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7每小题3分,8小题5分,9小题4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桀骜(o)租赁(ln)喋血(di) 长歌当哭(dn)B立仆(p) 噩耗()屠戮(l) 殒身不恤 (yn)C解剖(pu) 攒射(cun)辗转(zhn) 迥乎不同(jin)D作揖(y) 菲薄(fi)浸渍(z) 博闻强识(zh)解析:“解剖”的“剖”读“pu”。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吠叫箜篌宏亮激亢屏息已待B包袱捍卫绿草如荫逆来顺受C厌倦拍摄短小精悍惊心动魄D引证洗涤头破血流步履稳建解析:A项“屏息已待”的“已”应为“以”;B项“绿草如荫”中的“荫”应为“茵”;D项“步履稳建”的“建”应为“健”。答案:C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我已经出离愤怒了。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她说她在东京家中也养了狗。可是在这时节谁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呢?据说只好送给医院由科研人员拿来做用,我们不愿意。A悲愤做客试验 B悲哀做客实验C悲哀作客实验 D悲愤作客试验解析:“悲哀”侧重伤心之意。“悲愤”侧重悲痛愤怒。后面已经表达出愤怒之意。是做客人的意思。试验: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实验: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答案:B4下列语句中加点熟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有人说,如今已不是巴金的年代。可是,当文学对现实惊人地冷漠时,我们多么需要巴金直刺现实的勇气,多么需要他震耳欲聋的呐喊。B球场上的英雄们未必总是叱咤风云的超级巨星,篮球是五个人的运动,每个人在场上的作用都不一样,各有各的贡献。美国“梦之队”在北京奥运会上的表现就说明了这一点。C巴金在回顾自己的创作时,曾说过自己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常常会不由自主地随着其中角色的经历而痛苦、高兴,甚至痛哭失声。D长歌当哭,痛定思痛。灾区重建的工作还很艰巨,灾民心灵疗养的过程还很漫长,我们当一如既往地发扬大爱精神,继续关注和支援汶川。解析:“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这里应该用“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激昂的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答案:A5下面各项句子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1968年,巴金被监禁;1972年8月,由于妻子萧珊病逝,使巴金陷入巨大悲痛;1973年回上海,在四平方米的小屋翻译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赫尔岑的作品,直至“文革”结束。B巴金的伟大就在于真诚。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人以敬重的目光凝望他,把他称为“世纪良知”“知识分子的良心”的原因。C1926年,梁启超明知自己被西医误诊误医之后,怕因此影响西医在中国的声誉,带病撰文,要国人不要因为个别事故而全面否定西医的科学性。D晚年梁启超学贯中西,在清华大学就任导师,深受欢迎,“每逢上课,教室不但座无虚席,而且走廊、过道、门外都挤满了学生”。解析:A项成分赘余,应删去“由于”。B项句式杂糅,应该删去“的原因”。D项关联词位置不当,应该改为“不但教室座无虚席”。答案:C6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 B巴金那个时代的作家大都将人生与创作融为一体,正像散文家林贤治所说“巴金首先寻找的仍是良心,是信仰,然后才是文学。”C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 D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解析:B项应该在“林贤治所说”后面加冒号,或者把引号里面的句号移到引号外面。C项把“轻轻点一下头”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D项应该把分号改为逗号。答案:A7填入下面空格内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1)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包弟就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2)孩子们都劝我把包弟送走,我请我的大妹妹设法。