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题评书.doc_第1页
数学课题评书.doc_第2页
数学课题评书.doc_第3页
数学课题评书.doc_第4页
数学课题评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度2010编号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 请评 审 书申请课题类别 专项一般课题 课 题 名 称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谭 显 银 负责人所在单位 云阳县江口镇江口小学 填 表 日 期 二一年三月十三日 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制填 表 说 明 一、请根据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管理办法及课题申报通知有关规定,准确如实填写各项内容。二、本表用A4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报送1份。本表所附“课题设计论证”活页一律打印,每份单独装订,报送一式5份。三、封面左上方框内编号栏不填,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四、本表所附“课题设计论证”活页供评审使用,必须填写,但文中不得出现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姓名、单位名称等信息,一律用xxx代替。五、课题类别请根据各年度课题申报通知提供的课题类别选择填写。如:规划重点课题、规划一般课题、专项重点课题、专项一般课题等。 六、表格填写不明问题,请向当地区县(自治县)教研机构、有关业务管理部门或本单位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咨询,或直接向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人员咨询。七、课题申报材料须先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报出。八、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重庆市渝中区桂花园路12号,邮政编码:400015,联系电话:63627291、63877075。一、 数据表课题名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与途径研究主题词问题意识方法途径负责人姓 名谭显银性别男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 63年1 月8 日行政职务教导主任专业职务小学高级教师研究专长数学最后学历专科最后学位任教学科数学工作单位云阳县江口镇江口小学电子信箱通讯地址云阳县江口镇江口小学邮政编码404506联系电话55811057(单位) (家庭)(手机)主要参加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职务研究专长学历学位工 作 单 位朱良平男19656小高数学专科江口镇江口小学李利林男19638中一数学本科江口镇江口小学刘靖男197710小一数学专科江口镇江口小学胡海军男197210中一数学专科江口镇江口小学谢方伦男19721小一数学专科江口镇江口小学裴田阳男19556小高数学专科江口镇江口小学陶云峰男198510小一数学本科江口镇江口小学吴治中男19563小高数学专科江口镇江口小学罗杰男194910小一数学专科江口镇江口小学胡明月女19817小一数学专科江口镇江口小学伍小琴女198211小一数学本科江口镇江口小学伍美蓉女197511小高数学专科江口镇江口小学王 玲女196412小高数学专科江口镇江口小学蔡春芳女19724小高数学专科江口镇江口小学黄云男197910小一数学专科江口镇江口小学吴方平男195312小高数学中师江口镇江口小学刘诗万男196011小高数学专科江口镇江口小学郑昌兵男197010小高数学专科江口镇江口小学曾雅可男195512小高数学专科江口镇江口小学周志云女196212小高数学专科江口镇江口小学预期最终成果顺利结题预计完成时间2012年4 月1日 1 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成 果 名 称著作者成果形式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发表出版时间 三、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正在承担的研究课题课 题 名 称课题类别批准时间批 准 单 位完成情况2四、课题设计论证31 选题:含对课题的界定,本课题的国内外、市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研究的目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创新程度等。2研究主要内容(即本课题主要解决的问题,要求明确具体)3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包括视角、方法、途径、措施等)。4文献占有情况:须列出已有相关成果材料、主要参考文献等(限填20项)。(请分4部分逐项填写,限3000字内)。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与途径研究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人临死之前给他的两个儿子留下“学问”两个字,希望他们将来学识渊博,成为有用之才。结果这俩儿子把“学问”两字分开,一人得一个字。老大抱着“学”字整天只学不问,老二抱着“问”字整天只问不学,最终两个人都学无所成。这虽然是一个老故事,但它告诉我们:学习知识不仅要学,还要善于问。纵观我们现在的教学现状,基本上是教材说了算,老师说了算。老师跟着教材教,学生跟随着老师学,一堂课下来,更多的时候是在传授,没有学生或者说没有更多的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更不用说对教材的质疑,对老师所讲内容的质疑了。像这样长持以往,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探索、创新、发展。著名科学家李政道说过:学问是什么意思?学,就是学习问题,学怎样问问题,这才是学问。实施新课程标准,就要让学生学会问问题、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这不但能产生思维的动力,而且决定思维发展的方向。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显得十分重要。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不是怕学生有问题,而是怕学生没有问题可提。提不出来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牛顿正是提出了“苹果为什么往下落”的问题才发现了万有引力。数学家华罗庚也曾经说过,困难的是提出公式,而不是证明公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的能力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仍然要靠后天培养。由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都不足,仅靠胆量和兴趣还发现不了实质性的问题,不容易提出切中知识关键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并在发现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一、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疑”敢问影响学生提问动机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1、胆小、紧张,怕提出的问题不得要领;2、满足于一知半解,认为对知识已经完全掌握,不愿生疑;3、受知识,年龄限制,难于掌握知识要点,难于生疑。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大胆生疑,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发挥主动性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环境中。学生心情舒畅,就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考,敢于质疑。首先教师要与学生角色平等,变“一言堂”为师生互动,在课堂上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更应该倾注以爱心和耐心,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能想、能说、能做的就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想、去猜测、去探索、并动手操作。让教室成为学生探索问题的空间。在几何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亲自实验,通过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来探索几何命题。在解题的思维过程中,也要让学生探索实验,要让学生参与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改教师讲思路为师生共同探索思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尝试探究。对错误思路不轻易否定,要在讨论论证中排除,讨论中肯定,并从中选优,让学生在参与探索过程中,体会方法,尝试创新。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提出:“一个平庸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积极启发引导。二、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有“疑”乐问学生的问题意识源于学生对事物的兴趣、好奇心以及对事理的探究。