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机底板抽巷石门掲煤防突专项设计_第1页
1015机底板抽巷石门掲煤防突专项设计_第2页
1015机底板抽巷石门掲煤防突专项设计_第3页
1015机底板抽巷石门掲煤防突专项设计_第4页
1015机底板抽巷石门掲煤防突专项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袁店一井煤矿关于1015机巷底板抽放巷石门揭10煤防突专项设计的请示股份公司:袁店一井煤矿1015机巷底板抽放巷即将石门揭煤,为确保石门揭煤安全,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要求,我矿编制了1015机巷底板抽放巷石门揭煤防突专项设计,现呈报审查。妥否,请批示。 附件:1015机巷底板抽放巷石门揭10煤防突专项设计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袁店一井煤矿1015机巷底板抽放巷石门揭10煤防突专项设计 袁店一井煤矿2013年2月目录一、 工程概况11、井巷工程12、煤层赋存与断层构造情况13、煤层瓦斯情况14、局部通风系统25、揭煤施工组织安排2二、探查钻孔3三、区域综合防突措施31、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32、区域防突措施33、区域措施效果检验44、区域验证5四、局部综合防突措施51、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53、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64、检验有效超前距7五、安全防护措施71、通风设施72、监控系统73、远距离爆破揭煤74、安全设施10六、避灾路线10七、安全技术措施111、保证措施施工到位措施112、保证施工过程中人员安全措施11八、附图121015机巷底板抽放巷石门揭10煤防突专项设计一、 工程概况1、井巷工程1015机巷底板抽放巷由1015机巷车场拨门,设计方位N233,长度552m。巷道底板标高-743.06m,按3上山施工181m后按10上山施工至终点,终点处底板标高-679.74m,巷道采用锚网喷支护,净宽净高=4.6m3.5m。2、煤层赋存与断层构造情况根据在1015机巷底板抽放巷J5点前5m探查结果,预计巷道施工至J5点前23m处过F1-170H=13m断层,巷道施工至J5点前48m时底板揭露煤层。该处揭煤仅10煤层1层,平均煤厚4.2m,1015机巷底板抽放巷揭煤段巷道方向煤层倾角约22,该区域10煤层直接顶为粉砂岩、细砂岩,直接底为细砂岩;煤层顶、底板含砂岩裂隙水,巷道可能有滴淋水现象。(附煤、岩层综合柱状图)3、煤层瓦斯情况我矿在1015风巷车场T3点前12m测得最大瓦斯压力1.02MPa。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我矿101、102采区10煤层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结果, 10煤层突出危险区域划分如下:标高-650m以深 突出危险区;标高-650m以浅 无突出危险区。1015机巷底板抽放巷揭煤属突出危险区揭煤,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执行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4、局部通风系统1015机巷底板抽放巷采用局扇通风,一主一备,局扇安装在101轨道大巷内。压入式通风,局扇型号FBDNO6.3,功率230KW,风筒800mm,通风距离约300米,局扇采用双电源供电,安装符合“三专三闭锁”。(1)进风路线:新鲜风流副井井底车场南翼轨道大巷101轨道石门101轨道大巷局扇1015机巷底板抽放巷迎头。(2)回风路线:迎头1015机巷底板抽放巷1015机巷回风联巷101回风大巷101回风石门南翼回风大巷-675m水平回风大巷中央风井地面。5、揭煤施工组织安排(1)成立揭煤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指挥1015机巷底板抽放巷石门揭煤工作。(2)巷道揭煤期间严格执行区域、局部综合防突措施。1)巷道施工至J5点前5m(距煤层法距18.4m)已施工地质探查钻孔,探清了煤层赋存情况。2)巷道施工至距10煤层法距7m时,采取石门揭煤预抽钻孔对其进行解突,采用直接测定残余瓦斯压力和残余瓦斯含量对其进行石门揭煤效果检验,若指标大于临界值,继续采取区域预抽措施,直至消除突出危险;若指标小于临界值,则允许巷道施工至距10煤层法距5m处。3)巷道施工至距10煤层法距5m时,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进行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若预测有突出危险,则施工排放钻孔,并进行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直至消除突出危险;若无突出危险,则采用钻孔“边探边掘”,施工至距10煤层法距1.5m处。4)巷道施工至距10煤层法距1.5m时,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进行最后突出危险验证。