A(1)引起客人发笑。(2)可是在这时节没有人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B(1)引起客人发笑。(2)可是在这时节谁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呢?C(1)客人被引得笑了起来。(2)可是在这时节没有人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D(1)客人被引得笑了起来。(2)可是在这时节谁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呢?解析:(1)要考虑陈述角度一致,主语是包弟,下一句应该从包弟的角度来写。(2)要考虑语气。根据原文来看,这里应该用反问语气增强感情。陈述句语气太平淡,不能够很好地写出作者的无奈和忧虑。答案:B8下面是上个世纪一家五代人的姓名,请参照第一代示例,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后四代各自命名的用意,并概括它们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5分)示例:曾祖父一代(世纪初):李守仁、李守义、李守信用意:对传统道德价值的信奉和坚守。(1)祖父一代(二三十年代):李有金、李有银、李有财用意:(2)父亲一代(四五十年代):李翻身、李解放、李建国用意:(3)儿女一代(六七十年代):李运动、李文革、李红卫用意:(4)孙子孙女一代(八九十年代):李约翰、李安娜、李丽莎用意:(5)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答案:(1)对财富的向往和追求。(2)对新中国、新时代的赞美和热爱。(3)对政治运动的追随和狂热。(4)对外来文化的仰慕和偏爱。(5)姓名的选择与社会变迁息息相关。(意思大致正确即可)9日常生活中,讲究措辞文雅和形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词语或句子。(4分)示例:比赛夺了冠军,可以直接说“夺冠”;文雅一点,可以说“折桂”“夺魁”;如用四个字,可以说“成为擂主”“传来捷报”;甚至还可用“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来了”这样的句子来表达。(1)决赛输了,可以直接说“失利”;文雅一点,可以说“败北”“折戟”;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甚至还可用“”这样的句子来表达。(2)比赛平了,可以直接说“战平”;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互交白卷”“”“”。答案:(1)饮恨赛场、铩羽而归、屈居亚军冲击冠军的努力付之东流(2)握手言和、难分伯仲均无建树、难决雌雄二、阅读表达(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14分)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10仔细阅读上面的引文,揣摩作者在听到噩耗后最初的心情。(3分)答:答案:听到噩耗后的最初心情是怀疑、惊诧。因为他没有想到“卫队居然开枪”,“居然”一词表示听到噩耗后的怀疑、惊诧;接下来的“而”“即”把这种种怀疑、惊诧之情又推进了一步。11“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中“中国人”是不是泛指所有中国人?如果不是,那又是指哪些人呢?(3分)答:答案:不是泛指所有中国人。是特指反动派。12鲁迅说“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这种“缘由”到底是什么?你怎么理解?(4分)答:答案:这种“缘由”就是指反动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镇压和造谣、诽谤。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鲁迅先生对段政府罪行的揭露,不但揭露了段政府极其凶残地用武力屠杀人民,而且还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段政府双手沾满鲜血居然反诬被害者为“暴徒”,制造杀人的理由,走狗文人则跟着诽谤、中伤,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这种手法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13“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两个“沉默”意思相同吗?谈谈你的理解。(4分)答:答案:不相同。一是“爆发”,黑暗统治和最反动的言论,使一切爱国者和人民都觉得事情已经到了尽头,说什么话也没有用,只有举行革命;另一种是走向灭亡的沉默,甘受压迫,国家、民族更加衰颓。