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指纹图谱.doc_第1页
中药指纹图谱.doc_第2页
中药指纹图谱.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中药指纹图谱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中药指纹图谱是指某些中药材或中药制剂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其化学特征的色谱图或光谱图。 中药指纹图谱是一种综合的,可量化的鉴定手段,它是建立在中药化学成分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用于评价中药材以及中药制剂半成品质量的真实性、优良性和稳定性。“整体性”和“模糊性”为其显著特点。 目前,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已涉及众多方法,包括薄层扫描(TLC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和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等色谱法以及紫外光谱法(UV)、红外光谱法(IR)、质谱法(MS)、核磁共振法(NMR)和X射线衍射法等光谱法。其中色谱方法为主流方法,尤其是HPLC、TLCS和GC已成为公认的三种常规分析手段。由于HPLC具有分离效能高、选择性高、检测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等特点;中药成分绝大多数可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上进行分析检测,且积累较丰富的应用经验。因此高效液相色谱法已成为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首选方法。随着HPLC MS和GCMS等联用技术的应用,中药指纹图谱技术更趋完善。 (二)中药指纹图谱建立的意义 中药及其制剂均为多组分复杂体系,因此评价其质量应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能提供丰富鉴别信息的检测方法,但现行的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和含量测定等方法都不足以解决这一问题,建立中药指纹图谱将能较为全面地反映中药及其制剂中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与数量,进而对药品质量进行整体描述和评价。这也正好符合中医药整体学说。在此基础上,如果进一步开展谱效学研究,可使中药质量与其药效真正结合起来,有助于阐明中药作用机理。总之,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和建立,对于提高中药质量,促进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概况 以指纹图谱作为中药(天然药物)提取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已成为目前国际共识,各种符合中药(天然药物)特色的指纹图谱控制技术体系正在研究和建立。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允许草药保健品申报资料中提供色谱指纹图谱;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6年草药评价指导原则中也规定,如果草药的活性成分不明确,可以提供色谱指纹图谱以证明产品质量的一致;欧共体在草药质量指南中亦称,单靠测定某种有效成分考查质量的稳定性是不够的,因为草药及其制剂是以整体为活性物质。色谱指纹图谱尤其是薄层色谱的鲜明的指纹图谱是很有用的。国外指纹图谱的应用,目的在于解决成分复杂,有效成分不明确的植物药质量检测和产品批次间质量差异的问题。其中德国研制的银杏叶提取物制剂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他们应用指纹图谱制定了相应的标准,该图谱体现了制剂所含的33个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和内酯类)和各自的含量。经化学成分和药效相关性研究,发现约24%银杏黄酮和约6%银杏内酯组成的提取物具有最佳疗效。此外,采用“混批勾兑”法,可使最终产品质量稳定,指纹图谱重现性良好,含量浮动范围为5%左右。 20世纪70年代我国已有学者尝试使用TLCS对中成药进行分析,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技术和时机的不成熟,没有得到公认;20世纪90年代中国药典增设了中药化学对照品和对照药材,为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随着色谱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检测能力的显著增强,为指纹图谱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证。目前我国已对中药注射剂做出了必须用指纹图谱进行检测的规定,同时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在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实施过程中指纹图谱亦有较广泛的应用。 但是作为一项新技术,中药指纹图谱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许多问题,只有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种植加工和中成药生产贮存的规范化;中药化学成分和中药药理研究的系统化和标准化;以及技术上多学科的渗透,才能保证中药质量的稳定,进而保证中药指纹图谱的建立1、 中药指纹图谱的定义和特性 中药指纹图谱系指中药原料药材、饮片、半成品、成品等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其特性的共有峰的图谱。 中药指纹图谱是一种综合的、可量化的化学(不包括生物学)鉴定手段。借以鉴别真伪、评价原料药材、半成品和成品质量均一性和稳定性。其基本特性是整体性和模糊性。(谢培山先生) 它不同于常规意义的指纹分析含义,并不具有个体特异性,而更多强调的是作为主要以植物来源中药的共有特征性。 *关于整体性和模糊性 从宏观和整体性能看,中药指纹图谱可准确、量化地对中药进行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 从微观和细节上看,由于药材有产地、采集时间和加工方法等因素的限制,很难给出一个对所有中药都适用的共有峰和非共有峰的比例,更不能如西药来要求一一对应,所以中药指纹图谱又是模糊的。2、 中药指纹图谱的分类 这里主要指化学指纹图谱,不包括DNA(脱氧核糖核酸)指纹图谱。按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来分为两类: 光(波)谱指纹图谱; 色谱指纹图谱 *与常规指纹分析的区别 常规指纹分析采用生物学的方法,其依据是源于先天的遗传,如人类的指纹分析(拱形、环形和螺纹形)用于犯罪学和法医学,有绝对的个体特异性,据此可对任何犯罪嫌疑人指证和控罪。 化学指纹图谱的分析依据是该物种后天的代谢产物,且大部分是次生的,对后天的生长环境依赖性很强,专属性比常规指纹分析差得多。 3、 国外相关研究 美国FDA允许草药保健品申报资料。 WHO在1996年草药评价指导原则中已经规定:Plant preparations及Finish products的章节提及草药活性成分不明,提供其色谱指纹图谱。 欧共体草药质量的指南中,单靠测定某有效成分考察质量的稳定性是不够的,因为草药及其制剂是以整体当作活性物质。提供色谱指纹图谱尤其是显色的TLC很有用,如山楂和金丝桃。 德国银杏提取物制剂企业标准:固定品种、部位、产地、采收季节和加工方法,标化提取物用原料或不同批次提取物进行勾兑,提供的黄酮醇苷的色谱指纹图谱重现性良好,含量测定相当稳定。4、 国内动态 SDA于2000年下发中药注射剂的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要求对中药注射剂推行指纹图谱的质控办法 。 2002年3月,在上海国家药典委员会召集会议: 落实中药注射液指纹图谱研究的老品种74种,要求今年五月十日前,各研究单位与生产企业签订合同。老品种放宽,新品种从严。 新的药品管理法将对中药饮片、中药材实行批准文号管理。对作为注射剂原料用的药材和饮片首先进行注册。 中药注射剂实行指纹图谱标准管理 。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将颁布实施。 5、 中药指纹图谱的获得 样品采集:固定品种、药用部位、产地、采收期和加工方法的10批以上药材,以及足够数量的及处方组成和用量固定、生产工艺稳定的中间体或成品 。 方法研究:光(波)谱和色谱学方法。 标准图谱(共有图谱模式)确定:用相似性软件计算得到 。 信息获取和处理:用微机的强大功能对未知样品进行相似性评价。 相关性的考察:对中间体和成品之间成分相关性进行比较要求严格 主要有光(波)谱、色谱技术。 应选用仪器设备易得,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