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试验分类.doc_第1页
振动试验分类.doc_第2页
振动试验分类.doc_第3页
振动试验分类.doc_第4页
振动试验分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振动试验分类一、按试验目的分类每个振动试验均有自己试验的目的,按振动试验的目可分为:1)环境适应性试验 环境适应性试验的目的是选用试件未来可能承受的振动环境去激励试件,检验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目前,航空航天中使用的机载(箭载)仪器和设备,大部分必须进行此项试验,以便评估其性能是否满足要求。此类试验的最大特点是振动条件越接近真实环境越好。2)动力学强度试验 动力学强度试验的目的是考核试件结构的动强度,检验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试件是否会产生疲劳破坏。这类试验的试件大部分是结构件,试验时间较长。试验条件,一般应从实际振动环境中选取。3)动力特性试验动力特性试验的目的是用试验的方法测出试件的动特性参数,如振型、频率、阻尼等。此类振动试验的特点是激振力可以很小,激振力与实际振动环境无关。但必须选好激振点的位置,而测试点要很多,测出足够多的数据才能得出准确的参数。4)其它目的的振动试验有些振动试验与上述目的不同,如振动筛选试验,其目的是对生产线上的元件、组件、进行振动筛选,找出工艺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剔除低质量的产品从而提高整个产品的可靠性。又如消除大型铸件残余应力的振动试验,在大型铸件上装一机械式激振器激振铸件,使铸件的残余应力很快消除。这些试验的振动条件通常与产品任务环境无关。二、按试验所加载荷性质分类很多振动试验要根据实际环境给试件加振,按所加载荷的性质可分为:1)正弦振动试验此类试验给试件施加的振动是正弦振动,可以是定频正弦振动试验也可以是扫频正弦振动试验。2)随机振动试验给试件施加随机振动的试验叫随机振动试验,按随机振动的频带宽度分为宽带随机试验和窄带随机试验。3)混合型振动试验给试件施加的载荷既有随机又有正弦的振动试验叫混合型振动试验。一般是宽带随机的背景上加一个或几个正弦信号(如飞机的炮振试验和直升飞机的振动试验等),这些正弦信号的频率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变化的(即扫频);另一种是宽带随机背景上加一个或几个窄带随机信号,窄带随机的中心频率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变化(扫频);还有宽带随机背景上加正弦信号又加窄带随机信号。这三种都称为混合型振动试验。三、按振动试验在研制和生产的不同阶段分类在产品研制过程中振动试验分为设计试验和鉴定试验。设计试验是产品研制过程中用于寻找样机的频响特性和缺陷,为修改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鉴定试验是用来检验产品是否达到合同或任务书规定要求的试验。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振动试验分为验收试验和例行试验。验收试验为全部产品均应通过的最低量级的振动试验。例行试验是从一批产品中抽取一定数量产品进行较高量级的振动试验,被抽检进行试验的产品一般不再作为正式产品使用。四、按试验时间分类在确定振动试验时间时可以分为普通试验和加速试验。如果动力学破坏机理是疲劳破坏,可以提高应力水平的方法来加速试验,这可大大节省振动试验的时间。这种提高量级缩短时间的振动试验称为加速试验。随机振动试验试用技术 胡志强 法庆衍 洪宝林 张越 徐殷编著欢迎大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来说说自己做的振动试验目的是什么 本帖最后由 szdlliuzm 于 2007-3-5 10:49 编辑 在消费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等工厂里,振动试验以环境适应为目的占多数,试验的结果是以产品经过振动试验后合格为主要目的。振动试验条件:频率范围在1-500Hz之间,振幅不超过5毫米,最大的加速度不超过5G。回复 #1 szdlliuzm 的帖子测试件: (如附件所示)汽车排气系统的催化器 尺寸: 600mm x 600 mm重量: 45 kg(包括夹具) Test Spec = Sine On RandomSTEP功率谱密度加速度均方根值随机加速度峰值100Hz迭加上正弦加速度试验时间PDSGrmsPeak RandomLevelPeak SineLevel 100HzTestTimeg2/Hzggghr10.026.218.728320.048.826.528330.0812.537.528340.1617.753.028350.3225.074.928360.6435.3106.028371.2850.0149.9283汽车排气系统的催化器的振动按试验目的是动力学强度试验的目的是考核催化器结构的动强度,检验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试件是否会产生疲劳破坏,试验时间较长。 