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西学东渐.ppt_第1页
第20课 西学东渐.ppt_第2页
第20课 西学东渐.ppt_第3页
第20课 西学东渐.ppt_第4页
第20课 西学东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课西学东渐 开眼看世界体用之争维新思潮 山东省莱阳市第四中学赵秉超孙姣凤 开眼看世界 课标导航 探究主题 通过本课学习 了解鸦片战争后 中国人学习西方 从学造器物 仿行制度 先学习实用技术后学习社会政治学说 探求救国之路的思想历程 从开眼看世界 体用之争和维新思潮的层递关系出发 认识到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 是新旧文化激烈交锋的过程 也是近代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情感教育 了解西学东渐的过程和其中的先进人物 深化学生对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国家独立和富强所进行的艰苦探索的认识 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和报效社会以及祖国的意识和情感 开眼看世界 他们向中国疯狂地走私鸦片 以禁烟运动为借口 挑起侵华战争 林则徐目睹了清军的惨败 认为主要原因是我们的舰船枪炮不及英国 因此极力鼓吹外国军事方面的长处 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开创了历史上西学东渐的先河 知识衔接 所谓西学 是指近代的西方科学知识 社会知识 西学东渐 是指近代西方的科学文化逐渐向中国渗透的过程 鸦片战争后 为什么会出现西学东渐这一现象 提示 1 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加紧对中国侵略 2 腐朽的清王朝被迫向世界开放 加强了同世界的联系 3 先进的中国人积极探寻抵御外侮 强国富民之路 思考 民族英雄 1839年领导禁烟运动 捍卫了中华民族尊严 开眼看世界 鸦片战争前后 组织编写 四洲志 了解西方情况 鸦片战争前后 组织编写 四洲志 了解西方情况 林则徐 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 魏源 海国图志 火轮船说 插图 夷之长技三 一战舰 二火器 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 海国图志 你对 开眼 是如何理解的 为什么用 开眼看世界 来评价林则徐 魏源等人的西学活动 率先主动了解西学 学习西方 开启近代西学的第一步 以 师夷 为手段达到 制夷 的目的 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 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 向西方学习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你如何认识这时期的西学活动 1 重点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尤其是军事技术 2 主要通过翻译西方书籍 著书立说的方式宣传 没有实践活动 3 确立了抵御外侮 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 富强 探究西方 学习西方的思想主流 具有开先河 启迪的作用 4 由于认识不足 对西方的学习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上 体用之争 体用 即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在维护固有的封建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 采用西方的科技文化 实现自强求富 小知识 太平军北伐想像图 英法联军攻占大沽炮台 2 19世纪60 90年代 西学在较广泛的层面传输进来 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猛烈冲击 当时清王朝面临着内忧外患 在如何维护清朝统治的问题上出现了倡行 中体西用 的洋务派 他们在继承和发展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基础上 大力创办洋务企业 以实践行动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如何理解 中体西用 19世纪60年代为何会出现这种思潮 1 中体西用 即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中体 指中国传统的体制和文化 西用 指西方的技术 即用西方先进的技术来维护中国固有的制度的纲常礼教 想一想 江南制造总局大门 轮船招商局在上海的总局 洋务企业 洋务派 冯桂芬 1809 1874 江苏苏州人 道光进士 他曾任李鸿章的幕僚 为其镇压太平军出谋划策 但他重视经世致用之学 注意研究西学 多次建议改革 提出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的理论 主张 采西学 制洋器 发展军事工业以及其他事业 他的思想对洋务派有很大影响 同时又被资产阶级改良派奉为先导 著作有 校邠庐抗议 等 李鸿章 1823 1901 洋务派和淮军首领 字少荃 安徽合肥人 1861年编练淮军 攻太平军 升任江苏巡抚 两江总督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提倡 自强 求富 开办近代军事工业 设立江南制造局 轮船招商局 津榆铁路 开平煤矿等 建立北洋舰队 曾国藩 1811 1872 号涤生 谥号文正 军事家 理学家 政治家 社会活动家 晚清重臣 官至两江总督 直隶总督 英武殿大学士 组建湘军 平定太平天国 1864年攻陷天京城后赐一等侯爵 有 中兴名臣 之誉 倭仁 1804 1871 蒙古正红旗人 长期反对清政府兴办洋务 1871年授文华殿大学士 遗著辑为 倭文端公遗书 研究晚清保守派倭仁的著作 顽固派 窃闻立国之道 尚礼义不尚权谋 根本之图 在人心不在技艺 今求之一艺之末 而又奉夷人为师 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 即使教者诚教 学者诚学 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 古今来未闻有持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 同治六年25日大学士倭仁折 1 洋务派提出挽救清王朝统治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提示 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 实现自强和富强 2 与19世纪40年代的西学活动相比 这一时期的西学有什么继承和发展 继承 主张 师夷 之长技来维护封建专制制度 发展 西学内容从军事技术扩展到工艺技术和学堂教育 并付诸实践 兴办洋务 开展洋务运动 3 洋务派与顽固派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本质如何 是否学习西方技术 本质上都是维护封建统治 探究 综合分析洋务派西学活动的特征 1 继承师夷的思想 由技术层面提高到学习运用阶段上 合作探究 2 但不改变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 