。然而科学家又是怎么知道地球内部的结构的呢?本课从探索三个黑盒子开始,了解科学家是怎样从火山、地震、地热等自然现象出发引发对地球内部的思考,通过最后制作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来建构自己对地球内部的了解。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知道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2、体会人类为揭开地球奥秘,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3、激发学生探索地球的愿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人类为揭开地球奥秘,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索地球的愿望。教学准备我国的蔚蓝色的地球相关资料和图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设疑自探1、 导课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都是地球的居民,对于我们生存的地球,你了解多少呢?板书(蔚蓝色的地球)2、学生针对课题提出自己的疑问:(1)我们的地球为什么是蔚蓝色的?(2)如果你乘座宇宙飞船遨游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的呢?3、出示自探提示:(1)结合课本图文内容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你知道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从太空中观察地球全貌的人是谁吗?最早测算地球大小的人又是谁呢?读一读文中有关介绍。(3)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那究竟是多大呢?学习小伙伴告诉了我们。(4)你还能用其他的事例来具体说明地球的大吗? 4、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书上内容,解决以上问题。二、解疑合探1、同学们解决了哪些问题?(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中、优等生评价)小结: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可是你知道吗?人类认识地球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最早将天想象成一个半圆的盖子,高高在上,无所不包。大地如一个方方正正的棋盘,被天所覆盖,人们是怎么证明地球是圆的呢?2、小组内交流,解决一下重难点:(1)人们是怎么证明地球是圆的呢?(2)麦哲伦和船员们遇到了哪些困难?(3)从这一个个困难,一组组数据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你还知道哪些人类探索地球的人和事?向大家介绍介绍。(1)地球是一个球体(2)认识地球经历漫长过程(3)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证明地球是球形的。(4)地球是个球体3、汇报合探情况。全班就搜集的资料和问题进行交流。把自己的收获、体会或者是问题进行交以分享我们学习的快乐。4、总结:人类为了揭示地的奥秘,在浩瀚的宇宙中,不断探索进取,充分显示出人类无穷的智慧,惊人的毅力和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三、质疑再探学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请说一说(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四、运用拓展1、我当小老师。学生自编自练、交流展示。2、教师补充练习。(1)地球是怎样形成的?(2)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生命?(3)在地球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有生命的星球?3、课堂小结: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请说一说。板书设计蔚蓝色的地球40000千米 60亿人口 5.1亿平方公里 海洋面积71 陆地面积29 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我们的地球村课次第十二课备课日期5月29日授课日期教材分析沧海桑田的变化一方面是由于自然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类的原因。大自然的变化中,最为神奇的莫过于地壳的变迁,无论是中国的沈括还是外国的魏格纳,他们的研究对于人们认识到沧海桑田的变迁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地壳变迁最为神奇的当属喜马拉雅山,几十万年之前,这里原本是一片海洋,随着亚欧大陆板块的运动,喜马拉雅山脉逐渐隆起,虽每年以以二厘米的数度上升,几十万年以后,竟然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一高峰。教学目标1、知道经线、纬线、赤道、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大洲、大洋的名称和位置。2、了解地球村的自然环境。3、了解世界上许多国家及一些国家的地理位置和概况。4、感受地球的美丽与神奇。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世界上许多国家及一些国家的地理位置和概况。教学难点:感受地球的美丽与神奇教学准备我国的地球村关资料和图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设疑自探1、 导课说它象球不是球,肚子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西来宾市投资促进局招聘后勤服务控制数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硅碳负极生产线项目技术方案
- 公司船舶轮机员主管竞选考核试卷及答案
- 新疆存款保险知识培训课件
- 大众汽车防灾减灾知识培训课件
- 公司生猪屠宰加工工上岗考核试卷及答案
- 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应用方案
- 新疆土壤知识培训班课件
- 公司折弯机操作工特殊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荒漠化地区生态恢复与水土保持技术方案
- 【课件】数学建模活动:决定苹果的最佳出售时间点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第一册
- 施工队进场安全教育培训
- 母婴分离护理常规
- 污泥池清理管理制度
- 秩序员休假管理制度
- 保护环境的课件
- 2025年中国张裕产区葡萄酒特色与品牌国际化发展报告
- 图深度强化学习在配电网故障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 (2017)海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装修工程综合定额交底资料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英语人教版同步经典题精练之语法填空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