若验证有突出危险,则施工排放钻孔,并进行效果检验,直至消除突出危险;若验证无突出危险,则在执行安全防护措施的条件下进行远距离爆破揭开10煤。(3)施工单位必须编制揭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报矿审批后按措施施工。二、探查钻孔已在J1点前31m和J5点前5m设计施工超前地质探查钻孔,摸清巷道地质构造和煤层赋存情况。(探查结果见附图)三、区域综合防突措施1、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由上文“煤层瓦斯情况”可知该处10煤属突出危险区域,执行区域综合防突措施。2、区域防突措施(1)预抽煤层瓦斯措施设计在距煤层法距7m处开始施工石门预抽钻孔,孔径为108mm,孔底间距为3m,钻孔控制范围为巷道两帮外各15m、巷道顶部7m和巷道底部5m范围内的10煤。在钻孔施工过程中,采用冲孔卸压措施,施工单位负责将冲出的煤装车统计。(2)抽采系统该地点采用地面永久泵站抽采该地点瓦斯,抽放泵流量460 m3/min。1015机巷底板抽放巷迎头1015机巷回风联巷101回风大巷101回风石门南翼回风大巷-675水平回风大巷中央风井地面瓦斯泵站瓦斯电厂。(3)钻孔施工要求施工单位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按照设计参数施工,保证钻孔施工到位,钻孔按自上而下、自中心向两侧的顺序施工。(4)钻孔施工与管理钻孔施工前由测量组标定出基准线位置,钻工按规定标定钻孔方位、角度,之后由瓦检员、安监员现场校核。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参数施工,保证参数真实有效。瓦斯办按钻孔验收数据及时填图分析,有未打到位钻孔需及时补孔。(5)瓦斯抽排计量管理在1015机巷回风联巷的抽放管路安装V锥流量计及旁路孔板计量抽采瓦斯,抽放时间及抽放量要符合一通三防技术管理规定(淮矿通2010259号)。3、区域措施效果检验采用直接测定残余瓦斯含量和残余瓦斯压力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在要求预抽区域内上部、中部2个测试钻孔,测试残余瓦斯压力P和残余瓦斯含量W。各指标临界值见表1:表1 指标临界值瓦斯压力P/MPa瓦斯含量W/(m3/t区域类别0.748无突出危险区域除上述情况以外的其他情况突出危险区如果有实测的指标值大于或等于上表的临界值则有突出危险,防突措施无效,则必须重新采取防突措施,对煤层瓦斯进行预抽,并进行效果检验直至消除突出危险;如果所有实测的指标值小于上表的临界值则无突出危险,防突措施有效,允许施工至距煤层法距5m处。4、区域验证在距煤层法距5m处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进行区域验证。若验证有突出危险,则必须采取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直至消除突出危险;若验证无突出危险,则采用钻孔“边探边掘”,施工至距10煤层法距1.5m处。四、局部综合防突措施1、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及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方法,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各指标临界值见表2:表2 预测指标临界值煤样h2( Pa)K1( ml/gmin1/2)干煤样2000.5湿煤样1600.4(1)预测钻孔的布置和测试方法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进行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测定指标有h2、K1值。在前方煤层的上部、中部、下部施工3个预测钻孔,在钻孔钻进到煤层时每钻进1m采集一次孔口排出的粒径13mm的煤钻屑,测定其瓦斯解吸指标h2或K1值。预测孔参数根据实际情况另行确定。(2)测试仪器:利用MD-2瓦斯解析仪和WTC瓦斯突出预测仪,测得h2和值。2、工作面防突措施(1)瓦斯排放钻孔措施若预测有突出危险性,则采用排放钻孔对其进行解突。排放钻孔布置到石门的两侧8m,上部轮廓线外至少5米、下部至少3米,钻孔直径为108mm,孔底间距为2米。在钻孔施工过程中,采用冲孔卸压措施,施工单位负责将冲出的煤装车统计。3、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在排放钻孔控制区域内的上部、中部、下部和两侧施工5个效果检验钻孔,分别位于石门的上、中、下部和两侧。在钻孔钻进到煤层时每钻进1m采集一次孔口排出的粒径13mm的煤钻屑,测定其瓦斯解吸指标h2或K1值。临界值见表2。若效检有突出危险性则必须执行工作面防突补充措施并进行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直至消除突出危险。若效检无突出危险性,则采用钻孔“边探边掘”,施工至距10煤层法距1.5m,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进行最后突出危险验证。