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2#高炉开炉方案2.doc_第1页
东亚2#高炉开炉方案2.doc_第2页
东亚2#高炉开炉方案2.doc_第3页
东亚2#高炉开炉方案2.doc_第4页
东亚2#高炉开炉方案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亚2#高炉开炉方案(3)2010.6附: 东亚2#高炉实际开炉装料表:枕木填充开炉 段数装入方法组数批数炉料组成角?焦炭烧结矿球团矿白云石莹石体积第三段3cc+4(00cc)312500052003800300140.5 矿32.29.26.23. 2. 3. 3. 335000223(cc+00cc)3350004950405030035.1焦32.29.26.23.18 3. 3. 2. 2. 235000222(2cc+00cc)2250004500450030023.4 测料面时根据计划4500029.3第二段CC+白云石 空焦6500004413第一段CC净焦24500017613枕木127底焦60008.8合计57291t86.3t66.7t5.1t628.1一、开炉参数的选择:1、高炉采用木柴开炉,热风点火,开炉总焦比3.0,正常料焦比0.9。2、焦炭批重:5t, 矿批: 9 t。布料角度按正常角度收5,见料线逐步加回。3、炉渣R2=0.95。4、炉料压缩率:12%。5、生铁成份:Si=3.5%,Fe=92%。6、料线:1.7m。二、高炉各部位容积:部位V0(死铁层)V1(炉缸)V2(炉腹)V3(炉腰)V4(炉身)V5(炉喉)V总m331102.8113.567.832141.2677.3实际装料容积为:677.3-(31+102.8+41.2)=502.3m3三、原燃料化学成份及物理参数:TFeSiO2CaOMgOFeOR2Al2O3堆比重烧结5684.88.782.319.81.831.71.75球团61.846.011.40.752.31.162.15白云石2.530200.41.560%机烧+40%球58.85.285.831.691.91焦炭灰份2.9949.724.753.635CAVSH2O焦炭85.9312.601.320.657.410.60四、炉料校对:1、焦比校对:焦比=291(5.7517)=2 .98 (-0.02)全炉的焦炭量为:291t,铁量为:97.75t,总的矿石量为:153t,其中烧结矿为:86.3t,球团矿为:66.7t2、容积校对:装料容积为:502.3m31)净焦容积:7.33(24+6+10)+60000.88(10000.6)=302m32)正常料17批,容积:1711.66=198.22m3炉料总容积:302+198.22=500.22m3 (-2.08m3)3、炉渣R校对:1)净焦30批+底焦6 t:156t按炉缸及死铁层净焦80%不参与第一次造渣反应,其反应数为:15620%=31.2t则全炉焦炭总量为:527+31.2=166.2t则带入炉内的:CaO=166.20.1260.0475=1.0t;SiO2=166.20.1260.4972=10.4t;MgO=166.20.1260.036=0.75t Al2O3=166.20.1260.35=7.33t2)混合矿量:179=153t,铁量为97.75t则带入炉内的:CaO=86.30.0878+66.70.014=8.51t;SiO2=86.30.048+66.70.0601-97.750.0352 .14=8.15t-7.32= 0.83t;MgO=1530.0169=2.58tAl2O3=86.30.017+66.70.0117=2.25t3)渣数量与成份:全炉CaOSiO2MgOAl2O3R2总量数量9.5111.233.339.580.8533.65%28.2633.379.8928.48100附:开炉实际操作:1、 送风制度的选择: 开炉时风速定为130m/s,用10个风口送风(堵3、5、7、910、12、14、16),风口直径为110mm,L380mm,斜5,风口总面积为0.095m2;18个风口全开为0.171m2 点火风温为800,混风阀全关。2、 点火前的工作确认为了保证开炉点火的顺利进行,点火前对高炉设备运行情况、装料情况和准备工作情况认真检查确认。3、 点火操作点火前,各口负责人对所负责工作检查确认后到高炉值班室集中,逐项填写开炉确认表完毕,开始点火操作,点火操作由组长 总负责。当班工长负责加减风,当班付工长负责内外联系及开炉各项记录,其它各岗位一律由操作负责人操作。点火前通知厂调,由厂调通知公司总调作好各项协调工作。 根据热风炉情况,用900左右风温送风点火。逐渐关小放风阀。保持风量为600Nm3/min左右,风压4050Kpa,风口见亮后,保持风温750左右。 