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瘀止痛汤加神阙温灸贴治疗原发性痛经41例临床观察.doc_第1页
化瘀止痛汤加神阙温灸贴治疗原发性痛经41例临床观察.doc_第2页
化瘀止痛汤加神阙温灸贴治疗原发性痛经41例临床观察.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键词】 痛经 中药疗法 穴位贴敷法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月经疼痛,多发于未婚或未孕的青年女性。19992007年,我们自拟化瘀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41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诊1。临床表现: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昏厥;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2。1.2 一般资料 本组41例均为本院中医科门诊患者,年龄1231岁;病程114年;气滞血瘀证12例,寒凝血瘀证29例。1.3 治疗方法1.3.1 化瘀止痛汤内服 基本方:当归15 g,白芍药15 g,川芎15 g,香附10 g,木香10 g,延胡索15 g,三棱10 g,五灵脂10 g,泽兰10 g,炙甘草6 g。气滞血瘀证加郁金10 g、乌药10 g、小茴香10 g;寒凝血瘀证加吴茱萸10 g、艾叶10 g、桂枝15 g。将药用开水浸泡20 min(为了充分发挥药性),煮沸后文火再煎20 min,取汁100 mL。每次月经前12日开始服用, 2日1剂,每次服药100 mL,连续服药4日,经期无需停药。36个月后统计疗效。1.3.2 神阙温灸 将神阙温灸贴(宁波三环自然疗法研究所有限公司)撕去保护纸,贴在下腹部(相当于任脉的气海、关元穴),或将该温灸贴正面对准部位,反贴在内裤上。24 h更换1次,治疗时间同内服中药。1.4 疗效标准1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3个月未复发;好转:症状、体征改善,偶有痛经表现;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2 结 果本组41例,治愈23例,占56.10%;好转15例,占36.58%;无效3例,占7.32%。总有效率92.68%。3 典型病例和某,21岁,学生。2006-06-03初诊。月经期第2日,有痛经病史7年。经前出现腹部疼痛、坠胀,伴腰骶部冷痛,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严重时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曾发生过昏厥。平素月经周期3035日,月经量偏少,色紫黑,舌黯边有瘀点或瘀斑,脉沉涩。经妇科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诊断:原发性痛经。辨证属寒凝血瘀证。予中药口服和神阙温灸贴。药物组成:当归15 g,白芍药15 g,川芎15 g,香附10 g,木香10 g,延胡索15 g,三棱10 g,五灵脂10 g,泽兰10 g,炙甘草6 g,吴茱萸10 g,艾叶10 g,桂枝15 g。2日1剂,水煎服。并将神阙温灸贴贴于下腹部。治疗4个月经周期后,症状完全消失,月经量也增多,颜色正常。随访6个月未复发。4 讨 论痛经系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分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现代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与内膜管型脱落(膜性痛经)、子宫发育不全、子宫屈曲、颈管狭窄、不良体姿及体质因素、变态反应状态及精神因素等有关。多采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解痉镇静剂、受体激动剂等对症治疗,临床疗效欠佳。中医学认为,痛经发作与体质、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六淫侵袭等有关。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导致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不通则痛。在经期或经期前后,由于血海由满盈而泻溢,气血变化急骤,致病因素乘时而作,引起冲任、胞宫气血失调而发痛经。化瘀止痛汤方中当归、白芍药、炙甘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延胡索、川芎、三棱、五灵脂、泽兰活血祛瘀,行气止痛;香附、木香疏肝理气,调经止痛。气滞血瘀证加郁金、乌药、炒小茴香增强行气止痛,兼温寒化瘀作用;寒凝血瘀证加吴茱萸、炙艾叶、桂枝增强温经止痛兼暖宫化瘀的作用。温灸贴贴于任脉气海、关元穴,助中药补足正气,调理经脉,温宫散寒,气行血行。化瘀止痛汤加神阙温灸贴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 陈春林, 张随学. 在体女性盆腔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意义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yxyy/main/index.php.2011(04) 2 徐玉静,欧阳振波,刘萍,陈春林. 磁共振成像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04) 3 方驰华,苏仲和. 数字医学技术在胰腺肿瘤诊断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 /xyfm/class/. 2010(10) 4 欧阳振波,刘萍,余艳红. 女性骨盆研究进展及意义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huanmei/class/.2010(02) 5 刘萍,余艳红,陈春林,欧阳振波,宋小磊,王宏琢,昌仁民,王建平. CT扫描计算机三维重建女性骨盆的研究方法和应用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0(01) 6 欧阳振波,张随学,刘萍,陈春林,唐雷,李泽宇,黄睿,钟光明,梁波,全显跃,刘畅,钟世镇. 宫颈癌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构建及其三维可视化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9(06) 7 吴龙,周义军,高劲松,孙建永,李玉飞,马俊,金科. 女性盆腔的MRI三维重建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qikan/class/. 2009(12) 8 张绍祥. 数字化人体与数字医学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01) 9 高成杰, 张随学,裴强,徐达传. 成人盆腔血管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初步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6(01) 10 单锦露,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林支付,唐泽圣. 中国数字化可视人女性盆腔的计算机三维重建J. 解剖学杂志. 2005(03) 11 续靖宁,邓晓红.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J. 右江医学. 2009(02) 12 刘增佑,朱艳宾,王淼,崔艳双, 张随学,胡群英.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的初步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 2010(31) 13 佟艳,张晶,钱荣华,李蕊. 血清钙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分析J. 河北医药. /news/class/.2010(24) 14 林丽珍,杨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预测研究进展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0(11) 15 狄海红.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对胎儿的影响J. 临床医学. 2011(09) 16 张随学,杨彦,杨伟文.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J. 中国妇幼保健. /news/class/. 2007(09) 17 马丽,叶新红,张文静. 311例妊娠期高血压临床分析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4) 18 冯妍,刘蒙娜,赵兰娣. 褪黑素受体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08) 19 易媛媛,其木格, 张随学.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