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法固体热载体中低温快速热解提质工艺.docx_第1页
双循环法固体热载体中低温快速热解提质工艺.docx_第2页
双循环法固体热载体中低温快速热解提质工艺.docx_第3页
双循环法固体热载体中低温快速热解提质工艺.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循环法固体热载体中低温快速热解提质工艺董芳儒,张慧蓉(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富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陕西 榆林 719319)Two-cycle Method of Solid Heat Carrier Fast Pyrolysis toMention the Study of the Quality ProcessDong Fangru1, Zhang Huirong2(Shaanxi Co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Group Shenmu Fuyou energy science&technology Co., Ltd., Yulin 719319, China)Abstract: The quality and dual-loop method of solid heat carrier pulverized coal pyrolysis process, and to the domestic several typical pyrolysis improving quality process compared to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domestic clean co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starting from coal-fired electricity polygeneration,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oal resources and the need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use of loop char classification method to study the pyrolysis and quality process. Now mature gasification technology as the basis supporting the integration of digestion and semi-coke, pyrolysis and quality installations of oil, electricity, gas polygeneration cycle economic model.Keywords: double-cycle method;solid heat carrier;graded use;pyrolysis and quality我国有着丰富煤炭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多煤少油的能源结构已经制约着经济发展的步伐,原煤除部分用于炼焦和气化外,绝大部分用于直接燃烧发电,将煤直接燃烧不但热效率低、对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而且煤当中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富氢组分得不到合理利用。因此,开发煤炭转化技术生产洁净煤和多联产化学产品的工艺过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煤热解即干馏,是将煤在隔绝氧气的气氛条件下受热分解,制取半焦、煤气、焦油等产品。煤热解提质,是三种提质技术(干燥、成型、热解)中发展迅速和应 运较广的一种类型,与气化或液化过程相比,具有工艺过程简单,加工条件温和,投资少,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固体热载体快速热解是一种新兴的粉煤热解提质方法,可从源头上提高原煤质量,改善原煤品质特别是低阶煤,减少运力消耗, 降低碳排放的低碳能源技术,是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的重要途径;是粉煤转化,提高粉煤附加值的重要方法;是对煤炭进行资源分级 利用,得到价值更高的富氢组分的焦油,使其进行焦油加氢,得到 轻质燃料油,实现了煤油共炼。文章将先对国内近年来发展的经典 热解提质工艺做以介绍。