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件-7.1题西林壁-长春版(2016)_第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件-7.1题西林壁-长春版(2016)_第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件-7.1题西林壁-长春版(2016)_第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件-7.1题西林壁-长春版(2016)_第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件-7.1题西林壁-长春版(201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文导入 同学们 我们伟大的祖国 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诗这种体裁 语言精炼 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轼的 题西林壁 苏轼 1037 1101 北宋文学家 书画家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汉族 四川人 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他一生仕途坎坷 学识渊博 天资极高 诗文书画皆精 他的诗 文 书 画都很专精 与父亲苏洵 弟弟苏辙被合成 三苏 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 诗清新豪健 善用夸张 比喻 艺术表现独具风格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 对后世有巨大影响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擅长行书 楷书 能自创新意 用笔丰腴跌宕 有天真烂漫之趣 与黄庭坚 米芾 蔡襄并称宋四家 著有 苏东坡全集 和 东坡乐府 等 名家介绍 苏轼手迹 名家介绍 题壁诗介绍 古代诗歌中的瑰宝 历史悠久 宋代盛行 是因为当时印刷能力有限 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 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 发表 作品的途径之一 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 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 就可以传播开来 诗歌阅读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 以图看文 以图看文 远近高低各不同 庐山美景 以图看文 庐山美景 以图看文 感悟诗歌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连绵起伏的山岭 巍然耸立的险峰 横着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 从侧面看是陡峭的山峰 从远处看 从近处看 从高处看 从地处看 庐山的景象各不相同 感悟诗歌 不识庐山真面目 真实的全貌 我 没有看清庐山的真正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因为 这 只因为我身在这庐山之中 为什么同是庐山有时看到的是岭有时看到的又是峰呢 为何身在庐山 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诗人站的位置不同 所以看到的庐山也不一样 从不同的时间 季节 心情 天气 心情来看庐山 所看到的庐山都不一样 所以作者写下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同一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 观察的结果也不相同真是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感悟诗歌 总结全文 这是一首写景诗 又是一首哲理诗 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 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 告诉我们无论看人 看事 看问题都要多角度 多侧面地去观察 去体会 这样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