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园林教学实录与评析溧阳市天目湖实验学校 执教:许俊凌教学目标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特点。2.品析本文生动的语言,感受园林图画美。3.体会游园情趣和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深情。教学重点 品析语言的多样性和情感性。教材分析苏州园林是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的深刻领会,从艺术角度准确抓住了其特征。从宏观介绍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用较多笔墨分项说明四个大的方面的特征,再用简略的语言点明苏州园林的细部特征,从而使读者从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上清楚把握其“图画美”的特征。说明语言准确、精当而具多样性和情感性。是一篇精典值得鉴赏的说明说明文。教学策略与设计 1.合作交流法2.探索讨论法3.任务学习法教学辅助手段 1.多媒体2.投影仪3.图片资料4.视频录像等课前准备 1.课前查阅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或视频,初步感知其特征;2.利用工具书各书下注释读准课文,自主积累词语;3.了解说明文文体的相关知识,为学习课文作准备;4.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叶圣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叶圣陶的苏州园林。(同时播放介绍苏州园林四大名园的图片象)【评:这种直观情境式教法,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拉近了与学生间的距离,力求增强师生互动的效果。】二、检查预习 加点字注音、成语解释鉴赏jin 轩榭xi 丘壑h 嶙峋ln xn 镂空lu 斟酌zhn zhu 着眼zhu 琢磨zhu m自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峦。俯仰生姿:高树好像低着头,低树好像抬着头,形成一种相互呼应的优美姿态。别具匠心:另有一种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评:这一环节重在抓学生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进一步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也为后面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三、概括段意、感受结构美师:请同学们阅读1、2自然段,找找苏州园林的总特点应该是什么?总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阅读生: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师:苏州园林这“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在哪些方面?生: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师:下面请同学们阅读3到9自然段,找出每段的关键性语句,然后画“鱼骨图”,理清文章结构。(生)阅读勾画,提问交流,教师适时展示园林结构图片。(勾画圈点批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师:接下来,我们一起交流。第三段主要写了什么?生:苏州园林的建筑不讲究对称。师:为什么要不讲究对称呢?生:对称感觉人为一样,不自然。师:对。其实这建筑还是要突出一种像欣赏图画一样的自然美。生:第四段主要写假山和池沼。师:假山和池沼有什么特点呢?抓住里面的关键性的字词。生:假山石一项艺术,而池沼的设计总是入画的一景。师:其实它也是在写“假山的艺术美和池沼的图画美”。生:第五段在写“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师:这同学抓住了关键性语句。生:第六段主要写花墙和廊子。师:花墙廊子有什么特点呢?生:花墙廊子层次多,景致深,有种“隔而未隔,界而为界”的感觉。生:有一种层次感。师:那第七段呢?生:第七段主要讲苏州园林的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生:第八段写了苏州园林的门和窗的图案设计和碉楼功夫都具有图案美。师:既抓住关键句,概括了特点。生:第九段讲了苏州园林的颜色极少使用彩绘。师:为什么很少使用彩绘?生:使用不刺眼的颜色,素雅的颜色,给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生:一种自然感。【评:在学生充分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能抓纲务本,提纲挈领地引导学生,锻炼学生筛选知识的能力,找出说明对象的特征,以及简单了解所选择的能反映写作对象特征的素材。】师: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理清了文章的内容。但是,同学们如果仔细阅读,会发现有些段落与某句话相照应。生:第二段中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师:阅读很仔细。第一、二自然段写了作者对于苏州园林的总印象,并且说明园林的图画美。后面自然段分别来具体阐述图画美,对于前面四个作者用了哪个动词?生:讲究师:而第七自然段,用哪句话引入的?生: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师:关键词“不会忽略”,前者“讲究”,后者“忽略”,在视角上有什么特点?生:前者是“整体上”在写,后者是从“细节上”在着笔。师:这幅鱼骨图清晰地为我们展示了本文的结构,按逻辑顺序由总到分,有整体有局部来介绍苏州园林,体现出了文章的结构美。【评:这一部分作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本堂课的顺利达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在自主学习上可能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因此,在出示问题时,教师在问题后加了提示语,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方向。四个讲究在第2自然段有明显的说明,学生容易把握,但这四个讲究对应36自然段的内容,学生稍难理解,因此,教师通过课件带着他们简单分析一下每一段所写的内容,并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每段的中心句,梳理文章的结构,突出本课的重、难点。7-9自然段的引出主要是通过课件出示的先后和点拨得出,力求使学生看清文章的脉络,并为引出逻辑顺序蓄势。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评:教师主讲,但不介入太深,确立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这一最基本的理念。不违背新课程中关于师生关系的理念。学生有空间与知识直接对话,进行有效的探究反思,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无拘无束地敞开心扉,袒露情怀,倾吐心声,表露真情,思绪在想像的天地中飞舞,在思维的星空里翱翔。自主、互动的教学对话。对话,首先是和文本的对话,在此前提下,学生自主的把单数变为互动的复数。在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中习得语文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主探讨,养成自主学习和思考的习惯,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教师在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给予及时、充分的指导和帮助,能取到极佳的效果。教师也可轻松上课,学生也可从活动中动起来。获得主动学习的乐趣。】四、品读语言 感受图画美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39自然段,找找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感受到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一读。生阅读勾画批注,与老师交流。