加风原则:A:高炉点火后,采用定风压操作,待料动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减风。B、加风要根据炉内、炉外情况,由厂部决定。 送煤气操作:料动下料正常炉顶压力5Kpa后,炉顶煤气经爆鸣试验达到正常要求后,即:O21%,H24%,炉顶煤气温度80时联系送煤气。4、 开炉炉前的操作 渣铁沟垫好烤干,做好临时砂口; 铁罐配好到位(可用旧罐),并做好放干渣的准备工作; 送风后,点燃铁口喷吹管煤气,见渣后适当喷吹,拔出铁口喷吹管外段,堵住铁口,值班室取渣样分析并做好记录; 正常情况点火后1316小时,上料3540批,出第一次铁(具体时间按配料计算的料批与送风后实际下料批数调整),第一次出铁后,前几次铁按1小时 /次组织出铁,以后按1.5小时/次组织出铁。5、 变料:开炉后根据炉况和上料情况,调整矿批和焦炭负荷,逐渐降低炉温,当生铁硅降到1.0%左右,上料系统正常,风全料顺,可以逐步喷煤。6、 其它注意事项: 上料正常后,关闭炉顶氮气; 加风、负荷调剂、料制调剂、扩大风口面积等应严格按厂部批示进行; 开炉期间,所有操作均应在高炉日报上做好记录。 点火后若遇悬料,处理不应太急,可适当加大风量,下部形成空间后,彻底坐料,疏松料柱。 顶温某一点或二点偏高100以上时,应考虑对应风口中小套漏水。 控制好冷却水,炉底冷却水关小。 堵风口一定要堵好,以防吹开。 渣口堵死。开炉安全注意事项 1、所有参加开炉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程,服从指挥;2、非工作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严禁进入开炉现场;3、高炉装料和开炉,既是生产过程,又是设备负荷试车过程,因此,铁厂所有人员必须全力以赴,及时与有关单位配合处理问题,确保负荷试车和装料开炉的顺利进行;4、点火初期,对炉体各检测仪表认真监视,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并检查处理;5、点火后加强风口平台的巡回检查,准备好打水管,防止烧穿事故,有煤气冒出的地方要用明火点燃。6、点火后送煤气之前,禁止炉顶作业,需上炉顶必须有人监护,并采取相应的措施。7、 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定,杜绝违章作业。附: 东亚2#高炉实际开炉装料表:全焦开炉 段数装入方法组数批数炉料组成角?焦炭烧结矿球团矿白云石莹石体积第三段3cc+6(00cc)318500052003800300211矿32.29.26.23. 2. 3. 3. 335000223(cc+00cc)3350004950405030035焦32.29.26.23.18 3. 3. 2. 2. 235000222(2cc+00cc)2250004500450030023 测料面时根据计划4500029 第二段CC+白云石 空焦85000059 13第一段CC净焦32500023513合计73365t117.5t89.5t6.3t636一、开炉参数的选择:1、高炉采用全焦开炉,热风点火,开炉总焦比2.75,正常料焦比0.9。2、焦炭批重:5t, 矿批: 9 t。布料角度按正常角度收5,见料线逐步加回。3、炉渣R2=0.95。4、炉料压缩率:12%。5、生铁成份:Si=3.5%,Fe=92%。6、料线:1.7m。二、高炉各部位容积:部位V0(死铁层)V1(炉缸)V2(炉腹)V3(炉腰)V4(炉身)V5(炉喉)V总m331102.8113.567.832141.2677.3实际装料容积为:677.3- 41.2 =636.1m3三、炉料校对:1、焦比校对:焦比=365(5.7523)=2 .76 (+0.01)全炉的焦炭量为:365t,铁量为:132.25t,总的矿石量为:207t,其中烧结矿为:117.5t,球团矿为:89.5t2、容积校对:装料容积为:636.1m31)净焦容积:7.3350=366.5m32)正常料23批,容积:2311.66=268.18m3炉料总容积:366.5+268.18=634.68m3 (-1.42m3)3、炉渣R校对:1)净焦40批:200t按炉缸及死铁层净焦80%不参与第一次造渣反应,其反应数为:20020%=40t则全炉焦炭总量为:533+40=205t则带入炉内的:CaO=2050.1260.0475=1.23t;SiO2=2050.1260.4972=12.84t;MgO=2050.1260.036=0.93t Al2O3=2050.1260.35=9.04t2)混合矿量:239=207t,铁量为132.25t则带入炉内的:CaO=117.50.0878+89.50.014=11.57t;SiO2=117.50.048+89.50.0601-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