1 LCC 低阶煤转化提质技术LCC 低阶煤转化提质技术,是在美国褐煤轻度热解干燥提质 LFC 工艺基础上经过了大唐华银电力公司和五环设计院共同二次开 发。其原理为:经过破碎和筛分后的原煤(含水量 33.87 %质量分数) 送入干燥炉中,用来自干燥热风炉的热气流加热脱水,出干燥炉的 原煤含水量降到 4 %,干燥热风炉的燃料为热解气。离开干燥炉的褐 煤进入热解炉,在热解炉中用来自热解燃炉的热循环气流(温度 527)作为加热介质,煤中的剩余水分被完全脱除,并在热解炉中发生了轻度的气体反应,煤中的挥发性气体物质被释放出来。从热解炉中出来的固体先在激冷盘中用工艺水快速冷却以中止热解反应,然后输送到 PDF 冷却和精制系统,工艺流程如图 1 所示1。2 网带式褐煤低温干燥改质技术北京柯林斯达网带式褐煤低温干燥改质技术工艺,其原理为:入场原料煤首先进入一级破碎机,将其破碎至 150 mm 以下,经过 一级破碎的原煤进入手选胶带输送机进行拣矸,经过拣矸的煤进入二级破碎机,将其破碎至 25 mm 以下,二级破碎后的原煤进入分 机筛(筛孔为 13 mm)进行分级,小于 13 mm 的末煤进入燃料仓,1325 mm 的块煤进入块煤仓。块煤经电子皮带称定量给料机给入 布料机,布料机将块煤均匀分布到改性炉带体,依次经过升温、改性、冷却后运出炉外形成产品。末煤由电子皮带称定量给料机给入 热风炉,燃烧后的热风进入改性炉作为改性热媒。3 MRF 多段回转炉工艺MRF 多段回转炉工艺是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分 院开发的低变质煤热解工艺,其流程如图 2 所示。该工艺主体设备是 3 台串联的卧式回转炉。制备好的煤料(630 mm)直接干燥、脱 水率不小于 70 % 。干燥煤在热解炉中被间接加热。热解温度550750 ,热解挥发产物由专门的管道导出,经冷凝冷却后回收 焦油,热半焦在 3 段熄焦炉中用水熄灭后排出,工艺流程如图 2 所示2。排至大气4原煤10补充燃料补充燃料PCT成品PMC成品 PCT成品1-热解热风炉;2-干燥热风炉;3-烟气脱硫;4-干燥循环风机;5-干燥旋风除尘器;6-热解循环风机;7-干燥炉;8-热解炉;9-激冷盘;10-PCT 静电捕 集器;11-热解旋风除尘器;12-激冷塔;13-精制塔;14-PCT 冷却器;15-激冷塔循环泵图 1 LCC 工艺流程Fig.1 LCC process4 CFB 煤热解多联产工艺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开发的基于循环流化床的煤热解多联产工艺。来自 CFB 锅炉旋风分离器的热灰通过组合式 U 型返 料器完成热灰的分配;热灰与煤依靠重力在固-固混合器内快速混 合均匀后在移动床热解反应器内发生反应;使用移动颗粒床过滤器实现气固分离;热解后的半焦和热灰由半焦返送阀控制返回锅炉燃 烧室内。工艺流程如 3 图所示3。工艺过程中的关键在于利于燃烧 完的热灰作为热载体,干馏炉的热量来自循环流化床的循环灰,干 馏温度通过循环倍率和循环灰温度控制,干馏产生的半焦送到循环 流化床燃烧。5 DG 新法工艺收稿日期 2012-07-12作者简介 董芳儒(1984-),男,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煤热解、荒煤气制氢、煤焦油加氢、硫磺回收技术管理工作。121415133572611198摘 要介绍了双循环法固体热载体粉煤中低温热解提质工艺,并且以国内几种典型的热解提质工艺进行对比,对其工艺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 析;针对国内洁净煤技术发展状况,从煤电多联产,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出发,利用循环半焦分级利用法去研究热解提质工艺,以 现有成熟的气化技术为依托,进行配套集成消化半焦产品,实现热解提质装置的油、电、气多联产的循环利用模式。关键词双循环法;固体热载体;分级利用;热解提质中图分类号TQ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865(2012)10-0088-032012 年 第 10 期第 39 卷 总第 234 期广东化工 89 烟道气原煤煤气8焦油 粉尘蒸汽9空气 煤气10空气115煤粉煤粉工业水灰1-引风机;2-分离器;3-煤仓 4、6、9-送料器;5-干燥炉;7-燃烧炉;8-热解炉;10-半焦冷却器;11-皮带输送机;12-除尘器1-循环流化床锅炉;2-旋风分离器;3-分灰器;4-煤仓;5-鼓风机;6-热解反应器;7-除尘器;8-气液分离器图 2 MRF 多段回转炉工艺Fig.2 MRF multistage rotary furnace process图 3 CFB 煤热解多联产工艺Fig.3 CFB coal pyrolysis polygeneration technology烟气7161113 14 151610精制煤气原煤焦油12195煤16空气1-原料煤贮槽;2-干燥提升管;3-干煤贮槽;4-混合器;5-反应器;6-加热提升管;7-热半焦贮槽;8-流化燃烧炉;9-过滤器;10-洗气管;11-气液分离器;12-焦油氨水分离器;13-煤气间冷器;14-机除焦油器;15-脱硫箱;16-鼓风机图 4 DG 新法干馏工艺Fig.4 DG new law carbonization processDG(DG 大工简称)新法工艺是大连理工大学开发主要由煤干燥 及提升、半焦流化燃烧及提升、煤焦混合、煤干馏、煤焦油及煤气的回收系统等部分组成。