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西德合并看海峡两岸的统一.doc_第1页
从东西德合并看海峡两岸的统一.doc_第2页
从东西德合并看海峡两岸的统一.doc_第3页
从东西德合并看海峡两岸的统一.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从东西德合并看海峡两岸的统一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获得连任后,发表言论称,海峡两岸的统一可以参照东德西德的模式,一时间在台海两岸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激烈讨论。本文从东德西德分裂的背景及统一的过程入手,与海峡两岸现状的形成进行对比,论述东德西德模式是不可行的,同时,阐述从东德和西德统一的过程中,我们获得的可以促进海峡两岸统一的经验。一、东德西德分裂的背景及统一的过程(一)东德西德分裂的背景二十世纪初,德国国内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工业强国。于1914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战败。又于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直至1945年5月8日希特勒无条件投降。根据克里米亚声明和波茨坦协定的规定,德国作为战败国应该成为一个统一、独立、爱好和平与民主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家没有出现以前,德国暂由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四国分区占领,首都柏林也由四国分区管制。由于东西方盟国的立场、目的和利益不同,对各项协议都作了有利于自己的解释,就德国的统一和柏林问题等,四国及其占领区各派政治力量展开了激烈复杂的斗争。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并于1949年5月23日单独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同年9月20日阿登纳组成第一届联邦政府;同年10月7日,苏联占领区也宣告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自此,统一的德意志国家一分为二,在世界的政治舞台上同时出现了两个德国。两者均系主权国家,都获得了许多国家的承认,并与之建立了外交关系;1973年又被同时接纳为联合国的成员国;双方又都参加了不同性质的军事、政治、经济集团。(二)东德西德统一的过程 1987年,昂纳克作为东德领导人首次访问波恩,揭开了两国关系中新的一页。1987年9月,匈牙利开放了它与奥地利边界,在此后的几个月内,先后有50多万东德人从奥地利进入西德,西德承认这些东德人是它的公民,接着民主德国接二连三地发生全国规模的游行示威,党和国家领导人发生重大改组;11月9日,东德开放柏林墙以及同西德的边界,西方人士认为,民德发生的这些事件,是德国“事实上重新统一的预兆”。11月28日,西德总理科尔提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德国,而东德总理莫德罗斯断然拒绝科尔的计划,但建议建立一个松散的联邦。由于当时苏联国内的政治形式却相当严峻,为了减少统一后的德国对它自身安全利益的损害,同时为得到德国的经济援助,并尽可能为自己在欧洲新格局中争取一个较为主动的地位,苏联由过去反对统一的德国归属北约转而改为采取顺水推舟的作法,1990年7月14日至16日科尔访苏联时,双方就德国统一问题最终达成协议,双方宣布统一后的德国将享有“充分的主权”,“它有权独立地决定属于哪个联盟”,协议内容还包括统一后的德国的疆域,3至4年内苏军撤出民主德国地区;美、英、法军队在此期间留在西柏林,未来德军最高限额为37万人;未来德国不得制造、拥有和支配原子、化学和生物武器等。由于统一后德国联盟归属问题得到解决,消除了德国统一外部因素的最大障碍,9月20日,在莫斯科召开的“24”外长最后一轮会议上签订了“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其后两个德国在10月3日实现了统一,这一天,在整个德国,特别在被重新定为首都的柏林,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至此困绕欧洲40多年的德国问题获得最终解决,这标志着以德国分裂为特征的欧洲战后的政治地理格局的结束,而以德国统一为起点的欧洲新的政治地理格局的开始。二、海峡两岸统一问题与东西德合并问题的不同(一)分裂问题的本质不同 德国是发动世界战争的战败国不得不接受国际的制裁,而最终被分裂为两个国家。世所公认、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波茨坦协定明确地对从政治、经济、军事上处置德国作出了规定,并规定要通过大国缔结对德和约来最后解决德国统一问题。因此,德国问题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国际性问题。而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分离则是由内战中国民党溃逃到台湾,在美国的支持下,以后逐渐偏安岛上造成的。中国的分离是一个内政问题,与东西德的分裂具有本质上的不同。(二)分裂后主体的性质不同 东、西德于1972年同时加入联合国,双双成为国际法意义上的独立主权国家。中国的情况则截然不同。今天台湾在联合国没有席位,在国际上没有国际地位,它只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存在,而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大陆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则远在当年的西德之上。(三)分裂后主体的实力不同 东、西德之间的综合国力之比与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的综合实力之比绝对不可同日而语。东、西两德虽然在幅员和国力上有大小之别,但大体上还是相当的,特别是东德有近在身边的超级大国苏联的支撑,所以在东、西德的对峙中基本上保持了一种力量的平衡,即谁也无法用武力来征服对方。大陆和台湾的大小和实力之比则有如巨石之比鸡卵,悬殊得不成比例。如果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还不具备实力把台湾从美国的武力支持下解放过来的话,那么今天实际上只要大陆愿意,就可以用武力来实现台湾与祖国的统一。(四)实现统一的阻力不同 虽然在中国统一问题上有美国蛮横插手的成分,但这与德国统一问题几乎是合法地操纵在苏、美英、法四大国手中的情况有根本差别。德国统一必须有这四个大国的共同点头方可实现。而在中国统一问题上,只有美国作为台湾的盟友并非合乎国际法地偏袒台湾,对中国的统一起阻挠作用。关于中国统一的谈判,只能在台海两岸之间进行。(五)国际舆论和民众的态度不同国际舆论和民众对德国的分裂和中国大陆与台湾分离的认可及心态也是完全不一样的。特别从70年代起,德国分裂成两个独立主权国家不仅为国际所公认,而且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都打心眼里不希望德国统一甚至反对德国统一。而对中国来说,不仅今天绝大多数国家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而且它们都不反对中国的统一。正是由于海峡两岸统一问题与东西德合并问题具有以上五点不同,导致了海峡两岸的统一要想参照东德西德统一的模式是不可行的。但是东德西德的统一过程对我国国家统一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三、东西德统一对我国国家统一的借鉴意义海峡两岸的统一作为国家内部问题,不是任何一方努力就可以实现和平统一的,需要双方都要做出努力。从东德和西德的统一过程,我们可以借鉴以下经验:首先,不断地加强沟通和交流。两岸的统一任重而道远,需要双方不断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统一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沟通和交流显得非常重要。拓宽沟通渠道,丰富沟通方式,以民间沟通带动上层沟通。其次,不断地增强经济依赖性。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两岸都要不遗余力地发展经济,并且大陆不断地为台湾创造市场,实现台湾资金与大陆的融合,同时利用大陆在国际上的社会地位,带动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不断地增强台湾地区经济对大陆的依赖性。第三,不断地实现文化认同。大陆和台湾地区的民众都是炎黄子孙,都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地方文化协会组织,通过交换学习等形式,实现两岸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不断认同,对历史的正视,有强烈的共同文化认同感,有共同的民族尊严感,面对外族侵犯能主动联合起来,互相帮助。第四,必要的军事合作。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而近期发生的黄岩岛事件,越南颁布法律将南沙划入其领土范围,日本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以及所谓的“买岛”行动,这些都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赤裸裸的侵略,海峡两岸的民众都有义务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成,两岸有必要加强军事合作,必要时对一切危害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行为给予军事打击。海峡两岸武力统一谁也不希望,和平统一众望所归,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的要求有增无减。德国和中国人民都是智慧过人的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