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实验换药.doc_第1页
外科实验换药.doc_第2页
外科实验换药.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伤口处理、换药、拆线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创口处理、换药、拆线的原则和方法及其重要性;2. 掌握换药、拆线的顺序原则;3. 熟悉创口处理的基本操作方法。原则:无菌原则,清除失活的坏死组织,保持促进肉芽生长,促进伤口愈合。换药前准备1. 换药前半小时不要扫地,了解伤口的情况,戴好帽子、口罩,洗干净手。2. 按需要准备好换药包(两个换药碗,两把镊子),和适量的纱布,棉球,及换药所需用品,如引流条,剪刀,药品等。试验方法在实验室录像观摩或教师示教、学生分组练习实验内容1. 一般换药方法(1) 用手移去外层辅料,将污敷料内面向上,放在弯盘内。(2) 用镊子轻轻揭去内层敷料,如分泌物干结粘着,可用生理盐水湿润后揭下。(3) 一把镊子直接用于接触伤口,另一把镊子专用于传递,两把镊子不能碰撞。(4) 75%酒精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皮肤,生理盐水棉球轻拭去伤口内脓液或分泌物,注意清除伤口内异物、线头、死骨和坏死组织,脓性肉芽组织要用无菌剪刀剪平,不能让肉芽组织高出皮肤,肉芽组织水肿可用高渗盐水纱条覆盖,再用凡士林纱条覆盖,以免水分蒸发。(5) 如需安放引流,应先用探针探测创腔方向,深浅和范围,然后将引流条送入腔内,引流条一定要下到底,不要塞的太紧,以免影响引流。(6) 用无菌辅料覆盖并固定,贴胶布方向应与肢体或躯体长轴垂直。2. 缝合伤口换药(1) 更换辅料:一般在缝合后第3日检查有无创面感染现象。如无感染,切口及周围皮肤消毒后用无菌纱布盖好,对有缝线脓肿或缝线周围红肿者,应挑破脓头或拆除缝线,按感染伤口处理,定时换药。(2) 拆线:对无感染缝合伤口,到一定时间后应予拆除,拆线时间大致如下:面、颈、会阴部:术后3-5天;头皮:5天,胸背部:术后9-10天;腹部:术后7天,四肢:术后12-14天。对于高龄,营养状态差者应适当延长拆线时间。伤口较长,张力较大的伤口需要间断拆线。拆线方法如下: 揭开敷料,用2.5%碘酒,75%酒精或2.5%碘伏先后由内向外消毒缝合口及周围皮肤5-6cm,待干。 检查伤口是否已牢固愈合,确定后再行拆线。拆线时不要盲目一下拆完,拆去一针后检查一下伤口愈合是否牢固,然后再拆除第二针缝线。 用无齿镊轻提缝合口上打结的线头,用剪刀紧贴皮肤剪断结头下端的缝线,轻轻抽出,暴露在皮肤外的线不能进入皮肤内。拆完缝线后,用酒精棉球再擦试1次,盖以敷料,在以胶布固定。【注意事项】(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凡接触伤口的物品,均须无菌,防止污染及交叉感染,各种无菌敷料从容器内取出后,不得放回,污染的敷料须放入弯盘或污物桶内,不得随便乱丢。(2) 换药次序:先无菌伤口,后感染伤口,对特异性感染伤口,如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在最后换或指定专人负责。(3) 动作要轻巧,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