作者运用选择复句,目的在于启示人们:事情已经到了尽头,必须起来斗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题。(8分)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14文段中对梁启超先生的演讲作了精彩生动的描写,从这些精练的语句中可见梁启超具有什么样的性格?(4分)答:答案:率直,真诚,有热心肠,有强烈的爱国心。15第2段中说:“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这段话对你的写作与口语表达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分析。(4分)答:答案:无论写作还是口语表达都要发自内心带有真情,只有这样,才能打动别人。(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8分)作为思想者的巴金祝勇公元2005年10月17日,巴金走完了他101年的人生之路,不仅他的生命长度在中国作家中颇为罕见,他的精神阅历也绝无仅有。对巴金的评价常常存在着某种深刻的矛盾,一方面他被推崇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另一方面,他的文学地位不断受到质疑,一些人认为,无论家春秋寒夜第四病室,还是他晚年引起关注的随想录,都无法代表中国文学的最高水准。显然,在被修饰的巴金和真实的巴金之间,存在着一个不小的距离。这个距离,首先来自对他思想者身份的忽略。正如我们不能单以小说的成就来衡量鲁迅的文化价值一样,巴金首先是作为一个思想者存在的。自从十五岁读过克鲁泡特金的告少年之后,巴金就开始了对人类幸福世界的幻想,安那其主义(又称“无政府主义”)也因此成为他一生坚持的基本主张。在从事小说创作之前,巴金就已经写下了大量文章,如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爱国主义与中国人到幸福的路等,对政府、私有制进行批判,而这,正是安那其主义的出发点。巴金认为:“无政府主义使我满意的地方是他重视个人自由,而又没有一个正式的、严密的组织。”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中国的安那其主义者大多主张通过创造真正社会化的个人而达到人性真正的社会化。安那其主义在五四新文化版块占有重要一席,并且显然应被视为二十世纪中国革命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从思想史的视角观察巴金,巴金的文本便会发生奇特的变化,它们不再是像某些人指责的那样纯属党派政治宣传品,是对阶级斗争的简单图解,而是始终包含着对人类合理的社会秩序的探寻,而这种探寻,自始至终都是从一个独立的知识分子的立场出发,而不是服从他人的意志。从这里出发,巴金的文学道路才变得易于理解。朱自清在清华大学主讲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讲到巴金作品灭亡时,提出五个要素:一、无政府主义的信仰;二、爱与憎的矛盾,爱与宽恕,憎与复仇;三、横贯全书的悲哀与诅咒个人的,感伤的;四、同情与爱情;五、无关紧要的叙述与议论。而他笔下所有的爱恨情仇,都是巴金思想体系的一个局部,单从文本意义上考察,把他们从巴金的思想体系中剥离出来,它们的价值当然会大打折扣。巴金的文学活动,一以贯之地坚持着安那其主义立场,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作为轴心,来关注被压抑的人们,并构建他理想中的社会图景。如果说有所中断,便是在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这段时期,这成为晚年巴金痛悔不已的不洁史,和他撰写随想录的主要动机。他在渡尽劫波之后自责道:“我太小心谨慎了。为什么不能反驳?”并在随想录第一百四十七则怀念英凡兄中,自我描绘道:“我记得在每次运动中或上台发言,或连夜执笔,事后总是庆幸自己又过了一关,颇为得意。”随想录与其说是一次道德忏悔,不如说是知识分子在历经改造之后重新进行的自我发现,是与五四相衔接的一次解放过程。被传播的巴金,对于巴金而言,只是冰山一角。即使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二十六卷本的巴金全集,也是遗漏颇多。这些“遗漏”,除了史料搜集的难度外,自然也有人为的成分。比如他写于1930年的理论专著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就未能收入全集。对巴金的思想背景讳莫如深,为解读其文本制造了困难,对于一个开放的社会而言,也毫无必要。但巴金毕竟不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他的信仰在二十世纪中国的政治风云中经历了剧烈的颠簸,这使他的思想和他的文本都呈现出极强的特异性。他的经验是不可重复的,与“文革”中的逼供信相对照,他的晚年巨著随想录,是他对自己的一生主动进行的思想总结,也是他的思想遗嘱。在这份总结中,文辞是否考究显然并不重要,陈思和评价它“不再具有卢梭时代以及中国五四时代自传作家所犯的浪漫主义的通病”。