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期末复习题(工程硕士).doc_第1页
自然辩证法期末复习题(工程硕士).doc_第2页
自然辩证法期末复习题(工程硕士).doc_第3页
自然辩证法期末复习题(工程硕士).doc_第4页
自然辩证法期末复习题(工程硕士).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名词解释:1、系统2、生态危机3、技术4、技术价值5、社会建制6、范式7、技术共同体8、科学观察9、科学实验10、科学共同体二、填空:1、1543年哥白尼的 一书的出版,揭开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序幕,引发了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2、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以牛顿的巨著 (1687)的出版为标志。 3、系统自然观最深层、最基本的内涵,在于它阐发了自然界是 , 、 、 的辩证统一的思想。4、 、 、 ,是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5、技术要素是技术本质的具体表现形态,这些要素可概括为的技术要素、的技术要素和的技术要素。6、 技术结构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三种结构模式7、 技术认识与科学认识的区别在于、8、 技术方法的特点为、。9、 技术价值具有、的特点。10、 知识的四种类型。三、选择题1、 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科学家组织是什么?(选择)(英国皇家学会,巴黎科学院,灵赛学会,美国科学院)2、 哪一个国家在近代科学家的社会角色的形成过程中迈出了第一步?(选择)(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3、 1834年,( )首先提出“科学家”(scientist)一词,以区别于传统的“哲学家”(philosopher)。(选择)(惠威尔,牛顿,伽利略,法拉第)4、 科技人员学术声望大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选择)(所在学术机构的声望,所获奖励的声望,论文被引证的次数,社会地位和声望)5、 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顺序。(选择)(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德国,)6、 美国的第一个工业实验室是什么?(选择)(贝尔电话实验室,爱迪生实验室,IBM实验室,沃森研究中心)7、 最早的科学社团是什么?(选择)(自然秘密协会,英国皇家学会,柏林学会,圣彼得堡学会)8、以下几项发现中, 不属于十九世纪末的物理学三大发现。 A、放射性现象; B、X射线 C、电磁波; D、电子9、以下不属于高技术特点的是-A、高投入; B、高效益 C、低风险; D、扩散强10、专家治国论是属于-的观点。A、技术统治论; B、技术悲观主义 C、社会决定论; D、马克思的技术论11、决定技术结构转变的是-矛盾。A、技术活动要素与技术结构; B、技术结构与主体技术 C、技术结构与经济基础; D、技术结构与物质技术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科学与技术没本质的区别B、社会将毁灭与技术之中C、技术万能论属于技术乐观主义;D、技术没有社会属性13、 指出:“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因此,如果理论自然科学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A 黑格尔 B 马克思 C 恩格斯 D 康德14、恩格斯指出:“最初把理性带进地质学的是 ,因为他以地球的缓慢的变化这样一些渐进的作用,取代了由于造物主的一时兴起而引起的突然变革。”A居维叶 B赖尔 C 布丰 D 拉马克15、自然系统具有物质、能量 、信息“三要素”。自然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系统的,能量、信息是物质系统的属性。而在自然系统中, 是自然系统最突出、最基本的特征。A 开放性 B 动态性 C整体性 D 层次性16、20世纪40年代末兴起的 ,是系统科学研究的第一批成果。它们以“系统”的观点看自然界,提出了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等新的范畴,揭示了自然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A 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B 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C 系统论、突变论、协同学D 超循环理论、混沌理论、控制论17、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布伦特兰主席的领导下,出版了 ,该报告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A 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B 我们共同的未来C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D 21世纪议程18、科学理论的主要特征有 A客观真理性、全面系统性、逻辑完备性、科学预见性B怀疑与批判性、全面系统性、逻辑完备性、科学预见性C客观真理性、全面系统性、逻辑完备性、开拓创新性D客观真理性、全面系统性、结构严密性、科学预见性19、下列不属于科学假说的主要特点是 A 科学性与猜测性的统一B 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统一C 多样性与易变性的统一D解释性与预见性的统一20、科学的本质属性是 A 客观真理性、可检验性、系统性和主体际性B 客观真理性、逻辑性、系统性和主体际性C 客观真理性、可检验性、系统性和预见性D 客观真理性、可检验性、系统性和相对性21、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不包括 A 相容性评价B 自洽性评价C 简单性评价D 系统性评价22、形成假说的基本条件是 A 假定性、可检验性、系统性B 一致对应性、可解释性、可预见性C 客观真理性、可解释性、可预见性D 客观真理性、可预见性、系统性四、问答:1、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是什么?2、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自然科学前提。3、评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及其重大意义。4、阐述系统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P49-505、技术的特征。6、技术的二重属性。7、技术创新具有哪几方面的特点。8、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9、科学理论的特征有哪些10、科学选题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1、科学实验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12、假说形成的基本条件有哪些13、科学观察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4、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其重要性15、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社会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