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續校園規劃與管理 概說 1 共生是生態系及生物間相依賴的自然現象 2 互利共生是人類延續生命的主要型態 自然萬物間關係 1 穩定循環 2 長時期的相對平衡狀態 3 自我調適的機制 環境共生之歷史觀 人類是自然生態系之一員人與自然之力量互動的三種數學模式的角力變化現象 即人 自然 人 自然 人 自然 當 人 自然 時 人畏懼自然 尊敬自然 只好 聽天由命 此時期人是自然生態系統中的一分子 當 人 自然 時 人 觀天象 察地理 來與自然共生 以 順天應人 的開發行為來達到共生平衡 此時期人類尚能維持在自然生態系統自我調適的機制下 當 人 自然 時 開發自然 征服自然便成為人對自然的行為反應 人定勝天 的心態便充斥於人對自然的態度上 增加知識即增加悲哀 有多少智慧就有多少痛苦 環境共生之新時代理念 工業文明雖帶給人類經濟的富裕及物質生活的豐富 但也帶給人類環境的貧窮及精神生活的貧乏 達爾文 CharlesDarwin1809 1882 的 進化 概念 1859 認為進化是物種適應自然的調適過程 亦導致人 自然的勝天觀 歷史趨勢 人類在生態系中不可能獨立營生 而是必須與生態環境共生 如此人類才能延續生命地生存下去 善惡文明 文明依其發展的精神 觀念 態度與行為來看 又可概分為善文明與惡文明 善文明係指文明發展是均衡的 良質的 有益人群的 惡文明係指文明發展是偏差的 劣質的 有害人群的 解決之道 修正西方式的惡文明的發展方式重整古聖先哲對自然所持的精神 即 天人合一 的自然觀 萬物含生 的生態觀 心物合一 的哲學觀 萬物共生 的環境觀 人對自然的理念 應消除征服自然的對立態度 而建立以 廣大和諧 的理念來看待自然 愛護自然 尊重自然 回歸自然與享受自然 美國環保學家約翰 繆爾 JohnMuir1838 1914 原野山林之美 可以深入人的心靈深處 人與自然合則兩利 傑因 諾曼 JuinNollmm 1990 人們應重新與大自然連繫 保羅 泰勒 Paul W Taylor 1986 尊重自然 中國傳統文化 天人合一 的理念強調 人與自然本為一體 的環境觀 人與自然之關係 非建立在 人定勝天 征服自然 的態度上 是以自然的一份子來回歸自然 真 以現代文明的智慧去瞭解自然本質 真 尊重自然 善 建立自然倫理 實踐大地倫理 善 享受自然 美 維護自然景觀 維護萬物和諧 美 環境開發新時代理念 善待自然善用資源善營大地 環境權 共有 觀念來詮釋人對環境之權利 未經其他共有全體之同意 而侵害其他共有權人之權益時 即為違背正義 或違法 其他共有人自得請求排除侵害 人對環境的權利三種層次 私有 共有及共生 有 與 生 兩個類型 有 乃表達權利的固定性與互利性 屬於價值層面 層次性較形而下 生 則表達權利的互助性 共榮性與永續性 屬於意識層面 層次較形而上 有 可能會 無 然 生 則將生生不息 環境共生觀念形成與發展 自然形成再生 自然形成 當人類成為與地球環境共演化的生命成員時 人類與地球環境 包括生物環境 共演化 並進行著環境共生的關係 再生 地球環境嚴重的問題與人類生存環境的危機 所以對地球環境有識之士遂提出警語 20021120 1859年美國環保學者汪德爾 菲立普 WondellPhillips 人類生存在大自然中 就好像一滴水融入無盡的民主海裡 這個比喻代表人與自然萬物不但互相交融 而且互利共生 1867年美國國家公園之父約翰 謬爾 JohnMuir 以往我們總被告知 世界是為人類而存在 事實並非如此 為什麼人類總要自我膨脹 自我認為可以駕凌其他萬物 1948年西方生態保育之父李奧波特 AldoLeopold 大地倫理觀 1981年Norgaard所提出的 共進化發展 Co evolutionarydevelopment 的概念 環境共生理念的明確化 Norgaard與Swanoy於1986年 人類社經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間存在正面互惠的回饋過程 而共進化發展則有利於人類發展 唯有人類瞭解此二系統並非互相抵換而是互利共生時 才能透過組織 制度與技術的改變來支持演化的過程 1990年代初期日本建築學界為了減低環境負荷 增加對自然環境的親和力與促進生活舒適與健康 遂提出 環境共生建築 環境共生住宅社區 與 環境共生都市 的理念 1993年12月日本政府公佈環境基本計畫 其長期目標之一即為自然與人類共生 並以維持 恢復多樣化生態系統的健全性 擁有自然與人類豐富的接觸點 確保彼此之共生為目的 建築環境共生的意義 1 就空間區位方面 主要在謀求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共生 2 就時間序列方面 主要在謀求新舊環境共生 3 就人類環境方面 主要在謀求生態 生存 生活與生產四生環境共生 4 就生態系統方面 主要在謀求萬物環境共生 環境倫理建立 5 就心理反應方面 主要在真善美人生之環境共生 理想的生活環境 建築環境共生的特性 1 具有環保觀點2 能反應地域特性的風格型態3 能綜合考量資源和能源利用與密廢棄物處理 4 能與自然環境具有親密融合關係 5 能融合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於其中 6 能表現生態與科技共存共榮 建築環境共生觀發展趨勢 一 以人的居住環境為中心 二 以地球環境為中心 一 以人的居住環境為中心1 檢討現行都市發展計畫制度 研擬都市永續發展機制2 加強都市建築與週遭環境的親和性 減少建築開發對生態環境的衝擊 3 創造舒過的生活環境 以求與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础业务能力考核试题及答案
- 中外饮食文化知到智慧树答案
- 新生儿疾病的诊疗与护理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版企业设备融资租赁抵押合同规范范本
- 2025版法院离婚协议书范本撰写与离婚协议书变更条件
- 2025版人防工程合同履约担保及风险控制合同
- 2025年度航空航天电子工程合同模板
- 2025年度汽车租赁及自驾游服务合同样本
- 2025年度试卷印刷保密协议执行监督机制
- 2025二手楼赎楼担保与房产市场调研服务合同
- 教师师德师风专题培训讲座《润物细无声》
- GB/T 5456-2009纺织品燃烧性能垂直方向试样火焰蔓延性能的测定
- 测绘工程产品困难类别细则
- GB/T 11682-2008低本底α和/或β测量仪
- 出血风险评估表
- 易制爆、易制毒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手册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身边的文化遗产》课件
- 输液港堵塞的预防与处理的证据总结
- 工程设计符合性评价-模版
- 泌尿系损伤-教案-外科课件
- 如何做好设总工作的几点体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