将小于 6 mm 的粉煤与用作热载体的半焦 在混合器中混合,煤焦混合物被送入干馏反应器完成干馏反应。热 解半焦在提升过程中加热,通过半焦储槽后进入反应器循环使用。 所用原料可以为褐煤、烟煤、油页岩等生产高热值煤气,同时获得 半焦和优质中低温煤焦油,工艺流程如图 4 所示4。1992 年在内蒙 古平庄建成了一套处理量 150 t/d 的褐煤固体热载体干馏工业性试 验装置;2011 年神木富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大工新法技术建成 单套 60104 t/a 的工业装置正在试车过程中。6 固体热载体工艺原理干煤行冷却回收冷凝物质焦油,从而得到高热值煤气,部分热半焦在热解反应器内下移后继续参与提升循环,另外部分半焦经冷却送出装置,工艺原理如图 5 所示。7双循环固体热载体工艺812蒸汽14热解气415粉煤24热解气半焦 半焦1-皮带输送机;2-煤仓;3-干煤储仓;4-混合器;5-热半焦储仓;6-热解反应器;7-半焦加热提升管;8-热半焦分离器; 9-干煤分离器;10-原煤干燥提 升管;11-焚烧炉;12-空气加热器;13-再沸器;14-汽包;15-循环热水泵;16-循环烟气预热器;17-循环烟气风机;18-空气预热器;19-鼓风机;20-除 尘器;21-引风机;22-烟囱;23-烟气加热炉;24-掺和阀;25-热半焦储仓;26-循环气冷却器;27-热解气除尘器;28-循环气风机;29-半焦冷却器热烟气图 5 固体热载体热解原理Fig.5 Solid heat carrier solution principle固体热载体工艺,来自热解反应器的半焦经热烟气提升并发生部分燃烧使半焦温度迅速升高后与粉煤快速混合进入热解反应器,原煤迅速加热发生热分解反应,热解反应生成的热解气经除尘后进图 6 双循环法固体热载体干馏工艺Fig.6 Dual-loop method of solid heat carrier distillation of the process2628提升 热解221179212013 71618燃料气235327610122925911燃料气89969923467434571268煤气1234广 东 化 工2012 年 第 10 期第 39 卷 总第 234 期 90 所谓双循环法是优化工艺设计条件,在同一动力气源推力下分别进行气力提升两种不同的固体物料,实现半焦加热提升与原煤干燥提升双路循环,热载体的“循环分级利用”是该工艺的技术核心, 工艺流程如图 6 所示。该工艺过程是将粉煤经皮带机送至煤仓,煤 仓内的粉煤经调温后循环热烟气在原煤干燥提升管内进行粉煤提升、加热脱除煤颗粒中的游离水,进入干煤仓进行气固重力沉降分离,分离后的气体再次经过干煤分离器捕选气体携带的煤粉颗粒,被捕选的煤颗粒进入加热提升管下部参与提升和燃烧;气体与从热半焦分离器出来的热烟气汇合。干煤仓内的干煤与来自热半焦储仓的半焦共同进入混合器内,经混合器快速混合后,下落至热解反应器。由于干煤被快速加热,在反应内发生热解反应,热解气上逸,经热解气除尘器后送出。来自热解反应器的半焦一部分经热半焦储仓后冷却;一部分作为热载固体,经来自烟气发生炉的循环热烟气提升、燃烧、加热后进入热半焦储仓进行重力沉降分离,热烟气继续经热半焦分离器捕选后和干煤分离器出来的烟气混合进入焚烧炉内,对热烟气携带的超细半焦进行焚烧。经过燃烧的高温烟气下行,依次经过空气加热器、再沸器、循环烟气预热器和空气预热器进行回收热量和冷却后,再经袋式除尘器除去燃烧完的灰渣,贫氧烟气作为一种可利用资源一部分经循环烟气风机继续参加下一循环,另一部分回归大气当中。半焦冷却根据粉状半焦自身颗粒小的特点,采用气流半焦冷却器,冷气流与半焦直接接触进行换热,换热完的半焦与气体快速分离,气体再经过换热冷却后由循环气风机加压继续参与冷却。整个工艺过程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快速提升、快速分离、快速加热、快速混合、快速热解,快速冷却,提高了装置的时效性。8 工艺特点(1)采用半焦作为热载体,循环半焦不停的进行蓄存热量和释放 热量。虽然半焦的莫氏硬度只有 145,相比瓷球硬度较低,在循 环过程中易发生破碎和粉化,但是循环半焦在循环过程中在不断的 补充新焦,不断的对粉焦进行分级、外排和燃烧。