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珠海市金港路横琴北段工程施工图设计 总体设计说明总体设计说明1 概 述1.1 项目背景金(鼎)(高栏)港路北接京澳高速公路,向南纵穿主城区和横琴新区后又折转向西通往珠海机场和高栏港,是贯穿珠海全市重要的交通大动脉。珠海市金港路横琴北段是横琴新区通向主城区的第二通道,它通过洪湾枢纽互通立交北接广珠西线高速和港珠澳大桥,南通横琴新区的中心南路,为横琴新区建设和发展所必须。 2011年8月6日珠海横琴新区获国务院批准实行比特区更特殊优惠政策,以构建粤港澳紧密合作新载体,重塑珠海发展新优势,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和维护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地理位置图珠海市金港路横琴北段(横琴二桥)工程(以下简称“本项目”)北引桥起点位于洪湾,设置红东互通匝道落地后连接南湾大道,向南设主桥横琴二桥跨越马骝洲水道,到横琴新区后南引桥按规划给定的线位,在环岛西路中央带设高架桥直达项目终点,并设横琴互通与横琴中心南路相连。路线主线全长6.806km,均为桥梁。施工图预算总投资约为23.23亿元。1.2 任务依据1、广东省珠海市横琴二桥工程勘察设计合同书2011.06;2、珠海市横琴二桥第一次技术顾问组会议专家意见2011.08;3、珠海市金港路横琴北段(横琴二桥)工程初步设计评审会专家组意见2011.094、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珠海市金港路横琴北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珠发改交能201173号);5、珠海市住房与城乡规划建设局关于金港路横琴北段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珠规建市201166号);6、珠海市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珠海市横琴二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议纪要(珠评审会20114号);7、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珠海市交通运输局金港路横琴北段初步设计审查会会议纪要(珠海市住房与城乡规划建设局办公室201132号);8、广东省航道局关于珠海市横琴二桥跨越马骝洲水道有关通航标准和技术要求的复函(粤航道函2011335号);9、珠海市政府工作会议纪要金港高速公路等交通建设项目专题会会议纪要(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09第310号);10、珠海市政府工作会议纪要关于研究横琴二桥工程可研报告建设方案的会议纪要(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第103号);11、珠海市政府工作会议纪要关于横琴开发相关问题的协调会议纪要(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1第59号);12、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1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现行的有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14、珠海市横琴新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专项规划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1.03;15、珠海市南湾城区市政工程规划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8.12;16、横琴新区市政道路工程(F#路、环岛北路、环岛西路、中心南路、滨海大道等)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资料;17、本项目规划选址评估报告、主桥通航论证报告、防洪论证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土保持方案等专题研究结论;18、本项目沿线规划、交通、国土、航道、海事、海洋、港口等各相关部门的会议纪要、相关文函及征求意见。1.3 测设经过2011年3月25日,市政府工作会议纪要关于横琴开发相关问题的协调会议纪要(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1第59号)关于“横琴开发相关问题的协调会议纪要”中明确:“将横琴二桥从金海大桥中分离出来,按照市政道路市内立项的方式先行开工建设, ”。2011年6月18日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下发了关于珠海市金港横琴段项目建议书的批复(珠发改交能2011第59号)。2011年4月18日5月18日期间珠海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组织本项目的勘察设计招标,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标得到本设计任务。2011年5月20日6月12日期间了完成初测、初勘外业工作。