纲常伦理等 即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嫁接到中国落后的社会制度上 王韬 1828 1897 江苏吴县人 1867年至1870年间前往英国译书 1874年 他在香港主编 循环日报 评论时政 主张变法自强 提出 富强即治国之本 主张允许 民间自立公司 认为 官办不如民办 回到上海 与洋务派交往密切 常为洋务派出谋献策 但后来 走上批评洋务运动的道路 著作有 弢园文录外编 等数十种 早期维新派 郑观应 1842 1922 广东香山 今中山市 人 曾长期在英商太古轮船公司任买办 1880年后 经李鸿章推举先后任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 轮船招商局总办 上海电报局总办等职 80年代到90年代初 他在思想上与洋务派发生分歧 逐渐形成维新改良思想 成为早期维新派的重要人物 其著作有 盛世危言 等 今日和议既成 中外贸易有无交通 购买外洋器物 尤属名正言顺 购成之后 访募覃思之士 智巧之匠 始而演习 继而试造 不过一二年 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 可以剿发捻 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1861年 欲自强 必先致富 欲致富 必首在振工商 欲振工商 必先讲求学校 速立宪法 尊重道德 改良政治 郑观应 盛世危言 从洋务派中派生出来的早期维新派为什么与洋务派分道扬镳 2 早期维新派开始对中体西用反思 从学习工商技术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 提出改良政治 实行君主立宪的要求 转向挽救民族危亡 1 中法战争暴露出洋务运动的弊端 思考 维新思潮 北洋舰队列队迎战 1894年9月17日 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面相遇 双方在黄海激战5个多小时 北洋舰队损失5艘战舰 日本舰队也受到沉重打击 邓世昌 1849 1894 广东番禺人 福州船政学堂毕业 黄海海战时 邓世昌任北洋水师 致远 舰管带 舰长 致远舰 邓世昌 签订 马关条约 的春帆楼原址 1895年 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 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谈判 被迫签订了中日 马关条约 19世纪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是什么 1 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 3 西学知识的广泛传播 4 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 发散思维 康有为 1891年 康有为创设于广州长兴里 自任总教授 总监督 在此讲学 宣传维新思想 同时 在这里编写了 新学伪经考 等维新变法著作 维新派 天赋定理人人得之 人人皆可平等自立 康有为 孟子微 梁启超 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 在变官制 梁启超 变法通议 谭嗣同 仁学 书影 当时 谭嗣同对变法抱有很大希望 他在家书中说 朝廷毅然变法 国事大有可为 严复为 天演论 写的序 1896年 天行者以物竞为功 物各争存 宜者而立者强 强皆昌 不立者弱 弱乃灭亡 严复 天演论 严复 代表人物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主要活动及主张 办学堂研究维新理论 借中学外衣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宣传民主思想和君主立宪 抨击纲常礼教 批判专制君权 宗法等级制度 倡导男女平等 翻译西方书籍 人民享有自由权利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的进化论观点 代表论著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变法通议 仁学 天演论 影响 为维新变法思想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的理论依据 维新派的宣传家 批判纲常礼教最为激烈 系统介绍西方近代文化的第一人 维新派的主张 西学活动及影响 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 论战的问题 要不要维新变法 要不要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制 要不要提倡西学 改革教育制度 两派论战的主要内容 顽固派 维新派 祖宗之法不可变 宁可亡国不可变法 变者天下之公理 反对兴民权 设议院 反对君主立宪 实行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政体 坚持科举取士 反对西学 变法之本 在育人 人才之兴 在开学 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 师生互动 维新变法思想与 体用 的最大不同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想一想 1 最大不同在于维新变法思想对 体 的变动 已不仅仅满足于 西用 而是将对西方的学习提高到了制度层面 深入到了内质 民主制度上 2 缘于二者的阶级本质不同 课堂小结 派生 派生 停留在技术层面上 提高到学习运用的阶段 但不改变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 纲常伦理 对西学的认识由技术深入到制度层面和民主制度上 特点 代表人物 主要活动 开眼看世界 中体西用 维新思想 地主阶级开明分子代表林则徐 魏源 洋务派代表冯桂芬 李鸿章 曾国藩 早期维新派王韬 郑观应 90年代维新派康 梁 谭 严 师夷长技以制夷 学习西方技术 著书立说 从理论上宣传 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体西用 办军事 民用企业 维护清朝统治 著书立说 宣传西方的民主思想 政治制度 同顽固派进行思想论战 开展维新变法运动 西方列强的入侵 客观上传入了西方近代的文明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西学的艰难历程 经历了从学造器物 仿行制度 先学习西方实用科技后学习社会政治学说 进行了两次论战 探求强国之路的历程 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文明的发展 点评 探究学习 一 本课测评 1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为什么成为洋务派反对维新派的思想武器 思路 解题关键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的实质与维新变法思想的区别 洋务派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维护封建阶级的统治 而维新派则希望通过变法 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 改革教育制度 2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 思路 解题关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