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二章 煤矿地质图.ppt_第1页
02第二章 煤矿地质图.ppt_第2页
02第二章 煤矿地质图.ppt_第3页
02第二章 煤矿地质图.ppt_第4页
02第二章 煤矿地质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理工大学 采煤概论 精品课程第一篇煤矿地质知识第2章煤矿地质图 2020 2 20 河南理工大学采煤概论 2 本章主要内容 第二章煤矿地质图第一节地质图件绘制的特点第二节地形图第三节煤层等高线图第四节煤矿常用的其他地质图件第五节读图方法 2020 2 20 河南理工大学采煤概论 3 第一节地质图件绘制的特点 一 坐标系统1 平面直角坐标2 高程 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二 方位角及象限角方位角是从子午线的北端开始沿顺时针方向计算 它的范围从0 到360 象限角以地面上某一点为中心 用通过这一点的子午线和纬线把大地划成四个象限 象限角的读法是以北或南开头 以东或西结尾 它的范围从0 到90 2020 2 20 河南理工大学采煤概论 4 第一节地质图件绘制的特点 三 投影图平面图 采用水平投射绘制而成的各种地质及工程图件 又称作水平投影图 剖面图 根据工程和设计的需要 假想把煤层和岩层沿某个方向切开 把切开面所见到的内部结构向侧面投影成图 四 标高投影在水平投影图上 把投影物各点的标高值标注在各投影点位置的旁侧 用来说明各个点高于或低于水平面的数值 这就叫标高投影 2020 2 20 河南理工大学采煤概论 5 2020 2 20 河南理工大学采煤概论 6 第二节地形图 反映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形状的图纸称为地形图 地形图中一般用地形等高线反映地貌 一 等高线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若干点联接而成的曲线 或者说是水平面与地表面相截的交线 将高程不同的等高线投影到平面上 则得到等高线图 等高线具有下列特点 1 等高线是连续的闭合曲线 如果不在图内闭合 就一定要在图外闭合 所有等高线在一般情况下 不能相交或重合 2 等高线上任一点向相邻等高线可以作很多线段 投影到水平面后 其中最短的一条线段称为最大倾斜线 等高线与最大倾斜线成直交 3 等高线稠密表示陡坡 等高线稀疏表示缓坡 等高线间距均匀表示坡度一致 2020 2 20 河南理工大学采煤概论 7 第二节地形图 二 等高线图上各种地形的表示方式山岗和凹坑山脊和山谷 2020 2 20 河南理工大学采煤概论 8 第二节地形图 2020 2 20 河南理工大学采煤概论 9 第二节地形图 三 根据等高线图作地形剖面图1 根据工程需要在地形图上画出剖面位置线AB 2 将AB线与等高线相交的各点编号 注明各点标高 3 在图的下方或另用一张纸绘地形剖面图 在这张纸上先做一条水平直线 以地形等高线图上所做剖面位置的最低标高为此水平线的标高 此处为10m 4 根据等高线图的比例尺和等高距做出平行于该直线的水平线 并注明标高 5 过等高线图上各交点 向剖面图上的水平线作垂直引线 根据各点的标高在剖面图上确定各点的位置 并编号1 2 3 6 用圆滑的曲线连接这些实际位置点 即绘成地形剖面图 2020 2 20 河南理工大学采煤概论 10 第三节煤层等高线图 一 煤层顶底板等高线图煤层层面与具有一定高程的水平面相交所得到的交线 就是煤层层面上的等高线 把煤层层面上的等高线用标高投影的方法投影到水准面上 得到的图形就是煤层等高线图 煤层层面有上下之分 上层面是煤层与顶板的交面 下层面是煤层与底板的交面 上层面等高线图叫做煤层顶板等高线图 下层面等高线图又称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煤层顶 底板等高线图都是煤矿常用图纸 尤其底板等高线图运用最为普遍 煤层顶底板等高线图是反映煤层空间形态和构造变动的重要地质图件 是煤矿设计 生产 储量计算的基础 图2 19为某矿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煤层顶底板等高线图的比例尺 根据生产需要和地质条件确定 常用的比例尺是1 5000 l 2000 l 1000 等高距的大小取决于图纸的比例尺和煤层倾角 常用的等高距是100m 50m 20m 2020 2 20 河南理工大学采煤概论 11 第三节煤层等高线图 二 根据煤层底板等高线确定煤层产状煤层底板等高线的延展方向就是煤层的走向 过等高线上任一点向标高值较小的等高线作垂线 该垂线方向就是煤层的倾向 