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学校里的噪音问题》小课题结题报告[1].doc_第1页
《研究学校里的噪音问题》小课题结题报告[1].doc_第2页
《研究学校里的噪音问题》小课题结题报告[1].doc_第3页
《研究学校里的噪音问题》小课题结题报告[1].doc_第4页
《研究学校里的噪音问题》小课题结题报告[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学校里的噪音问题”小课题研究报告 胶南市第二实验小学 五年级课题组 指导教师: 李金芝一、研究背景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正因为有了声音,我们的生活才变得丰富多彩。声音有乐音和噪音之分,乐音给人以美的享受,有益于人的健康,还能延缓衰老。而噪音的危害就多了,妨碍休息,使人烦恼,严重的可以损害人的听力。由检测表明: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8小时后听力会受损。若是在摇滚音乐厅,30分钟后,人的听力就会受到损害,可见噪音的危害对我们非常大。在我们国家存在严重的噪音污染问题。制止噪音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了。那么在我们美丽的校园,是否存在噪音现象?噪音的污染程度如何?对师生的身心会造成何种伤害呢?为了弄清以上问题,也为了使师生了解自己学习生活环境,明确噪音污染之危害,同时培养小学生调查研究、科学生活的习惯,锻炼科学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科学教研组拟定在五年级成立课题组,围绕学校噪音污染问题,展开调查研究。二、研究方法经过小组同学认真讨论后,我们决定分四个阶段进行研究。11月10日11月13日,查阅资料,由王琦同学整理;11月14日11月16日,实地考查,由于林越同学负责;11月19日-11月21日,问卷调查,由张莉同学负责;11月22日11月23日,分析结果,由常弘同学负责;三、研究过程第一阶段:查找资料 我们主要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报刊等查找与噪音有关的资料,开展小组讨论会并向老师请教。查找资料1. 噪音及声级一些过响会妨碍人们的休息,令人们不愉快的声音就叫噪音。噪音的强弱可用声级表示,单位是分贝。0-50分贝感觉舒适,50-90分贝妨碍睡眠、难过、焦虑,90-130分贝耳朵发痒、耳朵疼痛。通常认为学校昼间噪声不高于55分贝,夜间噪声不高于45分贝为宜。2. 噪声的来源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从这个意义上说,噪声的来源是非常多的。街道上的汽车声、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建筑工地的机器声,以及邻居电视机过大的声音,都是噪声。3. 噪声的危害(1)强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强噪声可以引起耳鸣、耳痛、听力损伤等耳部不适。据测定,超过115分贝的噪声还会造成耳聋。据临床医学统计,若在8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者可达50%。(2)噪声可能诱发疾病噪声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噪声会加速心脏衰竭,增加心肌梗塞发病率。噪声还可以引起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精神障碍、内分泌紊乱等。高噪声的工作环境,可使人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全身乏力、记忆力减退以及恐惧、易怒、自卑甚至精神错乱。(3)噪声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噪声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妨碍人们休息、睡眠,使人烦躁不安。实验证明:当人们在睡眠状态中,在4050分贝的噪声作用下,其植物神经系统出现反应,这就是说4050分贝的噪声就开始对正常人的睡眠发生了影响。除此之外,对人们的谈话、听广播、打电话、开会、听课等都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我们日常谈话的声音强度一般为6070分贝,打电话要小于60分贝才可以,若在到6070分贝时,使用电话有一定困难,大于70分贝,使用电话几乎不大可能,85分贝以上就根本听不见了。(4)噪声影响学习研究发现,噪声超过85分贝,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人们会感觉到吵闹,妨碍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影响思考问题。实验证明;有两个班级的同学,其中一个班级a安置在噪音大的环境里,而另一个班级b安置在安静的环境里,大家一同学习同样的课程,在同一个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一个月后,会发现a班的听课效率不如b班。4. 噪声的防治(1)吸声吸声的材料可以装饰在房间的内表面或室内悬挂空间吸声体,房间内的声音发射就会被吸掉,噪声就会降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叫吸声。(2)消声消声就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方法。