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_教案.doc_第1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_教案.doc_第2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_教案.doc_第3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_教案.doc_第4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_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执教者:陈念一、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词是“关注科学”。文学和科学是相通的。在学语文中学科学,在学科学中学语文。在本单元中,我们可以倾听科学家矢志探索的心律和足音,品味那石破天惊的创造宣言和奇思妙想,领略到别样的情味与风光。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是学生进入中学的第一篇议论文。全文紧紧围绕“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论题,论述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了解本文论证结构的严密性,更主要的是要帮助学生确立科学思想、树立创新意识。要注意指导学生弄清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因此确立三个教学目标:(1)理清全文思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维、创造力之间的关系;(2)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议论文的一些基本常识,体会议论文论证结构、论证语言的严密性。其中(1)(2)为教学的重点,(3)为教学的难点。二、学情分析。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发展阶段,对自然界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和幻想,学习本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对议论文的了解还不多,对议论文的知识术语应点到为止,不宜过分深入,以此来化解难点。本文观点鲜明、结构谨严,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太难,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在读中体味,注重学生自我发现,真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三、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时间:3)1请同学们来做个算24点的游戏。(出示4张扑克牌)。(生算) 生1: 56(33)24 生2:(53)(63)24 生3: 356324 生4:(533)624 生5:(536)3242师:殊途同归,同学们真聪明。从这个游戏中,你们得到怎样的启发?(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回答。师点评)在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只要我们调整思维角度,打破思维定势,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甚至可能有所发明创造。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呢?今天我们就试着到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都很喜欢的游戏来导入新课,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创立一个兴趣场。) (二)、初读课文,找出观点。师:请同学们对照注释默读课文13段。同时用笔在书上划出作者总结性的语句。(学生默读) (学生活动时间:2)师:作者在本文开头设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这是为了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生答:“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师:对,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以及思维视角的转换,都会使得事物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设计意图: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找到表明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的语句 ”是议论文学习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三)、研读课文,理清关系。 1师:请大家看这样两个故事。(投影)(学生活动时间:6)(1)流传于古亚细亚的一则寓言中曾讲到,率军征战的亚历山大大帝在占领了小亚细亚的一座小镇后,有人请他观看一辆神话传说中上帝的战车,车上有一个用皮带奇形怪状地纠缠起来的结子。据说解开这个奇异的高尔丁死结之人注定会成为亚细亚之王,但所有试图解开这个结子的人都无一例外地以失败而告终。亚历山大兴致顿生,决心一试,在苦思冥想仍一筹莫展之后,他最终成功解开了这个结,并大声宣布:这就是我自己的解结规则!于是他就成了亚洲王。(想一想他会怎么做?)手起刀落,“高尔丁死结”瞬间分成两段。(2) 据说有一位母亲在病榻前照顾长期生病的儿子,由于儿子活动不便,吃药、饮水都很不顺当,即使用吸管(当时只有直管)也由于要低头而显得很艰难,母亲为此忧心忡忡。回家后在洗衣服的时候,她突然看到了洗衣机的出水管,可以灵活弯动的出水管结构使母亲灵光突现: 。(想一想她有怎样的灵光突现?) 如果可以把这一段管子嫁接到吸管上,吸管不是也可以灵活地弯动,吸起来岂不很方便?经过申请专利、制造等一系列复杂程序后,弯脖子吸管得以诞生,很快风靡全球,成为生活中最普通的日用品。学生分析讨论,教师归纳。 2师:从刚才的分析中,大家都觉得亚历山大和那位母亲都很聪明,其实他们只是具有一种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 3师:从课文的第四小节可以看出这一点,我们一齐来读一下。(设计意图:通过穿插故事,可让学生感兴趣,更可以此来激活学生思维。) 4师:对,那么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必须具备的要素是什么呢?请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并勾画。(生答:必须精通各种知识,这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必须有探求新事物,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持之以恒进行尝试。)(设计意图:注重学生自主阅读,自我感悟。这样处理较好地体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理念)5师:同学们找得很好。对照这三个因素,有些同学可能认为自己的才疏学浅,知识不够丰富,思维尚不成熟,对自己的创新能力会产生怀疑,认为“创造力只是爱因斯坦、贝多芬等人的专利”,对此观点你是否赞同?(学生活动时间:2)【辩论】生正:任何人都有创造力,创造的意识在自己的思想里。生反: “郑人买履”中郑人,有创造力吗?报上说有个大学生连个鸡蛋也不会剥,他有创造力吗?生正:伟大人物也是从一般人物开始的,伽俐略还只是一个学生时就发现摆的定律,瓦特发明蒸汽机时只是学徒,道尔顿发明轮船时在别人眼里不过是“疯子”生反: 历史上只有一个伽利略,只有一个瓦特,只有一个道尔顿呀!生正:不仅伟大的人有创造力,一般人也有创造力,鲁班、黄道婆 即使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创作的一幅画也是创造力的表现啊;生反:知识和态度、意识、尝试是形成创造力的要素,可事实是并非每个人都是如此尽善尽美的。生正:我们中国古代有个叫黄道婆的农村妇女,她发明了纺织术,显然她不可能精通各种知识,但她同样具有创造力,要知道知识从何而来?知识就是从实践中来。黄道婆虽然没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却有着丰富的实践知识。生反:即使是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也并非是轻而易举地获得灵感,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而形成的。一般人想做到确实很难的。(设计意图:学生辩论得非常精彩,你来我往。两方面都给于肯定,尤其应指出弱者的不易。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思维的火花越发的耀眼。通过辩论的形式处理教材,又鼓励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辩论,虽然很稚嫩,但勇气非凡。)6师:从课文912段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区分一个人是否有创造力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学生活动时间:2)(生答: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7探究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8有人说过:“联想与想像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创造力”。同学们,你们的联想力、想像力、创造力如何呢?让我们来完成一道思维训练题。(学生活动时间:5)(投影: ) 师:先看图形“”“”,再展开联想写一小段话。这道题有点难度,同学们不妨用“看到了圆,我便想到了;看到了三角形,我便想到了;圆和三角形的组合,使我想到了”的句式仿写。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打开思路,老师先举个例子:看到了圆,我便想到了太阳;看到三角形,我便想到了远山;圆和三角形的结合,使我想到了夕阳落山时的美景。 (学生自由写作,教师巡回质疑)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在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同时,也达到了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9师:感谢各位同学的积极参与,同学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像能力,给出了最精彩纷呈的答案,这就能证明一点,大家都拥有创造力。那么,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请大家一齐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生齐读) 10师:读完之后,我想同学们一定会信心大增。我们只要热爱生活,发现生活,遇到问题,多想想为什么。坚持下去,自己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四)、拓展延伸,思维训练:(学生活动时间:3)师:学了这篇课文后,我想请大家以“1+1=1”的联想说话,请同学们尽量打开思路,看谁想得越快、越合理。大家先讨论,互相发言,然后写下来,准备发言。示例:一个家长+一个老师=一张天罗地网; 生1 :一场考试+一个分数=一根绷紧的心弦;师:他讲得很好!就像这样扩散自己的思维,来一个“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看谁接着说。生2:一点冲动+一点不成熟=一个不小的错误;生3:一点牺牲精神+一点主任翁态度=一个民族的腾飞;师:大家很不简单,各抒已见。思维互相磨砺、碰撞,闪射出创造的火花。 (设计意图:培养小组的合作探究意识,使得学生的语言水平与思维能力得到同步发展。)(五)、热情结语: 同学们,生活中事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解决问题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时代呼唤我们的创新精神,祖国需要我们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人类文明最美丽的花朵,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