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片区五年级语文教学案8成语故事主备学校:南徐小学 审核: 实验片区五语组 课型:阅读 授课时间:两课时 【教材分析】成语故事是苏教版五上第三单元故事集锦中的一篇课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分别是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这三个故事都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故事短小生动,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儿童阅读。学生在朗读故事中,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就能够感受成语故事中的形象,理解故事所包含的意思。【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2学会8个生字,读准“戳穿、腮帮、僧人、唬人”,理解“张口结舌、画龙点睛、滥竽充数、自相矛盾、惊叹不已”等词语的意思。3了解课文内容,能够通过查成语词典、联系自己生活经验的方法说说三个成语的意思。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学习重难点】1讲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2背诵画龙点睛。3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能够通过查成语词典、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三个成语故事的意思。【资料链接】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还有三字成语,五字成语,六字成语等,一直到十三字,如“闭门羹” “欲速则不达”“十年磨一剑”“五十步笑百步” “ 醉翁之意不在酒”。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书本记载,包括古代寓言、古典作品、历史典故等。二十来源于民间口语,如“不三不四“”七手八脚”。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经过时间的打磨,千万人的口口叮传,每一句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所以,学习成语是青少年学习中国文化的必经之路。成语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讲述一些道理。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等。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情节高度凝练的故事中得到揭示。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学习自相矛盾、画龙点睛中的生字词,读准“戳穿、腮帮”,理解“夸口、张口结舌、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的含义。2、读懂两则成语故事的内容,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前两则成语故事的意思。【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请你工工整整地抄写以下词语,抄写一遍。 腾空 墙壁 张口结舌 自相矛盾 逼真 神韵 画龙点睛 惊叹不已 2.组词卖( ) 锐( ) 壁( ) 韵( )买( ) 悦( ) 璧( ) 谱( )腾( ) 矛( ) 盾( ) 已( )藤( ) 予( ) 居( ) 己( )3. 解释加点的字意并说说词语的意思。张口结舌: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惊叹不已: 4. 请写出三字的成语: 、 、五字成语: 、 、六字成语: 二、课堂助学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板书:8、成语故事二、学习自相矛盾1、导入故事: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的枪头;盾,盾牌,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矛枪箭。看书上的插图理解。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板书:自相矛盾)谁知到什么是寓言?2、预习反馈3、合作探究: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学习步骤:(1)、自读课文,用横线画出这个楚国人前后两次说的话,并思考这两句话的分别为了说明什么。(2)、最后的结果是什么?用波浪线画下来,并思考为什么这样。(3)、小组分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个故事。(4)说说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4、学生按照自学步骤自学,结束后交流汇报。(1)读楚国人前后两次说的话,并思考这两句话的分别为了说明什么。第一句:矛戳不穿盾,说明:盾很坚固,矛不锐利。第二句:矛戳得穿盾,说明:盾不坚固,矛很锐利。这两句前后矛盾,也就是自相矛盾。分别指导朗读,相机理解“夸口”,读出他的“夸口”来。(2)楚国人最后的结果怎样?相机理解“张口结舌”的意思。找近义词:哑口无言、目瞪口呆。(3)说说自己对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楚国人:吹牛;围观的人:机智。(4)最后周围的老人、青年、孩子,会对这个卖矛盾的人说些什么。(5)举出生活中事例来佐证这个故事。5.课堂小结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而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否则,就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三、学习滥竽充数1、导入:通过自相矛盾我们认识了一个,说话前后不一致的人,下面将继续认识一个滥竽充数的人。2、“竽”指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可引导学生看插图)3、“滥”是什么意思?“滥竽”呢?表面上说是吹不成调的竽,本文中的“滥竽”指的是南郭先生。4、“滥竽充数”又是什么意思呢?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乐队里充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5、同桌合作探究,学习步骤:(1)自读课文,思考:南郭先生为什么要充数?(2)他为什么能充数?(3)最后还能充数吗?为什么?6、讨论交流以上问题。 相机指导书后第四题地造句练习。“总是”是“一直是、一向是”的意思。“不要而要”是表示并列关系复句的关联词,表示否定前者、肯定后者。7、学了这个成语故事,你想对南郭先生说什么?8、你能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吗?举出生活中事例来佐证这个故事。9、课堂小结生活中,滥竽充数不仅用来比喻像南郭先生这样没有真才实学,混在行家中充数的人,还用来比喻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东西里面充数的事。