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活动多以兴趣和好奇为取舍标准。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时,首先要以他们的兴趣为出发点,想方设法去创设各种不同的、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因趣生奇、因奇生疑、因疑生智,进而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一个年幼的人不是作为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作为劳动者,发现了许许多多个为什么,并且通过思考、观察和动手而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时,在他身上就会像由火花燃成火焰一样,产生独立的思考。”因此,教师要深入学生,具体了解他们在学习上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摸准头脑的思维脉搏,因势利导,把握好问题空间,使对问题的探索正好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处于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上,从而激起学生乐问的兴趣。教学时,依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善于提供富有思考性的内容,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使他们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仅要提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更要引导他们提出一些自己的独特见解,还要对课本知识、教师教法大胆质疑。三、教给方法,使学生寻“疑”善问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是前提,会学才是目的。学生想问、敢问、好问,更应该会问、善问。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和善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学生乐于提问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提问题的态度,因此教师要真诚地激励敢于提出问题的行为,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提出不同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或肤浅、或离奇的问题,教师也要对之予以肯定,并从中捕捉智慧的闪光点。爱因斯坦从小就有提不完的问题,虽然有些问题稀奇古怪,令人难以理解,但就是因为他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都乐于提出一些问题,所以他后来成为了世界少有的科学泰斗。优秀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由此及彼,探索与之相关的诸多问题,从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享受思维成果的乐趣。这种思维乐趣是学生提出新问题的的重要因素。引导学生预习后提出不理解的内容,针对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逐步提出以下预习要求。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可在课前询问老师或同学,或课中学到哪一处时随时提问。这样不仅加强了预习能力的培养,也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提问能力。引导学生看题后,提出想了解的问题,老师要有意识地将这种提问方式纳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去。值得注意的是,不可能所有学生提的问题都会紧扣教学重难点,有时学生提的问题可能比较零散,甚至不着边际,此时教师要能迅速地从学生所提的问题中选取有价值的,紧扣教学重点的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对于那些学生目前不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要向学生作些说明,并及时肯定该生大胆提问的学习态度,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完新课后,要问学生:还想知道什么问题。一堂新课结束,教师要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指导学生通读课本所学的新课内容,将公式的推导过程、法则的形成过程、应用题思路的分析过程等重新梳理一遍。在看书的过程中,若部分同学对某些内容还存疑点,可及时向老师或同学提问。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可见,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但是在此过程中,只要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巧妙引导,问题意识就会在学生的头脑中扎根,课堂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只有让学生真正学会质疑、学会提问,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才会浓厚,学习责任感才会增强。只有让学生真正学会质疑、学会提问,才能真正充分体现尊重学生个性、因人施教、因人施学的原则,学生的潜能才能得以开发,进而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4五、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重要课题研究工作及科研成果的评价与运用;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等。我校的数学课题研究,组长:谭显银,副组长:刘靖、陶云峰,成员:全体数学教师。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先后完成了:使用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指导方法,数学应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探索等重要研究课题,每种课题都有始有终,深受社会和领导的好评。本次“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与途径研究”主要分三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提出课题、宣传阶段,在此阶段,要求全体数学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感受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第二阶段:实施阶段,要求每位数学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和查阅资料体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与途径。并针对课题在教研月中上研究课,然后教研组组织讨论,共同探究。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根据各自的成绩及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出不足,好的体会与总结给予推广、相互取长补短。总之,在此过程中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深入研讨,争取收到实效。 5 六、预期成果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限 报 10 项)序号预计完成时间成 果 名 称成果形式完 成 人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 限 报3 项 )序号完成时间最 终 成 果 名 称成果形式完 成 人 6七、经费预算序号经 费 开 支 科 目经 费 预 算金 额 ( 元 )1资料费10000.002国内调研差旅费20000.003小型会议费5000.004计算机使用费5000.005印刷补助费5000.006管理费5000.007其他4000.008以上7个科目预算经费合计54000.00年度预算 2010 年 2011 年 年 年 年34000.0020000.00申请资助(元)重点课题资助经费到达单位名称、开户银行和账号单位配套经费或将对课题研究资助的经费额度(元) 八、推荐人意见(不具备中学一级(小学高级)、讲师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申请人必须填写) 不具有中学一级(小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申请人,须由两名具有中学高级(副教授、副研究员)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推荐人须认真负责地介绍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科研态度和科研条件,并说明该课题取得预期成果的可能性。第一推荐人姓名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第二推荐人姓名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7 九、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该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业务素质是否适合承担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否提供完成本课题所需的时间、条件和课题研究经费保障;本单位是否同意承担本课题的管理任务和信誉保证等。