以“顶峰”一类的大词为其命名,显然言过其实,但指责它“始终无变化的结构,语言一味平直,无论怎么讲,其文学魅力都难以尽如人意”,“教堂中牧师前的忏悔最彻底,也不是文学”,却也大无必要。只要把它视为一个思想者精神历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切也就释然了。16画线句子“在被修饰的巴金和真实的巴金之间,存在着一个不小的距离”的含意是什么?(4分)答:答案:人们对巴金的评价常常存在着某种深刻的矛盾,一方面推崇他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另一方面却又忽略了他思想者的身份(或质疑他的文学地位)。17文中引用朱自清讲到巴金的作品灭亡时提出的五个要素,其作用是什么?(4分)答:答案:(1)内容上说明要正确理解巴金及文学作品必须从思想史的视角观察;(2)形式上有力地佐证了作者的思想观点。18作为思想者的巴金,其主要思想内涵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答:答案:(1)一生坚持安那其主义立场。(2)从一个独立的知识分子的立场出发,始终包含着对人类合理的社会秩序的探寻。(3)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作为轴心,来关注被压抑的人们,并构建他理想中的社会图景。19从作者解读巴金作品的方法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6分)答:答案:(1)要全面正确地解读作家作品,首先要着眼于作家的思想,着眼于他的政治主张。(2)要历史客观地解读作家作品,不应人为地修饰,也不应该过分苛求。三、写作(30分)20人生像一只急速旋转的陀螺,或许一生都在辛苦忙碌奔波中度过;人生更像一条没有尽头的轨道,只需你像车轮一样飞速地奔跑,每到一个站点,都给你准备了应该背起的包裹,直到生命完整地画上了句号。请你根据自己的体验或感悟,以“奔”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写作导引】根据原题文意,以独词“奔”为标题的考场作文,可以引发你许多有关古今生活的联想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从中确立一个对应的主题观点,进而叙事议理、抒情写意。一、立意选材方面。只要能够围绕“奔”这一中心,立意深刻,选材得当,即可视为紧扣题意。你的笔下,或可描摹漫漫人生旅途上的“奔跑”图景,或可展现生活道路上的“奔忙”画面;或可抒写青春花圃中熊熊燃烧的“奔放”激情,或可流露奋斗拼搏中由衷发出的“奔波”感喟。当然,你还可以纵议自己终生都要竭力“奔向”的某一个既定的生活目标、追寻的理想王国、“有奔头”的精彩人生,等等。二、构思表达方面。其一,生活写实。聚焦于“奔”之人事,运用细腻笔触,浓笔重彩,推出一组组生活镜头,展现“奔”景,激励生活斗志。其二,纵横叙议。聚焦于“奔”之情理,运用靓丽语言,激情荡漾,阐发一个个人生哲理,表达“奔”理,启迪人生思考。其三,奇思妙想。聚焦于“奔”之飘逸,运用浪漫手法,穿越时空,营建一幅幅理想图画,抒写“奔”情,绽放理想之花。有一首民歌抒写人生感慨,其中几句歌词这样写道:“人生到处总奔忙,酸甜苦辣已遍尝。莫道奔忙无收获,秋风过后金菊香。”一位诗人也这样吟咏:“奔流千里狂澜起,浪啸九州天地歌。奔流一泻风云涌,去留激情天地乐。”无论你思接千载,还是视通万里,只要抓住了“奔”的精髓,就能纵横驰骋,凸显激情,成就华章。【例文】奔旁批人生弯弯曲曲水,世事重重叠叠山。热情去奔跑,去超越,然后才能拾掇失意后的坦然,挫折后的不屈,困苦艰难后的从容。开篇文采飞扬。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我策一匹骏马,在昏黄的古道上奔驰。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绊住我奔跑的脚步,无情的现实冷却了我一腔热血。是啊,想当年力士为我脱靴,贵妃为我磨墨,那该是我仕途上奔跑得最顺畅的时期啊。通过古诗句引出李白在奔跑中屡跌屡撞,却又在奔跑中获得了心灵的超越。可是,无意间我看到了力士谄媚的丑态和贵妃不可告人的笑,我觉得我应该永远让我奔跑的双脚停滞不前,离开这黑暗的金马门。我清醒地知道,我宁愿散尽千金,只求一醉,也不愿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于是我带上一把佩剑,把一杯酒去寻访我暂且放在名山的白鹿,永远跨出黑暗的仕途之门。昔日我骑御赐骠马奉诏奔驰,今日我骑白鹿奔向我梦寐以求的远方。浊酒深酌,重返喜地,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南下吴越,梦游天姥,齐叙难酬鸿志。奔跑让我屡跌屡撞,奔跑又让我获得心灵的超越思想,永远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化用李白诗句,诗词信手拈来,使文章诗意盎然。我送走了那个可弃可恨的昏君,零丁洋未过,我就被元兵的罗网网住。我回头看那无止境的路,从临安到岭南,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