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医护理学基础考试.doc_第1页
2016中医护理学基础考试.doc_第2页
2016中医护理学基础考试.doc_第3页
2016中医护理学基础考试.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选题 1.五输穴中所入为 D (分值:1分)A.井穴B.输穴C.经穴D.合穴 2.与躯干相应的耳穴分布在 (分值:1分)CA.耳屏B.耳舟C.对耳轮D.耳轮3.下列哪项属于臣药的涵义 A (分值:1分)A.针对主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B.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C.消除或缓解君、臣药毒性与烈性的药物D.引导方中药物的药力直达病所的药物4.至阳穴位于 B (分值:1分)A.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B.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C.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D.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5.关于肾病的生活起居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分值:1分)AA.病人都需绝对卧床休息B.节制房事C.注意保暖,严防感冒D.多休息,勿劳累 6.徐疾补泻的补法是 DA.B.疾速进针,疾速出针C.缓慢进针,缓慢出针D.缓慢进针,疾速出针E.疾速进针,缓慢出7.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根据 B (分值:1分)A.阴阳、五行、脏腑B.阴阳、手足、脏腑C.五行、手足、脏腑D.手足、五行、阴阳8.下列哪项是燥邪的致病特点 (分值:1分)AA.常可见口燥咽干,口渴喜饮,皮肤干涩,甚至皲裂,毛发不荣,尿少便干等症B.可引起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C.侵袭人体,常可扰动心神,而致心烦不宁D.常可见吐血、衄血、便血、尿血以及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病证 9.对于神昏抽搐者的护理,错误的是 D (分值:1分)A.去除义齿、发卡等物B.保持呼吸道通畅C.注意保暖D.用力按压抽搐肢体10.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的腧穴是 D (分值:1分)A.水沟B.牵正C.颧髎D.迎香11.大椎穴退热属于腧穴的 D (分值:1分)A.远治作用B.近治作用C.双向调节作用D.相对特异性作用12.大黄取其攻下作用时煎法为 (分值:1分)CA.先煎B.冲服C.后下D.溶化 13.归经学说的依据是 A (分值:1分)A.所治病证B.五行理论C.阴阳理论D.脏腑经络理论 14.宜深刺的是D (分值:1分)A.B.小儿C.年老体弱D.里证E.阳证15.下列哪项是风邪的致病特点 (分值:1分)DA.常兼见有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等症状B.常可见口燥咽干,口渴喜饮,皮肤干涩,等症C.侵袭人体,常可扰动心神,而致心烦不宁D.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及肌表等部位16.宜用提捏进针法进针的腧穴是 A (分值:1分)A.B.耳门C.中脘D.内庭E.印堂17.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属 (分值:1分)CA.阴虚B.阳虚C.血虚D.阳气暴脱 18.拔罐法最早用来 (分值:1分)DA.治疗风湿痹痛B.治疗肺结核C.治疗落枕D.吸拔脓血19.与头面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 (分值:1分)DA.耳屏B.耳舟C.耳甲D.耳垂20.由水谷精微之气中精华部分化生的气是 C (分值:1分)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 填空题 21.( 脏腑经络学说)是归经理论形成的基础。(分值:1分)答: 22.呼吸补泻法的补法是(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 (分值:1分)答: 23.太息多由(肝气郁结)原因导致。 (分值:1分)答: 24.每次刮治时间,以(20-25)分钟为宜。(分值:1分)答: 25.煎药的火候有武火与文火之分,一般以(先用武火沸腾后改为文火)为原则。 (分值:1分)答: 26.大椎穴位于(背部正中线上,俯卧或正坐低头位,约第7椎棘突下凹陷中)。 (分值:1分)答: 27.药熨疗法的给药途径独特,是借助(物理)和(药理)的双重作用起到治疗效果的。 (分值:2分)答: 28.肝风内动证可分为(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动风)、(血虚生风)四个证型。(分值:4分)答: 29.肝与脾生理上的关系,主要在于(肝脾)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在(消化)等方面的密切联系。(分值:2分)答: 30.按骨度分寸法,印堂穴到大椎穴为(18)寸,小海穴至阳谷穴为(12)寸。(分值:2分)答: 31.小肠的生理功能是(主受盛化物)和(主泌别清浊)。 (分值:2分)答: 32.健胃药的服药时间应在(饭前),消导药的服药时间应在(饭后)。(分值:2分)答:名词解释 33.奇经八脉(分值:4分)答:奇经八脉是指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的总称,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34.微脉 (分值:4分)答:是指脉极细而软,按之欲绝,似有似无。阴阳气血诸虚,多为阳衰危证。35.审证求因(分值:4分)答:通过审察病变的各种表现,来推求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辨证,并指导治疗的中医诊断原则。36.方剂 (分值:4分)答:方剂是在辩证立法的基础上,遵循组方原则,选择若干味药物通过配伍而组成的,一般由君药、臣药、佐药和使药四个部分组成37.滞针(分值:4分)答:针在穴位内,行针时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患者感到疼痛问答题 38.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分值:8分)答:火为阳邪,其性炎上;火易耗气伤津;火易生风动血;火易致肿疡39.方剂的组成变化包括哪几方面?试举例说明之。(分值:8分)答:药味加减的变化。例如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五味药组成,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之功,主治外感风寒表虚症;若在此症候基础上,兼有宿疾喘息,则可加入厚朴以下气除满、加入杏仁降逆平喘,即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药量增减的变化。例如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两方都由附子、干姜、炙甘草三味组成。前方姜、附用量比较小, 主治阳微寒盛而致四肢厥逆、恶寒蜷卧、下利、脉细微或沉迟细弱的证侯,有回阳救逆的功用;后方姜、附用量比较 大,主治阴寒极盛格阳于外而致四肢厥逆、身反不恶寒、下利清谷、脉微欲绝的证侯,有回阳逐阴、通脉救逆的功用。剂型更换的变化。理中丸是用治脾胃虚寒的方剂,若改用汤剂内服,则作用快而力俊,适用欲证情较急重者; 若证情较轻或缓者,不能急于求效,则可以改汤为丸,取丸剂作用慢而力缓。 40.何谓间接灸?常用的间接灸有哪些?分别适用于哪些病证?(分值:8分)答:(1)间接灸也叫隔物灸、间隔灸,即利用其它药物将艾炷和穴道隔开施灸的一种方法。 (2)常见的间接灸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和隔附子灸等等。 (3)隔姜灸通过姜汁的辛辣及艾灸的热效应,刺激局部皮肤穴位,长于散寒止痛、温胃止呕,主要用 于治疗风寒痹痛、因寒而致的呕吐、泄泻、脘腹隐痛、遗精、阳痿、痛经、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等症。 隔蒜灸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多用于痈、疽、疮、疖、疣及腹中积块等。近年来还用于肺结核等的 辅助治疗。 隔盐灸是用干燥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施灸的治疗方法。隔盐灸历史悠久,是临床最常用的隔物灸之一。 隔附子饼灸就是将附子切细研末,以黄酒调和作饼,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 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附子辛温大热,有温肾壮阳之功,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41.简述决定针刺方向的因素有哪些? (分值:8分)答:1)依经脉循行定方向:是根据针刺补泻的需要,在针刺时结合经脉循行的方向,或顺经而刺,或逆经而刺。(2)依腧穴部位定方向:是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解剖特点,为保证针刺的安全和有效,某些腧穴必须刺向某一特定的方向和部位。(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