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忠县粮食生产先进事迹材料.doc_第1页
2009年忠县粮食生产先进事迹材料.doc_第2页
2009年忠县粮食生产先进事迹材料.doc_第3页
2009年忠县粮食生产先进事迹材料.doc_第4页
2009年忠县粮食生产先进事迹材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认真落实惠农政策 粮食生产获得丰收2009年忠县粮食生产先进事迹材料忠县农业局200年重庆市忠县粮食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重庆市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制定有力地增产措施,广大农技干部扎实工作,有效地战胜病虫害和干旱等自然灾害,粮食生产仍然获得丰收。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18.42万亩,总产40.42万公斤,平均亩产341.3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85.8公斤,粮食商品率高达48。超额完成重庆市下达给我县的粮食生产任务,名列重庆市前茅。一、认真落实中央、重庆市强农惠农政策,是夺取粮食丰收的有力支柱。(一)认真落实粮食生产补贴政策。200年全县落实兑现水稻良种推广直补、玉米良种推广直补、小麦直补、种粮大户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万元。其中水稻良种推广补贴.万元,亩平15元;玉米良种补贴151万元,亩平0元,小麦补贴168万元,亩平元。129户种粮大户补贴549.6万元;农资综合补贴4446万元,亩平63.64元。直补补贴资金全部兑现给种粮农户,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二)着力培育粮食种植大户。年初县农业局多次召开了种粮大户、基层农技干部和乡镇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县政府出台制定了种粮大户奖励政策,对实际种植水稻、玉米、大豆和小麦单一粮食作物面积达到20亩(含20亩)以上的农户或业主进行奖励,单一作物面积达到20-99亩,每亩补贴150元;100-499亩,每亩补贴160元;500亩以上每亩补贴170元。重点对种粮大户的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进行补贴。全县共培育种粮大户129户,奖励补贴资金549.6万元,极大地推动了种粮向大户集中。二、领导重视,措施有力,是夺取粮食丰收的有力保障 为认真抓好今年的粮食生产工作,严格执行了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成立了全县粮食生产指挥部,由县长任指挥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指挥长,县农业、财政、发改委、粮食、水利、农机、科技、工商、质监等县级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统一协调和指挥全县粮食生产。各乡镇也及时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组织指挥当地的粮食生产。县委、县政府在春耕春播春管、水稻病虫害防治、晚秋生产和小春播种等关键时候组织召开全县广播电视电话动员大会。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领导经常深入农村检查指导粮食生产工作;农业局领导班子更是把粮食生产作为1号工程,放在工作首位,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关键时刻总是亲自出面并亲临第一线指挥工作,分管领导长期深入基地,指导各项具体工作,帮助解决各种困难。在春耕春播春管和晚秋、小春生产关键时期,县农业局各抽出45名技术骨干组成春耕春播春管、晚秋及小春生产督导组、12个片区督导指导组、农情信息组和病虫测报组,深入乡村、田间督导指导。同时,县里出台制定了种粮大户奖励政策,鼓励农民多种粮食。还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考核力度,将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将责任具体落实到种植面积、粮食产量、生产措施等硬性指标上,纳入对乡镇和部门的年度考核,严格奖惩兑现。 三、推广集成技术,是夺取粮食丰收的有力支撑(一)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成效斐然。2009年,我县在马灌、官坝、永丰好东溪镇分别承担并实施了农业部万亩水稻、大豆高产创建活动项目。在市、县党委、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经过县农业局和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克服了低温寡照、高温干旱、严重虫灾等不利自然灾害影响,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探索创新了项目运行模式,深化完善了水稻、大豆高产栽培集成技术,锻炼提升了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初步破解了“耕地逐年减少而粮食目标不减少”难题,项目区农户增产增收,农民笑逐颜开。在马灌、官坝镇共有7个村、46个社、2665个农户参与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示范面积10480.6亩;共有6个村、21个社、811个农户参与千亩核心示范,示范面积2099.7亩。经市、县两级田间验收,部级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10480.6亩平均亩产630.8公斤,比全县上年水稻平均亩产532.5公斤增产98.3公斤,增产18.5%;比全县前三年水稻平均亩产479.4公斤增产151.4公斤,增产31.6%;比马灌、官坝两镇前三年水稻平均亩产475.5公斤增产155.3公斤,增产32.7%。千亩核心示范片2099.7亩平均亩产669.3公斤,比全县上年水稻平均亩产532.5公斤增产136.8公斤,增产25.7%;比全县前三年水稻平均亩产479.4公斤增产189.9公斤,增产39.6%;比马灌、官坝两镇前三年水稻平均亩产475.5公斤增产193.8公斤,增产40.8%。其中有879.8亩亩产超过700公斤,最高亩产722.9 公斤。部级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平均每亩新增稻谷155.3公斤,新增总产量1627.6吨,按每公斤稻谷1.90元计算,新增总产值309.3万元;2099.7亩千亩核心示范片平均每亩新增稻谷193.8公斤,新增总产量406.9吨,按每公斤稻谷1.90元计算,新增总产值77.3万元。水稻单产和效益大大超出农户预期目的,增产增收效益明显,社会效益显著。我县还完成了部级万亩大豆高产创建活动项目,在东溪、永丰两个镇创建10112.31亩,其中永丰镇东方、太阳、双丰、石丰、观桥村5093亩,东溪镇永华、宝珠、天堑、普乐村5019.31亩。落实核心示范片2648.71亩。万亩示范片涉及两个镇、9个村、 79个组、4366户,核心示范片涉及5个村,23个组,1073户。经市县两级田间验收,万亩大豆示范片平均产量为145.38公斤/亩,比全县上年平均单产增11.83%;其中核心示范片平均产量154.5公斤/亩,比上年全县平均单产增18.85%,较项目计划任务超3%,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同时,在全县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配方施肥节本增效技术、无公害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优质大豆生产技术、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植保工程技术”等先进实用等先进实用技术。全县推广旱育秧、抛秧38.5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93%以上;配方施肥84.65万亩,病虫综合防治147.5 亩次。通过大力推广先进栽培技术,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含量,对夺取今年粮食生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二)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009年,粮食作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84.65万亩,施用配方肥80.5万亩。水稻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亩产511.28公斤/亩,较常规施肥增产63.9公斤增14.28%;玉米亩产457.05公斤,较常规施肥增产39.92公斤增9.57%;大豆亩产135.07公斤,较常规施肥增产17.5公斤/亩增14.88%。通过项目实施,全县肥料利用率提高4.65%,配方施肥增产7.91%,亩节本增效45.6元。(三)加强病虫防治和防灾减灾,最大限度减少损失。2009年全县小春作物病虫总体发生中等,小春病虫发生 32.5万亩次,防治19.2万亩次,挽回损失3621.8吨。大春病虫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特别是水稻稻纵卷叶螟为特大发生。全县大春粮食作物病虫发生面积129.6万亩次,防治128.3万亩次,挽回损失39349.9吨。(四)不同生态区推广不同的主体制作制度及配套技术。按不同生态情况,忠县粮食生产生态区域一般分为中部深中丘河谷区(海拔400米以下地区)、北部浅中丘宽谷区(海拔400600米地区)、低山背斜山地区(海拔700米左右地区)三个区。近年来,忠县对三个生态区的主体粮食作物从耕作制度、栽培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