半焦作为固体热 载体法优点众多,干馏过程所需的热量可以由热焦粉提供,能量利 用率高;而热半焦的加热与循环流动是在气固两相流的管道内完成 的,与煤热解反应器完全隔离,区别于内热式焦炉燃烧烟气与热解 气相混,获得煤气有效组分低的缺点;热载体焦粉与原煤粉颗粒直 接快速混合,由于相互比表面积都较大,传热速度很快;产品半焦 作为热载体可以不用考虑热载体的损耗和产品半焦与热载体的分 离,简化了工艺过程。(2)由于热半焦和粉煤均是自由下落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滑阀 均匀控制,下落速度只受下料高度的影响,速度较快,充分利用了 固体下落时的重力势能,从而保证有足够的混合速度,使固体物料 在混合器内快速完全混合;混合器原理是将固体物料通过混合器改 变垂直下落轨迹,“一聚一散”而实现的6。而在固体与固体的混合 中,对流混合是唯一的混合机理,即指粒子由一个空间位置向另一 个空间位置的运动,或两种或多种组分在相互占有的空间内发生运 动,以期达到各组分的均匀分布,固体混合状态如图 7 所示。%的半焦,他们的燃烧速率和燃尽温度均是不同的,所以为了防止 热解气内带入粉尘,使捕集下来的煤粉送入加热提升管进行燃烧,为循环半焦提供热量。(6)利用分离设备自身具备有一定的分离效率的特性,实现半焦 和原煤固体颗粒的分级,对分级后的固体物料分别储存、分级利用。热半焦反复循环,而半焦循环作为热载体循环利用是整个工艺核心 所在,进行分级处理,使其大颗粒半焦作为热载体,小颗粒半焦外 排,更小的颗粒被烟气带走进行燃烧,对其燃烧热量回收自产蒸汽。(7)由于对热烟气进行了贫氧燃烧,经冷却后的气体中已经没有 焦粉和煤粉,经除尘气捕集下来的只有燃烧完全的灰渣。克服了相 比捕集下来的煤粉和焦粉,由于颗粒细、重量轻,难以保存、难处 理、易污染环境等缺点。(8)采干法熄焦技术,淘汰水熄焦烘干工艺,节约水资源,充分 回收热量,减少环境污染。9 技术对比(1)LCC工艺使用的干燥炉和热解炉均采用相似的结构形式,设 有气密防护罩水平旋转盘式结构,旋转盘外侧进料,中间下料,混 合是由转动水平旋转盘与机械料耙相对运动而完成的;柯林斯达工 艺是燃烧粉煤生产热烟气,利用气体作为热载体的工艺,网带作为 运载工具,不断水平移动,依次进行干燥、热解、冷却。由于网带 存在间隙,对加入的原料粒度有严格的要求;多段回转炉工艺借助 了旋滚窑技术,工艺特征是:中低温热解中速加热密闭外热式常压操作。上述三种工艺在关键设备均有转动部件,能否长期稳 定运行,还需通过实践证明,其次上述工艺均不能实现快速热解的要求。(2)CFB煤热解工艺通过下行床与循环流化床的耦合实现的,燃 烧完的灰渣作为热载体与粉煤实现快速混合快速加热,生成半焦又进入循环流化床进行燃烧,燃烧产生的热量用于生产蒸汽,该工艺 也对煤炭实现了“分级转化”和煤炭转化的多联产;DG工艺是将煤 通过与热载体(半焦)快速混合加热,使煤热解得到低温焦油、煤气 和半焦的技术,也是我国最早开发的热解技术。双循环法采用双路 循环与煤、焦分级利用相结合,实现了油、气、汽多联产。上述三 种工艺均采用固体作为热载体,都能实现快速热解。(3)双循环法固体热载体对比 DG 新法,均采用固体半焦作为热 载体、都能实现快速提升,快速加热、静态混合、快速热解,相比 循环法工艺路线较长,设备多,温度高等特点,但他可以实现自产 蒸汽,半焦余热回收。切实能够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达到节能减排, 环境保护等效果。双循环在工艺设计思路上没有追求较高的原煤利 用率和出油率,只为解决粉煤转化利用为目的,对不同原煤有更强 的适应性,选择的目标产物是不尽相同。10 半焦应用15 mm约500 的热半焦,自身蕴含着丰富的潜热,将其直接 气化即可减少热解半焦冷却系统负荷,又可省去原煤气化时庞大的 干燥系统。恩德炉粉煤气化技术是在温克勒气化技术基础上,经过 多次技术改造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恩德粉煤气化炉的气化效率达76%,该技术在朝鲜有30多年的大规模工业化运行经验,在我国制取合成气领域有运行经验。恩德炉气化装置与固体热载体生产的热半焦相结合,由于热半焦自身的潜热,还会降低氧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恩德炉不是最先进的粉煤气化技术,但是对比其他气化工艺与固体热载体热解工艺配套集成应该是最适合的。11 总结对比现在我国固体热载体热解提质工艺的发展状况,介绍了双循环法固体热载体工艺及其特点。虽说我国热解提质技术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众多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对煤的热解提质技术十分关注,并且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但是新工艺的工业化应用仍是关键。固体热载体热解提质工艺看是简单,但是要实现工业化,需要充分考虑技术路线的选择、技术的成熟性、设备可靠性、配套设施、投资规模、长周期安全运行等因素。