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排查落实练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判断正误,回归基础1当非洲南端开普敦炎热干燥时,北京地区的天气特点是高温多雨。( )2降水量总是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3大陆性气候均分布于距海遥远的内陆地区。( )4在中纬度大陆东岸一定分布有季风气候。( )5有季风环流的地方一定会形成季风气候。( )6地中海气候降水最多的月份有可能是6、7、8月。( )7在自然环境各要素中,地形是主导因素,土壤是具有代表性的要素,气候是各要素的中心环节。( )8自然带的形成与气候具有关联性,所以自然带分布与气候类型完全吻合,不同气候类型下自然带完全不同。( )9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沙漠带。( )10山地山麓地带的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11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受纬度位置和山地的海拔高度综合影响。( )1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对应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对应地中海气候。( )13任何区域都是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14在任何地方都是平原比高原的城市密度大。( )15气候适宜的地区,农业发达,城市集中。( )16矿产资源丰富是城市兴起的一个有利条件。( )17在山区修建道路都应该是“之”字型。( )18地形因素是影响交通运输的决定性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也对交通线路建设有一定影响。( )19全球气候一直处在气温升高的时期。( )20全球气候变暖不论对工业还是农业都是“百害而无一利”。( )21温室气体就是指co2。( )22我国寒潮多发生在11月至次年4月间。( )23夏季我国北方的暴雨天气、春季的沙尘暴天气都与冷锋活动有关。( )24台风和飓风都是热带气旋,两者发生的区域存在差异,台风发生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而飓风发生在西北太平洋上。( )25寒潮是冷锋强烈发展而形成的天气系统,寒潮势力最强一般发生在冬季。( )26棉花、汽油、电能都不是自然资源。( )27水资源就是指能被人类利用的水体。( )28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影响程度不同。( )29地球上存在水危机都是由于水污染和浪费造成的。( )30降水多的地区水资源一定丰富,降水少的地区水资源一定贫乏。( )二、掌握特征,明确规律(一)主要特征1 交通线路的特征(1)在山区山区交通线路一般沿等高线分布,在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道路在陡坡上呈“之”字型弯曲。(2)在平原平原区道路选线应尽量少占耕地,等级高的公路以直达为主,走最短距离;等级低的公路宜连接尽量多的聚落。2 我国不同地区受自然条件影响聚落的分布特征(1)西北地区:多分布在绿洲上或绿洲边缘。(2)青藏高原:多分布在河谷地区。(3)云贵高原:多分布在山间盆地。(4)北方平原地区: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5)南方丘陵地区、山区: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3 全球气候变化的特征(1)总体特征:冷暖干湿交替发生。(2)不同阶段地质时期:温暖期和冰期交替出现,由自然原因引起。历史时期:温暖期与寒冷期相互交替,主要由自然原因引起。近代: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全球气温出现明显波动上升现象,主要以人为原因为主。4 寒潮的分布特征(1)时间上:以秋末冬初和初春最常见,对农作物危害最大。(2)空间上:从西北向东南(从北向南)逐渐减少。5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征(1)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2)空间上: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二)主要规律1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形成基础主要影响因素分布特点纬度地带性热量太阳辐射纬线延伸,纬度更替经度地带性水分海陆分布经线延伸,经度更替,中纬度明显垂直地带性水热条件海拔从山麓到山顶更替2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部热带季风气候10n至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535大陆东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部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5大陆东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50n70n大陆苔原气候北半球极地附近沿海冰原气候极地附近3 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1)时间分布规律(2)空间分布规律(三)主要原因1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气候类型形成原因气候类型形成原因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大陆内部,受大陆气团影响热带季风气候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纬度高,居于内陆,大陆性强2 地域分异的成因在山区,地表景观(如植被、土壤等)随海拔的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是因为气温和降水往往随海拔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发育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山体所在的纬度、山体的相对高度、山体的坡向等。3 影响雪线的因素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是由副热带向两侧降低。地球上各地区雪线的分布高度起伏多变,主要取决于气候与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1)气候因素:气温和降水量都与之有密切关系。气温越高雪线越高,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反之雪线越高;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因而,全球雪线高度最高的地区不在赤道附近,而在副热带高气压带。(2)地貌因素:主要表现在山势和坡向上。陡峻的山地,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阳坡比阴坡的温度高,一般情况下,阳坡的雪线比阴坡偏高。对于北半球而言,南坡、西坡日照较多,冰雪消融量大,雪线高,而北坡和东坡的雪线位置较低。例如,中国天山南坡雪线高,而北坡雪线低。但是,气温和降水相对于地貌因素对雪线的影响更大,因而也会出现山脉南坡雪线低的情况(如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低)。4 河川径流变化的原因河流水量的多少与变化取决于河流的补给类型。降雨、地下水、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和湖泊水是河流五种重要的补给水源。(1)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变化与降水类型有关。