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文献综述.doc_第1页
信息经济学文献综述.doc_第2页
信息经济学文献综述.doc_第3页
信息经济学文献综述.doc_第4页
信息经济学文献综述.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信息经济学的文献综述1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的启蒙思想最早出于凡勃伦1918年所写的资本的性质中, 但信息经济学的一词最早却出现在马尔萨克的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中。1961年, 斯蒂格勒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第一次把信息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的概念阐述了他的著名论文信息经济学。之后他又用不完全信息替代传统经济学中的完全信息假设条件, 以修补传统经济学的不足。为此, 他一直被誉为信息经济学的创造人, 同时他又与马尔萨克两人开启了微观信息经济学的大门。1962年, 美国的马克卢普出版了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 在书中他首先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对知识产业的生产与分配的经济特征及规律进行了分析,同时他又对美国的知识产业的产值进行了具体的测算。为此, 大家把他视为宏观信息经济学的创始人。1970年, 乔治阿克洛夫提出的“柠檬” 市场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由形成进入到发展阶段。继马克卢普之后,1976年, 日本的增田米二在其信息经济学中对信息时代出现的第四产业进行了划分, 并较详细地界定了第四产业中信息产业、知识产业、情绪产业和伦理产业四大领域的范围。1977年, 波拉特以“信息经济”为题出版了九卷巨著, 在第一卷信息经济: 定义与测度, 对信息经济和信息产业的概念、方法和指标体系进行了论述。1979年丁希契莱福门和J赖利从与不确定性经济学关系的角度对信息经济学的有关基本问题、基本概念进行了研究,对信息经济学的完善做出了贡献。进入20世纪80年代信息经济学的研究非常火热。1983年,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提出, 应把信息看作与劳动力和资金一样重要的生产要素, 重视信息在经济中的作用。罗伯特、巴罗和英国的经济学家莫里斯也基于同样的观点, 他们认为信息和知识与一般的有形资产不同, 应对其加以特别重视。1984年, 美国经济学家K阿罗出版了信息经济学论文集, 在该论文集中, 他对信息经济进行了开创性研究, 他认为信息经济学就是不确定存在情况下的经济学。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思提出了“交易费用”概念, 信息成本是构成交易费用的重要部分。当然, 还有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信息经济学进行了探讨。要特别说明的, 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位得主的重大贡献(研究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市场运作机制) 构成了现代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和奠基石。2. 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在20世纪80年代,信息技术被人们称为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在理论上,信息技术以三种方式影响竞争:改变产业结构;支持新产业或业务的诞生;为企业所利用以产生竞争优势。包括竞争优势等在内的各种理论观点和人们直觉或职业的信仰都使人们赞成这样的观点:信息技术的巨额投资和一流的财政绩效之间应该存在正的相关性。人们一直期待着信息技术的这种巨额投资能带来生产率的大幅度增加。到了90年代,人们对上述信息技术能导致竞争优势之说似乎已不是那么持肯定态度。人们觉得IT的投资似乎是无理性的,许多非正式的证据和大多数的经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 IT投资和财政绩效的提高之间或者无相关性,或者最多只有很弱的正相关性。人们把信息技术的巨额投资并没有带来生产率的增长,而是使生产率的增长停滞不前或下降的这种有违直觉判断的现象称为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最初引起人们对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加以特别注意的是全球经济论坛(Morgan Stanley)首席经济学家Steven Roach教授,他于1987年4月22日在全球经济论坛经济时事通讯丛刊上发表了题为美国技术的两难境地:对信息技术的剖析的简单但具鼓动性的文章。他提出计算机化的迅猛增长与经济绩效之间没有多少关系,对那些“信息工人”数量多的经济部门尤其如此。Strassman(1990年)的研究也表明,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整体经济生产率降低了,然而信息技术的投资却在持续上升。总体来说,国外对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的研究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1993年前),人们比较一致地认为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多数研究者从信息技术投资的经验研究出发,通过考察诸如批发商、企业和公司等的信息技术资本与它们相应产出或投资利润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后认为,虽然公司和企业在信息技术上进行了巨额投资,在生产中拼命地提高各自的技术,但经验研究的各类证据并不足以说明测度出的生产率有显著的增长。第二阶段是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信息技术研究所Brynjolfsson教授等自1993-1999年对信息技术的全面研究为标志的。