其次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还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支持,盲目侍从只会给企业带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造成社会财富的浪费。(1)(2)(3)(1)出始状态;(2)理论完全混合;(3)实际混合状态图7 固体混合状态Fig.7 Solid mixed-state(3)因为快速加热的前提条件是原煤与粉焦颗粒快而均匀混合 后的传热,而发生热分解反应。在干馏过程中固体热载体与煤之间的分散、混合是否均匀直接影响着热载体与煤颗粒之间的传热效 率,是影响热解反应温度的重要因素。因此采用合理、有效的混合 方式和混合器,对提高热解效率、防止半焦的黏结以及提高气、油 产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若出现混合不均匀,原煤在反应器内受热 也不均,将会有部分“生焦”流出系统。(4)气力垂直提升,提升速度达到 21.5 m/s7,能够实现快速提升,只是气力输送的效率相对较低于其他输送机械,高温固体机械输送有增加了设备投资。分离采用气-固相旋流技术,能实现了快 速分离,由于受气速、含尘量等因素影响,除尘效率不是很高,要达到很高的除尘效率,必须增加除尘级数。(5)虽然粉煤和半焦贫氧条件下均在 450 左右有着良好的点 火性能,但是一个是富氢组分的煤,另一个是固定碳含量高达68参考文献1陈刚,黄学群LCC 低阶煤转化提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J化肥设计,2011,49(5):92王彬,浅析褐煤提质技术现状J煤炭技术,2011(4):12 3梁鹏,巩志坚,田原宇,等固体热载体煤热解工艺的开发与进展J山 东科技大学学报,2007,26(3):364郭树才褐煤新法干馏J煤化工,2000,92(5):7 5李文英,喻长连,李晓红,等褐煤固体热载体催化热解研究进展J煤 炭科学技术,2012,40(5):113(下转第 104 页)广 东 化 工2012 年 第 10 期第 39 卷 总第 234 期 104 2.6 吸烟引发的油库事故 吸烟造成的油库事故是最不应该出现的。往往是那些吸烟者在不经意间点上烟造成的,其实他们并非不知道油库严禁烟火, 而是一个习惯性的动作,形成了一次油库事故。油库事故中除了常见的着火爆炸事故外,还易发生油品流失 和油气中毒事故。油品流失是由于盛油容器阀门未关闭、关闭不严、断裂引起的。油品流失事故不仅污染环境、浪费资源,而且 更严重的是容易引发着火爆炸。油气中毒事故也是在油库事故中 较多发生的事故,其客观原因是在油气浓度超过安全指标的环境 中作业,吸入有害气体,或直接接触油品造成的;主观原因是不 懂安全知识,不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或安全防护措施不当,不遵 守安全规定,违反作业程序、盲目蛮干造成的。以上就是油库安全事故的几种现象及存在的问题,这些大多 数是和人的安全意识和行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要解决这些问 题,也必须从人的意识和行为这些方面着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 杜绝油库事故的发生。3 切实加强人的安全意识及行为的主要措施3.1 采取多种手段加强油库安全教育 采取多种手段加强油库安全教育,是对油库工作人员是必不可少的,并不能因为大家都知道其中的条条框框而有丝毫放松。 相反,正因为大家都明白才要重点突出地不断地强化工作人员的 安全意识。一是深入开展基本职责教育,不断增强人员对油库安全的责 任心。针对自身油库工作的特点,经常组织学习有关油库安全的文件通报,分析油库安全的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采取看录像、 听报告、办板报等形式,引导教育个人充分认清自己的责任,使 大家明白保证安全是维持正常油库工作秩序的前提。二是要广泛开展安全常识教育,不断增强个人做好油库安全 工作的主动性。要做好油库安全工作,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还 要对安全知识有个系统地了解。为此,再在教育中要着重加强安 全常识的内容,重点学习油库安全管理和消防技战术,特别是要 掌握油库火灾的特点和以及各种油品的安全特性。使大家懂得油 库安全无小事,形成人人想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局面。三是扎实开展作风纪律教育。过硬的作风是做好油库安全工 作的基础。