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习题一、选择题1除去水提取液中的碱性成分和无机离子常用。 A沉淀法 B透析法 C水蒸气蒸馏法 D离子交换树脂法2中药的水提液中有效成分是亲水性物质,应选用的萃取溶剂是。 A丙酮 B乙醇 C正丁醇 D氯仿3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为醋酸-丙二酸途径。 A甾体皂苷 B三萜皂苷 C生物碱类 D蒽醌类4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有: A. CHCl3 B. 苯 C. Et2 O D. 石油醚5高压液相层析分离效果好的主要原因是:A. 压力高 B. 吸附剂的颗粒细 C. 流速快 D. 有自动记录6活性炭在下列哪一种条件下吸附性最强?A. 酸性水溶液 B. 碱性水溶液 C. 稀乙醇水溶液 D. 近中性水溶液7纸层析属于分配层析,固定相为:A. 纤维素 B. 滤纸所含的水 C. 展开剂中极性较大的溶液 D. 水8化合物在进行薄层层析时,常碰到两边斑点Rf值大,中间Rf值小,其原因是:A. 点样量不一 B. 层析板铺得不均匀 C. 边缘效应 D. 层析缸底部不平整9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属于排阻层析,在化合物分离过程中,先被洗脱下来的为:A. 杂质 B. 小分子化合物 C. 大分子化合物 D. 两者同时下来10氧化铝适于分离哪类成分:A. 酸性成分 B. 苷类 C. 中性成分 D. 碱性成分11有效成分是指A. 需要提取的成分 B. 含量高的化学成分C. 具有某种生物活性或治疗作用的成分 D. 主要成分12与水不相混溶的极性有机溶剂是: A. EtOH B. MeOH C. Me2 CO D. n-BuOH13利用有机溶剂加热提取中药成分时,一般选用: A. 煎煮法 B. 浸渍法 C. 回流提取法14. 从药材中依次提取不同的极性成分,应采取的溶剂极性顺序是:A.水EtOHEtOAcEt2O石油醚B.石油醚Et2OEtOAcEtOH水 C. 石油醚水EtOHEt2O15. 对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进行水提取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A. 回流提取法 B. 先进行水蒸气蒸馏再煎煮 C. 煎煮法 D.升华法16植物体内形成萜类成分的真正前体是( ),它是由乙酸经甲戊二羟酸而生成的。 A.三磷酸腺苷 B.焦磷酸香叶酯 C.焦磷酸异戊烯酯 D.焦磷酸金合欢酯17由高分辨质谱测得某化合物的分子为C38H44O6N2,其不饱和度是:A. 16 B. 17 C. 18 D. 1917下列关于溶剂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介电常数大小顺序是:MeOH EtOH EtOAc Et2O B.亲脂性大小顺序是 :MeOH EtOH EtOAc Et2O C.萃取水溶性成分可选用:MeOH EtOH EtOAc Et2O D.能溶于水的溶剂为:MeOH EtOH EtOAc Et2O18含有遇热不稳定成分的贵重药材,可_方法提取 A.浸渍法 B.渗漉法 C.煎煮法 D.回流法19结晶法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A.加热溶解,趁热过滤,降温放置,过滤结晶,再蒸发溶剂。 B.加热溶解,蒸发溶剂,趁热过滤,降温放置,过滤结晶。 C.室温溶解,过滤,加热后放置,过滤结晶,再蒸发溶剂。 D.室温溶解,加热过滤,降温放置,过滤结晶,再蒸发溶剂。20苦杏仁酶可水解 A.-glc苷 B.-glc苷 C.-rha苷 D. -glcA苷21欲分离中药中的有机酸,可选用:A.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B. 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C.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 D.弱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 22下列溶剂中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有机溶剂是 A正丁醇 B乙酸乙酯 C丙酮 D乙醚23下列哪一点是判断化合物结晶纯度的标准之一 A化合物的熔距在12 B化合物的熔距在23 c沸点一致 D溶解度一致24可采用下列何种方法选择设计液一液萃取分离物质的最佳方案 A硅胶薄层色谱 B聚酰胺薄膜色谱 c纸色谱 D氧化铝薄层色谱25聚酰胺色谱柱对下列中哪类成分的吸附性强,近乎不可逆 A黄酮类 B酚类 C醌类 D鞣质26提取挥发油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是 A一氧化氮 B二硫化碳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27某植物水浸液,加三氯化铁呈绿黑色并有沉淀,加明胶有白色沉淀,与稀硫酸共煮,有暗红色沉淀,表明植物可能含下列哪类成分 A蛋白质 B有机酸 c鞣质 D黄酮28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强的是 AEt2O BEtOAc CCHCl3 DnBuOH EMeOH 29两相溶剂萃取法分离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原理是 A各组分的结构类型不同 B各组分的分配系数不同 C各组分的化学性质不同 D两相溶剂的极性相差大 二、填空题1不经加热进行的提取方法有_和_;利用加热进行提取的方法有_和_,在用水作溶剂时常利用_,用乙醇等有机溶剂作提取溶剂时常利用_。