Brynjolfsson教授认为,信息技术对企业和公司绩效的影响表现为:在信息技术投资与公司规模的变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并且这种作用在IT投资后的l-2年最为显著,即信息技术的投资效果存在着显著的时滞效应。与此同时,许多学者对信息技术的影响作用进行了新的经验分析,大多得出了信息技术对经济产出有正影响的结论。例如,Barua等(1995年)认为IT投资的影响通过中间水平变量在低水平上发生作用,这些变量反过来将影响产出量。在第三阶段(1999年后),国外对信息技术生产率问题开展了十分热烈而全面的研究。人们不但从厂商和公司等微观角度,而且从整个国家和全球的角度,对信息技术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Stratopoulos和Dehning认为,厂商及其竞争对手只有复制对方IT计划的能力,任何由信息技术导致的财政绩效优势都是短暂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加州大学Irvine分校的信息技术和组织研究中心、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两大机构为代表的研究成果,证实了悖论的消失。对其他发达国家企业的研究同样得出了否定悖论的结论。例如,Dedrick等通过对法国企业的研究得出了IT投资的回报是正的并且高于非IT投资的回报的结论。在我国,信息技术与生产率增长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最近,宋玉华和王莉利用Gordon的数据从三个方面对Gordon质疑进行了分析。孟倩应用事件分析法证明了信息技术投资的价值可以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中体现出来,从而提出生产率悖论不是一种全球化现象。3信息技术投资成本与收益分析的理论基础与方法3.1信息技术投资成本与收益分析的理论基础对信息技术回报的不恰当衡量,通常被大家认为是造成生产率悖论的主要原因。衡量信息技术投资的理论可以划分为两大阵营:差异理论和过程理论。差异理论提出,在衡量信息技术回报的时候,我们应该寻找那些既充分又必要的条件,必要条件是指发生回报所必须要求的条件;充分条件则是指能够解释信息技术回报差异的条件。差异理论方法将技术投资和培训当作导致净利润发生变化的充分必要条件,实际上是忽略了其他一些因素,比如单位售价、季节性调整、总体经济状况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净利润。过程理论认为应该考察投资的过程以及导致净利润发生变化的序列事件是怎样发生的。其推理假设获得信息技术回报的必要条件之后,还需要证明这些条件是不是充分的,毕竟净利润也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换句话说,信息技术投资的过程涉及众多的因素,包括那些隐性的和无法量化的因素,它们有可能推进也有可能妨碍到最终的回报。索(Soh)和马库斯(Markus)总结了两种理论之间的差别,并且建立了一个采用过程方法来衡量信息技术投资的框架。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信息技术的花费加上正确的管理能够创造出信息技术资产,信息技术资产的合理使用,能够促使信息技术的组织带来影响,只有在实现了这种影响之后,才有可能给组织带来回报。3.2信息技术投资成本与收益分析的方法根据已有的文献,基于信息技术投资成本与收益分析理论基础对信息技术投资进行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称为差异方法,即认为信息技术投资的回报应该通过结果上的变化来衡量,比如更高的销售额、更大的市场份额、更低的成本等;第二种方法称为过程方法,即信息技术投资通过在创造结果时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来加以衡量。有些专家提出将差异方法与过程方法结合起来使用的想法,并进行了一些尝试。这方面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特里达斯穆克霍帕德亚及其同事研究了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实施EDI的回报问题。奥斯汀得克萨斯大学的阿尼泰什巴鲁与其同事提出了一个类似的方法,建立了一个两阶段模型,可以用来对应用层次上的中间变量展开研究。希特和布赖恩杰夫逊在其回报获取研究中给出了证据,证明信息技术回报并不总是会通过与企业生产能力及收益率相关的指标来体现,而先前的工作大都集中在各种生产能力和收益率的衡量上。他们指出,大多数时候企业从信息技术的实施中所增加的收益都转移到了客户手中。因此,估计信息技术投资对于客户的价值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这些研究表明,传统的基于利润的财务上的方法只是衡量信息技术投资的手段之一。根据这样一个思路,可以利用哈佛大学的卡普兰和诺顿开发出的一套加权记分方法(BSC)来衡量组织的业绩。希特和布赖恩杰夫逊认为,信息技术的影响需要通过分析生产能力、盈利能力、客户价值以及整个平衡记分表来单独进行衡量。 国内对信息技术投资的成本与收益分析方法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基于以上衡量标准的各种具体方法的探讨,诸如功能费用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盈亏平衡分析法、影子收益分析法等,此外还有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信息成本进行预算、评价探索等等。4结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关于信息技术投资评估理论的研究已从对软件质量的度量发展到信息技术投资的经济、社会、环境方面的效益的综合评价,但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还有待发展。同时,信息技术的新发展要求有新的合适的评价方法与其相适应,关于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与其评价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断进步之中。参考文献1 信息经济学热潮J.开放时代, 1999.2 宋玉华,王莉.关于新经济条件下美国生产率问题的思考J.世界经济,2001.3 孟倩.生产率悖论与中美两国信息技术投资效果比较.工业工程与管理J,2005.4 王明照,刘静.不对称信息市场理论是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