汽车排气系统的催化器在产品研发时,做的是可靠性增长,即第一步试验合格后,做第二步、第三步等。SBS振动冲击测试 为了确保在苛刻的可移动环境下正常工作,每种新的 SBS 产品在开发过程中都要经过一系列振动测试,该测试以 MIL-STD-202F 为依据。初始设定振动冲击测试基准时,将 SBS 产品置于应力逐渐增大的环境,直到出现故障。然后在这一应力水平下重复测试,以确保产品全部满足这一规范。这个过程确定的振动冲击将用于对新产品的振动冲击测试;所有被测的 SBS 产品都通过了此法的振动冲击测试,许多产品经受更为严厉的条件仍没有故障出现。随机振动: 产品按照 MIL-STD-202F 方式214A,表214-I条件D的说明,沿每个轴作5分钟随机振动,这样等同于沿每个轴作介于100Hz1000Hz 11.95G RMS的随机振动。在测试过程中,被测部件必须可以操作,并实际运行各硬件系统的功能诊断程序:包括由DOS自动、批处理引导的对硬盘、DiskOnChip(安装在SSD插座上)或者以太网和软盘驱动器上的文件进行读写操作。这一测试流程持续进行以验证系统模块的功能与电缆连接的完整性。这个测试的结果也可以验证CPU、存贮器和、I/O 接口的功能。外设(以太网服务器、硬盘、软盘)安装在振动平台附近,不经过测试。 SysCentreModule 和 SysExpandModule 产品连接 SCM 和 SEM 产品的扁平电缆靠近连接器附于振动平台以减轻应力。电缆足够长可以连接没有安装在平台上的外设,电缆并不运动。使用时,DiskOnChip芯片用一条紧固条将其固定在CPU 板的SSD 插座上。机械冲击: 机械冲击测试按照MIL-STD-202F 、方式213B、表213-1、条件A 的方式。限定分别沿三个轴做三次50G的冲击(脉冲11ms 持续时间、半正弦波形)。 被测部件安装于振动机器上,经受峰值为50g、1ms 持续时间、半正弦波形的振动脉冲。沿三个相互垂直的轴每个方向冲击三次(共18次振动)。在沿每个轴的两个方向(正向和负向)冲击后,产品将进行与前面描述的随机振动测试相同的功能测试。 本帖最后由 szdlliuzm 于 2007-1-25 23:45 编辑 bihana发布于2007-01-28 14:19:58 2007年ANSYS 高级应用技术研讨会2007年ANSYS 高级应用技术研讨会会议时间:2007年3月6日至7日 会议地点:上海市肇嘉浜路777号 青松城大酒店 3楼 贵宾厅主办单位:西希安工程模拟软件上海有限公司 安世亚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内容概览: 本次研讨会由西希安工程模拟软件( 上海) 有限公司首席技术执行官Erke Wang 主讲。Erke Wang为德国CADFEM公司事业部总监,他在有限元技术、软件开发、咨询、培训以及技术支持领域有着20多年的经验,在全球ANSYS界具有极高声誉。Erke Wang将引用大量的数据和实例,剖析ANSYS接触以及Workbench高级内容。欢迎名届时参加。ANSYS Workbench 最新发展 ANSYS 接触技术的最新技术和应用 ANSYS 非线性问题的最新技术和应用 颁发证书 疲劳振动试验:导管连接快卸卡箍振动试验要求HB6521-91导管连接快卸卡箍试验项目疲劳振动试验: 压力(MPa) 频率(HZ) 加速度(g) 单振幅(mm) 振动次数 振动时间(h) 0.65 25 1.26 0.5 2106 22.2 50 3 0.3 2106 11.1 185 18 0.13148 107 15 1600 28 0.00273 107 1.75做振动试验时,卡箍内应充满煤油。在规定的振动时间内不泄漏即为合格。电工电子产品的相关振动条件 标准 试验类型 加速度g 频率Hz 振幅 有效载荷 样品尺寸电子产品 GA2-1999警报器 定扫频振动 3 10-500 0.5 10 0.50.50.2 定扫频振动 15 20-300 2.0 10 0.50.50.2 GB8898电子产品 定扫频振动 55 0.75 50 0.50.50.6照明产品 GB7000.1灯具 定扫频振动 55 0.35 30 0.30.30.4 GB17945应急灯 GB7000.2 定扫频振动 0.5 55 0.35 30 0.30.30.4 GB7000.5路灯 定扫频振动 10-35 0.75 50 0.40.40.6消防产品 GB4351灭火器 定扫频振动 40 1.0 50 0.50.50.6轻工产品 定扫频振动 5-55 1.0 50 0.60.60.6家电产品 QB1198微波炉 定扫频振动 53 0.75 20 0.60.60.6 GB4706.18充电器 定扫频振动 10-50 0.35 10 0.60.60.6台湾:电脑连接器的振动试验标准321试验条件1、2、3、4 连接器样品应固定在能传递规定振动条件的夹具上,试验夹具设计得使它的固有共振频率在试验所规定的频率范围内达到最小,应在试验夹具上接近试验样品安装点的地方监控所施加的振动强度;按规定将试验样品牢固地安装在试验夹具上,并且尽可能模拟连接器的正常安装,在连接器的两尾端至少要有8英寸(200MM)长的导线或电缆不予支撑固定,对带有安托架的试验样品的支撑点处监控振动输入。