如果把消声器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气流通道上,就可以降低这种设备的噪音。(3) 隔声可以把发声的物体或需要安静的场所封闭在一个小的空间内,使它与周围的环境隔绝。(4) 隔振与阻尼阻止机器振动通过基础传给建筑物。第二阶段: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图我们利用3天的时间,在学校的大门口、操场、大厅、走廊、教室、实验室、微机室、餐厅等地方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发生噪音的地方,有的同学用照相机拍摄,有的同学用录像机录像,还有的同学对照“声级表”进行估测声级,并能认真记录。(出示课件)。第三阶段:问卷调查我们又向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100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大多数同学非常支持,答卷也很认真。问卷题目:1、你认为校园内有哪些噪声?2、这些噪声对你有何影响?3、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问卷调查与统计表第四阶段:分析结果从调查和实际考察中我们发现,学校里的噪音主要来自两大方面:(一)校外在我们学校周围,东面是青岛路,南面是珠海路,都是主要交通要道,各种车辆特别多,引起的噪音已经严重影响同学们的正常上课和中午休息。(放录像片段 )(二)校内校内主要是:1、我们学校最近因铺塑胶跑道,所以学生都在广场上体育课,学生的跑步声、口号声、自由活动的吵闹声,以及每天下午幼儿园的户外活动使用的喇叭声,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六年级同学的正常上课。(出示录像片段)2、在一楼门厅的楼梯旁边,是幼儿园教室,在这里经常有四、五年级同学,在下课时间跑下楼梯,蜂拥而下,声音越来越响,影响了幼儿园小朋友的休息。(出示录像片段)3、在楼梯口处,到学生放学时每个班都急于先走,所以,有时会出现拥挤现象,同时出现一些尖叫刺耳的声音,给人很不舒服的感觉。(出示录像片段)4、在教室里,到了下课的时间,由于楼层较高、课间时间短,学生不便外出活动,都挤到教室里,有的聊天、有的背书、还有的打闹,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非常的刺耳。(放录像片段)5、在餐厅里,有时会出现说话的声音,多数是吃饭时汤匙碰盘子的声音,由于人数较多,也自然有了噪音,使吃饭的同学感到很不舒服。(放录像片段)6、在走廊里,到了课间操、放学站队时,六个班级一块下课,整个走廊乱成一团,各种尖叫的声音非常刺耳。(放录像片段 )7、微机室里,微机自身发出的声音,加上个别班级学生不遵守纪律,有时也会乱成一团,严重影响了我校六年级同学的正常上课。(放录像片段 )8、实验室里,学生做实验的声音以及讨论的声音,也严重影响六年级的正常上课。9、在上课期间,偶尔有修补校舍带来的噪音。(放录像片段)四、调查建议根据实地监测和调查结果,我们对如何防治和解决我校校园环境噪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在门厅、教室、走廊等处跑步叫喊的声音还是不绝于耳,所以建议大队委派人随时检查各班的噪音问题,在晨会上表扬激励做的好的班级,批评教育做的不好的班级。2、我们还要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在校园内消除噪音,还全体师生一个宁静的学习环境。具体方法有:利用办黑板报的方式向大家宣传噪音对人体的危害;可以开展“悄悄说,轻轻走”的主题班会;还可以在每班的教室都贴出“悄悄说话”的提示语来提醒大家3、严格控制同学们不准在楼道、教室、走廊等处乱跑,必须按照每个楼层中的指示标语去做,大队委加强检查力度。4、建议学校会同交通管理相关部门,在校园门口对接送车辆作出禁鸣喇叭的规定,制作一张“禁鸣喇叭”的告示牌,告知每一位学生家长,早日还学校一个宁静舒适的育人环境。5、建议学校在教学楼内安装通风隔声门窗。6、在珠海路和校园的院墙之间多栽上树木,用绿化带隔离,以减弱外界噪声污染。7、学生在校上课期间,学校不要进行施工装修和安装设备,应尽量选择在放假或星期天完成,避免噪声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8、应制定更加严格细致的规章制度,以此约束学生上课、随意说话,维护学校良好的秩序。针对学生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不良现象,学校应加大力度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如开展关于文明礼仪的演讲比赛,以培养同学们讲文明、懂礼貌的优良品德。9、大力宣传噪声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使大家有所认识,深刻领会,并在平时以实际行动为减少噪声污染尽一份力量。五、收获与体会一、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我们了解了不少关于噪声的知识,如什么是噪声、噪音的来源、危害以及控制手段等,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科学文化知识,增强环保意识,而且还培养了我们收集和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使我们受益匪浅。二、这次的调查研究让我们真正地体会到了什么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