三、当堂训练1、“张口结舌”还可以换成_、_、这些词。2、因为齐宣王总是叫许多人一起吹给他听,所以南郭先生才能_;因为齐湣王不要许多人一起吹,而要一个一个单独吹,所以南郭先生_。3、造句:总是_ _不要而要_ _ _ .四、巩固练习1、按要求写成语。 (1).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 )( )( ) (2).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 )( )( ) (3).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 )( )( )( )2、 滥竽充数:(1)比喻没有真才干,混在行家里凑数。造句:_ _ _ (2)比喻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造句:_ _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读准“僧人、霎时间”,认清“腾空、墙壁、神韵”等词语,理解“惊叹不已”的意思。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2、理解画龙点睛的内容,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学习过程】一、温故预习1填字成词。自相( )盾 画龙点( ) ( ) ( )充数 张口( )舌 惊叹不( )2、用“”选择正确的字和读音。张牙舞爪(zhu zho) 金(壁 碧)辉煌爪(zhu zho)子 神(晕 韵) 二、课堂助学1、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说话前后矛盾的人和没有真才实学的人,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课堂,认识一个真人。2、预习反馈3、合作探究: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按照自学步骤自学,结束后交流汇报。(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子的?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 (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又是怎样画的? (3)“点睛”的结果怎样?(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4、逐题讨论交流。(l)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2)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从“只好”一词可以看出他不愿意为龙画上眼睛。)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应游客的一再要求。)是怎样画的?(“提起笔来,轻轻一点”,准确、传神地表现了张僧繇功底深厚、不愧是画龙高手。)(3)“点睛”的结果怎样?(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飞去)5、体会写法:通过游客反应,突出主要人物。自学步骤:(1)找出文中所有写游客反应的句子,画上波浪线。(2)指名朗读画的句子。(3)这三个句子分别写出了游客的哪三种心理反应?(可惜不信佩服)(4)指导朗读句子。体会写游客其实是为了突出张僧繇是画龙高手。6、如果你是游客,看到画上眼睛的龙真的腾空飞去,会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这就叫“惊叹不已”,能给它换个近义词吗?(赞不绝口)7、总结:画龙点睛常用来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处加上一笔,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举出生活中的事例来佐证这个成语故事。6.指导背诵(1).出示词语帮助背诵:安乐寺 张牙舞爪 形象逼真 神韵 惋惜 推辞 唬人 乌云密布 电闪雷鸣 腾空飞去 惊叹不已 (2)、同桌互背。(3)、指名背诵。三、当堂训练1.写出下列成语的意思。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大家一再要求,张僧繇只好_,_。霎时间,只见_,_,被点上眼睛的龙_。游客们惊叹不已,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_。a.将上文的空白处补充完整。b.文中“惊叹不已”的意思是:_ 游客们“惊”的是_,“叹”的是 _ 。c.这段话出自成语 ,用来比喻_ d.你还知道哪些带“画”字的成语,写几个:_ _ _e.这段话主要写:_ 四、巩固练习1、按课文内容填空: 这四条龙( ),( ),但奇怪的是( )。游客看了,觉得( ),很是( ),就请张僧繇把龙的眼睛( )。 霎时间,只见( ),( ),被点上眼睛的龙( )。游客们( ),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掩耳盗铃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想把它偷走。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 )用手一碰,( )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 )会被人发觉。可是他想:“( )把耳朵掩住,响声不( )听不见了吗?”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1、下列成语和掩耳盗铃一样均属于寓言故事,请划出其中的错字并修改。座井观天( )克舟求剑( )守珠待兔( ) 拨苗助长( )杞人优天( )黔驴伎穷( )坏弓蛇影( ) 南辕北澈(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体育学期工作总结
- 公司用电安全培训材料课件
- 辽宁省2025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英语(高起点)练习题库及答案
- 广东省2025年成人高考医学类复习题及答案
- 黑龙江省2025年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体育类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 公司汛期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正规的不定期承包合同样本7篇
- 护理查房演绎经验总结
- 配液系统工作总结
- 民法典婚姻篇培训
- 磷化铝管理办法
- 2025年海底捞企业面试题及答案
- 小学体育家长会课件
- 教育的人口功能
- 抗凝剂皮下注射技术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
- 中小学教辅材料征订管理制度
- 2025年芳香保健师(初级)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真题解析试卷
- 2025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题(原卷版)
- 注塑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痛风中医辨证论治课件
- 带储热的液态空气储能系统性能的多维度剖析与优化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