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同步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同步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同步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同步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读某时期某区域的人地关系示意图,完成第12题。1.上图反映的人地关系是()a.崇拜自然b.改造自然c.征服自然d.谋求人地协调发展2.图示人类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有()草原退化水土流失酸雨危害环境污染a.b.c.d.解析:图中反映的时期是农业文明时期,此时的人地关系为改造自然。由于人类发展农业生产,可能引发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答案:1.b2.a在我国古代庄子齐物论中出现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据此完成第34题。3.该思想体现了()a.环境决定论思想b.人类中心论思想c.人定胜天论思想d.人地协调论思想4.下列做法符合上述思想的是()a.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粮食产量b.围湖造田,扩大人类的生产空间c.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桑基鱼塘d.变“北大荒”为“北大仓”解析:由题干可知,该思想主张人类应主动谋求与地理环境的和谐共生,使人地关系得到协调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桑基鱼塘就是充分利用自然,达到人地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答案:3.d4.c16世纪的法国思想家j.博丹认为:北方寒冷,使人们体格强壮而缺少才智;南方炎热,使人们有才智而缺少精力。据此完成第56题。5.j.博丹的主张体现出哪一种人地关系思想?()a.人定胜天论b.地理环境决定论c.可持续发展论d.人地协调论6.j.博丹的思想类似于以下哪一位学者的思想?()a.孟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 p.白兰士: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c. f.拉采尔: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的地理环境的性质d.贾思勰: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解析:据材料可以看出j.博丹主张各地区的人类特征取决于所在的地理环境的性质,这与f.拉采尔的近代“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类似。此时的人地关系为改造自然。答案:5.b6.c7.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后代积累巨大财富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满足需求的能力解析:“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满足需求的能力。答案:d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据此完成第810题。8.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a.原始文明时代b.农业文明时代c.工业文明时代d.环境文明时代9.甲、乙、丙、丁四种图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a.甲b.乙c.丙d.丁10.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思想的是()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c.围湖造田,增加耕地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解析:原始文明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农业文明时代,土地是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环境文明时代,谋求可持续发展,退耕还林,合理放牧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答案:8.a9.b10.b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112题。11.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12.图示该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环境决定论生态论和谐论可持续发展论a.b.c.d.解析:第11题,图中b表示受污染的水体被收集起来;a表示的是废水经过处理,一部分进入供水系统被循环利用,另一部分进入区内水体。第12题,水资源的该利用模式是人类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和谐,它是人类社会对人地关系认识深化的体现。答案:11.a12.b分析下图人地关系的三种不同观点,完成第1315题。13.下列有关观点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也就是地理环境决定论b.产生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时代c.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d.认为人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14.下列有关观点二的说法,正确的是()a.诞生于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现代b.以通过农业生产破坏自然环境为其主要影响c.以通过工业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为其主要影响d.后果是造成人地关系的全面不协调15.下列做法或说法不符合观点三思想的是()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b.退耕还林,退耕还牧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d.植树造林,修建水库解析:题中的三幅图都是描述人地关系的,观点一主要强调的是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决定作用;观点二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过分强调人类对环境的征服和改造作用;观点三强调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应与环境和谐相处。答案:13.c14.d15.c16.下图表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的关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自然资源名称。a,b,c。(2)简述自然资源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曾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请在下图中增绘曲线,用以表示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污染程度的变化趋势,并作简要说明。答案:(1)水生物(可互换)矿产(2)农业社会: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工业社会:煤、铁等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后工业化阶段: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程度不断提高,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由强到弱)。(3)如下图,农业社会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污染较轻;工业社会阶段,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工业的快速发展建立在大量消耗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基础上,环境污染严重;后工业化阶段,人类寻求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环境状况得以改善。17.(研究性学习)读人地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2)下列问题属于图中箭头引起的是,属于箭头引起的是。a.太湖蓝藻污染b.海洋渔业产量下降c.野生华南虎踪迹难觅d.山西某地儿童铅中毒频频发生e.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枯死f.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解析:第(1)题,我国江南丘陵山区,由于降水多,土壤侵蚀严重,如果广泛修建梯田,必然带来森林减少,生态系统更脆弱,由于植被破坏也会加剧水土流失。第(2)题,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