2011年6月10-11日,铁四院技术中心专家组对外业进行了中检,根据中检意见,项目部进行了资料的补充收集和各工程方案的设计、完善工作,外业及设计期间在业主珠海交通集团的协助下,多次与珠海市规划局香洲分局、港口管理局、横琴新区管理委员会、横琴新区公共建设局、横琴新区规划国土局、大横琴公司、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洪湾石场、砂石码头等相关单位和部门进行了沟通,收集了相关资料,并通过会议或发函的形式征求意见。2011年5月23日珠海交通集团内部听取了横琴二桥方案设计情况汇报,5月24日市领导何宁卡市长、陈仁福副市长等听取了横琴二桥方案设计情况汇报。此后按照5月24日会议指示精神对横琴二桥桥型方案进一步研究、深化、完善,2011年6月完成珠海市金港路横琴北段工程方案设计。2011年7月27日珠海市人民政府钟世坚市长、何宁卡市长、陈仁福副市长等领导在市长读书会后提取了横琴二桥的方案设计汇报。2011年8月5日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在珠海怡景湾大酒店主持召开了珠海市横琴二桥第一次技术顾问组会议,讨论并形成了顾问组专家意见。此后按照7月27日会议指导精神和技术顾问组专家意见,对横琴二桥桥型方案进一步研究、深化、完善,2011年8月完成本项目初步设计送审稿。2011年9月29日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与市交通运输局联合组织市有关职能部门和专家对珠海市金港路横琴北段工程初步设计(送审稿)进行了评审。2011年10月20日完成初步设计修编。2011年10月24日开展施工图定测、详勘工作,同步进行施工图设计。2011年10月24日11月20日期间了完成定测外业工作,2011年11月16-17日,铁四院技术中心专家组对定测、详勘外业进行了中检。2011年12月5日完成珠海市金港路横琴北段(横琴二桥)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送审稿)。2 设计标准与工程规模2.1 技术标准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按照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结论及本项目的审查批复意见,确定本项目全线采用高速公路标准进行设计,设计速度为100km/h,双向六车道,标准段路幅全宽33.5m。主要技术标准如下表:主要技术标准序号项 目规范规定值设计采用值1公路等级高速公路2路基宽度33.5m3车道数双向六车道4设计速度100 km/h5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700900.9566平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m)同向600, 200反向626.887最大纵坡4.0%2.4%8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10000,极限6500160009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4500,极限30001600010最短坡长(m)25039511竖曲线长度一般210,极限8523012汽车荷载公路级13抗震设计标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抗震设防烈度为度14设计洪水频率1/100、特大桥 1/3002.2 工程规模由于本项目穿越地区地方规划路网较密集,本项目主线全线采用桥梁形式高架市政路,以减少占地及保证洪湾、横琴新区规划市政路网的畅通。在本项目可研及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按照初步设计批复及审查会会议纪要的要求,结合定测、详勘工作对方案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化,施工图设计主要工程规模如下表:主要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备注路线里程(km)6.806右线贯通线桥梁(m/座)6806.02/1含互通范围主线桥1主桥(m)6002北引桥(m)11193南引桥(m)5087.02沿线设施(收费、管理、养护、监控)(处)1合建预留互通式立交(处)2占地(亩)659.018已征288.472亩,新征370.546亩总投资(万元)232260.25 施工图预算3 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所经主要河流、垭口及城镇等(1)路线起、终点及走向本项目是珠海市金港路的一部分,项目位于珠海市西南部,路线北起洪湾,设置红东互通(A型单喇叭互通),红东互通匝道落地后连接南湾大道延长线。主线起点桩号K0+970(右线),对接洪湾枢纽互通,并通过洪湾枢纽互通向北接广珠西线、向东连接港珠澳大桥珠海侧接线、向西连通洪湾至鹤洲高速公路。路线向南跨越马骝洲水道到达横琴新区,之后路线高架于在建环岛西路(F#路,环岛西路中段、南段)之上,主线由北向南分别上跨滨海大道、环岛北路、中心路、中心南路,终点位于中心南路附近处,并设置横琴互通匝道落地后通过横琴二线口岸后连接中心南路,路线全长6.806km。终点横琴互通起点红东互通洪湾枢纽互通路线布置示意图(2)主要控制点本项目主要控制点有洪湾枢纽互通、南琴路、广珠西线高速、港珠澳大桥珠海侧接线、洪湾至鹤洲高速公路、洪湾港、马骝洲水道、横琴新区、环岛西路、中心南路及相关区域规划路。