322试验条件3和4按规定安装试验样品,试验样品的位置或施加振动的方向应规定朝一个方向或一个以上的方向。如果朝不同方向施加的次序是个关键,那也就给以规定不同方向的先后次序。对于进行试验所要求的任何特殊试验夹具或机架,应充分详细规定以保证加到试验样品输入量的重复性。这些详细规定包括尺寸、材料、退火等等(按适用)4试验程序 在振动前后及其过程中应按规定进行试验和测量41 试验条件 1、2、3、4411电负荷及不连续性 1)除非另有规定,对所有接触件,电负荷条件应最大为100mA。 2)不允许有不连续性,应采用能检测1uS不连续性的检测器。412振动条件应符合表16的规定(按适用)表 16振动试验条件试验条件 频率范围 加速度或振幅(P-P)1 低频段:10-55Hz 1.5mm2 高频段:10-500Hz 1.5mm /10g3 高频段:10-2000Hz 1.5mm /15g4 高频段:10-2000Hz 1.5mm /20g413共振所谓临界共振频率是指在该频率时观测到的试验样品上任一点的电大振幅将比支撑点振幅的两倍大。当有规定时,共振频率应采用监控(如接触的断开)参数的方法,或者采用共振检测仪的方法来确定共振频率。414试验条件1试验样品应承受振幅为0.03英寸(最大总偏移为0.06英寸)的简谐振动。其频率在10-55Hz近似极限内均匀变动。整个频率范围:10-55-10的历时是1分钟。除非另有规定,这一运动在三个互相垂直的每一方向上自学成才各进行2小时共6小时振动。如果适用,这种试验应在电负荷条件下进行。415试验条件2(加速度峰值10G)在没有电负荷的条件下或工作在规定的电负荷条件下的试验样品应分别承受415.1、415.2、415.3中所规定的振幅、频率范围及持续时间的试验。415.1 振幅试验样品应承受振幅为0.03英寸(最大总偏移为0.06英寸)或加速度为10G的简谐振动,而在两者中选较小值,振幅的误差应为10%。415.2 频率范围振动频率应在10-500Hz的近似极限内成对数变化(见4.1.8),但在10-55Hz的频率范围内应照本试验的414中的程序进行。连接器的振动试验配置需求条件:依据所提供之通用振动测试或计算机周边等之振动测试,所需执行之测试条件估算之。1 试件种类;计算机周边,连接器单体与包装测试等2 试件重量;.(依包装测试规格)3 最大试件尺寸;4 频率范围;需求500Hz系统12500Hz5 加速度;10G(正弦波sine)6 位移量;max. 50mm(peak-peak)或p-p7 振动波型种类;正弦波 及 随机波、冲击波8 450mm450mm测试平台必须满足或配合专用治具使用9 三轴向立体治具可满足单体 三轴向振动测试节省时间,提高效率10 水平滑床600mm600mm可满足执行之视而不见轴项振动测试(选用配备)11 能执行共振驻留及共振搜寻功能及结构分析等(选用配备)需求环境;于振动领域下针对品保部门应具有的振动分析及相关领域之规划;1环境接收试验 (Environment acccptance test)2.品质鉴定试验 (Quality qualification test)3.可靠度鉴定测试 (Reliability qualification test)以上规划乃针对QA部门应具有的基本设备及作业能力如果能配合以上作业,必然将提升产品信赖水准及相关技术及作业能力。基本必须具有以下之控制能力及分析水准及功能;1 正弦振动控制(Sinc sweep52000Hz以上,分辨率400Lines以上)2 随机振动控制(Random vibration control) 两信道之共振分析及共振驻留功能(Resonance search and dwell)正弦慢扫描模态试验-火炮动力学试验 第五章 试验模态分析技术的新进展5-2-2 模态试验方法正弦慢扫描模态试验,是用缓慢扫频的简谐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后输入激振器使得试验对象在所感兴趣的频率范围内依次承受 不同频率的激振。这种方法具有费时多、效率低的缺点,但如果能 稳定控制扫频的精度及速度,其模态分析的精度优于脉冲锤击法 或稳态随机法。一些重要的试验往往在用锤击法或稳态随机法得到系统的基本特性后,还在模态频率附件进行很慢速度的正弦扫 描,以获得更精确的模态参数。 试验时激振器一般是根据试验对象的大小及试验要求的频率 范围决定的。激振器对试验对象产生附加质量及附加刚度。这种 附加约束,会给试验带来误差,尤其是小型结构。 激振器安装好坏是影响试验结果的重要原因。在模态试验 中,激振器安装的基本要求是不能将激振系统本身的自振频率混 入被测对象的感兴趣频率范围内。试验部位必须按照振动试验规 程安装在固定的夹具或平台上,这时就应将激振器用弹性绳自由 悬挂,其悬挂的频率应远低于被试验物体的第一阶频率。有些模 态试验要求试件在自由 -自由状态下进行,这时激振器应该固定 在地面上或固定在与地面固结的框架上。其安装频率应远高于被 测对象所感兴趣的频率上限。总之,在进行模态试验时,应使支承 及激振系统的模态与结构物的模态不产生藕合。 激振力的方向控制也十分重要。如果激励力的方向与测量的 方向存在误差,必会将这种误差带入分析的结果中去。在激振器 与试验对象之间串入柔性连接杆的办法能较好地控制力的方向。这种细长的柔性杆,沿纵向即传力方向有足够的刚度,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