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第5章.doc_第1页
前言——第5章.doc_第2页
前言——第5章.doc_第3页
前言——第5章.doc_第4页
前言——第5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论第5章读书报告艺术不仅是具有实践性,还有其理论的根基,艺术的故事就是在艺术理论书籍中影响颇大的著作,它用趣味性的语言生动的描述了艺术的发展历程,书中的插图丰富且具有代表性,也是此书最大的特色之一。但是最能打动人的还是作者对艺术及艺术发展史的独特理解。下面我谈一下自己通过对从导论到第五章(天下的征服者)的学习体会:导论中,作者说到:“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是有艺术家而已”。让我倍感迷惑,这种观点是以往我在其他的艺术理论书籍中没有看到的,但是接着看下去,我明白了作者所要说的意思,他是要强调艺术家的作用,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外化,只有表达艺术家内心丰富感情的作品才能是好的作品,才能更加的感染人,打动人。接着,作者举例鲁本斯的画家之子,丢勒的画家之母肖像来说明无论是描绘漂亮的小男孩还是沧桑衰老的母亲,只要是充满真挚的情感的作品都是能够打动人的作品,都是为人所欣赏的,同时还传达了另外一层意思:艺术的表现可以使多方面的。然后作者用穆里略的作品街头的流浪儿与霍赫的一位妇人正在削平果地室内图做比较,来说作品的题材没有好坏之分。同样是有关天使的作品,梅洛佐.达.福尔利与梅姆林的表现就有很大不同之处,前者是愉悦的,后者带有淡淡的悲伤,但是无论其感情是喜还是悲,都不能否认其艺术价值。不可否认的是丢勒的野兔较伦勃朗的大象更为“逼真”,但是后者的奇才之处是用寥寥的几笔就表现了大象皮肤的重重褶皱,所以说:美是绘画的灵魂,要突出的是思想和创新。热里科的油画马和麦布利基的摄影的马的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是艺术的升华,一个是生活的再现,这也是艺术区别于现实的最大特点。在书中贡布里希还特别强调了绘画不单单是艺术家自己的事,它还经常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并以卡拉瓦乔的两幅圣马太像为例说了迫于现实艺术家有时显得无奈。总之,种种的举例都要告诉我们艺术的表现是一个丰富的话题,它的情感必须是真挚它的表达形式是多方面的。第1章 的标题叫做奇特的起源,讲述的是艺术的史前期和原始民族及古代美洲。作者在开篇就指出艺术是指一些精美的奢侈品并且他相信,任何艺术的开始都是有目的性的,从他的主要观点来看,在几种艺术起源中,他更偏向于巫术说。对于这一点,我有自己的看法,结合以往其他课本提出的劳动说,我认为原始的劳动和巫术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巫术的实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和劳动,而劳动中遇到的困难,原始人又通过巫术去解决,所以我认为二者是相濡以沫的,到底是那种起源,我持保留态度。“整个艺术发展是不是技术熟练成都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变化史”这句话,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虽然以往也有这方面的感受,但是却没有这么精辟的总结出来。是的,许多艺术技法熟练的画师,经管技术娴熟,功底扎实,但是却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中,而很多看似幼稚,甚至是笨拙的作品,往往被人们所记住。第2章 作者将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克里特岛的艺术定为对永恒的追求。就像贡布里希在开篇所说,“希腊名家去跟埃及人学,而我们又是希腊人的子弟”我猜测,我们今天的艺术尤其是西方艺术,大都是对5000年前尼罗河流域的艺术的延续和发展。由于埃及人相信永生,所以他们的金字塔和木乃伊有着辉煌的成就,在书中作者没有对金字塔做过多的描述,我想着可能是大多数人对金字塔了解多一点的原因吧。与木乃伊发挥同样作用的雕刻艺术在执行它的政治使命同时还推动了这种艺术的发展,因此,贡布里希说道,在埃及,雕刻家一词的本意是“是人生存的人”。通过阅读此书,我觉得埃及艺术与我国的传统艺术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他们对几何形式的规整,我国仰韶文化的彩陶盆,也有许多几何形,这难道是人类原始艺术的共性?还有就是对自然地热爱,虽然古代中国没有对自然的犀利观察,但是却十分重视对自然气韵的捕捉。接着书中通过举了一系列古埃及艺术作品,来讲述埃及艺术的程式化。