4 对初步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2011年9月29日,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与市交通运输局联合组织市有关职能部门和专家对本项目初步设计进行了评审,会后珠海市住房与城乡规划建设局下发了关于金港路横琴北段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形成了金港路横琴北段初步设计审查会会议纪要。本次施工图设计认真执行了“初步设计批复意见”及“会议纪要”的要求,主要意见及执行情况如下:(1)设计单位对主桥按钢桁拱桥及钢箱拱桥两个方案进行了深入比较,两个方案在技术上均是可行的,综合考虑施工、制造、安装等各方面因素,赞同设计单位推荐的钢桁拱方案。建议:1)下阶段应对桥面系构造进行深入研究,如桥面板及连接形式。2)对主桁的节点构造形式可按整体节点板和拆装式节点板进行比较。3)进一步优化系杆、吊杆的设计。执行情况:1)桥面采用密纵梁体系,混凝土桥面板与钢系杆不结合,钢系杆节间不受力。2)对主桁整体节点板和拆装式节点板进行经济、技术、施工等方面的综合比较,施工图阶段结合施工、制造单位意见选定节点构造方式。3)吊杆采用柔性吊杆,安全系数增大到3.5左右;柔性系杆由9根减少到4根,增大刚性系杆的分担比例。(2)引桥可采用大挑臂展翅连续箱梁方案,应保证悬臂根部不出现拉应力。按意见执行,对大挑臂展翅连续箱梁进行了局部应力空间分析,采用适当配筋,保证了悬臂根部不出现拉应力。(3)关于起点方案鉴于本项目起点洪湾枢纽互通的设计单位和初步设计方案已经确定,请尽快确定两项目的设计分界位置,使两项目更好地衔接。另外要抓紧综合考虑设置高速公路出入口与洪湾片区地方道路衔接方案。在方案未确定以前,本次洪湾上下匝道暂按采用方案一考虑。执行情况:10月26日珠海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市发改局、住规建局、珠海交通集团、铁四院、中交二院等召开了本项目起点与地方道路衔接方案协调会,会上铁四院与中交二院汇报了起点衔接方案。会后两家设计单位对金港路横琴北段起点与地方路网衔接方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完成了金港路横琴北段起点与地方路网衔接方案。10月28日何宁卡市长现场考察横琴二桥工程,市发改局、住规建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明确要求采用单喇叭互通方案,本互通可以纳入金港路横琴北段工程项目。2011年11月15日珠海市住房与城乡规划建设局关于金港路横琴北段(横琴二桥)起点与地方道路衔接方案的复函(珠规建市函201177号)指出红东互通方案符合金港路横琴北段工程与地方市政道路衔接的要求,并按该函的要求对红东互通周边交通组织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红东互通施工图设计工作。定测期间与洪湾枢纽互通设计单位中交二院就起点对接事宜进行了研究,共同签订了金港路横琴北段工程与洪湾枢纽互通接点协议书,明确起点里程桩号为K0+970。(4)关于横琴互通方案横琴互通方案同意推荐采用的方案一,并要进一步结合二线口岸优化落地上下匝道。请横琴新区要尽快落实口岸设置原则,以便收费停车场与口岸联检停车场软基处理能同步施工,避免以后软基处理对匝道桥造成不良影响。执行情况:根据2011年11月8日上午何市长办公会上横琴新区的要求,及2011年11月8日下午在珠海交通集团组织横琴新区管委会及横琴新区规划、国土局,大横琴公司,中冶,西南院、铁四院等召开协调会达成的意见。按照珠海市横琴新区管委会规划国土局关于金港路横琴北段工程初步设计方案的紧急意见(横琴新规土函2011363号),关于明确珠海市横琴二桥工程规划设计要点的意见(珠横新规土函2011154号),“本工程终点与中心南路互通立交型式须结合横琴二线口岸加以考虑,匝道出口安排在环岛西路东侧、中心南路南侧地块”,及关于转发横琴新区规划国土局对金港路横琴北段初步设计意见的函(珠规建市函201176号),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关于金港路横琴北段横琴互通立交方案的复函(珠规建市函201178号)“根据横琴新区提出的实际情况,我局尊重来文的意见,同意将金港路横琴北段工程横琴互通立交匝道出入口安排在环岛西路东侧,中心南路南侧地块内。”的要求,本互通施工图设计按初步设计横琴互通方案二进行施工图设计,同时终点里程由K7+600.02调整为K7+776.02。5 定测、详勘外业情况初步设计完成后根据业主要求,定测、详勘工作于2011年10月24日开始。定测前我院对初步设计文件进行了修编,结合本项目初步设计的审查意见,对路线平面线形、纵面设计、桥梁孔跨布置方案、互通立交等进行局部优化和调整。2011年11月16-17日,集团公司技术中心组织专家组来现场中检,指导定测、详勘外业工作,2011年11月20日完成全线的外业定测工作,2011年12月8日完成详勘外业工作。5.1 定测主要主要工作内容(1)平面及高程控制测量复测。(2)路线放线、横断面测量:包括主线、互通立交匝道、被交路的路线,构造物控制桩。(3)部分路线地形图的补测及修正:根据路线、互通立交的最新布置情况,补测了1处互通的地形,现场核对后修正了部分地形图。(4)路基、路面、排水防护勘测与调查。包括特殊路基、不良地质、排水防护、路面等。(5)桥梁勘测。现场确定桥梁的位置、结构形式、跨径、交角,调查水文资料、通航情况,测量桥位纵横断面,收集水文资料;桥梁方案报相关部门批复。(6)路线交叉勘测与调查。包括互通立交、跨线桥、通道、交叉管线情况;实地测量调查各级道路的等级、宽度、交角、路面结构及调查道路的规划发展情况、地方要求等。(7)其他调查。