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规范_第1页
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规范_第2页
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规范_第3页
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规范_第4页
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态心电图是将患者昼夜日常活动状态下的心脏电活动,用通道或多导联记录器连续,有的可或更长时间记录,在专业技术人员干预下经计算机分析处理,并打印出图文分析报告和各类明细数据。动态心电图则可对日常活动中心脏增加负荷时的心肌供血状况、心肌细胞缺氧后的状况以及夜间深睡时自主神经调节失衡状态的心律状况进行检测。它不仅是心律失常、无症状心肌缺血首选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而且也可用于药物疗效的评价和起搏器功能的评定。尤其是它可捕捉复杂疑难心电图,是临床心血管疾病诊断无可替代的重要手段。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范围 对间歇性或阵发性的症状进行检测,并对患者有症状时相关的心律失常进行诊断以及对运动时胸痛患者加以评估。 对不明原因的晕厥、先兆晕厥头晕、黑蒙现象以及发作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对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危险性评估。 协助鉴别冠心病心绞痛的类型,如:变异型心绞痛、劳力型心绞痛、卧位性心绞痛,尤其是无症状性心绞痛。 对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肌缺血的定性定量及相对定位分析。 对心肌梗死或其他心脏病患者的评估以及生活能力的评定。 评定窦房结功能,并可对心脏的变时性功能作初步评估。 评定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肌缺血药物的疗效。评定和起搏器的起搏与感知功能以及起搏器的参数和特殊功能对该患者适宜与否。 检测长综合征、心肌病等患者出现的恶性心律失常。瑏瑠可进行心率变异性、心室晚电位、间期、波电交替、窦性心率震荡、(心率减速力)、以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检测分析,并可根据这些无创的高危预测指标为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风险评估,以便给予有效的干预性治疗。基本技术指标动态心电图系统是由记录系统、回放分析系统和打印机部分组成。专业人员应该对记录器影响心电图波形质量的关键指标大概了解,即频率响应、采样率和分辨率。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是电子学领域中用来衡量线形电子学系统性能的主要指标。目前多数记录器的频响范围是,低频下限频率过高时,可使动态心电图波形的段产生失真;如高频的上限不够高时,动态心电图的影响表现为波、波和波的波幅变低,形状变得圆滑,波的切迹和波可能消失。采样频率采样频率是指记录器每秒钟采集心电信号电压的点数。采样频率越高,心电图波形的失真就越小,所采集的数据就会更加精确地描述连续的心电图波形。当采样频率过低时,波、波、波的波幅都会减小,波形呈阶梯状,心电图将会丢失部分有意义的信息。因此应用适当的采样频率是必要的。目前多数记录器的采样率为、,但对频响上限达的系统来说,合适的采样频率应达到,而对于有起搏信号通道的记录器,其采样频率的要求更高。分辨率分辨率是指运算采样数据并进行模数转换采集信号的能力,用数码的二进制位数表示,最小分辨率为。分辨率时方可达到计算机运算水平。分辨率可决定复合波振幅测量的准确性。记录器的频率响应、采样频率和分辨率应该是一个和谐的统一,如果采用较低的分辨率,则会使复合波振幅精确性减低;如果追求太高的采样频率,则会使记录的数据成倍增加,为数据的下载和存储带来较大的负担,并影响分析效率。