与以往其他书籍观点不同的是,作者并没有批评这种程式化的死板,而是设身处地的从古代埃及艺术家的角度欣赏,指出那个时候艺术家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清楚地保留事物,并称这种形式是一种民族风格。 接下来,在第三章作者把从公元7世纪到公元5世纪对希腊的艺术历程命名为伟大的觉醒。以我愚见,既然有觉醒就有深睡的阶段,而希腊这段深睡的时期就是上一章作者谈到的埃及艺术的大发展时期,也是希腊艺术对埃及程式化延续的时期。的确在此章的开篇贡布里希就肯定了这点。众所周知的是希腊艺术的伟大之处集中体现在其建筑上,并且以神庙为主要载体。早期的建筑风格多是简单,朴素的风格,与我国建筑不同的是他们广泛的采用石材,这对以后欧洲的建筑有巨大的影响。书中提到建筑的发展带来的3种典型的柱式(第四章),即多立克(多立安式)、爱奥尼、科林斯 。多立克柱式是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中出现最早的一种(公元前7世纪),多利克柱式一般都建在阶座之上,特点是柱头是个倒圆锥台,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又被称为男性柱;爱奥尼的特点是比较纤细秀美,被称为女性柱,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科林斯是受奥尼亚柱式的一个变体,两者很相似,只是柱头以毛茛叶纹装饰,而不用爱奥尼亚式的涡卷纹,被称为“少女”。再谈完柱式后,作者以名为阿格斯的波利米得斯的雕塑为例,诉说希腊的觉醒成绩:“埃及人曾经以知识作为他们的艺术基础;而希腊人则开始使用自己的眼睛”,并在之后的一百年发现了所谓的“缩短法”,就是脚步的透视,同时他们还要求好的作品要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与当代艺术的审美要求更为接近了,也论证了希腊艺术的进步。但是进步并不代表摒弃先有的东西,希腊艺术是有保留有发展,这是我对贡布里希观点的一点体会。在此章,作者也首次提出,艺术家在社会中的地位并不高,但是他又指出其贡献巨大,并用大量的篇幅讲述了雕刻家菲狄亚斯的艺术贡献和造诣。 接着第三章的觉醒,第四章对希腊艺术进行了进一步的描述,并以美为其定义词。通过资料的查阅,我了解到真正的希腊艺术,通常指公元前12-前1世纪希腊及其附近岛屿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的美术,广义上包括爱琴艺术。而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则是希腊艺术的全盛时期即作为西方艺术基础的希腊化。希腊化艺术是希腊艺术,埃及艺术,西亚艺和波斯艺术的集合与深化。希腊古典艺术追求普遍性与个体性的高度统一的美学风格,希腊化艺术却处处体现出以装饰性趣味、戏剧性效果。上面提到的三种柱式,除了第一种外,爱奥尼和科林斯都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而来的,如此书第108页的图67所展示的科林斯式柱头,那个时期的艺术,其风格外向,重写实、华丽甚至夸张。而第109页图68的珀加蒙的宙斯祭坛是对这种风格的再一次有力表现。虽然建筑和雕塑是希腊及希腊化艺术的主体,但是在本章节的最后,作者提到了希腊化时期最有名的艺术家却是画家,此时艺术家开始描绘世故的城市居民的田园生活。在我看来采花女神,农牧神的头部,风景作者所举的三部作品虽然没有其雕塑艺术的技法成熟,但是我觉得之所以“古代最有名的艺术大师中许多是画家而不是雕刻家”,是因为正如贡布里希在本章要告诉我们的:希腊化的艺术作品更加注重个性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第五章,贡布里希将关于罗马人,佛教徒,犹太人,基督教徒的艺术定为天下的征服者,我觉得一点不为过。仔细思考一下,无论是从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甚至是中东和非洲艺术来说,这四个方向的艺术及其思想都是对整个世界艺术和思想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的。首先我们来看罗马,书中作者说罗马城有希腊化艺术的反映,罗马工作的艺术家很多事希腊人,这就不难为下文提到的罗马建筑采用希腊3种柱式而困惑了。但是书中还说,罗马建筑主要特色是“拱”的使用,并以泰比里厄斯的凯旋门为例。对比一下中西历史发展的年代,我看到与罗马盛世相当得是我国的汉朝时代(西元一世纪佛教传入中国),在这时代我国也有很多著名的建筑,例如阿房宫,可是我发现西方的建筑叫的响的大多是“庙”,而我国却以宫殿为主。西元一到四世纪是基督教与希腊罗马文化的搏斗期,提到基督教,就不能不说一下犹太人及其宗教,我想这也是作者将犹太人的顺序安排在基督教徒前面的原有,通过我了解的历史和宗教知识,基督教本身原来只是犹太教的一个支派,在耶稣被钉十字架死后,圣保罗认为与其在犹太人中间传道,不如在外民族中间传道,又由于他是罗马人,所以他在罗马之后在各民族中传道,将基督教变成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