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新文化运动》课件(人民版必修3).ppt_第1页
3.2《新文化运动》课件(人民版必修3).ppt_第2页
3.2《新文化运动》课件(人民版必修3).ppt_第3页
3.2《新文化运动》课件(人民版必修3).ppt_第4页
3.2《新文化运动》课件(人民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新文化运动 时代风云的旋律 思想启蒙的战歌 一 新青年 的新觉醒1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政治 袁世凯复辟帝制破坏共和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思想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直接原因 2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兴起标志 代表人物 指导思想 活动基地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北京大学 二 高扬民主科学大旗1 提倡科学与民主 反对愚昧与专制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民主 指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科学 指自然科学及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法则 科学精神 目的 以西方资产阶级文明批判中国的封建主义评价 反映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 2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思想革命 3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文学革命 1 文学形式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2 文学内容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推倒旧文学 建设新文学 3 文学实践 第一部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 文学革命口号的提出和白话文的使用 成为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有力武器 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以后 袁世凯复辟帝制 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 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 如今要巩固共和 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 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新在何处 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三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一 意义1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为新思想开辟了道路 2 各种新思想的涌现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现象 3 促进了民众的觉新 唤起人民对政治事务的关心 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4 后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找到拯救中国 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5 一场全面文化转型运动 有利于文化的普及 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二 局限 片面性 由于新文化运动领导者的阶级局限性和思想局限性 导致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派别 地主阶级 顽固派抵抗派洋务派 盲目排外 反对学习西方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 共同点 都维护清朝统治 资产阶级 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民主主义者 变法改革 实行君主立宪制 发展资本主义 挽救民族危亡暴力革命 推翻清王朝 建立资阶共和国 发展资义提倡民主 科学 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 陈独秀说 愚之信仰共和 必排孔教 李大钊指出 孔子是 历代专制之护符 吴虞在 说孝 一文中 提示 孝 的真谛 是 不犯上作乱 把中国弄成一制造顺民的大工厂 鲁迅对封建礼教的攻击最为猛烈 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 提出了 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的社会理想 1 什么是旧道德 什么是新道德 2 为什么新文化运动会把矛头指向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 存在怎样的局限性 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旧道德 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 儒家传统道德的核心 是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 新道德 资产阶级的新道德 即提倡人权 个性解放 男女平等 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已经成为封建文化的象征 提出打到旧道德 对于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