若验证有突出危险,则继续施工排放钻孔,并进行效果检验,直至消除突出危险;若验证无突出危险,则在执行安全防护措施的条件下进行远距离爆破揭开10煤。4、检验有效超前距工作面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有效时,允许的进尺量必须同时保证在巷道轴线方向留有不少于20m的措施孔超前距和不少于2m的检验孔超前距。五、安全防护措施1、通风设施我矿已在1015风巷车场、1015机巷车场、1013机巷车场、1013风巷车场、1011机巷回风联巷、1011风巷车场、1011风巷底板抽放巷车场、胶带机巷、1#运回联巷、2#轨回联巷各建立了2道正反向风门。风门墙用砖混料砌筑,风门墙垛四周0.8m。门框厚度不小于100mm,风门厚度不小于50mm,门框净宽净高=17002000mm。2、监控系统监控系统为KJ90NB系统,分站型号为KJ90NB-F16。1015机巷底板抽放巷安装2个高低浓瓦斯传感器T1、T2探头,T1 0.8%报警、T1 0.8%断电;T2 0.8%报警、T2 0.8%断电,断电控制范围为1015机巷车场及回风流内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3、远距离爆破揭煤1015机巷底板抽放巷距煤层法距1.5m时执行远距离爆破,揭开煤层。撤人范围:1015机巷车场、1015风巷车场、1015机巷底板抽放巷、101轨道大巷(远距离爆破地点以内)、101回风大巷、101胶带机巷、101回风大巷、101回风石门、南翼回风大巷、-675m南翼总回及其中央风井井筒上下口20米范围内的所有人员。停电范围:1015机巷底板抽放巷、1015机巷车场、1015机巷联巷、1015风巷车场、101回风大巷、101回风石门、南翼回风大巷、-675m南翼总回及其中央风井井筒上下口20米范围内的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警戒位置:101轨道大巷(远距离爆破地点)、1015风巷车场、1#、3#、4#运回联巷、2#轨回联巷正反向风门外、1011机巷回风联巷下口、1011风巷回风联巷下口、1013风巷回风联巷下口、1013机巷回风联巷下口、东翼回风斜巷下口、南翼皮带机头变电所、西翼回风大巷下口、中央风井上口20米范围外。远距离爆破的要求:1)采用远距离爆破揭开10煤层前,组建以矿长为组长的揭煤领导小组,地面指挥部设在矿调度信息中心。2)所有参加揭煤人员使用的矿灯都必须经过认真检查,以确保不失爆,同时必须佩带性能可靠的隔离式自救器。3)施工单位装药前做好打眼、扫眼,钻孔充填,备足黄泥、炸药、水炮泥等准备工作。4)远距离爆破地点选在101轨道大巷内,确保爆破地点距迎头距离大于300m。5)所有炮眼都必须在炸药与封泥间装12个水炮泥,封泥都必须密实地装至孔口。煤眼必须充填炮泥。爆破必须采用毫秒电雷管和PT473水胶炸药,正向装药全断面一次性起爆。 6)电雷管的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并不得跳段使用。雷管使用前必须进行导通试验。7)电雷管的联接采用串联方式,通过每一电雷管的电流都必须达到电雷管引爆电流的两倍。爆破母线必须采用专用电缆,并尽可能减少接头。8)爆破前必须将迎头所有钻孔、探眼、炮眼用黄泥堵实,封孔长度不小于炮眼深度的1.5倍。9)风筒口距迎头不大于5m,风筒应保持完好,确保迎头风量充足。10)装药前半小时,由揭煤领导小组在每个警戒地点各安排人员担任警戒任务,警戒期间严禁任何人以任何理由进入警戒范围。警戒撤人范围:凡受揭煤影响的回风系统内所有人员都必须在揭煤前半小时撤离至规定撤人范围以外,警戒人设在揭煤影响范围各个通道的进风侧。停电范围:凡受揭煤影响范围内的电气设备、供电系统均不能带电,由施工单位负责断电,并挂停电牌,矿机电科负责监督落实。11)井下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后,向地面总指挥部汇报,在得到地面总指挥部同意,并将所有参与揭煤人员撤至指定的安全地点后,方可爆破揭煤。12)爆破后至少经过30分钟,方可由救护队员、瓦检员进入揭煤迎头检查煤层揭露、支护、瓦斯浓度及通风等情况,检查后向地面、井下指挥部汇报。13)经报请地面指挥部同意后,施工人员、安监员、瓦检员及揭煤领导小组有关人员在救护队监护下方可进入迎头查看顶板、进行临时支护并检查瓦斯、煤尘情况,确认无隐患后方可恢复巷道施工。14)如未能一次全断面揭开煤层,需重新按规定采用远距离爆破揭煤,并需加强支护,设专人检查瓦斯和观察突出预兆,直到全部揭开煤层。15)参加揭煤作业的人员必须熟悉避灾路线,一旦发现突出预兆或发生瓦斯突出,应立即按照避灾路线撤人。4、安全设施三道爆破喷雾位于1015机巷车场迎头20m处,一道净化喷雾位于迎头向后50m处。隔爆水袋按200L/m2安装在1015机巷车场内,距迎头60-200m范围内,安装数量、水量、质量要符合规定。避难硐室设在1015机巷车场拨门点对帮钻场,设置向外开启的隔离门。室内净高3.5m,长4m、深4m。避难所内支护保持良好,存储足量饮用水并设有与矿调度所直通的电话。在避难所内安设压风自救装置,每人供风量不少于0.3m3/min。临时避难硐室及爆破地点另配有足量的隔离式自救器。距离迎头25-40m及爆破地点各设置两组压风自救装置,安装符合规定要求。六、避灾路线避水灾路线:迎头1015机巷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