动态心电图的导联系统动态心电图的导联从通道、通道已发展到导联(导联系统)。导联可有助于确定室性期前收缩、室速和旁路的定位,以及明确心肌缺血部位但根据美国心脏协会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数据库并经这些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导联系统并没能取代通道的系统(尤其在国外),只是两种记录方式和系统各有侧重的选择,在临床应用上可互补。目前动态心电图记录器采用的导联系统分以下几类。通道双极导联条电极组成 导联系统采用条电极构成心电向量图的正交导联、和导联。导联:正极()左腋中线第肋间负极()右腋中线第肋间导联:正极()左下肢负极()后颈近躯干处导联:正极()前正中线第肋间负极()后脊柱第肋间点:左前胸和之间的中点 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条电极构成的导联(胸骨柄垂直导联):其选择的个导联是导联(波群振幅最大,对段抬高及压低最敏感);导联(能较清楚地显示波);导联(能显示右冠或左回旋支血管病变引起的段抬高、压低),因此,左室面右室面下壁模拟导联已成为目前动态心电图最常用通道双极导联的最佳组合。条电极(或条)组成导联系统由个电极构成,是沿用了导联的、和电极,另加了点电极。点的位置是胸骨体中央上端,无关电极的位置是右肋弓处或其他任何位置(图)。图导联示意图通道双极导联起搏通道在通道双极导联基础上,将其中个通道用于起搏脉冲专用通道。动态心电图导联系统(改良导联)动态心电图应用的导联系统为衍生导联,它是运用数学推导方法,可以从少数几个导联所记录的心电数据合成导联,由此形成了衍生的导联心电图。衍生的心电图可以近似于但不完全等同于标准常规导联心电图。正交导联系统是最常用于衍生导联心电图的导联系统,是在导联基础上改良的(年和提出了改良导联)。改良导联和常规导联心电图的比较如下: 波电轴右偏(导联); 、导联中波振幅增大; 、导联波振幅减小;同时可有段和波的改变。在临床医疗应用中已被验证:导联衍生的导联心电图与标准导联心电图之间,存在有价值的相关性,用衍生导联心电图检出标准导联心电图中段压低或抬高,平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和(但是诊断时需鉴别呼吸和体位的影响)。运用数学推导方法,可以从导联所记录的心电数据合成导联心电图,由此形成衍生的导联心电图(添加了后壁和右胸联)。动态心电图安装流程安装前的准备工作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临床医生的申请单内容将患者的病案号、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等相关资料填写在资料袋封面上;再根据病情需要或临床要求选用通道、导联或起搏记录器,并准确写明记录器或闪存卡的编号,以便次日拆除记录器时进行核对;并把拆下的闪存卡装入袋内,回放分析后打印的患者资料也需装入此袋内(用资料袋的目的是使患者的资料不易相互混淆)。物品准备记录器、患者导线、闪存卡(或固态的记录盒)、碱性电池、优质的电极片、胶布、绷带、乙醇纱条、专用砂纸、患者监测日记。皮肤处理用乙醇纱布擦拭需贴电极片的部位,再用专用砂纸轻擦,砂纸在皮肤表面的角化层刻划出多条致密小槽,使导电液能更快更好地渗入角化层,阻抗能很快下降,使偏移电压趋向稳定(偏移电压的起伏与心电信号叠加可导致基线漂移和伪差)。动态心电图电极片贴放位置通道导联胸骨柄垂直导联粘贴位置(图),第通道(相当于导联):红色“”位于左腋前线第肋,白色“”位于胸骨柄侧;第通道(相当于导联):棕色“”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七肋,黑色“”位于胸骨柄处白色和蓝色中间(有的厂家是黑色“”,棕色“”,可根据图形而定);第通道(相当于导联):橙色“”位于胸骨右缘第四肋,蓝色“”位于胸骨柄右侧;地线:绿色位于右锁骨中线第肋。