生:第五段中“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其中“俯仰生姿”,写出了树木的一种高低不同的情态,“像宝塔那样”,“像阅兵式那样”, 运用比喻手法眼前呈现尖尖的宝塔,整齐划一的阅兵。生:还有“寂寞”一词,运用拟人性手法,写出园林的一年四季勃勃生机。师:拟人、比喻等描写性的语言,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增加语言的生动性。生:第九段中“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作者的情感激发我们产生美的共鸣。师:作者的抒情性句子,让我们产生一种好奇心去游览一回。生:第四段中“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这句话里,作者引用古诗句,增加语言魅力,并且让我们想象那幅鱼儿嬉戏的画面,好不可爱。师:引用古诗句,增加语言的感染力。生:“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技术”是可以大量复制,而“艺术”具有创造性,一种创造美。师:议论性的语言,直接说明对象的特征。生: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师:直抒胸臆,写出图画美的感受,引起共鸣。师:叶圣陶先生“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却能给我们清晰地打开苏州园林的大门,感受图画美,真是所谓的“胸中有丘壑”。师:我们刚才的交流是用平实的语言概括了我们感受到的美,美仅用概括是不够的,其实文章中的很多句子激发了我们的联想和想象。我在读到“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的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时,我仿佛漫步在苏州园林那交错相连的粉壁长廊间。白色的粉壁在阳光下清亮而又明净,色的瓦片砌成的各色镂空图案别具一格,雕窗外青树绿竹、碧叶红花掩映其间。回廊曲折折而无依无遮,唯红木栏杆与芊芊碧草相映成趣,精致更见幽深了。 师:下面请大家挑选最有感受的句子,拿起笔,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描摹这些句子在你们脑中浮现的画面。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发现本文语言的生动性主要体现在精挑有表现力的词语,巧用形象传神的修辞。【评:通过朗读、品析语言,没有了对说明文知识枯燥的讲解,教师适时的点评与小结充分发挥了导的作用,引领着学生在欣赏苏州园林的过程中感受、学习文章。这样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严密的课堂语言,教师娴熟的驾驭教材与课堂的能力,不仅考察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彰显了学生文本与能力的有机结合。】五、深入文本、捕捉情感美师:我们应该感谢叶圣陶先生,让我们每一个阅读者无论阅读哪一个片段都仿佛身临其境,得到了美的享受。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故乡有,就萦系着不能割舍了。”你们知道叶圣陶是哪里人吗?请大家读注释,发现其中还提供了什么信息?苏州园林就是他萦系着不能割舍的地方呀!请同学们读一读第1和9小节,你能读出作者的那份眷眷深情吗?(板书:情意性)师: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读出这种情感来的呢?生:第一段“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不该错过去鉴赏,写出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肯定,对它的赞美。师:除了“不该错过”,前面还有一个动词。生:鉴赏师:换成“欣赏”可以不?生:不可以,“鉴赏”有“鉴定欣赏”的意思,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而“欣赏”没有这层意思。生:“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这句话也写出了作者的赞美,赞美苏州园林是其他园林的典范、样本。师:请你再看看作者的祖籍。生:江苏苏州人。生:还有一种对自家园林的自豪感。师:一朵奇葩的苏州园林,叶圣陶仅停留在它所呈现给人的美上吗?生:第四自然段中“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门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写出了对设计者们高超技艺的赞美。师:对于说明文,我们不仅要知道作者说明了什么,说明对象、特征,怎么说明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还要体会作者为什么要介绍,他的情感是什么。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碰到更多的说明文,碰到更多的说明知识。六:拓展延伸,深入探究 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它体现了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思想。试画出文中表现苏州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为了创造人与环境的协调美,刻意追求自然之趣的语句,结合课文中的例子,畅谈自己的感受。生:第四段“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这句话我感受到了一种自然的图画美而非图案美。生:第四段中“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这样的池沼让人不是在园林里而是在野外,充满自然情趣。生:花墙廊子层次多,景致深,有种“隔而未隔,界而为界”的感觉。这种设计就打破了园林相对封闭狭小的格局,延伸了自由发展的空间,也开创了自然的新天地。师: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它是园林建筑的标本,更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希望我们居住的城市里这样的园林越来越多,让我们更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上。【评: 拓展训练环节让学生对苏州园林的美有更深入的领悟,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了学生对人与自然的认识。】六、总结梳理畅谈收获,师生互评。【总评:教师一开始就找准了认知起点,把握了全文的总体,站在了文本的至高点,设置了提纲挈领式的问题情境,引领了学生对文本有整体把握。再通过由浅入深的教学环节,并借助创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医保政策综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电子体育竞技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放射学实验技术操作规范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眼科护理眼科手术术后护理技能考核答案及解析
- 武术教练员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四川军转干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职业技能竞赛选拔赛备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口腔修复学手术操作规范考卷答案及解析
- 高性能石墨块生产线项目初步设计
- 2025年传染病学疾病溯源调查应急处理判断题答案及解析
- 团校考试试题及答案浙江
- 市场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大型电脑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4年秦皇岛市市直机关遴选考试真题
- 高压供电设备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社区网格员笔试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中小学生科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医确有专长考试题及答案
- 胸腰椎压缩骨折课件
- 2025年度粉末涂料生产与销售合同范本
- 三力测试题库2025版考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