2. 硅胶吸附层析适于分离_成分,极性大的化合物Rf_;极性小的化合物Rf_。3 利用萃取法或分配层析法进行分离的原理主要是利用_。4. 测定中草药成分的结构常用的四大波谱是指_、_、_和_。5对于非极性大孔树脂,洗脱液极性越小,洗脱能力 对于中等极性的大孔树脂和极性较大的化合物来说,则选用 的溶剂为宜。6当 ,仅作一次简单萃取就可实现基本分离。7大孔吸附树脂是 和 相结合的分离材料,它的吸附性是由于 的结果。8RP-16亲脂性 RP-8。9从药材中提取天然活性成分方法有 、 、升华法。10从药材中提取天然活性成分大多数情况下是采用_提取法。对酸性和碱性有机化合物来说,常可通过加入酸或碱以调节溶液的pH值,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从而改变_而实现分离。12利用萃取法或分配层析法进行分离的原理主要是利用_。13萃取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种 溶剂中 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14薄层层析按其原理可分为 层析和 层析两种。15使分离得到的较纯的化合物进一步变为纯品的过程称 。16凝胶过滤层析法是根据 不同而使混合物分离的,洗脱时, 物质先洗出, 物质后洗出。17离子交换树脂的交链度越高,则树脂的网眼 ,表现为交换容量 。18常用溶剂一般分为 、 、 三类。19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一般有 、 、 、 几种。20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 21欲对含极性ABC三物质的混合物进行吸附柱层析分离,现用乙醇、苯、乙酸乙酯洗脱,它们的使用顺序为 ,化合物的洗脱顺序为 。22薄层层析按其原理可分为 层析和 层析两种。23氧化铝和硅胶柱层析,洗脱剂的使用顺序都是按极性 进行选择。三、问答题 1何谓有效成分及有效部位,二者有何区别? 2天然药物二次代谢产物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有哪些?其合成的化合物包括哪些类型? 3简述天然药物中所含化学成分的主要结构类型及性能特点。 4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的方法都有哪些? 5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6简述溶剂提取法的关键及选择溶剂的依据。 7色谱技术在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研究中有何应用。 8何谓亲水性有机溶剂,它们在化学成分提取方面有何特点 9何谓亲脂性有机溶剂,它们在化学成分提取方面有何特点 10水作为常用的提取溶剂,在化学成分提取方面的特点如何 11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分离依据为何?怎样选择萃取溶剂。 12何谓系统溶剂分离法,它在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研究方面有何意义。 13何谓铅盐沉淀法,其分离特点如何 14简述水提醇沉法和醇提水沉法在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面有何异同 15简述碱提酸沉法和酸提碱沉法在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面有何异同 16聚酰胺色谱的分离原理及在化学成分分离方面的特点 17比较硅胶与氧化铝在化学成分鉴别方面的特点如何 18离子交换树脂包括那些类型,在化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道路工程实验方案(3篇)
- 安全生产社区培训发言稿课件
- 跨文化资本比较-洞察及研究
-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试题(卷)库
- 基本公卫妇幼项目考核试题及答案
- 产妇产后跌倒应急预案演练脚本(2篇)
- 机车工段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一单元《1 开开心心上学去》部编版
- 机电施工课件
-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近代欧美资产阶级的代议制 第20课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说课稿 北师大版必修1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要点
- 07K103-2 防排烟系统设备及附件选用及安装
- (完整)消化性溃疡PPT课件ppt
- (完整word版)A3试卷模板
- 疫苗针对性疾病暴发疫情处置课件
- 《胆囊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23年版)解读
- GB/T 9573-2013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软管尺寸和软管组合件长度测量方法
- GB/T 13173-2021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试验方法
- 公安派出所建设标准
- 领导科学概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