包括沿线筑路材料、三改工程、地方灌溉系统情况及改造方案、给排水的调查、房屋建筑的资料调查、占用土地情况、征地拆迁及临时工程的调查,另外搜集了施工图预算所需资料。5.2 控制测量本工程项目由中铁四院工程勘察研究院承担实施。参加本次任务的共有16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2人、高级技师1人,助理工程师2人,其余均为技术工人。2011年11月02日进场踏勘选点与控制点埋标工作,至11月19日完成外业观测工作,外业结束后,随即进行内业检查、计算、报告编写及资料整编工作。珠海横琴二桥工程平面及高程控制网测量项目任务及完成工程量情况见下表。任务及完成工程量表序号项 目观测等级完成工程量统计1平面网埋石二等选埋标志9座2高程网埋石二等选埋标志9座(与平面共点)3平面控制网观测二等 GPS观测16点(含联测3个已知点、4个洪湾枢纽点位)4高程控制网观测二等二等水准线路往返观测38.5km5.2.1 坐标系统(1)坐标与高程系统1)平面坐标系统北京54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13度30分,投影面大地高0米。珠海83地方坐标系。2)高程系统采用1956黄海高程成果。5.2.2 控制测量起算资料及精度情况(1)平面网起算数据珠海83地方坐标系起算数据来源于珠海市国土局提供的三个珠海二等GPS点,三个起算点如下:序号点名珠海83坐标系XY1808989183.988398020.5862810984150.994393336.2053928984651.044397000.305平面控制网按公路二等精度要求进行施测, 通过对数据处理及平差计算,最终数据成果满足公路二等精度要求,详见附件工程控制测量技术总结。(2)高程网起算数据本控制网采用56黄海高程基准:起算数据来源于珠海市国土局提供的三等水准成果,起算点如下:点名56黄海高程(m)珠海512.666高程控制网按公路二等精度要求进行施测, 通过对数据处理及平差计算,最终数据成果满足公路二等精度要求,详见附件工程控制测量技术总结。5.3 地形图的购买与测量由于本项目全部高架于地面市政道路之上,1:500地形图主要通过向珠海市测绘院购买,所购买1:500地形为珠海83坐标系。本项目设计平面采用珠海83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黄海高程。5.4 中桩测量中桩放样采用GPS施测,放桩前对相邻控制点的角度、边长、高程进行了检查,当检查角度不大于10,边长互差的相对误差值不大于1:10000,高程互差不大于60mm(L以km为单位)时,再进行放桩。在同一测站放桩时,经常注意对零方向的检查,重新设站时,检查了上一测站所放的12个桩点,以资校核。另外放桩前还对仪器的垂直角指标差进行了测定,计算高程时考虑了指标差的影响。中桩测量原则上每隔20m一桩,立交匝道按10m一个桩。桩号书写的字头朝前进方向。当遇到路线交叉、桥涵、通道、高压线、地形变化等处时均进行了加桩。中桩点平面中误差MD=5.88cm(允许值为10.0cm),中桩点高程中误差MH=4.26cm(允许值为5.0cm)。5.5 横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使用GPS逐桩施测,在直线路段时其方向与路中线垂直,在植被密集区不能保证垂直方向时,采用放边桩的方式进行,曲线路段与测点的切线垂直,距离取到0.1m,高差取到0.1m。横断面测量以能反映地形、地物变化为准,其点间距按地形而定,宽度能满足路基与排水设计的需要,一般左右侧填方路段不小于60m,挖方路段不小于80m。与路线相交的较大河沟测量河床断面,并测出测量时的水位高程。5.6 相关调查1)路线调查全段路线均进行实地调查,对中线两侧各不小于50m范围内的地物、地貌进行全面核对,有错漏的进行补测修正,对控制路线走向的大型建筑物测出其平面位置。当中线与道路、河流相交时,测出了路线前进方向与其的右夹角,当路线穿过高压线时,进行了加桩并测出了高压线的悬高、碎部点。当路线与道路相交时,进行加桩并测出路线左右50m的坐标高程,一定规模的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道路左右范围各测100200m。当路线穿过万伏以上高压线时,进行了加桩并测出高压线的悬高,初拟出改造方案,并请所属主管部门现场核实。路线附近有溶洞、暗河出口时,加桩并测出其坐标及高程。2)桥梁调查定测过程中,经过对全线进行的实地踏勘,结合路线调查、地方规划资料的收集及初步的路线纵断面,我们初拟了桥梁的孔跨布置,然后与地方政府及业主等相关部门充分协商,最终的桥跨布置得到相关部门的同意。3)经济调查对经济调查,我们进行了路线范围内的管线、建筑物、青苗、果园、经济作物、树木种类和数量及所属区,并把控制边桩范围内外的管线、建筑物、青苗、果园、经济作物、树木的种类和数量区分开。4)其他调查包括沿线筑路材料、改路、改河、地方灌溉系统情况及改造方案、占用土地情况、征地拆迁及临时工程的调查,另外还进行了给排水和房建资料的搜集和调查及预算资料的搜集整理。5.7 内业工作1)、每日记载出勤、作业、测设进度以及当地气象情况。2)、与外业各组经常联系,逐日复核、检查外业原始记录资料,督促外业各组逐日核对桩号,如有差错、遗漏,应及时通知有关班组进行修正或补测。对于向其他部门收集的资料,应根据测设需要,检查分析是否齐全、可靠。应特别注意水准测量记录和平曲线要素计算原始数据的复核。3)、每个测设阶段应对路线设计方案进行核对,并对外业资料进行全面清理和检查,避免差错、遗漏现象。4)、每项内业工作进行前,必须对外业原始资料、记录检查复核无误后,方能制图和填表。5)、所有内业图表、文字、符号、数字要书写清晰、整洁,同类数字的精度要一致,所有图纸线条要分明,尺寸线要清楚,布置要匀称、美观。 6)、所有原始记录本、内业图表,均应按规定严格执行签名复核制度,没有编制者签名,不予复核,没有复核签名不予接收。