图通道双极导联电极的贴放位置导联动态心电图电极片粘贴位置(图):位于右锁骨中线第肋;:位于左锁骨中线第肋;:位于左锁骨中线第肋缘;:位于右锁骨中线第肋缘;:位于胸骨右缘第肋;:位于胸骨左缘第肋;:位于和连线的交叉点;:位于左锁骨中线第肋;:位于左腋前线第肋;:位于左腋中线第肋。图导联动态心电图电极片粘贴位置电极片的粘贴和固定将电极导线按规定颜色扣牢在电极片上,胶布固定后再用绷带将胸前导线捋顺系牢,以减少或避免发生伪差。最后把绷带顺腰围固定好。安装电池将测量好的电池置入记录器,观察确保记录器的运行正常后,向患者嘱咐注意事项及填写监测日记的要求和拆机时间。最后将记录器装入盒套,斜肩佩戴即可。装机后需告知患者的事项 嘱咐患者按监测日记内容做记录。 患者佩戴记录器后,可正常活动,但应避免出汗过多和接触强磁场环境,以免造成干扰伪差影响心电图分析诊断。 患者在动态心电图检测过程中务必不要做其他影响胸部电极的检查项目。 请患者要爱护记录器,注意防水、防震、防挤压、防磕碰,不要擅自将记录盒从背套中取出。 请患者按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由医务人员拆除记录盒。造成干扰伪差的因素仪器设备抗干扰的指标是否达标心电图机的仪器设备标准是按年制定的国际标准“”版本,主要项目有:抗基线漂移(输入的脉冲后位移不超过),最小位()的分辨率,采样率,频率响应范围在,提供高质量的模()转换技术,信噪比(即分辨率、共模抑制比,低噪声电平,抗肌电干扰()时间常数,抗交流电干扰()等。电极片粘贴位置导线固定导线纽扣扣在电极片上后需用胶布贴牢,以免脱扣;松乱的导线必须用绷带集中束缚,环腰系牢,以免做动作或体位变动时使导线随意牵动电极片的纽扣,造成干扰伪差。防止静电并远离磁场要求患者穿着棉织品内衣,以免产生静电,避免到强磁场处。动态心电图的回放分析完成一份高质量的动态心电图报告,回放分析是关键,一定要细心、耐心地分析,认真确认、鉴别、修改和编辑。报告摘要和分页报告必须与其他各项表格(直方图、趋势图)内容、数据保持一致。心电图的采集留图要确保图形质量,采集的条图尽可能避开干扰伪差,这直接关系到动态心电图的最后诊断与评估。记录器采集数据后应做的工作首先要把记录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主机需用性能良好的计算机或工作站,其硬件设施必须能支持动态心电图分析软件的运行,通常以英寸高分辨率的彩色显示器,在专业技术人员干预下经计算机分析处理,采用鼠标键盘输入参数和指令,对心电数据的图形分析、各类明细数据、图表(直方图、趋势图等)进行分析、删改和编辑,并打印出图文分析报告和各类明细数据。在回放分析时,首先要通过模板和对应的条图对波群进行分析、定性(目前由于干扰伪差所致,对波、间期还不能客观反映),其内容还包括各类心律失常以及的评估、起搏心电图的分析评估以及心率变异性等预测指标的评估。由于当前动态心电图的硬件软件系统还达不到满意的准确度,在分析过程中人工的干预质量非常重要,所以只有规范操作才能给临床提供可靠的资料和诊断线索,从而更好地诊断治疗。留图时须注意的问题 分析编辑时,对波形态发生的改变要留下变化过程,以鉴别是起搏点的改变还是自律性不稳定所致,注意排除呼吸与体位的影响。 间期的变化,要尽可能捕捉到缩短和延长变化的过程,给临床提供诊断的信息,例如,旁路、房室结双径路或是迷走张力所致。 监测中如有长间歇,可将“”的默认值调至长间期中的最短值(通常默认值为),这样就可以将监测中的长间歇数目完整的计数,并要留出最长间期的心电图。 监测中如有房性或室性快速心律失常,要完整描记发作前和终止时的心电图。例如,阵发房扑或房颤发作前心率的快慢、期前收缩是否增多、终止时的窦房结恢复时间。 阵发性或短阵的心动过速(包括房扑和房颤),要将其发生最长一阵起始和终止的心电图提供给临床。 监测中段发生压低或抬高时,尽可能捕捉到改变的过程和程度最严重的图形。 在出报告时要下的各类心律失常或不正常的诊断,在留图中必须要有证据。 监测中无论有无异常改变,均应留一份段趋势图。如监测中有期前收缩,应留一份直方图,以便直观地观察期前收缩的分布。 患者监测日记所述有症状时的心电图无论正常与否,应提供实时条图。监测中的最快、最慢心率要留图。关于报告的书写根据编辑后打印的“报告摘要”和“小时列表”所提供的每小时数据,给临床提供一份完整的动态心电图报告,报告的书写分部分:第部分:简述监测全程的总时间和一昼夜的总心跳数,以及最快、最慢心率和平均心率和发生的具体时间。