煤层倾角可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用作图法或计算求得 如图2 11所示 其步骤如下 在任意两等高线之间作垂线AB AB即为两等高线之间的平距l 过B作AB的垂线BC 并取BC等于两等高线之高差h 联接AC 则角CAB即为煤层倾角 或用下式计算煤层倾角 2020 2 20 河南理工大学采煤概论 12 第三节煤层等高线图 三 各类地质构造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1 褶曲构造煤层底板平整 倾角均匀 走向稳定时 煤层底板等高线表现为间距大致相等的一组直线 煤层走向发生变化时 表现为煤层底板等高线弯曲 煤层倾角的变化则表现为煤层底板等高线的水平距离发生变化 等高线平距越大 则煤层倾角越平缓 等高线的平距越小 则煤层倾角就越陡 如图2 12所示 煤层褶曲表现为煤层底板等高线发生弯曲 若等高线凸出方向 是标高升高方向则褶曲为向斜 若等高线凸出方向是标高降低方向 褶曲为背斜 如图2 13所示 煤层底板等高线为封闭曲线时 等高线标高由边缘向中央逐渐增加则为穹隆构造 相反标高逐渐降低则为盆地构造 如图2 14 煤层发生翻转的褶曲通常叫做倒转 倒转部分又称反山 这时煤层的底板等高线表现为标高顺序错乱 等高线出现交叉 如图2 15所示 补充 褶曲构造 向斜和背斜 的三点判别法 2020 2 20 河南理工大学采煤概论 13 第三节煤层等高线图 2020 2 20 河南理工大学采煤概论 14 第三节煤层等高线图 2 断层在煤层等高线图上 断层是用断层面与煤层层面的交线的水平投影来表示 一般叫做断层交线或交面线 因为断层有上下两盘 所以一条断层有两条交面线 上盘交面线用符号 表示 下盘交面线用符号 表示 断层使煤层底板等高线失去连续性 一般情况下 正断层表现为等高线中断缺失 中断缺失部分为无煤带 逆断层表现为煤层等高线重叠 重叠部分为煤层上下两盘重复区 如图2 16 2020 2 20 河南理工大学采煤概论 15 第三节煤层等高线图 2020 2 20 河南理工大学采煤概论 16 第四节煤矿常用的其他地质图件 每一种地质图件往往只能反映矿井地质现象的一个侧面 而几种地质图件配合起来就能比较全面地反映矿井地质及构造的全貌 煤矿常用的主要地质图件除前面已讲过的地形图 煤层顶底板等高线图 还有地质地形图 煤系综合柱状图 地质剖面图 水平切面图等 一 地质地形图地质地形图实际上是地形图和地质图重叠绘制在一起的地质图件 它既反映了图区地表的地形特征和地物分布位置 又反映了图区煤 岩的露头分布及地质构造 地质地形图的主要内容是地形等高线 地物分布及各种地质界线 二 煤系综合柱状图以统一的图例及简短的文字来说明井田内煤层层数 煤层厚度 层间距离 标志层特征 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含水层等主要内容的地质图件 它可以作为煤层对比的依据 有利于矿井生产期间对地质构造的判别 三 煤岩对比图在一个煤田内 煤层往往不止一层 而是几层 多至数十层 为了正确判断煤层层位和构造 通常利用标志层 古生物化石 层间距和煤层本身特征等来对煤系进行研究 找出判定煤层的可靠依据 通常称为煤层对比 概括煤岩对比成果的图纸称为煤层对比图 2020 2 20 河南理工大学采煤概论 17 第四节煤矿常用的其他地质图件 四 地质剖面图剖面图是假设将大地切开 反映切开面上的煤层或岩层的厚度 层间距 倾角和地质构造特征等 以及沿剖面方向的地形起伏等 剖面图比较形象直观 在生产中使用广泛 剖面的位置可根据需要选取 五 水平地质切面图水平地质切面图是假设沿某一标高的水平方向将地层切开 反映水平切开面上的煤 岩分布及地质构造特征和巷道与煤层相对关系的图件 水平切面图在煤层倾角较大和开采煤层群的矿井使用较广泛 2020 2 20 河南理工大学采煤概论 18 第五节读图方法 1 看图名 不论什么地质图首先应该看图名 图名可以说明地质图件所在地区及图纸的种类 从而对图纸能反映些什么地质现象有清楚的概念 进而看图纸的比例尺 了解图纸上尺寸与实际尺寸的关系及图纸反映的地质现象的精度 2 判明方位 一般图纸常用箭头指示北方 如果图上没有标明方向 则图纸上的经纬线应是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3 看图例 图例是表示地形 地物以及各种地质和构造现象的符号 是地质图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不知道图例就无法看懂地质图件 煤矿常用的地物 地质构造等图例如表2 1所示 4 分析图中的内容 在了解对地质地形图上的上述情况后 还应该了解地区地层系统 建立起该地区地层系统概念 而后看地形等高线 了解图区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