7)、做好仪具、测绘用品、野外记录本、设计文件图表、技术资料、标准图等的保管。5.8详勘情况说明详勘实施过程中应在地质调查与测绘的基础上结合初勘地质资料合理布置各种勘探工作。5.8.1路基工程拟建工程主体工程为特大桥工程,局部段落为路基(总长约400m),路基工程规模小,为辅助工程。本项目路基段主要为路堤,且填高较小(小于8m),不存在高路堤和深路堑等工点。根据初勘、详勘地质资料,本项目路基段普遍存在10-30m厚软土。软土勘察时路基工程的重点。1)、勘察重点(1) 软土地基中各层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2)软土地基中各软弱层及与其相间存在的土类的含水情况、土质颗粒组成、稠度、结构状况以及物理、力学性质。软土路堤一般纵向控制性横断面间距为50m,当地层岩性变化大时,必须补充控制性横断面,并且每个工点不得少于3个。横断面用1:1001:200比例尺绘制,左右应超过路堤底宽至少20m。2)、勘探采用钻探、静力触探等综合勘探方法和试验、测试相结合的综合方法,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软基沉降及稳定性设计的各项指标,同时为相互对照和验证的设计计算提供使用的技术指标。每个控制性横断面上至少布置3个勘探点,以静力触探为主,辅以机动钻取样。软土地基勘探深度均应穿透软土层进入硬底层不少于2m,且应钻穿计算的压缩层厚度,暂按附加应力占自重应力10%处考虑。3)、测试(1)软土层采取薄壁取样器,地面以下10m以内,沿深度每米取1组(两个)样;地面下1020m,沿深度每1.5m取1组样;20m以下每2m取一组样;变层时应立即取样。软土层必须采取原状样,对软土采用快速静压法采取土样(将取土器一次快速、均匀的压入地层),压入深度不得超过取样器长度。对硬壳层、软土间的夹层及排水砂层,也应采集样品以取得计算指标。(2)对于有代表性的较为深厚的软土工点应进行静力触探或十字板剪切试验。(3)软土(含表层硬壳):在常规物理性质试验项目外,还应做有机质含量、渗透系数(垂直向、水平向)、压缩系数、固结系数(垂直向、水平向),快剪,固结快剪,无侧限抗压强度,适当做灵敏度、前期固结压力、三轴快剪、三轴固快等。需由地质技术人员针对每个软土钻孔的试样具体列出试验项目,以免机组漏项。压缩试验须提供eP曲线和e-logP曲线。三轴试验样本个数往往不满足统计要求,现场地质技术人员一定要注意三轴试验的个数。5.8.2 桥梁工程1) 勘察重点查明桥位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及工程地质特征。测试岩土的物理力学、化学特性,提供地基的基本承载力、桩壁摩阻力、钻孔桩极限摩阻力,作出定量评价。2)、勘探本阶段工程地质测绘,在初步设计阶段勘察测绘基础上进行补充、修正。桥梁钻孔数量视工程地质条件和基础类型确定。布孔原则如下:(1)主桥主墩应做到每墩不少于4孔,边墩每墩不少于3孔。钻孔宜布置在桩位上。(2)南北引桥南北引桥位于基岩出露段的墩台和可利用初勘钻孔的墩台不布置钻孔,其余墩台做到每墩1孔。钻孔应布置在墩台中心。(3)匝道桥匝道桥桥跨小,桥墩多,可采用隔墩布置钻孔,同时配合原位测试,布置一定数量的静力触探孔。孔深要求:(1)本地区下覆基岩主要为燕山区黑云母花岗岩,存在球状风化不良地质现象。钻孔应穿透风化球体,进入完整基岩。钻孔深度应按照我院钻孔任务通知书执行,对于嵌岩桩基础,孔深应钻入完整的中风化基岩810m。 (2)对于大跨桥梁的钻孔深度应和现场桥梁设计人员协商确定;若覆盖层或风化层较厚,超过设计孔深,应和现场桥梁设计人员协商确定钻孔深度。3)、测试(1)除软土外的土样做常规物理力学试验项目,软土土样应做相关试验,各岩样应选至少6组做天然及饱和抗压强度试验。砂土、碎石土应做筛分试验。土层、砂土、风化层(全风化、强风化)均做标准贯入测试。圆砾、卵石应做重型动力触探测试。(2)钻孔终孔直径不小于91mm。(3)取地下水、地表水做水质分析。5.9 各专业定测工作量完成情况路线专业完成的工作量顺号内 容单位计划工作量实际完成工作量备注1控制测量a.基平km6.5786.806b.二等GPS复测km6.5786.806c.GPS桩联测处87d.新增二等GPS点3e.新增二等水准点点32中线km6.5786.8063中平km1.81.9784横断面个5地形图补测k0.40.166线调km6.5786.8067交通工程调查km6.5786.8068改移工程km/处0.3/10.5/29协调及签定相关协议份5310内业整理km6.5786.806路线交叉完成的工作量顺号内 容单位计划工作量实际完成工作量备 注1中线Km35.222中平Km35.223横断面个110924被交道测量Km11.85线调Km336改河改沟改路调查Km337内业整理处22桥梁专业完成的工作量顺号内 容单位计划工作量实际完成工作量备 注1调查、勘测km6.5786.8062主线桥桥梁勘测米/座6578/11719/13水文调查、勘测km6.5786.8064互通桥勘测m/座1870/53670.16/85沿线路网、管网调查km6.5786.806含构造物6资料收集人次537内业整理Km6.5676.806地质路基、路面专业顺号内 容单位计划工作量实际完成工作量备注1工程地质测绘1:500 1:10000带状图幅km23.124.282勘探km6.5786.8061.桥梁钻孔m/孔5834/1039425/165陆地1875/282206/28水上2.路基钻孔m/孔212/6197/53.静力触探m/孔750/30312/93原位测试1.标准贯入实验次/孔1000/501008/542.重型动力触探实验次/孔500/20600/244取样1.水样组12142.原状土样组5005643.扰动土样组2002324.岩样组10245.土料样组10156.砂料样组10127.石料样组585室内实验1.