在讲清大道理、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十分重视经常性 的养成教育,从一点一滴抓起,从细微之处抓起。另外,学习有关油库安全教育更应以人为本,明确“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全员参与,全方位控管的指导思想。加强政治思想教 育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提高全员的文化、道德、安全素质, 树立“人安”则“库安”思想;开展多种形式安全技术培训,营造油 库安全文化,消除人的不安全意识和行为,确保“软件”的正常运 行。3.2 严格遵守作业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 严格遵守作业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是保障油库这一危险场所安全、增强油库人员安全意识和行为最有效的方法。安全管理应 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以油库的各种规章制度为依据,不断进行 油库的综合治理;以作业程序、操作规程的健全和落实为重点, 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保证规章到位。首先要有完善的作业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应该说经过多年 来的探索和总结,油库的作业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还是比较健全 的,但是随着油库的硬件设施和装备器材的发展,其中有一部分 作业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需要重新修订,才能适应油库发展的需 要。其次,必须强调从严治“库”,坚持依法从严治“库”。全面贯 彻落实作业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是各级首长反复强调的一贯思 想,也是预防油库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在基层油库各级人员要 坚持“严”字当头,一丝不苟地按作业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办事, 做到带头执法、守法,对上级明确的有关规定不能搞变通,不能以权代法、以言代法。油料工作从日常守法、油料加注到储存管理,每个环节都有制度规范,都有安全要求,来不得丝毫马虎。第三,必须赏罚分明。对于那些落实作业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好,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的单位和个人,要大力进行宣传表彰,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和标杆作用。对不按作业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发生事故、造成损失的,要对有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严肃追究,决不姑息迁就。对经检查制度不落实,没按规章办,即使没发生问题,也要从严处理,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3.3 经常进行安全督促检查,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教育是基础,制度是关键,而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则是保证油库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往往在一些人的意识里看来,这是 个笨办法。但实际上,就是这个“笨办法”一直被许多国外的油库 所采用,并在实践中达到的效果十分显著。安全监督检查强调的 是要“坚持”。事实证明,几个月没有进行安全检查,部分人员就 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侥幸心理。 为此,上级主管部门要坚持每过一 定时间进行安全检查,而基层油库更是要在月检、周检、班组日 检、岗位巡检的基础上,不定期地进行抽查,在节假日更要组织 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及专业性检查。对检查出来存在重大事故隐患, 能自行处理的问题坚决在短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