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3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2020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3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2020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3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2020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3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三)地球的圈层结构(建议用时:45分钟)合格基础练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 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 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回答12题。1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2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D地球内部1.A2.A第1题,浅层地能主要存在于地表数百米内,在陆地地壳平均深度范围内。第2题,浅层地能埋藏浅,主要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少量来自地球内部。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部分),回答34题。3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最接近于()A生物圈B水圈C圈层D圈层4有关图中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圈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B生物圈孕育于其他圈层中C圈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D圈层中硅镁层在大洋洋底缺失3.A4.B第3题,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位于地表附近,最接近生物圈。第4题,生物圈是一个跨圈层的圈层,其界线不像其他圈层那样分明。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56题。5有关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6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包括地壳和地幔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位于软流层以上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ABCD5.C6.B第5题,图示C表示水圈,而B表示生物圈,故A项错误;图示D表示地壳,故B项错误;地震波经过FG之间的交界面,横波速度减小为0,但纵波速度不为0,故D项错误。第6题,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的部分,包括地壳和地幔的顶部。7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问题。(1)图中地震波E是_,F是_。(2)图中分界面A是_,B是_。(3)图中圈层C是_,D是_,H是_。(4)简述E波在地下2 900千米的地方突然消失的原因。解析第(1)题,横波速度慢,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图中E波速度慢,在2 900 km处突然消失,可判断E波为横波。纵波速度快,可以在固、液、气三态中传播,F波为纵波。第(2)题,横波和纵波在地下平均33 km处都明显加快,对应图中分界面A是莫霍面;地下2 900 km处横波消失,纵波减速,B是古登堡面。第(3)题,图中圈层C是地幔,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 D 是外地核,H是内地核,在古登堡面以下。第(4)题,E波是横波,只通过固体物质传播;2 900千米的地方可能是由熔融态物质构成。答案(1) 横波纵波(2) 莫霍面古登堡面(3)地幔外核 内核(4)E波是横波,只通过固体物质传播;2 900千米的地方可能是由熔融态物质构成。等级过关练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图中()A为岩石圈B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C为地壳D古登堡面以上为地幔9图中所属关系可以表示为下图中的 ()甲乙 丙 丁A甲B乙 C丙D丁8.B9.D第8题,据图可知,为地壳,为软流层以上的岩石圈,由岩石组成;地幔位于古登堡面以上,莫霍面以下,故只有B项正确。第9题,据图可知,和没有交集,和有交集,包括,故丁图符合。下图是某区域地壳厚度等值线图(单位:千米)。读图,回答1011题。10图示区域地壳的厚度分布特点是()A北部低,南部高B中间高,四周低C中部地区变化大D东部地区最薄11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A海平面B岩石圈底部C莫霍面D软流层中部10.C11.C第10题,图中地壳厚度等值线,北部高南部低,中部地区等值线密集,地壳厚度变化大。第11题,地壳是莫霍面到地表的固体外壳,莫霍面是地壳的起算点,因此0千米可表示莫霍面。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代表四大圈层。读图,回答1213题。12图中序号依次是()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1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ABCD12.C13.B第12题,地球的各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知图中依次代表的是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第13题,“落红”属于生物圈,“春泥”属于岩石圈。14读北美地壳厚度等值线图(单位:千米),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所学知识,世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_千米。大陆地壳厚度与大洋地壳厚度有何差异?(2)图中A处的地壳厚度为_,B处地壳的厚度为_。(3)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是什么?解析第(1)题,主要为基础知识,记住相关知识即可回答。第(2)(3)题,根据相邻等值线之间闭合等值线区域的特征“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以判断出A处的地壳厚度介于4550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