水质分析组12142.土常规实验组5005643.颗粒分析实验组2002324.岩石实验组20245.土料承载比(CBR)实验组10156.砂料筛分实验组10127.石料压碎磨耗实验组58工经专业完成的工作量序号内 容单位计划工作量实际工作量1沿线踏勘调查(含交通运输条件等)km6.5786.8062城市调查(含征地拆迁、水电资源及单价、地方运价、材料信息价等)座113重点工程调查(便道、临时电力线路等)处114当地料调查(砂、石等)处225配合取弃土场调查处226制存梁场调查处227码头渡口调查处228钢梁拼装场处229内业整理项11供电照明专业完成的工作量序号内 容单位计划工作量实际工作量1地方电力部门供电电网分布情况资料收集处222当地路灯所收集设计基础资料处113资料整理项116 工程建设条件6. 1 地理位置珠海,位于广东省的中南部,地处珠江口与南海交汇之处,北接中山,南与澳门水陆相连,包括横琴新区和香洲、斗门、金湾三个行政管理区以及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栏港经济管理区、万山海洋经济开发区和保税区四个经济功能区。珠海的地域由陆地和海岛组成。总面积7,836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70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6,135平方千米,海岸线长224.5千米,是珠三角各市中海域面积最大、岛屿最多的城市。拥有大小岛屿217个,素有“百岛之市”的美誉。6.2 地形地貌珠海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西岸,濒临南海,东与香港水路相通,南与澳门陆地相连,西邻新会市、江门市,北与中山市接壤。市区地形总体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拟建场地大部分原始地貌为海漫滩地貌,现经过吹填和人工回填,形成鱼塘、河流及滩涂地,地势平坦。局部地段为剥蚀残丘地貌,现为小山丘,山顶标高在23.74m30.11m,地势较高。 滩涂地貌 丘陵地貌6.3 工程地质条件6.3.1 地层岩性根据野外钻探结果,场地内揭露地层主要有填筑土层(Qml)、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mc)、第四系残积层(Qel),下伏基岩为燕山期(y)花岗岩。场地内地层按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描述如下:填筑土(层号)(Qml):褐黄、灰褐等色,稍湿,松散,组成填土的材料主要为粘性土、粉细砂、花岗岩质块碎石等。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mc)(层号):该大层在场地内广泛分布,层厚较大,共分为5个亚层,各亚层均大致成层状分布,局部呈透镜体或互层状产出,其具体特征如下:1)淤泥-1:深灰、灰黑色,流塑状态,略具腥臭味,摇震反应缓慢,光泽反应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中等。该层在全线除局部少数基岩出露路段外均有分布,钻孔揭示层厚1.7040.20m,平均21.96m,层顶埋深0.0026.20m,层顶高程2.74-22.16m。2)黏土-2:褐黄、淡黄、褐红等色,可塑状态,主要成分为粘粒,摇震无反应,光泽反应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高。钻孔揭示该层层厚0.8023.70m,平均5.40m,层顶埋深14.7053.70m,层顶高程-56.77-12.48m。3)淤泥质黏土-3:灰黑色,流塑状态,略具腥臭味,摇震反应缓慢,光泽反应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中等。钻孔揭示该层层厚0.9017.80m,平均4.71m,层顶埋深17.8044.10m,层顶高程-43.56-22.29m。4)中砂-4:褐黄、灰白色,饱和,稍密,石英质,颗粒磨圆度一般呈棱角状,夹少量的粘粒,分选较好,级配较差。钻孔揭示层厚2.7011.20m,平均4.98m,层顶埋深2.8032.90m,层顶高程-32.36-0.12m。5)粗砂-5:褐黄、灰白色,饱和,中密,石英质,颗粒磨圆度一般呈棱角状,夹少量的粘粒,分选较差,级配较好。钻孔揭示层厚0.8038.70m,平均8.42m,层顶埋深4.5055.10m,层顶高程-52.23-2.28m。第四系花岗岩残积层(Qel)砾质粘性土(层号):褐红、褐黄、灰白色,硬塑状态,由花岗岩原地风化而成,摇震无反应,光泽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燕山期(y)花岗岩:褐黄、肉红、灰白、青灰等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及云母,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本次钻探揭露的花岗岩,按其风化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及中风化花岗岩三带:1)全风化花岗岩-1:灰褐、褐黄、灰白等色,绝大部分矿物已风化成土状,可见残余结构,手捏有砂感,岩芯呈土柱状,遇水易软化,合金钻具易钻进。钻孔揭示层厚0.6025.10m,平均6.02m,层顶埋深14.8065.00m,层顶高程-64.77-10.97m。2)强风化花岗岩-2:为极软岩,褐黄、灰褐等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大部分矿物已显著风化,节理裂隙极发育,岩芯呈土柱状土夹碎块或块状,合金钻具可钻进。