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为汛期;地中海气候区冬季为汛期,夏季为枯水期;季风气候区夏秋为汛期,冬春为枯水期。我国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2)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春季因气温升高,积雪融化,常形成春汛。我国东北山区的河流就有春汛。(3)以高山永久性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季为汛期,冬季封冻,河流断流。冰川的消融量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加。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4)湖泊水补给:对河流径流起调节作用。河流源头的湖泊起调节河流水量的作用;河流中下游的湖泊在洪水期起削减河川洪峰的作用。(5)地下水补给:补给稳定可靠,且与河水互补(地上河段除外)。5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原因解决措施自然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时间分布不均修建水库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节约用水人为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水资源浪费严重节约、合理使用;水资源市场化,加强管理水资源污染严重保护水源、防治污染、净化污水、立法保护6 我国自然灾害频繁且严重的原因(1)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交会处,地壳活动剧烈,地形复杂,是世界上地质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的国家。(2)季风带来的水量不均衡,年内和年际的降雨分配不均,复杂的地形也影响水汽和热量的再分配,全球气候异常,这些是我国气象灾害比较严重的主要原因。(3)垦荒毁林破坏生态环境,导致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程度。(4)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一旦发生灾害,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往往比人少地多的国家严重。(5)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防灾、减灾投入相对不足。三、常用答题术语、用语再规范1 气候及其变化的主要术语和用语(1)术语答案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全球气候变暖、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2)用语列举说明气候特征的主要用语。答案高温多雨、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小)、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大(小)、全年寒冷(或温和)、炎热(或凉爽)、雨热(不)同期,降水丰富(稀少)描述气候分布的答题模板。答案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说明。说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答案气候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等方面入手。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从哪些方面进行说明?答案主要表述温差大小、光照强弱、热量及降水的多少等。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的主要术语、用语(1)术语答案自然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2)用语简要说明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答案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简要说明水平地带性的特点。答案纬(经)度地带性。自然带呈东西(南北)向延伸,南北(东西)向更替,其主要制约因素是热量(水分)。简要说明影响山地自然带谱的主要因素。答案山麓地带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纬度越低,高度越高,自然带谱就越复杂,反之就越简单。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和山地高度。简要说明影响雪线的主要因素。答案影响山地雪线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和降水。一般而言,纬度越低的迎风地带雪线低,纬度越高的背风坡雪线就越高。3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的主要术语、用语(1)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术语答案地形、平原、山区、高原、基础设施、气候、气温、降水、中低纬度、沿海、城市结构、布局、河流、水运起点、河流交汇点、过河点、入海口、带状、组团状、矿产、蕴藏量、开采水平。主要用语答案平原地区利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少,便于提供农产品。热带地区高原比平原凉爽,城市多分布于高原。河流可作为重要交通通道,同时还可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城市一般选址于中低纬度地区,尤其是条件较为优越的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城市兴起及发展。(2)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术语答案线路走向、地表起伏、线路弯曲、线网密度、线网布局、交通运输方式。用语答案地形平坦处线路平直,有多条交通运输线通过,线网密度大;崎岖山地线路弯曲,沿等高线分布或呈“之”字型,交通线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模态融合展示-洞察及研究
- 量子安全多方计算-第1篇-洞察及研究
-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租赁市场增长驱动力-洞察及研究
- 状态演化风险评估-洞察及研究
- 辩证施护的课件
- 基于双碳目标的前向多翼单吸叶轮轻量化设计与材料表面改性协同路径探索
- 城市高空作业平台与无人机协同作业的空域管理与任务调度范式重构
- 国际标准互认体系构建与全球供应链协同优化
- 变频器能效标准迭代与设备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矛盾
- 2025年信息系统管理员技术水平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社区宣传工作知识培训课件
- 瑜伽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 犬猫免疫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中国移动式皮带输送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ETL开发规范流程与案例分析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无机絮凝剂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医院信息科竞职报告
- 2025年成人高考大专试卷及答案
- 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检查表模板
- 中成药合理使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