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古诗两首饮酒其五课件鄂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古诗两首饮酒其五课件鄂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古诗两首饮酒其五课件鄂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古诗两首饮酒其五课件鄂教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古诗两首饮酒其五课件鄂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饮酒 其五 1 了解陶渊明及他的作品和创作背景 2 体会诗歌意境和诗人的感情 3 培养审美情趣 陶冶情操 学习目标 走近作者 陶渊明 352或365 427年 字元亮 又名潜 私谥 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 辞赋家 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 建威参军 镇军参军 彭泽县令等职 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 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 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被称为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 陶渊明集 写作背景 陶渊明因时局动荡 官场政治腐败 最终选择辞官归田园 躬耕陇亩 不再出仕 与官场彻底决裂 饮酒 诗一组二十首 就是归隐之初写的 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 本篇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整体感知 朗读诗歌 注意字音 节奏 读出感情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再读诗歌 结合注释理解内容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建筑房屋 如此 人聚居的地方 意思是精神摆脱了世俗的束缚 虽身处闹市也如同居住在偏僻的地方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傍晚山色秀丽 结伴而归 这里边含有人生的真意 想辨别出来 却忘了该怎样用言语来表达了 大意 居住在人世间 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 只要心志高远 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 悠然间 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 有飞鸟 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边含有人生的真意 想辨别出来 却忘了该怎样用言语来表达了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细读感悟 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 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 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 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 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 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 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 但当他看到 真风告逝 大为斯兴 感士不遇赋 官场风波险恶 世俗伪诈污蚀 整个社会腐败黑暗 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 守道固穷的道路 隐居田园 躬耕自资 结庐在人境 四句 就是写他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之后所产生的感受 所谓 心远 即心不念名利之场 情不系权贵之门 绝进弃世 超尘脱俗 由于此四句托意高妙 寄情深远 因此前人激赏其 词彩精拔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 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 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 热爱自然的情趣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 还 含蓄寄托了与山林为伍的情意 还在规劝其他人 两句虽是写景 实是抒情悟理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诗人言自己的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 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 这首诗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 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 心里觉得十分清静 他自由地种花采菊 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 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