钻孔揭示层厚0.5022.90m,平均4.53m,层顶埋深1.7084.50m,层顶高程-80.460.38m。3)中风化花岗岩-3:为较硬岩,褐黄、青灰色,部分矿物风化明显,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及黑云母等矿物,节理裂隙较发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岩芯呈短柱状及柱状,金钢石钻具可钻进。钻孔揭示层顶埋深2.2086.50m,层顶高程-89.561.98m,未揭穿该层。该层在起点洪屏二路HPK0+000HPK0+480,洪湾上下匝道、北引桥、南引桥的K3+100K4+000、K5+680K5+810段均有出露。燕山期(y)辉绿岩侵入体,中风化辉绿岩-3:为软岩,灰绿、深灰色,细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辉石、基性长石、黑云母、石英等矿物组成,节理裂隙很发育,岩芯呈块状为主,少量呈短柱状。仅在钻孔ZK-11-29号遇见该层,层厚6.70m,层顶埋深63.30m,层顶高程-62.38m。主要土层土工试验成果统计表土名天然含水量天然密度比重天然孔隙比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压缩模量内摩擦角 凝聚力 C%g/cm3%Mpa(度)(kPa)淤泥-1641.612.681.72550.12821.71.611.83.24粘土-230.91.922.720.87643.523.518.50.364.811.228淤泥质粘土-348.81.712.681.3644.123.820.11.244.772.3.2 区域地质构造及稳定性珠海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中南部,珠江口的西岸。在大地构造上为中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与南岭纬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也是华夏地向斜的东南延伸部分。经搜集区域地质资料,该区大陆部分属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中次级紫金-博罗断裂带和莲花山断裂带的西南段,并被北西向的珠江口断裂分割成梯形断块;岛屿部分属北东向的隆起带。全市地壳经历了长期复杂的构造变动。主要有加里东、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四期,其中以燕山运动最为强烈,影响范围最广,以褶皱、断裂构造发育和岩浆活动强烈为特征。项目路线跨越马骝洲水道(马骝洲水道),经大、小忙洲穿过横琴新区至中心沟一带。根据珠海市1:50000的区域地质资料(如下图),场区内未发现明显的地质构造,拟建项目场地属基本稳定区域。本次勘察在拟建项目场地内未揭露出断裂构造带,场地较适宜建设。场区1:50000区域地质图6.4 水文地质6.4.1 地表水珠海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南部,降雨充沛,河网纵横,并分布有覆盖全市的第四系孔隙水,水资源丰富。地表水主要有马骝洲水道、中心沟水道及零星的水产养殖水塘,均属西江水系,其特点是迳流量较大,年变幅较小,水位较高。水量大小主要受大气降水影响,季节变化明显,且受潮汐影响较大。6.4.2 地下水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及孔隙水潜水、基岩裂隙水1)第四系土层上层滞水及孔隙水潜水第四系土层上层滞水及孔隙潜水在拟建项目区域内主要赋存的地层为填筑土、淤泥-1、黏土-2、淤泥质黏土-3、中砂-4、粗砂-5及砾质粘性土,它们都与大气降水、地表水及潮汐变化联系密切。2)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是花岗岩各风化带裂隙潜水,受大气降水和上层地下水补给。基岩裂隙潜水具有如下特征:即地下水的分布受赋存岩体裂隙发育程度的影响较大,具明显的各向异性特点,属非均质渗流场,在节理裂隙较发育的地段,裂隙水赋存较丰富,且透水性较强。6.5 工程地质评价工程区属海漫滩地貌及浅丘地貌。地层岩性上部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填石、淤泥、淤泥质土、粉质粘土、砂及碎石土等,下伏基岩为燕山期花岗岩。特殊性岩土主要为软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区域内工程地质条件一般。桥梁等结构物建议采用桩基础方案。山间谷地及河流段上部主要由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层组成,各层位变化较大,结构较松软,强度较低,其中软土层厚度大。不宜作大、中型构筑物的基础持力层。下伏燕山期花岗岩;全、强风化层裂隙很发育,结构较松散,强度较低,一般不宜作大、中型构筑物的基础持力层,中风化层裂隙较发育,岩石较完整,强度较高,为良好的大、中型构筑物的基础持力层。持力层建议选择-3中风化花岗岩地层。