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伯牙善鼓琴 导学案年级:七年级 执教:苟琼洁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能力目标:翻译课文,读懂文意,背诵课文。 (重点)情感目标:复述故事,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难点)预习导学一.作者简介 列子,姓_ ,名_,_时期 郑国人,_家思想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终身致力于道德学问,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_ _。列子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其思想与庄子相似。代表故事有杞人忧天杨布打狗愚公移山。 二.给加点字注音。1.卒( )逢暴雨 2.乃援( )琴 3.舍( )琴 4.辄( )穷其趣 5.子之听夫( )志 三.朗读课文 朗读要求: 读准字音 读得流畅 读出情感 合作探究一.疏通文意1.解释字词。(1)善鼓琴_ (2)志在高山_ (3)善哉 _ (4)必得之_ (5)泰山之阴_ (6)卒逢暴雨_(7)更造山崩之音_ (8)辄穷其趣 _ (9)于何逃声_ 2.翻译句子。(1)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3)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 (4)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山崩之势。 (5)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6)子之听夫志,想象尤吾心。吾于何逃声哉? 二.理解文意1.伯牙如何“善”鼓琴?钟子期如何“善”听?2.鲁迅曾赠给瞿秋白一副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表达了他们之间惺惺相惜得深厚情谊。结合本文,谈谈你对“知音”“知己”的理解。3.复述故事,并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拓展延伸读伯牙绝弦的有关文字,思考问题: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节选)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这是伯牙在子期墓碑前的一首短歌) 1.善鼓琴的伯牙,名满天下的伯牙,居然从此绝弦,如果你就是伯牙,你见着这绝弦,再对子期说什么?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2.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 伯牙善鼓琴导学测评姓名:_ 得分_基础题初显身手1. 1.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20分) (1)志在高山_ (2)卒逢暴雨_ (3)洋洋兮若江河 _ (4)于何逃声_2.翻译句子。(20分)(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子之听夫志,想象尤吾心。吾于何逃声哉? 能力题挑战自我3.下列划横线的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10分)A伯牙善鼓琴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B. 舍琴而叹 太丘舍去C. 初为霖雨之操 子之听夫志D.止于岩下 吾于何逃声4.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10分)A.伯牙善鼓琴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又叫列御寇,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学派的代表人。 B. 伯牙善鼓琴中,伯牙与子期都有很高的音乐造诣,所以二人才情投意合,惺惺相惜。C“高山流水 ”这个成语出自伯牙善鼓琴这篇文章,比喻知音或知己,也形容乐曲高妙。D. 伯牙善鼓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音难得,知音难求。我们一定要用一颗诚挚的心与他人交往,珍惜友谊。拓展题勇攀高峰5.读伯牙绝弦的有关文字,回答问题: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选自吕氏春秋孝行览本味)注:少选:不一会儿汤汤:shng shng,水流的样子。(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0分)方鼓琴而志在泰山( )巍巍乎若泰山( )(2.)翻译。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食品加工蠕动泵行业客户需求变化与产品创新方向
- 2025-2030中国远程办公行业市场需求与竞争格局报告
- 2025-2030中国职业教育行业政策环境及市场前景与融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6届北京六中学物理八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2026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教育联盟学校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河北省石家庄市四十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国潮设计所2025年国潮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跨界合作报告
- 智能工厂智能设备维护保养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
- 物流无人机在山区物流中的应用潜力报告
- 2025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 2025年第九届“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中小学组)
- 2025年大型上市公司合同管理与合规制度
- 送瘟神教学课件
- 2025四川省公安厅招聘辅警(44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 2025年内容分发网络(CDN)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故宫博物馆院课件
- 豌豆栽培种植技术
- 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教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内镜中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