概括监测中检测到的各类心律失常的数据及发生时间。第部分:动态心电图诊断及评估结果。动态心电图诊断需简明扼要,必须使用心电图诊断名词术语并按以下顺序规范书写: 基本心律类别,如:窦性心律或异位心律、起搏心律或自身心律等。 与窦房结和房室相关的阻滞及各类停搏,如:窦房阻滞、房室阻滞、窦性停搏。 期前收缩类,从心脏高位往下排列,如:房性期前收缩、交界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 逸搏类,同期前收缩,由高位向下排列。 其他,如:心室预激、束支阻滞、室内阻滞。 改变。第部分:报告的补充说明。报告的补充说明是动态心电图报告书写的重要组成部分,凡不属于心电图诊断名词术语而又需要对临床进行提示及详细说明的内容均可在补充说明中书写。尤其是在诊断较为难的情况可在此描述,通常需要补充的具体内容如下: 患者有症状时的心电图表现需要详细描述。 监测中的心率最快低于次,最慢低于次,总平均心率低于次或快于次(有基础心脏病时为次),总心搏小于万,均应向临床提示。段压低、抬高的形态描述,以及与心率增快和症状有无相关性。尤其是一过性的改变需详细描述形态、程度和持续时间。 报告摘要中“”的性质类别和最长间期及发生的具体时间,例如“”指大于的长间期,最长,发生在:,系阵发心房扑动终止时的窦房结恢复时间。 报告摘要中“心动过缓”的性质和最缓心率及发生的具体时间,例如:心动过缓系二度房室阻滞心室脱漏呈下传所致,最缓心室率次,发生在次日凌晨:。 起搏器心电图报告在补充说明中可写明起搏器的工作方式。 尤其是有些图形诊断不宜定夺,而又不能忽视时,可在补充说明中对图形现象给予描述。报告书写的诊断名词和补充说明中,动态心电图检测比常规心电图容易捕捉到心律失常的演变过程,而且在一昼夜中常会出现多类心律失常,所以在结论评定时对一些诊断名词和补充说明的用语需加以规范化: 逸搏心律(指异位自主心律)可根据其自主心律的特征、频率范围写出交界性(或室性)逸搏心律;如超出各自主心律的频率范围,可写为“加速性交界性或室性心律”。 在期前收缩性的心动过速时,以持续为界,可分为“短阵”与“阵发性”,如是阵发性的,在报告结论的补充说明中需将最长一阵的起始与终止时间及持续时间进行描述。 与频率无相关性的诊断,如传导阻滞和心室预激等不是持续性地,而是不规律地出现,可写为“间歇性”。如间歇性束支阻滞、间歇性心室预激、间歇性一度房室阻滞、心房感知不良等。关于窦缓与窦速在常规心电图中,窦性频率小于次是窦缓的定义,但在动态心电图中却并不适宜。正常成年人在夜间睡眠中或凌晨:的窦性频率常见于次,甚至小于次;而窦速在常规心电图中的定义是次,可是在监测中,随着情绪的激动和体能活动量,正常成年人窦性心率常可达次,所以此时评定结论中一般不诊断窦缓和窦速。但是,如果最快心率小于次,总平均心率小于次,诊断窦缓不会有大争议;也有学者提出总心搏大于万方可诊断窦速。另外有一种情况,当患者在静息状态或轻微活动时,窦率则大于次,活动时可显著加快,同时,心率变异性也减低,临床用药后效果不佳;在排除右房房速和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情况下,方可诊断不适当窦速。关于游走心律游走心律在检测中多较易检出,但监测中又常易受体位和呼吸的影响,致使波和波群图形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所以,当波的形态或振幅出现无规律的改变时,不要轻易诊断游走心律,变化无常的波形态往往是过度换气造成的。另外,窦律过缓不齐伴有房性或交界性逸搏心律时要与游走心律注意鉴别,窦缓不齐出现逸搏时,房、室会出现心律竞争的现象;而游走心律时起源点始终只有一个。关于期前收缩性的心律失常在动态心电图中,期前收缩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尤其是房性与室性期前收缩,交界性少见。按发生的期前收缩数量,可将次的期前收缩称为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在人群中发生率高,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见于健康人群。