岩石抗压强度指标及各地层力学参数见下表: 各地层力学参数值 指 标 地 层负摩阻力系数桩侧土的摩阻力标准值qik(kPa)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kPa)岩石饱抗压强度(MPa)基底摩擦系数填筑土0.30尚未完成自重固结淤泥-10.152060黏土-20.25601600.25淤泥质粘土-30.152580粗砂-50.40603000.40砾质黏性土702200.25全风化花岗岩-11003500.40强风化花岗岩-21505500.50中风化花岗岩-31500500.656.6 水文地质评价本区水文地质条件相对较简单,本次勘察采取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样进行水质分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场地地下水水质在强透水性地层中对混凝土具弱分解类腐蚀性,在弱透水性地层中对混凝土不具分解类腐蚀性,对混凝土不具结晶类及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性;地表水水质对混凝土不具结晶类、分解类、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性。6.7 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情况6.7.1 不良地质本次勘察表明,除在七度地震力作用下淤泥-1对震陷敏感外,未见其他影响到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6.7.2 特殊性岩土本工程范围特殊性岩土主要有软土。拟建场地滩涂、水塘等平坦低洼地带地表土层中普遍存有厚1030m厚软土层,主要为海相沉积和海陆交互相沉积淤泥、淤泥质土,该层层位极不稳定,分布不均匀,土质软,饱和,呈软塑至流塑状,灵敏度高、强度低、触变性高,含有机质,极易造成填方路堤的失稳和不均匀沉陷。 6.8 河流、水文珠海市位于珠江河口区域。西江是珠江的主干,源出云南省曲靖市马雄山,流经贵州、广西,到广东珠海磨刀门入南海,其(马口站)多年平均径流量2380亿立方米,占珠江径流总量的771;年内径流相当集中,汛期(4月-9月)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总量的77,7。椐1986年实测洪水分配比计算,磨刀门年径流量为762.2亿立方米,鸡啼门145亿立方米,虎跳门111.1亿立方米。珠海市海区潮汐主要是太平洋潮波经巴士海峡和巴林塘海峡传人以后,受地形、河川泾流、气象因素的影响所形成,属不正规半日潮,出现潮汐日不等现象。 全市各站的年平均潮差均为1米左右,属弱潮河口。由于河道地形、潮波因素影响,海区潮汐的涨潮历时不相等。在珠江口附近,涨潮平均历时约5个小时30分,落潮平均历时约7个小时。沿口门河道上溯,如马口(西江)落潮平均历时达9个小时,涨潮平均历时只有4个小时30分。在外伶仃和担杆岛,涨潮平均历时则大于落潮平均历时。又由于天文因素和摩擦力影响而发生潮间隙,即月中天时与高潮时的相差时间。在万山群岛等岛屿,高潮间隙7个小时30分-9个小时30分,而海岸附近则为10个小时左右。 珠江各口门,实测最高潮位一般为2.02.5m。沿海岛屿如三灶、横琴等地,最高潮位为1.50200m,而最低潮位为-1.80-2.00m。 因受太平洋台风和南海台风影响,使沿海增水。据统计,1848-1949年,珠海地区遭受台风暴潮灾害60次,暴潮水位多在2m以上,最高可达3.37m(1938年7月27日斗门县白蕉)。 潮流运动形式多是往复流,如磨刀门主槽涨潮流向指向西北,落潮流向指向东南;离岸较远的三灶附近,则有旋转流形式,并以顺时针方向为主。整个海区都是涨潮流速小于落潮流速;而涨潮历时比落潮历时短。据灯笼山测站资料,多年平均进潮量为1850立方米秒,落潮量为3400立方米秒。 1980-1981年调查资料,磨刀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1026.7-2025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第7部分:确定绝缘材料的相对温度指数(RTI)
-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基础理论理工》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6届湖南省浏阳二中、五中、六中三校高二上物理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广东省名校三校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口腔科智齿拔除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 福建省三明市永安第一中学2026届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内分泌科糖尿病足护理管理要点
- 物流仓储年度规划
- 老年医学科老年糖尿病管理手册
- 全科医学科高血压患者监测方案
- GJB9001C-2017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表格汇编
- 教师校园网络安全培训
- 《HSK标准教程2》第4课课件
- 工商管理导论课件
- 中学物理实验创新研究
- 新生儿出院健康宣教
-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职业规划书
- 2023年贵阳市修文县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
- 建设用地报批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某公司人才建设三年规划方案全套
- 融媒体内容策划与制作竞赛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