内容属实,课题负责人与参与者适合本课题的研究,学校将提供课题研究所需要的一切条件,同意承担本课题的管理任务。 单 位 公 章 单 位 负 责 人 签 字: 年 月 日十、区、县(自治县)教研机构、市教委直属单位、各类专项课题业务管理部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市教育学会等意见是否同意推荐上报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单位公章 负责人签字:年 月 日 8十一、学术委员会评审意见初评意见 评审组长签字: 年 月 日评审组人数实到人数表决结果赞成票反对票弃权票复评意见 评审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评审未通过原因1选题不当,不符合立项条件;2课题论证不充分;3负责人的素质或水平不宜承担此课题;4课题组力量不强或分工不当;5资料准备不够;6最终成果不明确;7不具备完成本课题所需的其他条件;8经过比较,本课题有更合适的承担人;9其他原因(加以说明): 评审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十二、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意见 公 章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9登记号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设计论证活页课题名称: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与途径研究课题设计论证(重要启示:本论证内容不得出现课题申请人及其成员姓名、课题承担单位名称等。可用符号代替。请按下面要求逐项填写。并与前面的课题申请评审书分开,另行装订成册,报送一式5份。)课题界定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目的、意义、价值与创新之处;本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或主要解决的问题;本课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主要思路、措施、技术路线及实施计划、安排等。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限3000字以内)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人临死之前给他的两个儿子留下“学问”两个字,希望他们将来学识渊博,成为有用之才。结果这俩儿子把“学问”两字分开,一人得一个字。老大抱着“学”字整天只学不问,老二抱着“问”字整天只问不学,最终两个人都学无所成。这虽然是一个老故事,但它告诉我们:学习知识不仅要学,还要善于问。纵观我们现在的教学现状,基本上是教材说了算,老师说了算。老师跟着教材教,学生跟随着老师学,一堂课下来,更多的时候是在传授,没有学生或者说没有更多的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更不用说对教材的质疑,对老师所讲内容的质疑了。像这样长持以往,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探索、创新、发展。著名科学家李政道说过:学问是什么意思?学,就是学习问题,学怎样问问题,这才是学问。实施新课程标准,就要让学生学会问问题、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这不但能产生思维的动力,而且决定思维发展的方向。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显得十分重要。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不是怕学生有问题,而是怕学生没有问题可提。提不出来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牛顿正是提出了“苹果为什么往下落”的问题才发现了万有引力。数学家华罗庚也曾经说过,困难的是提出公式,而不是证明公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的能力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仍然要靠后天培养。由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都不足,仅靠胆量和兴趣还发现不了实质性的问题,不容易提出切中知识关键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并在发现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一、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疑”敢问影响学生提问动机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1、胆小、紧张,怕提出的问题不得要领;2、满足于一知半解,认为对知识已经完全掌握,不愿生疑;3、受知识,年龄限制,难于掌握知识要点,难于生疑。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大胆生疑,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发挥主动性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环境中。学生心情舒畅,就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考,敢于质疑。首先教师要与学生角色平等,变“一言堂”为师生互动,在课堂上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更应该倾注以爱心和耐心,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能想、能说、能做的就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想、去猜测、去探索、并动手操作。让教室成为学生探索问题的空间。在几何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亲自实验,通过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来探索几何命题。在解题的思维过程中,也要让学生探索实验,要让学生参与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改教师讲思路为师生共同探索思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尝试探究。对错误思路不轻易否定,要在讨论论证中排除,讨论中肯定,并从中选优,让学生在参与探索过程中,体会方法,尝试创新。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提出:“一个平庸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积极启发引导。二、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有“疑”乐问学生的问题意识源于学生对事物的兴趣、好奇心以及对事理的探究。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活动多以兴趣和好奇为取舍标准。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时,首先要以他们的兴趣为出发点,想方设法去创设各种不同的、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因趣生奇、因奇生疑、因疑生智,进而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一个年幼的人不是作为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作为劳动者,发现了许许多多个为什么,并且通过思考、观察和动手而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时,在他身上就会像由火花燃成火焰一样,产生独立的思考。”因此,教师要深入学生,具体了解他们在学习上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摸准头脑的思维脉搏,因势利导,把握好问题空间,使对问题的探索正好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处于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上,从而激起学生乐问的兴趣。教学时,依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善于提供富有思考性的内容,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使他们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仅要提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更要引导他们提出一些自己的独特见解,还要对课本知识、教师教法大胆质疑。三、教给方法,使学生寻“疑”善问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是前提,会学才是目的。学生想问、敢问、好问,更应该会问、善问。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和善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学生乐于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