孤立的无症状的期前收缩多见于健康人,但期前收缩数量在中通常少于次,其发生率可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因室性期前收缩可诱发室速、室颤等致命心律失常,故对其更加重视。室性期前收缩的危险性不单纯的取决于数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发生的病因、基础心脏病的严重程度、心功能状况、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其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又取决于室性期前收缩的频率、期前度和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的部位。如果是器质性心脏病,即便数量不多也要予以重视。鉴别室性期前收缩是病理性还是功能性很重要,常规导联心电图有助于鉴别室性期前收缩的性质。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临床较常见,分为两种:一种是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的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表现为胸导联呈左束支阻滞图形,肢体导联呈电轴右偏,室性期前收缩呈阵发出现;另一种起源于左心室心尖部,在胸导联呈右束支阻滞图形,肢体导联电轴呈左偏。上述两种图形的室性期前收缩如无器质性心脏病,多为功能性。室性心律失常药物疗效的评价可采用标准,即患者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达到以下标准才能判定治疗有效: 室性期前收缩减少;成对室性期前收缩减少; 短阵室速消失,次以上的室速及运动时次的室速完全消失。经动态心电图复查,若室性期前收缩增加数倍以上、出现新的快速心律失常或非持续性室速转为持续性室速,并出现明显的房室阻滞及间期延长等,均应注意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动态心电图是评价窦房结功能较可靠的检查方法,它能证实窦缓、窦房阻滞、窦性停搏以及快速心律失常(慢快综合征)的存在,并能证实心律失常与症状之间的相关性,其参考指标如下: 持续缓慢的窦性心律,总心搏数小于万次,平均心率小于次,最快心率小于次,最慢心率小于次。 窦性停搏甚至短暂的全心停搏。 二度型窦房阻滞伴交界性或室性逸搏及逸搏心律。 窦缓伴有短阵或阵发的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或室上速,终止时的窦房结恢复时间大于以上。 常伴有过缓的交界性逸搏心律或室性逸搏心律(提示双结病变)。关于心肌缺血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动态心电图能连续监测,有作者报道,其对心肌缺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已超过,对已确诊的不稳定性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后的心肌缺血都有助于明确诊断,尤其是无痛性心绞痛。评价标准通常选用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提出的“三个一”诊断标准,即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持续,两次间隔。心肌缺血负荷测算可根据心肌缺血及缺血负荷检测对冠心病的心肌缺血做定量分析,评价其疗效。根据段异常改变的幅度发作阵数持续时间总负荷,在描记段趋势曲线的基础上,计算段压低的面积( )。等研究发现心肌总缺血负荷负值者,预后佳;而 者仅有预后佳。动态心电图检测中的段和波的改变,可以出现在冠心病患者,也可出现在没有冠心病的健康人,因为体位的改变、过度换气、屏气、排便、心率变化均可引起的改变;另外,低血钾、二尖瓣脱垂患者以及药物作用等诸多因素也会引起的改变。因此对其改变的解释和对其反映心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