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一单元练习题.doc_第1页
历史必修三一单元练习题.doc_第2页
历史必修三一单元练习题.doc_第3页
历史必修三一单元练习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2.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3“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4.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4.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隅,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5.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6.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7. 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8. 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教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9.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A.“仁”与万物的生成关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C.阴阳相互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10. 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平民)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11.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12.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源于人之自然天性,这位思想家应该是()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13. 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族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13.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14.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15. 16. 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17. 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18.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19. 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 A.论语 B.孟子 C.春秋 D.易经20. 开元十年,唐玄宗向天下颁布他写的孝经注,开元二十一年,玄宗又完成了御注道德经,开元二十二年又颁布了他注释的金刚经。唐玄宗的这一做法A推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是商品经济和市民阶层发展的体现C有利于后世儒学的创新发展 D违背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主流趋势21. 下边表格为西汉时期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下列不属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是()A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通B君臣父子夫妇,皆取诸阴阳之道C天下之昆虫随阳而出入,天下之草木随阳而生落D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22. 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汉武帝得到一头小鹿,交给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大夫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对大夫减轻了处罚。董仲舒断案体现的思想是( )A.严刑峻法 B.“以仁入法” C.仁爱 D.兼爱23.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橫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A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B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C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D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24.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继承C.对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25.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从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这一现象表明A皇权独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 B孔子的思想对古代政治影响巨大C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 D皇帝借尊崇孔子来提高个人声望26.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的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A.坚决排斥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汉武帝时,两座宫殿先后失火。董仲舒着文说,灾异是天意的表达,应该诛杀不法诸侯和不法大臣。汉武帝召集群臣讨论,很多重臣愤怒的建议处死董仲舒,但汉武帝却赦免了他。这个故事说明( )A.董仲舒借题发挥,汉武帝宽宏大量 B.汉武帝内心不反对君主借天意行事C.董仲舒言者无罪,诸大臣量刑不当 D.汉武帝相信天意不反对灾异天意说美国学者卡拉贝尔在被选中的一书中追溯了美国精英大学百年招生录取政策的变迁。他写道:“(这些)招生方法,在今天看,体现着典型的美国精神:机会平等(不因出身、财富等不同而被歧视)、贤能主义(meritocracy,众人皆因自身的才能和成就而获得地位和声望,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从中国人的视角看,这种“美国精神”最接近先秦的:()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贵贱有序B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礼法并用C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下一统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反躬践实王夫之提出“天理”即在“人欲”之中,批判“去人欲,存天理”,还要求富民大贾成为“国之司命”。这些思想主张()A反映当时封建经济继续发展B反映封建专制主义有所动摇C是早期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D反映工商业发展后市民的一些要求关于“天理”和“人欲”朱熹有一段论述:“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存天理,灭人欲B.人的欲望都是合理的C.正当的需求是符合天理的 D.天理和人欲是统一的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 B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C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 D汉武帝任用信奉儒学的人做大官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明朝统治者曾一度以心学为诋毁先儒、传习邪说的向导,而士子们则从王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思想启蒙。”其主要原因是王阳明A否定孔孟权威 B否定“明天理,去人欲”C高扬人的主体地位 D强调知行合一年画是中国的一种民间艺术。明清时期,民间年画的普遍题材是,把普度众生的观世音、以忠义著称的名将关羽和玄坛真君财神赵公明呈现在一个画面上。这反映的历史文化现象是A.儒家至尊的地位被打破 B.佛教开始在中国本土化C.儒释道三教本同根同源 D.三教合流在民俗中映现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三者的共性是()A.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都遭到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都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至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遵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与黄宗羲、顾炎武相比,下列能体现王夫之思想特点的是()A.“颠倒千万世之是非” B.“天下为主君为客” C“经世致用” D.“天地之化日新”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王夫之却说:“浙江有座山,我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