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试题第七单元2人教版新课标.doc_第1页
五年级下语文试题第七单元2人教版新课标.doc_第2页
五年级下语文试题第七单元2人教版新课标.doc_第3页
五年级下语文试题第七单元2人教版新课标.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下语文试题-第七单元2人教版新课标(无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x n shn q ku wb jio ( ) ( ) ( ) ( ) pi qin c q j hu s chu ( )( ) ( ) ( ) 三、下面是几个省市的简称,请你在他们后面的括号内写出他们的全名。(4分) 豫() 苏() 皖() 沪() 闽() 渝() 晋() 赣() 四、按要求写词语。(每小题最少写四个)(6分) 1 形容气势大的: 2 形容心情高兴的: 3 形容天气炎热的: 五、找到下面的字的部首,再用部首组成新的字,再用新组成的字组成词语。(6分) “私”()() “病” ()() “端” ()() 六、读例句,再仿照它改写下面的句子。(6分) 例句: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1. 我们不会把你老人家忘怀。 2.人与山的关系密切,使人感到亲切、舒服。 3. 朝鲜人民是不会忘记志愿军战士的。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8分) 1汪伦和大诗人是好朋友。一次,他请那位诗人去他家乡做客。那位诗人在那尝尽了美酒,饱览了桃花美景。可惜,诗人有事须走。在他登船欲行之时,汪伦唱着歌来送他了。诗人不禁吟出了一首诗, 。,。这首诗饱含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2李白的黄鹤楼送别一诗中,送的是老朋友。这位朋友也是代的一位大诗人。他的作品主要是描写的。我们本学期学他写出的一首诗是。诗中对仗的诗句是。, , 。 3郑和是我国代的航海家,他总共次下西洋。前后到达过国家。他的这次出使,表现了,开阔了,促进了。 4、三借芭蕉扇一文中你认为孙悟空是个的人,这个故事选自我国古代写的神话小说,还有很多其它的故事:如、。另外的三大名著分别是写的;写的;写的。 八、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习题。(20分) 你知道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吗?他们可是一对恩爱夫妻呢,他们能成为夫妻可得感谢松赞干布的大臣东赞。读读短文,看看东赞是怎样求婚的?结果怎样?东赞是怎样和其他使臣比智慧的,结果怎样?想想你从课文中体会到什么? 唐朝时,西藏有个藏王叫松赞干布,他派了大臣东赞到内地求婚。内地有个文成公主,既漂亮,又能干。印度、波斯等好多国家都派使臣去求婚。 唐朝皇帝决定让求婚的使臣们比赛智慧,说:“哪个最聪明,就把公主许配到他们那里去。”第一次,皇帝叫人牵来一百匹马驹和一百匹母马,让使臣们分出哪匹马驹是哪匹母马生的。别的使臣便把毛色相同的马驹和母马分在一起,结果都弄错了。东赞却用了不同的方法。他把马驹同母马分开关起来。隔了一夜,才把母马一匹匹地放到马驹中去,马驹见到自己的妈妈来了,急忙扑上去吃奶。就这么一匹匹地放,一匹匹找,不一会儿全分出来了。 第二次,皇帝叫人扛来一根两头削得一样大小、一样光滑的檀香木棍。皇帝问使臣们:“哪一头是根,哪一头是梢?”别的使者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谁也答不出来。只有东赞跑了出来。他用一根绳子拴在木棍的中央,然后把它放在花园的池塘里。东赞指着水中的木棍说:“那下沉的一头是根,浮着的一头是梢。”说得皇帝连连点头。 最后,皇帝叫人拿来一块玉石,玉石有一个洞眼,他要使臣们用线穿过去。玉石上的洞眼很小,而且里面的孔道是弯弯曲曲的。使臣们一个个试着用线去穿,怎么穿也穿不过去。大家都感到很为难。东赞一边看着一边动着脑筋。忽然,他见到地上有只蚂蚁在爬动,心里想出了一个主意。他把丝线拴在蚂蚁的腰上,然后把蚂蚁放到玉石的洞眼上去。在有眼的这一头慢慢吹气,又在那一头放了一些蜜糖。蚂蚁在扭动着腰肢,努力地向前面爬去。就这样,丝线穿过了玉石洞眼。 皇帝见三道题全让东赞解了,心想:“一个使臣都这么聪明能干,那藏王一定更加聪明能干。”于是,皇帝答应让文成公主嫁到西藏去。聪明的东赞终于完成了藏王的使命。 1、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下面划线) 西藏(cnzhn) 两头削得一样大小(xexio) 为难(nnnn) 唐朝(chozho) 2、照样子,写词或句子。 一匹匹 、 、 弯弯曲曲 、 、 3、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丑陋( )愚蠢( )笔直笔直( ) 4、联系上下文理解画线词语的意思。 大家都感到很为难: 聪明的东赞终完成了藏王的使命: 5、照样子写句子。 (1)内地有个文成公主,既漂亮,又能干。 (2)东赞一边看着一边动着脑筋。 6、给文章加个题目。 7、课文写唐朝皇帝让使臣比赛智慧的比了几次?每次比的是什么? 8、在第二次比赛中,东赞是怎样分辨檀香木的根与梢的?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九、习作。(30分) 读下面的一首诗歌,读懂后把它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一棵树的命运 一棵生长了三十年的树 命运却不由自主 区区的几十元钱 就断送了她守侯一生的孤独 那个拿着卷尺的家伙 装模作样地在树下踱步 他是在算计怎样处置这上好的木料 他的眼里从来没有生长过绿色植物 当树的身躯在利斧的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